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会给钓友们逐一谈谈含肺鱼,以及含肺鱼vs巨齿鲨对应的相关知识要点,希望对各位钓友有所帮助,参考借鉴,可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在泥盆纪时期,哪些鱼类是王者级别的?
随着志留纪的结束,地球的进化史进入了古生代的后半期,即第四纪-泥盆纪。就像奥陶纪延续寒武纪大爆发一样,泥盆纪也继承了志留纪的生命力,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茂盛的蕨类植物和上升的昆虫和两栖动物都长到了前所未见的巨大规模。尤其是以鱼类为代表的脊椎动物,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所以泥盆纪常被称为“茄睁颤鱼类时代”。
其实“北方有鱼”的年代也是古地理演化的结果。在早古生代加里东运动的影响下,地球从泥盆纪开始发生海西运动,许多地区上升,露出海面成为陆地,覆盖了地球85%的海水,包括北半球广阔的古太平洋。与早古生代相比,古地理特征发生了很大变化:最大、最完整的古陆——冈瓦纳古陆,分布在南极地区周围;劳伦和博罗这两块古老的土地构成了欧洲和美洲的统一大陆,逐渐向冈瓦纳这块古老的土地靠近;到了晚泥早纯盆世,两块古陆开始在赤道附近逐渐汇合,为以后盘古超大陆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就像奥陶纪进化生物的代表,6米长的直壳鹦鹉螺让位于奥陶纪的新一代海洋巨蟹马蹄蟹一样,泥盆纪也发生了主权的大转变:配有双颚的脊椎动物终于崭露头角,成为最耀眼的明星颤败。节肢动物和软体动物在地球上的统治地位已经成为过去。脊椎动物牢牢占据了地球上最大、最强壮、最凶猛的生物的宝座。
泥盆纪河海中,脊椎动物以鱼类为主,如无颚硬骨鱼、甲鱼、鳞鱼、杂鱼(统称“甲鱼”);颌鱼有四个分支:盾鱼(地下城的鱼)、带刺鱼、软骨鱼(鲨鱼)和硬骨鱼。你唱起来太吵了。其中,无颚类在泥盆纪早期繁盛,凭借其坚固的铠甲,也能在志留纪比目鱼猖獗的水域占据一席之地。但在泥盆纪中期,凶猛强壮的无颌鱼出现时,强大的下颚和锋利的牙齿不仅彻底粉碎了鲎的统治,还杀死了温暖而沉重的无颌亲属。只有少数特化的无颚动物幸存下来,成为现代圆口动物的祖先。
泥盆纪十大恐怖生物 揭晓泥盆纪生物大灭绝的原因
泥盆纪是古生代的第四个纪元,又被称为“鱼类时代”,在这哗衡个时代的海洋河湖中,游荡着不计其数的鱼形动物, 鲨鱼 和肺鱼都诞生于这个时代,下面我们将为大家揭晓十大泥盆纪最恐怖的生物,到底是谁当时最可怕的存在?以及泥盆纪生物大灭绝的原因分析。
泥盆纪地质时代名片
地球名片:
起止时间:4.2亿年前 – 3.6亿年前
持续时间:6千万年
泥盆纪大灭绝动物比例:72%
泥盆纪十大 恐怖生物 : 邓氏鱼、海纳螈、含肺鱼、提塔利克鱼、恐鱼、腔棘鱼、房角石、陆地杀手蝎、雷蝎、胸脊鲨(梳理排名不分先后)
邓氏鱼-名副其实的泥盆纪霸主生物
