本文将带你了解掌握关于南美对虾方面知识要点,其中也会对南美对虾养殖骗局方面内容进行简单梳理介绍,希望能帮你解决现在遇到的困惑。
本文目录一览:
- 1、南美白对虾和对虾区别
- 2、南美对虾和青虾哪个好养
- 3、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方法
- 4、南美对虾的雌雄如何区分
- 5、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
- 6、养南美对虾的技巧
南美白对虾和对虾区别
1、分布范围不同
中国对虾分布在我国的渤海海域;南美白对虾分布在美国西部太平洋沿岸热带水域,从墨西哥湾至秘鲁中部都有分布,以厄瓜多尔附近的海域更为集中。
2、形态特征不同
中国对虾雌性成体一般全长18~23cm,雄性成体为13~17cm。 体形侧扁,甲壳较薄,表面光滑。 通常雌虾个体大于雄虾;
南美白对虾成体最长可达24cm,甲壳较薄,正常体色为浅青灰色,全身不具斑纹。步足常呈白垩状是其显著特征。
3、名称由来不同
中国对虾名称的由来是,其在我国北方市场出售时都是以“一对”为单位进行计价的;南美白对虾则是由其外形酷似中国对虾而其步足常呈白垩状而得名。
扩展资料:
南美白对虾进入我国水产业的历史原因
在20世纪80代,我国对虾养殖业发展迅猛,我国沿海地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对虾病毒在全国开始蔓延,而且在短时间内找不到对策。对当时的对虾养殖业造成了沉重打击。
研究人员在研究对虾病毒防止办法的同时,开始探索新的替代品种。自1988年开始,我国开展了南美白对虾肢返李的引进、适应性养殖以及大面积推广工作;首先是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引进世搜了南美白对虾的新种虾。2000年以后,南美白对虾养殖规模逐年扩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对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南历迟美白对虾
南美对虾和青虾哪个好养
南美虾。
南美白对虾(Penaeusvannamei)原产于太平洋沿岸,该虾生长快、对饲料蚂磨要求低、产肉率高、离水存活时间长、抗闷租斗病力强,是迄今世界上养殖产量最高的虾种之一型链,它对于盐度的适应范围广,经驯化可在淡水中养殖,是海虾淡养很有前途的一个新品种。
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方法
南美白对虾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游泳亚目,原产于南美太平洋沿岸的水域,是世界上公认的三大优良虾种之一。该虾繁殖周期长,生长快,抗病力强,肉味鲜美,是目前水产市场上的畅销产品,前景广阔。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方法的相关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技术
一是放养优质的虾苗是提高养虾成活率及高产的重要保证。在购苗种时,要择健壮活泼,体节细长,大小均匀,体表干净,肌肉充实,肠道饱满,对外界刺激反应灵敏,游泳时有明显的方向性,躯体透明度大,全身无病灶的虾苗,如有可能应进行病毒检测,确保不带病毒。同时辅助抗离水试验方法来鉴别优质虾苗。
二是适时放苗,采用塘口分散渐进淡化标粗技术。在各养殖池塘划出3%~5%的小水面积用塑料膜封闭,并调配成3‰~4‰低盐度水体,放入虾苗淡化,淡化密度为每平方米1200尾~1500尾,通过近半个月左右的逐步稀释淡化标粗养殖后,虾苗长至2厘米左右,逐渐放入池塘,进行养殖,池塘养殖密度为7万尾/亩左右。
