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带你了解掌握关于石斑鱼方面知识要点,其中也会对石斑鱼是属于淡水鱼还是海鱼方面内容进行简单梳理介绍,希望能帮你解决现在遇到的困惑。
本文目录一览:
- 1、石斑鱼种类
- 2、石斑鱼的营养价值
- 3、石斑鱼又名什么鱼?
- 4、如何做石斑鱼?
- 5、石斑鱼有多少种类?带图片,名字。
- 6、石斑鱼与斑鱼有什么区别?
石斑鱼种类
石斑鱼的种类如下:
1、老虎斑。孙腔告
2、东星斑。
3、点带则明石斑鱼。
4、赤点石斑鱼。
5、红瓜子斑。
6、斜带石圆扮斑鱼。
7、苏鼠斑
石斑鱼的营养价值
1 石斑鱼的营养成分
石斑鱼营养价值很高,富含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D、钙、磷、钾等营养成分,是一种低脂肪、高蛋白的上等食用鱼,被港澳地区推为中国四名鱼之一。
2 增强体质
石斑鱼蛋白质的含量高,而脂肪含量低,除含人体代谢所必须的氨基酸外,还富含多种无机盐和铁、钙、磷以及各种维生素,能增滑耐强我们的体质,还能增强我们的免疫力。
3 美容护肤
鱼皮胶质的营养成分,对增强上皮组织的完整生长和促进胶原细胞的合成有重要作誉斗用,被称为美容护肤之鱼。尤其适合妇女产后食用。
4 补脑
石斑鱼的蛋白质大多为优质氨基酸构成,这些氨基信虚春酸有助于我们脑细胞的滋养和生长,所以食用石斑鱼有很好的补脑作用。而且丰富的蛋白质除了能给我们补充能量以外,还能促进我们肌肉的生长和维护。
石斑鱼又名什么鱼?
石斑鱼又名鲙鱼,系鲈形目,鳍科,俗称岩头鱼 石斑鱼为触礁性鱼类。具稿纳体细分有很多品种。
石斑鱼是石斑鱼亚科(Epinephelinae)鱼类的总称,隶属于硬骨鱼纲(Osteichthyes)、辐鳍亚纲(Neopterygii)、棘鳍总目(Acanthopterygii)、鲈形枣仔目(Perciformes)、鲈亚目(Percoidei)、鮨科(Serranidae),为暖水性的大中型海产鱼类,广泛分布于键岩没热带和亚热带海域,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台湾海峡以及南海海域 。
如何做石斑鱼?
石斑鱼可以做清蒸石斑鱼,以石斑鱼为原料,加入葱、陪斗姜、盐等配料蒸即可制作完成,具体做法如下:
主料:石斑鱼1条。
辅料:葱适量、葱10片、盐适量、生抽适量、蚝油适量、麻油2汤勺。
1、石斑鱼去内脏、鱼鳃后清洗干净,双面切斜口。
2、将鱼身撒上盐,斜口和肚子里塞上姜片。
3、将鱼冷水入锅蒸20分钟,关火后不开盖闷2分钟左右。
4、出锅装盘。鱼汁里加入生抽2勺、蚝油少许,搅拌均匀淋在鱼身上,撒上姜芦坦磨丝、葱丝,清蒸石斑鱼即可制作完成。
注意事项:
石斑鱼口感和多宝鱼相似,刺很少又营信大养美味,适合给孩子们吃。
石斑鱼有多少种类?带图片,名字。
截止2020年1月,石斑鱼有12种。
1、老鼠斑/青斑
2、东星斑
3、西星斑
4、泰星斑
5、豹星斑
6、海红斑
7、老虎键燃斑
8、麻斑
9、金钱斑
10、杉斑
11、苏鼠斑
12、红瓜子斑
扩展资料
1、老鼠斑
鮨科驼背鲈属的一种鱼类,也叫青鰵鱼、驼背鲈。身体为奶油色,黑色斑点布满全身,让人感觉很喜庆。主要分布于印度洋的礁石地区,能长到50厘米。带有吵亮念斑点的身体升困能迷惑敌人,保护自己。
因容易饲养,所以会长得很快,在确保有足够的生长空间的前提下会很长命,如1500升以上的水族箱或有良好的过滤系统的纯鱼缸。会把任何它能吞掉的任何鱼吃掉,所以要注意分类饲养。在水族箱中,可以饲喂大部分不同的食物,像干的或鲜鱼、鱿鱼、对虾、银鱼等等,为十分珍贵品种。
2、东星斑
鮨科鳃棘鲈属的一种鱼类。东星斑颜色鲜艳,很适合饲养在凶猛鱼的混养缸。石斑是很凶猛的掠食者,会吞掉任何它能吞掉的鱼。也会吃掉观赏用的虾及其他甲壳类动物。不像炮弹鱼,石斑鱼会整个吞下猎物而不是咬食。
不会骚扰它们吞不下去的鱼,可以和其他品种的石斑鱼混养,但会和其他星斑打架。食物包括各种海鱼、鱿鱼、贝类及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石斑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老鼠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东星斑
石斑鱼与斑鱼有什么区别?
