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带你了解掌握关于锯缘青蟹方面知识要点,其中也会对榄绿青蟹和锯缘青蟹方面内容进行简单梳理介绍,希望能帮你解决现在遇到的困惑。
本文目录一览:
- 1、青蟹简介
- 2、青蟹的学名和俗称叫什么??
- 3、锯缘青蟹
- 4、青蟹是淡水还是海水
- 5、锯缘青蟹的养殖技术
- 6、锯缘青蟹养殖模式有哪些?
青蟹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青蟹的别名 4 青蟹使用提示 5 青蟹的营养价值 6 青蟹的选购 7 青蟹适合的人群 8 青蟹的食疗功效 9 与青蟹相克的食物 10 青蟹的食用建议 11 《中华本草》青蟹
11.1 出处 11.2 拼音名 11.3 英文名 11.4 青蟹的别名 11.5 来源 11.6 原形态 11.7 生境分布 11.8 化学成份 11.9 性味 11.10 功能主治 11.11 青蟹的用法用量 11.12 各家论述
附:
1 古籍中的青蟹
1 拼音
qīng xiè
2 概述
蟹乃食中珍味,素有“一盘蟹,顶桌菜”的民谚,它不但味美,且营养丰富,是一种高蛋白的补品。
红鲟,学名锯缘青蟹,甲壳纲,梭子蟹科。喜穴居近岸浅海和河口处的泥沙底内,性凶猛,肉食性,主食鱼虾贝类。青蟹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兼有滋补强身之功效。尤其是雌蟹,被我国南方人视作“膏蟹”,有“海上人参”之称。青蟹盛产于温暖的浅海中,主要分布在我国广东、广西、福建和台湾的沿海等地,江浙一带尤多。
3 青蟹的别名
锯缘青蟹、红鲟、膏蟹、蝤蛑、红膏蟹
4 青蟹使用提示
每次80克左右
5 青蟹的营养价值
青蟹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微量元素,对身体有很好的滋补作用。
6 青蟹的选购
1. 螃蟹性咸寒,又是食腐动物,所以吃时必蘸姜末醋汁来祛寒杀菌,不宜单食。
2. 螃蟹的鳃、沙包、内脏含有大量细菌和毒素,吃时一定要去掉。
3. 醉蟹或腌蟹等未熟透的蟹不宜食用,应蒸熟煮透后再吃;存放过久的熟蟹也不宜食用;蟹肥正是柿子熟的季节,应当注带耐腊意忌蟹与柿子混吃。
4. 青蟹的挑选:
(蠢滑1)、举起青蟹,背光察看蟹壳锯齿状的顶端,如果是完全不透光的,说明比较肥满,反之,则不饱满;
(2)、青蟹底部呈白色甚至透明状,代表蟹刚刚换完壳。蟹由于换壳时消耗了大部分能量,所以通常也是肉不多;底部较脏的往往肉比较肥满;
5. 螃蟹清洗:先在螃蟹桶里倒入少量的白酒去腥,等螃蟹略有昏迷的时候用锅铲的背面将螃蟹抽晕,用手迅速抓住它的背部,拿刷子朝着已经成平面状的螃蟹腹部猛刷,角落不要遗漏。检查没有淤泥后丢入另一桶中,用清水冲净即可。
6. 螃蟹肉味鲜美,营养丰富,但死螃蟹忌食之,因为螃蟹喜食动物尸体等腐烂性物质,故其胃肠中常带致病细菌和有毒物质,一旦死后,这些病菌大量繁殖;另外,螃蟹体内还含有较多的组氨酸, 组氨酸易分解,可在脱羧酶的作用下产生组胺和类组氨物质,尤其是当螃蟹死后,组氨酸分解更迅速,随着螃蟹亩坦死的时间越长,体内积累的组氨越多,而当组氨积蓄到一定数量时即会造成中毒。
7 青蟹适合的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适宜跌打损伤,筋断骨碎,瘀血肿痛之人食用;适宜产妇胎盘残留,或孕妇临产阵缩无力,胎儿迟迟不下者食用,尤以蟹爪为好;
2. 平素脾胃虚寒,大便溏薄,腹痛隐隐之人忌食;风寒感冒未愈者,或宿患风疾,包括顽固性皮肤瘙痒疾患之人忌食;月经过多、痛经、怀孕妇女忌食螃蟹,尤忌食蟹爪。
8 青蟹的食疗功效
具有壮腰补肾、消积健脾、养心安神之功效。
9 与青蟹相克的食物
螃蟹不可与红薯、南瓜、蜂蜜、橙子、梨、石榴、西红柿、香瓜、花生、蜗牛、芹菜、柿子、兔肉、荆芥同食;吃螃蟹不可饮用冷饮会导致腹泻。不宜与茶水同食,吃蟹时和吃蟹后1小时内忌饮茶水。
10 青蟹的食用建议
1. 在煮食螃蟹时,宜加入一些紫苏叶、鲜生姜,以解蟹毒,减其寒性;
2. 螃蟹可以用来蒸、煮、炸或制小吃馅心;
3. 蒸蟹时应将蟹捆住,防止蒸后掉腿和流黄;
4. 生螃蟹去壳时,先用开水烫3分钟,这样蟹肉很容易取下,且不浪费;
5. 买回螃蟹后不用水冲洗,放入干净的缸、坛里,用糙米加入两个打碎壳的鸡蛋,再撒上两把黑芝麻将蟹盖淹没,然后用棉布蒙住缸口,使空气能流通,但又不能使蟹见阳光,这样养3天左右取出,由于蟹吸收了米、蛋中的营养,蟹肚即壮实丰满,重复明显增加,吃起来肥鲜香美。
11 《中华本草》青蟹 11.1 出处
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
11.2 拼音名
Qīnɡ Xiè
11.3 英文名
Young Crab
11.4 青蟹的别名
朝蟹、膏蟹
11.5 来源
药材基源:为梭子蟹科动物锯缘青蟹的全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ylla serrata ( Forskal).