三是水质的调控,首先要控制好水色,养殖南美白对虾理想的水色是由绿藻或硅藻所形成的黄绿色或黄褐色,在养殖过程中要有意识地调控达到这一理想水色。如瘦水池塘早期施放有机肥,追肥量视池塘水质透明度、pH值、水色等灵活掌握,每星期追肥一次。养殖中由于残饵及虾的册腔排泄物增多,导致水色变深,可采取适量换水或施用一定生石灰来控制水色。同时在虾池中施用微生态制剂,如光合细菌、EM生物活性细菌、水可爽等,能及时降解进入水体中的有机物,如残饵等,减少耗氧,稳定池塘水色。其次州铅衫是池水pH值和溶氧量的调控,南美白对虾适宜的pH值为7.8~8.5,可通过定期生石灰来调节。通过开启增氧机来调节溶氧量,确保池水溶氧量激孝在在5毫克/升以上,池塘底层溶氧量在3毫升/升以上。
四是科学投饵。生产中,一般投喂南美白对虾全价配合料,投饵量根据虾的大小、成活率、水质、天气等综合因素而定,养殖前中期(虾体长3厘米~8厘米),日投饵量为虾体重6%~8%,养殖后期(虾体长8厘米以上),日投饵量为虾体重的4%~5%。每天分两次投喂,投喂时期分别为7点、19点;晚间投喂量占日投饵总量的50%。投喂方法为沿池边均匀投喂。
五是加强病害的防治,在生产中坚持以预防为主,首先做好池塘水质调控,这是防治虾病的关键。其次做好水体消毒和杀虫,在6月和8月分别用二溴海因和阿维菌素进行杀菌和杀虫,能有效的控制了病害的发生。
南美白对虾养殖节省饲料的方法
1、清除野杂鱼,减少争食者
池内野杂鱼、杂虾较多,会同南美白对虾争夺饵料,甚至会残食白对虾,低质鱼虾争食饲料,会降低饲料利用率,因而应注意将其清除,方法是放苗前进水20—30厘米,每亩用生石灰150千克化浆后全池泼洒进行彻底清塘消毒,杀灭池牛野杂鱼。进水时加过滤网袋,防止野杂鱼类随水入池。
2、注意饲料的选择及补充
2.1 要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南美白对虾专用饲料,饲料配方合理,可保证对虾生长迅速,避免饲料的浪费。不要采用其他虾料来替代。
2.2 养殖前期要注意施肥,培育起有益于虾生长的生物群落,如底栖生物、浮游生物等。并可向池内移植一些有益的饵料生物,这样可少投饵或不投饵,随着基础饵料的消耗,可投喂一些无病原体的鲜活饵料及幼虾专用配合饲料,然后逐渐过渡到投喂南美白对虾专用饲料,这样可节省部分饲料。
2.3 养殖后期,当虾病暴发期过后,投喂鲜活饲料已不致于大量引发虾病,即可根据当地饲料来源情况投喂一些鲜活饵料,以节约饵料成本。但要注意饲料一定要新鲜,不腐败变质。
3、保持水质清新
养虾先养水,水质的好坏影响虾的体色、生长的快慢及饵料系数。南美白对虾喜清新的水质,水质好,虾生长迅速,疾病少,可充分利用饵料,降低饵料系数,因而养殖南美白对虾应注意调节水质,保持水质清新。一般要求水呈黄绿色,透明度30—40厘米,溶氧4毫克/升以上为好。
常用的水质调节办法有:
①勤换水,—般7-10天换水一次,每次换10%-20%;
②定期泼洒生石灰,每10-15天一次,浓度为15克/米3;
③安装增氧机,用增氧机调节。
④使用生物制剂,如光合细菌等来调节水质。
4、掌握好投饵技巧
4.1 少量多次:依对虾的摄食习惯及生长特性,要坚持少量多次的原则,且不同的时间投饲量也不相同,一般7:00投日投饲量的30%,11:00投10%,18:00投40%,23:00投20%。
4.2 掌握适宜的投喂量:投饵量的多少较难掌握,过多造成饲料浪费,过少则虾吃不饱,不利于生长。比较切实可行的办法是搭设饵料台,沿池四周设置几个1.0米2 左右的饵料台,投喂时沿池均匀泼撒,投喂1.5-2小时后检查虾的摄食情况,正常情况下若饱胃率占60%—70%,则投喂合理,饱胃率过高则降低投饲量,过低则提高投饲量。
4.3 根据天气情况投喂:天气晴朗,风和日暖时多喂;天气不好,阴雨连绵,天气闷热或寒流侵袭时少喂或不喂。
4.4 根据虾情投喂:根据虾的生长情况及有无疾病灵活掌握投饲量。虾生长旺盛,无疾病时适当多喂,反之则少喂;虾大量蜕壳时少喂,蜕壳一天后多喂。
4.5 根据水温投喂:水温低于18℃或高于32~C时少喂,25-30℃时多喂。
4.6 根据水质情况投喂:水质清新,溶氧充足时虾摄食旺,可正常投喂;而水质较差,溶氧较低时则少喂或不喂。
南美对虾的雌雄如何区分
区分方法如下所示:
1、纳精囊,雌虾具有纳精囊,位于胸部第四、五对步足基部之间。可分为封闭式和开放式两种类型,封闭式的纳精囊为袋装或囊状;
2、开放式的纳精囊无囊状结构,仅有由甲壳邹褶、凸起及刚毛等甲壳衍生物形成的区域; 雄虾则无纳枣悄精囊;
