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带你了解掌握关于大马哈鱼方面知识要点,其中也会对大马哈鱼是淡水鱼还是海水鱼方面内容进行简单梳理介绍,希望能帮你解决现在遇到的困惑。
本文目录一览:
- 1、马哈鱼怎么做
- 2、大马哈鱼是海鱼还是淡水鱼
- 3、大马哈鱼是怎样繁殖的
- 4、大马哈鱼是什么?
马哈鱼怎么做
大马哈鱼肉质细嫩,味美少刺,是一种食用性很高的野生鱼类,这种鱼主要集中在我国的黑龙江地区,所以,它也是当地很有特色的家常美食之一。
第一、清蒸大马哈鱼
用料:马哈鱼(约一斤)、盐(少许)、糖(少许)、白酒(少许)、大葱(一根)、老姜(一块)。
做法:将鱼去皮、去骨之后,切成一厘米左右的鱼片,再用盐、白酒和糖腌制十二小时。
之后再加入葱姜丝,继续腌制十二小时。
在盘子底部先铺上一层葱片,再铺上腌好的鱼,把腌鱼用到的葱姜丝也要一起铺在上面。
上蒸锅,大火蒸制十分钟左右就可以出锅食用了。
第二、大马哈鱼炖茄子
用料:鲜马哈鱼(半条)、紫皮长茄子(至少三个)、蒜末(一小把)、姜末(少许)、葱白(少许)、花椒(约十粒)、大料(一个)、干辣椒(适量)、韭菜(适量)。
做法:大马哈鱼去头去皮,切成小块,用盐、姜末、料酒、蒜末腌制十分钟左右。
起油锅,油烧至八成热时,加入蒜末和花椒,煸出香味后,将腌好的鱼块下锅,两面煎至变色后,加适量的水和大料、葱白、姜末以及红烧酱油。
炖五分钟左右之后,茄子洗净掰成小块下锅,继续炖,大约十分钟之后即可出锅。
第三、香煎大马哈鱼
用料:马哈鱼片(一片)、粗海盐(适量)、生姜和葱花少许。
做法:鱼片先用海盐腌制两小时左右,然后洗净沥干水分,并擦干表面的水分。山亮宏
锅中放少量的食用油,最好是橄榄油,油烧热以后,把腌好的鱼片放进去,用中火煎。一面金黄时翻面煎另一面。
两面都煎金黄以后,撒入少许的姜丝,煎出香味以后起锅装盘,撒上少许的葱花和酱油即可。
第四、宫保大马哈鱼的做法
食材准备
大马哈鱼肉半斤,花生米50克,葱适量,干红辣椒,花椒,醋,糖,生抽,料酒,骨汤,淀粉,盐少许。
方法步骤
1、将大马哈鱼切块,用盐,胡椒粉拌匀腌制10分钟;
2、花生米放凉油锅中,小火慢慢炸,捞出后吸油;
3、葱切段,干辣椒去籽,然后各种调味料混匀成调味汁;
4、锅中烧热油,放入花椒煸香,捞出花逗册椒放入辣椒炒香;
5、然后放入大马哈鱼肉炒至变色,加入大葱炒匀,放入调味汁;
6、大火翻炒浓稠,撒入键宏花生米即可出锅。
大马哈鱼是海鱼还是淡水鱼
大马哈鱼有海鱼也有淡水鱼。大马哈鱼有9亚目25科146属510种,纯淡水种类82种。它们出生在江河淡水中,却在太平洋的海水中长蠢穗大。大马哈鱼是肉食性鱼类,它们的本性凶猛,到大海后以捕食其他鱼类为生。而在幼鱼轮档局期则以水中的底栖生物的水生昆虫为食。
大马哈鱼可以长到6公斤,它们是珍贵的经济鱼类,深受人们的喜爱,其卵也是著名的水产品,营养价值很高。
扩展资料
生活习性:多为冷水性鱼类。栖息于淡水、海水中。有些是溯河洄腊让游性鱼类。如鲑科的大麻哈鱼能长途溯江河生殖洄游,昼夜行进30~50公里。
幼鱼在江河生活1~4年后降海生活3~5年。成熟后回出生地产卵。洄游性种类在环境隔绝和食物丰富的情况下易变成陆封型。一般为肉食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鲑形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马哈鱼
大马哈鱼是怎样繁殖的