距今约三亿六千万年前主宰海洋的不是大白鲨,而是身型如公车的巨大邓氏鱼。这种史前巨鱼血盆大口一张,即使旁裤最凶猛的大白鲨也只能退避三舍。
邓氏鱼属盾皮鱼纲,全身有盾甲包覆。芝加哥大学研究员安德森及芝加哥自然历史博物馆专家卫斯尼利用电脑模拟邓氏鱼的头骨,发现这种巨鱼在史前海洋呼风唤雨不是没有原因。
它的头部肌肉相当发达,与关节协调度绝佳,可以在五十分之一秒内瞬间咬合,威力惊人,产生的强大吸力让倒楣的猎物只有乖乖送死的份儿。邓氏鱼满嘴的锐牙也是它的致命武器,这种鱼类的牙齿撕咬力是人类目前所知最为凶猛的海洋生物。
它的牙齿在闭合的一瞬间,所有的力量都会聚合在牙齿前端极小的区域内,每平方厘米可以产生高达5600公斤的撕咬力。在一般情况下,一名体重63公斤的女性,当她脚穿鞋根为0.5厘米的高根鞋踩住丈夫的脚上时,产生的压力为127公斤每平方厘米。
在目前仍然活着的生物中,美洲鳄的撕咬力最为强大,可以达到963公斤,但这与邓氏鱼比起来则显得乱启做根本不足一提。而另外一些动物,如人的牙齿撕咬力为77公斤,狗的撕咬力则只有57公斤。
不过,邓氏鱼缺少真正意义上的牙齿,而以相互绞合的长条嶙峋状的刃片代替,几乎可以咬断和粉碎任何海洋生物。邓氏鱼对它的食物毫不讲究,吃起东西来也是六亲不认,它进食吃鱼类、胸脊鲨,甚至自己的亲属同类都不放过,简直是伤心病狂。下一页更多泥盆纪十大恐怖生物等你来揭开。
海纳螈
海纳螈是由肉鳍鱼类进化而来的,平均体长1.5米左右,是一种水陆两栖动物。它们可以在陆地上迁徙,也可以在水中躲避捕食者。
海纳螈又被称为海纳的走兽,是一种生活在泥盆纪的肉食四足动物,它是恐龙出现之前的生物,经过漫长岁月的进化,它成了水陆两栖动物,并有了肺部,之前是由海底的一种鱼类演变而来的。海纳螈有着扁扁的头,经过长期进化已经变得很峰利的牙齿,还有着像人类一样有记忆功能的大脑,也有着像陆地动物一样呼吸的肺,用来共及全身循环系统所需的氧气。像鱼一样的鳍已经被发达的四肢所取代,就是这样的动物,是泥盆纪十大恐怖生物中被怀疑为人类祖先的第二物种。
这些古老的水岸两栖生物被认为是自肉鳍鱼纲生物所演化而来;鳍演化成肉状四肢,而鳔演化为肺。然而没有足够的化石证据可以确认海纳螈是否是其后所有陆上脊椎动物的共同祖先。
目前发现的海纳螈近亲有同属两栖动物的鱼石螈、棘螈等。
含肺鱼
含肺鱼是一种史前的掠食性鱼类,生存于3亿6000万年前的泥盆纪。它们长约4米[1]及重达2吨。其骨骼显示它们的鳍很强壮,有可能可以走到陆地上,并吃掉陆地生物。
含肺鱼拥有非常发达的肺部,即使在没有水的环境下,依旧能够生存很长的时间,再加上鱼鳍相当发达,有强健的肌肉,就像是它的腿一样。但虽然他很强大,但依然不是邓氏鱼的对手。
提塔利克鱼-被怀疑是人类祖先
提塔利克鱼与同期的其它捕食性动物一样,体型较大,小的能有3英尺(约0.9米)长,而较大的提塔利克鱼则能长到9英尺(约2.7米)。它们长有一排用于捕食的牙齿,头部扁平,眼睛长在头顶,这些都有点像我们今天的鳄鱼。
提塔利克鱼头顶上方还有呼吸用的气孔结构,显示它们拥有功能跟腮一样的肺。提塔利克鱼的鳍已拥有原始的腕骨和简单的趾骨。这些骨头虽然无法和今天的四足动物那样具有行走功能,但还是可以用来支撑身体和进行身体移动。
