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钩触底一钩躺底是钓鱼爱好者常用的一种调漂方法。该方法不仅适用于淡水鱼,也适用于海洋中的很多鱼种。它的原理是在钓鱼过程中,根据鱼的吞吐频率和钓位环境的变化来调整漂的高度,增加鱼的抓钩率。
首先,钓鱼的关键在于掌握鱼的活动规律。如果实在不知道这个水域的鱼的习性,就可以先进行试探性的钓鱼。试探性的钓鱼可以更好地探测水底的情况,洞悉鱼的活动规律。当你明确鱼的活动规律后,就得采取相应的调漂方法。
一钩触底就是根据鱼的活动规律,让漂接近水底。在调漂前,先确定漂的静态浮力。在漂放置时,选择一段尽量平坦或缓坡的水域,然后调整漂的位置使其离水底约5-10cm。当鱼咬钩时,漂和鱼呈一定角度,缓慢地向水底拉扯漂杆,使漂接近水底。在钓鱼过程中,如果漂下沉太快,可以加重铅坠或者将漂位置调整到更高的位置。如果漂下沉太慢,可以减轻铅坠的重量或者将漂位置调整到更低的位置。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调整漂的高度让漂慢慢地接近水底,提高抓钩率。
一钩躺底是让漂完全接触水底的一种调漂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底栖的鱼种,比如鲫鱼和鲤鱼。在调漂前,先要测量水深,确定漂和铅坠的位置。在漂放置时,钓者首先要确定漂和鱼杆的垂直度。随着漂的下沉,钓者会感觉到漂和铅坠开始相互拉扯。此时,漂就会缓慢地与水底接触并保持这个位置,钓者需要保持钩的敏感度,只要感觉到有鱼咬钩,就可以提起钓竿,勾住鱼了。
总之,一钩触底一钩躺底是钓鱼时常用的重要调漂方法。通过掌握鱼的活动规律,钓者可以更好地适应钓位的变化,提高抓钩率。不过,钓者在调漂的过程中必须通常用鱼的喂食和活动规律,充分考虑水位、水温、气温、气压、风向等因素,做到因地制宜,才能充分发挥一钩触底一钩躺底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