学名鲑鱼,鱼钢、鲑鱼科,属冷水性、大型溯河性鱼类,是世界名贵鱼类之一。分布在北半球的大洋中,以鄂霍次克海、白令海为最多。每年夏秋返回淡水河里产卵、繁衍后代。主要出产国有美国、加拿大、苏联、日本、朝鲜、中国等。根据溯河洄游的时间,可将它们分为夏大马哈鱼和秋大马哈鱼两类。大马哈鱼体侧扁呈纺锤形,背面黄绿,腹面银白色,头长,眼睛和嘴巴很大,身体匀称,十分漂亮。一般体重3.5公斤,最大达5公斤以上。我国黑龙江省有大马哈鱼之乡的美称,有4个种,均属秋大马哈鱼,即驼背大马哈鱼、孟苏大马哈鱼、台湾大台哈鱼和大空凯颂马哈鱼。以后者产量为最高,享誉世界。它们的幼体在海中生活4至5年。当性成熟后,于每年9至10月份,由鄂霍次克海经库页岛、鞑靼海峡成群结队进行溯河洄孙仔游。它们凭借特殊的皮肤感觉及灵敏的嗅觉器官,以每昼夜40至50公里的速度,游历三千公里,回斗郑到久别的故乡——黑龙江。溯河距离达200公里,直至上游呼吗河,具有极高的反巢能力。在溯河洄游过程中,秋大马哈鱼体色发生明显的变化,并在体侧出现十余条紫红色纵行斑纹的婚彩,雌鱼颌下伸长呈鸟喙状。到达产卵地则整体变得暗淡。在即将产卵时,雌鱼侧扁游泳,不断地用尾鳍拨打沙砾,借助水流的冲击形成一个直径1.5米、深0.2米的沙坑——卵窝。雌鱼产卵(约4500粒),雄鱼排精,于卵窝内受精。受精后,雌鱼和雄鱼再共同用尾鳍拨动沙砾,将卵埋在下面,然后守卫在产卵窝周围,为未见面的子女放哨,尽繁衍子女的职责。在长途溯河洄游的筑窝、产卵的过程中,它们顾不得自己,也不再进食,因而精力耗尽,遍体创伤,在没有同子女见面的时候,便悄然辞世。受精卵经一冬低温孵育,到翌年春天冰雪融化时才孵出仔鱼,在产卵场停留1至2个月,待卵黄囊消失后开始索食,并沿江而下,游向茫茫大海。四年后,又如父母一样溯江而上,返回故乡,繁衍后代。大马哈鱼为世界名贵经济鱼类。其肉素以色泽嫣红、鲜香溢口、营养丰富而著称于世。除鲜食外,盐渍、熏制,均另有风味。大马哈鱼子,比肉更加名贵。制成的鱼子果酱嫣红透明,大如樱桃,色似琥珀,形如珍珠,闪闪发光,色香味俱佳。大马哈鱼皮,细密柔韧,是制作精美的乌拉靴、钱包、灯罩等的上等材料。产于我国的秋大马哈鱼是鱼类中洄游路线最长的种群,在其生态特性上,具有很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
大马哈鱼是什么?
大马哈鱼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肉味十分鲜美,大马哈鱼一般体重3.5千克,最大超过了5千克。大马哈鱼的体形如纺锤,口大嘴长,腹部呈银白色,成鱼体侧有10~12条橙赤色的横斑。由于其繁殖习性的不同,分春、秋二型。进入我国的属秋型,故又称秋鲑,通常比一般的大马哈鱼要大得多,最大的个体达7.5千克。它不仅肉味鲜美,鱼籽比鱼肉更为珍贵,其直径约7毫米,色泽嫣红透明,宛如琥珀,营养价值极高,7粒大马哈鱼籽就相当于一个鸡蛋。用它制成的鱼子酱盛到盘子里犹如红色的珍珠,闪闪发光,能引起人的食欲简雹,故"身价"极高。所拦茄帆以极受欧美各国大众的欢迎。
贝加尔湖中的大马哈鱼数量比较多,捕获量很大。大马哈鱼是溯河性鱼类,分布于太平洋北部和北冰洋中,主要有6种纳悔:大马哈鱼、驼背大马哈鱼、红大马哈鱼、大鳞大马哈鱼、孟苏大马哈鱼、银大马哈鱼。在这些种类中,除孟苏大马哈鱼只产于亚洲海岸外,其余几种在美洲海岸和亚洲海岸均有分布 ,从渔获量来看,无论亚洲沿岸还是美洲沿岸,驼背大马哈鱼均占据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