提塔利克鱼分类上属于肉鳍鱼纲,现代与提塔利克鱼亲缘关系较近的是同样历史非常古老的腔棘鱼和肺鱼。
有人提出我们人类是提塔利克鱼的直接后代,但这一观点并未得到确切的答案,还有待科学家及我们做更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
恐鱼-远古海洋霸主鱼
泥盆纪时曾盛极一时的霸主鱼之一,恐鱼属于泥盆纪常见的盾皮鱼类,是当时这片水域的顶级掠食者。它的头部和胸部包裹有一层坚硬的骨甲,口中锋利的骨板霸气外露。
3.6亿年前的古海洋中,身长10米的恐鱼是一个巨无霸。它的头和躯干的前部都披有厚重的“甲胄”,甲胄长度可达3米。上下颌强壮的骨板,形成了剪刀式的锐利刀刃。凡是被恐鱼捕捉到的其他鱼类,都很难逃脱被吃掉的厄运。
腔棘鱼-一夫一妻制的鱼
腔棘鱼最初出现于泥盆纪中期,,曾经被认为在6000万年前已经灭绝,然而于1938年一个渔网却捕到一只活的腔棘鱼。这种鱼使用它们的奇怪的鳍在海底行走。腔棘鱼现在又给人们一个惊奇:每次繁殖时是一夫一妻制,对鱼类这是极不寻常的。
腔棘鱼通常生活在水深大于100米处。腔棘鱼喜居印度洋深处条件稳定的区域,白天藏在洞里,晚上捕食。
腔棘鱼和其他鱼类不太一样,腔棘鱼具有像四肢一样的鳍,因此,古生物学家怀疑腔棘鱼是陆生四足类的祖先。另外,腔棘鱼也是现存生物中,曾与恐龙分别横行水中与陆上的生物,由腔棘鱼的一些生理和生态行为的模式,可能帮助人们推测恐龙时代一些生态环境,因此当发现腔棘鱼时,科学界为之疯狂。
腔棘鱼在4亿年前已经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基本没有变化。令人惊讶的是,雌性在孕育后代中投入大量的精力。雌性可能怀孕三年左右的时间,在动物王国中相当罕见。然后完全成型的鱼苗以约500克体重来到世界。怀孕末期雌性非常重,一条怀孕雌鱼甚至近100公斤。还有一点尤其令人惊讶。经过检查发现,雌鱼只与一条雄鱼交配。这意味着,一次繁殖中,所有鱼仔都来自一个共同的父亲。维尔茨堡大学研究人员沙特说,对于其他鱼类,如孔雀鱼、剑尾鱼,都与多个雄性交配,最大限度地提高后代的遗传多样性和生存前景。因此,腔棘鱼亿万年不变的「独一父亲政策」令人惊奇。腔棘鱼的一夫一妻制不是终生,而是对每次繁殖,可称为序列性的一夫一妻制。
目前腔棘鱼依然是动物研究一个有趣课题,因为它的出现早于肺鱼,且几乎没甚么改变。
房角石
科学家认为房角石是古生代最巨大的生物之一,也是泥盆纪十大恐怖生物中最大的生物之一,并且是一种以广翅鲎为食的深海顶级掠食者,它们生活在泥盆纪。
根据化石资料显示,巨大的房角石长度约为(9米),不过这个估计值的准确性仍有争议。即使如此,房角石仍然是古生代最巨大的生物之一。
房角石仍然是古生代最巨大的生物之一。从它巨大的身躯来推测,房角石是一种生活在深海的顶级掠食者(它们可能无法在浅海移动身体),可能以广翅鲎(例如巨型羽翅鲎)为食。
陆地杀手蝎
英文:P. kirktonensis,拉丁语中的翻译是呼吸的蝎子,另一种远古蝎子物种,它们生活在陆地,体长可达到60厘米,生活在大约4亿年前的泥盆纪时期,很可能它们以小型节肢动物和昆虫为食,它的蜇咬足以杀死一些动物。