石斑鱼与斑鱼的主要区别是:
一、形态特征
石斑鱼:体一般呈椭圆或长椭圆形,侧扁;头长大于体高;背鳍鳍棘部强大,与鳍条部相连,背鳍鳍棘7~11根,鳍条10~21根;臀鳍鳍棘3根,一般第2根最为强大,臀鳍鳍条数7~13根;胸鳍宽大,位低,一般呈圆形;腹鳍位于胸鳍下方;口大,两颌齿内行齿倾倒;体被小栉鳞;侧线达尾鳍基部;尾鳍圆形、截形或凹型。
斑鱼:斑鱼的形态特征身体前部呈圆筒形,后部侧扁;一般体长25—40厘米。头长,前部略平扁,后部稍隆起。体色呈灰黑色,体背和头顶色较黑,腹部淡白,体侧各有不规则黑色斑块,头顶各有2行黑色斑纹。背鳍很长,几乎与尾鳍相连,无硬棘,始于胸鳍基底上方。
腹鳍短小,胸鳍圆形,鳍端伸越腹鳍中部。臀鳍短于背鳍,尾鳍圆形,末端不达肛门。肛门紧位于臀鳍前方。全身披有中等大小的圆鳞,头顶部覆盖有不规则鳞片。侧线平直,在肛门上方有一世桥小曲折,向下移2行鳞片,位于体侧中部,后延至尾基。
二、生活习性
石斑鱼:石斑鱼为底栖性鱼类,其成鱼主要栖息于珊瑚礁及近岸岩礁区域,也有部分栖息于底质为沙质、泥质或淤泥质的海域。大多数石斑鱼为独居性鱼类,除了在繁殖期集群外一般不成群;但也有些种类的生活方式为一尾雄鱼和若干尾雌鱼组成的小群体。
斑鱼:斑鱼的生存水温0℃—41℃,最适水温26℃—28℃。当春季水温达到8℃以上时,常在水体中上层活动,夏令季节常活动于水体上层,秋季水温下降到6℃以下时,游动缓慢,常潜伏于水底深处,当冬季水温过低时,其将身体后半部潜埋于淤泥或草堆里,头露在水中不吃不动。
斑鱼有很强的跳跃能力,当天气闷热、下雨涨水时,斑鱼往往会跃启返核出水面,沿堤岸逃逸;在有流水冲击时往往也会激起鱼跃而逃跑,逃逸时身体似蛇形,缓缓向前移动。
三、分布范围
石斑鱼:石斑鱼类广泛分布于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的热带和亚热带海域。中国沿海主要分布于东海、台湾海峡和南海,其中常见种类有斜带石斑鱼、豹纹鳃棘鲈、驼背鲈、青石斑鱼等。
斑鱼:斑鱼悄掘是底栖性鱼类,通常栖息于水草丛生、底泥细软的静水或微流水中,遍布于湖泊、江河、水库、池塘等水域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斑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石斑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