3、雄性腹肢,雄虾在第二腹前虚肢内缘有一小的雄性腹肢,雌虾则无腹肢;
4、生殖孔位置,雌虾位于第三步足基部,雄虾则在第五步足基部;
5、个体大小,对虾类雌体多大于雄体,沼虾类雄性往往慧岩燃大于雌虾。
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
南美白对虾养殖注重场地、消毒、水土检测要求。
养殖南美对虾应该选择含搭森风浪小、海水清新、远离工业及生活污染的地区。养殖枝棚前需将育苗池内壁、池底、排水沟、水槽等设施清洗并消毒。虾苗选择个体大、月龄足、无病症、手感结实、体表光洁、体色鲜艳及无损伤的南美白对虾作为亲虾。
水土检测,一般检测的都是取池塘饲喂区域淤泥下的30公分的土壤,作为土质检测,取池塘区域主要谈亩的水源表,中、底层水样作为水质检测,如果进水口,排水口不在一个地方那也要取一份,把取样的那到,当地的水厂,质监局等检测。
南美白对虾养殖的注意事项
很多养殖户在养殖南美白对虾的时候为了提高产量,在放养虾苗时完全不考虑虾池面积、虾池容量,这种做法是不对的,放养过密会导致南美白对虾抢争饲料,没有办法保证每只虾都能吃到足够的饲料,保证良好的发育。为了控制好虾池的密度,可以在虾池中放置一些网格,每个网格放养固定的数量,这样不仅能够合理控制好养殖密度,还能方便管理。
养殖南美白对虾需要进行人工饵料投喂,投喂量也需要进行合理的选择,饲料投喂的次数要随着虾的生长需求而改变。要根据季节、环境的变化及时提高水池的溶氧量,给对虾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
养南美对虾的技巧
1、池塘构造。多数为10-20亩大小的池塘,长“回”形,最深水位可达2米,中部平坦常不足1米。土质偏粘性,含一定盐度。水源多采用河道水,盐度不足千分之二,硬度能达到200以上,污染较低。初期平均水位为60cm,之后加至1.2m。
2、放苗。放改升苗时间一般在4月底至6月初,苗种多数为普通土苗,50-90元/万尾,放苗密度10-12万/亩。试苗多在苗场进行,水质检测较少。半个月后捞苗观察,若成活率低,则进行补苗,3-6万尾/亩不等。
3、喂料。放苗后不喂或少喂,一个月后开始投喂0号料,投喂0.2-0.3斤/(亩·天)。初期一天一餐,投喂量逐天增加,一周后转为一天两餐。放苗50天左右,投喂2-3斤/(亩·天),7月高温核辩老期达到高峰,12斤/(亩·天)左右,随后视情况进行减料。
4、水质管理。放苗前,使用有机酸进行解毒,放苗后喜欢肥水,逐渐接受使用可溶性有机肥,芽孢杆菌、乳酸菌以及EM复合菌使用较多。水质检测较少,仅关注后期的亚硝酸盐指标。喜欢黄绿色的水体,极度讨厌蓝藻水,一旦发现,大量使用硫酸铜或者蓝藻分解精等进行杀藻。
5、增氧机配备灶李。大部分池塘增氧能力偏低,通常在0.6kW/亩。以10亩池塘为例,一般配备4台1.5kW叶轮式增氧机,也有部分池塘的中心配备1台推浪式增氧机,气泵、水车式增氧机使用较少。
6、苗种品质偏低,放养密度过高,增加了苗种成本,且不易于管理,影响了虾的生长速度以及出塘规格。建议养殖品牌一代苗,合理降低放养密度,控制在3.5-4万尾/亩,以便在“顶塘”前删虾,降低风险。
7、早投喂,建议放苗后便开始投喂开口料,保证苗期营养供给,充分发挥苗种生长特性,适当添加一些促消化的饲料添加剂,如枯草芽孢杆菌等,降低饵料系数,减少饲料浪费,延缓底质恶化。
8、减缓水质老化速度,使用可溶性有机肥,同时配合菌制剂调理水质,少用或不用复合肥,坚决不用农家肥。高温期水质老化严重,大大降低了氧气的溶解性,浮游动物等也会加剧氧气的消耗。所以设置蓄水池,多换水,优化藻类结构,保证对虾溶氧供给,减缓偷死。
9、增氧能力弱,与放养密度严重不符,所以高温期肠炎、白便问题严重。建议降低养殖密度的同时,提高增氧能力,配置1.0kW/亩的增氧能力,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优化增氧配置,多种增氧机搭配,提高增氧效率。
10、提早出虾,缩短养殖周期。后期水环境、底质恶化严重,有机质大量堆积,不利于对虾养殖。建议降低放苗密度,合理投喂,缩短养殖周期,提早出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