雷蝎
雷蝎,又名布龙度蝎子, 根据化石来看它们是一种长1米的水生蝎子。雷蝎像现今的蝎子,但体型较大, 也有更大的复眼.对于当时生存的大型动物, 它们是一种重要的掠食者。
不论是为了逃避掠食者,或是追捕猎物,雷蝎不仅可以在水里,也可以在地面。不过由于它们难以支撑其体重,所以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水中。它们会猎食细小的海生动物,如鱼类、棘鱼纲、异甲鱼纲、细小的蝎子及三叶虫。
雷蝎在《与巨兽同行》出现,猎食头甲鱼,但被翼肢鲎所吃。下面将揭开泥盆纪十大恐怖生物的最后一种,以及当时海洋生物的灭绝原因
胸脊鲨
胸脊鲨,又名胸棘鲨或齿背鲨,是鲨鱼的祖先,生存于约3亿6000万年前的泥盆纪晚期至石炭纪早期,如今已经灭绝,最早化石发现于欧洲及北美洲。
胸脊鲨长约70~200厘米,外观像现今的鲨鱼。它们的背鳍很特别,外形像铁砧,但只在雄性身上发现,科学家估计这是有求爱作用。它们的头部及背鳍满布细小的棘,就像是现今鲨鱼盾鳞的放大版。
它的食物包括鱼、甲壳类和头足类动物。天敌是含肺鱼、邓氏鱼。
除了以上泥盆纪十大恐怖生物之外,当时还有如沟鳞鱼、原始鳞木、肉鳍鱼等许多海生生物,以及陆生生物。下面到了揭开泥盆纪生物为什么灭绝的时候了。
泥盆纪生物大灭绝的原因
由于无法考证泥盆纪后期灭绝事件的详细资料,科学家推测出了可能原因,包括全球气候变化、火山喷发、海平面变化、缺氧等原因,其中更让人信服的是海洋缺氧。
科学家称,本次灭绝事件的同一时期,也曾经出现大规模的海洋含氧量降低,沉积纪录也指出泥盆纪后期存在气候变迁的现象,直接导致部分生物的灭绝,因为由于氧气的缺乏,一些有机物的降解速率因此而减缓,使其保存更为容易,再加上多孔的礁石本来就容易保存石油,使得泥盆纪的地层成为石油开采的重要来源,在美国更是如此,而美国也发现了众多泥盆纪时期生物化石。
泥盆纪灭绝的动物种类包括:腕足动物门、三叶虫、菊石目、牙形石纲、无颌总纲和疑源类,以及所有的盾皮鱼纲生物。然而陆生生物和淡水生物受到的影响较小。
海洋十大霸主都是什么?
1、奇虾
奇虾是目前科学家发现的最早的海洋霸主,出现于5.3亿年前的寒武纪。
根据目前的化石标本,科学家推断这是一种体长达到2.3米的生物。它外凸的眼睛可以辅助寻找更多猎物,据推测,它每一只眼睛都有超过1600个晶状体,可以想象其视觉有多么灵敏。
2、翼肢鲎
这是属于4.38亿年至4.11亿年前的志留纪海洋霸主,体长一般超过3米,比奇虾还巨大。它的主要武器,就是一对锋利的口钳。根据科学家研究,它们可能是蜘蛛、蝎子的远亲。
3、邓氏鱼
这是一种相对来说更被人们熟知的一种史前超级杀手,生活在大约3.6亿至4.3亿年前的泥盆纪。
邓氏鱼体长可以超过11米,碾压它以前的一切海洋生物。它的大嘴就是它的重要武器,其咬合力是目前发现的史前海洋生物中最大的,达到了5吨,简直可以用恐怖来形容。
当时的海洋里,已经有鲨鱼了。包括鲨鱼在内的所有鱼类,甚至是其他同类,都在邓氏鱼的菜谱里。如果是一个小型的鲨鱼,很可能会被邓氏鱼一口咬成两半!
4、含肺鱼
含肺鱼基本和邓氏鱼属于同一个时代,同样是泥盆纪的海洋杀手。含肺鱼比邓氏鱼更牛的一点在于,它仍然有后代留存到现在,堪称是动物界的活化石(比如前几天给大家介绍的非洲肺鱼)。
泥盆纪的含肺鱼体长在6-8米之间,体重也达到了2吨以上。同样的,鲨鱼也被含肺鱼列为美食之一。
5、旋齿鲨
旋齿鲨是二叠纪到三叠纪之间的一种怪兽,也成功带领鲨鱼家族在海洋中杀出一条血路,占据了食物链的顶端宝座。
旋齿鲨最特别的一点就是下颚上的牙齿,排列的就像一个圆形的锯,让人看起来就不寒而栗。而它7.5-15米长的巨型身躯,也让它在面对任何生物时都不会怂。
6、剑射鱼
这是一种生活在白垩纪晚期的生物,也就是说曾经和恐龙同时代生存过。这种鱼体长大约在5米左右,仅仅是牙齿可能都达到了30厘米,可以说非常恐怖。
剑射鱼的食物范围很广,什么都吃。科学家甚至在它的肚子里发现过1.8米长的鳃腺鱼,也发现过很多其他的鱼类。不过,貌似剑射鱼经常被活吞进肚子里的猎物在挣扎时刺破内脏饥拍碰而死。
7、龙贺迹王鲸
龙王鲸是生活在4500万-3600万年前的海洋超级杀手,体长可达21米,简直可以说是无坚不摧。龙王鲸不仅是恐龙灭绝后的第一批海洋超级杀手,也是地球上最早的一批鲸鱼。
8、巨齿鲨
这是距离我们最近的海洋超级杀手了,生活在1500万-260万年前。巨齿鲨平均体长14米,一般成年巨齿烂谈鲨有40吨重,也可以说是海洋中的巨无霸。
巨齿鲨的咬合力极强,甚至可能达到20吨。因此,很多科学家都认为,巨齿鲨是地球46亿年来最凶悍的杀手。
含肺鱼的简介
肺鱼是一种和腔棘鱼类相近的淡水鱼。古代时曾在地球上大量繁殖,现在仍有少数保存着其种族而遗留下来,可以说是一种“活化石”。诚如它的名称,肺鱼有很发达的肺部,部分种类即使没有水也能呼吸空气而生存。在水中,鳍能像脚一样支撑着身体。
肺鱼类的最早代表是泥盆纪此型中期的双鳍鱼。在此基础上,肺鱼类在晚泥盆世至石炭纪曾经比较繁盛,至今只有少数极特化的代森迟猜表生活在非洲、大洋洲和南美洲的赤道地区。
大洋洲肺鱼是三个地区肺鱼中最原始的,它们生活在昆士兰洲的一河流中,在旱季河流水量减少时就生活在一个个孤立的小水坑中,到水面上来呼吸空气,利用它那分布着许多血管的单个的肺进行呼吸。不过,这种鱼还不能离开水面生活。
非洲的肺鱼和南美洲的肺鱼则在它们栖息的河流完全旦羡干涸后还能够生存好几个月。当旱季来临时,这些肺鱼就钻进泥里并把自己包裹起来,只留下一到数个小孔与外界通气,以使自己能够进行呼吸。与大洋洲肺鱼不同的是,这两种肺鱼都有一对肺。 肺鱼呼吸空气的能力自然而然地使我们联想到,它们可能是鱼类和陆生脊椎动物之间的一个中间过渡环节。特别是大洋洲肺鱼的偶鳍演化的外形很像是细细的腿,它们甚至可以用这样的偶鳍在河地或是水塘底部像走路似的移动身体,这样的身体结构和行为活生生地反应了陆生的四足脊椎动物的早期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