采收和储藏:随时可捕,鲜用或腌制。
11.6 原形态
锯缘青蟹,头胸甲呈横椭圆形,长约为宽的2/3,一般长约98mm,宽142mm左右,背面隆起而光滑,青绿色。胃区及心区间有明显的“H”形凹痕。胃区、鳃区各具一微细的横行颗粒线。额分4个突出的三角形齿,前侧缘各有等大的三角齿9个。螯足不对称,右螯较大,长节前缘具3刺,腕节外末缘具2钝齿;内末角具1壮刺。常节在雄体很强大,两指间空隙明显,内缘具粗大的钝齿。前3对步足指节的前、后缘具刷状短毛,第4对的前节与指节均扁平,呈桨状,边缘有短毛。雄性腹部呈宽三角形,雌性腹部呈宽圆形。
11.7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活于温暖和盐度较低的浅海中杂食性,全年产卵,盛产期57月,母蟹常到近海中去产卵,孵出的幼蟹常随潮流返回近岸或河口觅食而成长。
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等沿海。现已进行人工养殖。
11.8 化学成份
1.鲜肉含亮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酪氨酸、脯氨酸、丙氨酸、蛋氨酸亚矾(methionine sulfoxide),组氨酸、谷氨酰胺、苏氨酸、精氨酸、门冬酰胺、甘氨酸、赖氨酸、丝氨酸、谷氨酸、胱氨酸、门冬酰胺。并含原肌球蛋白。螯足肌肉含氧化酶,如异柠檬酸脱氢酶(isocitrate dehydrogenase)。苹果酸脱氢酶(malae dehydrogenase)、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 deyhdroenase)、细胞色素氧化酶(cytochrome oxidase)。
2.肝胰脏中含有一磷酸酯酶(monophosphateesterase)、酸性及咸性磷酸酯酶、葡萄糖6磷酸酯酶(glucose6pnospnatase)、琥珀酸、辅酶I(NAD)及辅酶Ⅱ(NADP)、苹果酸脱氢酶、细胞色素氧化酶、芳基酰胺酶(arylamidase)。
11.9 性味
味咸;性寒
11.10 功能主治
化瘀止痛;利水消肿;滋补强壮。主产后腹痛;乳汁不足;体虚水肿
11.11 青蟹的用法用量
内服:煮食,每次1只;或研末。
11.12 各家论述
《中国药用动物志》:有活血化瘀、利水消肿,滋补等作用。主治产后腹痛、水肿、乳汁不足等。
古籍中的青蟹 《济生集》:[卷一]胎前饮食
青蟹的学名和俗称叫什么??
青蟹学名为锯缘青蟹,俗称蝤蛑,三门青蟹;背甲横椭圆形,两侧较尖。甲面平滑,前额有四个等大的齿科拍液敬,前侧缘含眼窝外齿共有9同个大之齿,第四步足扁平特化成桨状游泳足,适于游泳。
螯脚光滑、不对称,右脚略大于左脚;掌节肿胀而光滑,背面具2条颗粒形隆脊,其末端各具1棘。前三对步脚无齿,指节的前、后缘具刷状短毛。
青蟹是温暖海区沿岸生活的蟹类,广泛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地区,包括日本、琉球、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东南亚、印度、东非、南非、澳洲等地。多栖息于河口、内湾、红树林等盐度稍低的泥沼中。
除越冬产卵在较深深海区外,基本上是栖息于河口、内湾的潮间带。凡是沿岸潮水畅通,潮差较大的泥滩,泥沙滩埋埋等处,特别是红树林地带,都有青蟹栖息。
扩展资料:
生活习性
青蟹是肉食性动物,在自然环境里,以软体动物如缢蛏,泥蚶,牡蛎,青蛤、花蛤等,小虾蟹,藤壶等为主食,并兼食动物尸体和少量藻类,如江篱等,在饥饿时袭慎同类也互相残食,尤其在蜕壳时。
觅食方式:有时采取主动出击的方式,在涨潮时从泥洞里爬出,随着潮水游至浅水区域,以螯足捕食底栖无脊椎动物;有时是守株待兔型,即守在泥洞口,等待潮水带来猎物。
青蟹又是广盐性的海产蟹,其养殖的适宜盐度为7‰~33‰,最适是10‰~20‰,适温范围6℃~35℃,最适生长水温18℃~25℃,此时青蟹的活动力强,食欲旺盛。
锯缘青蟹
螃蟹的种类有很多,大多数时候我们都是听到大闸蟹之类的比较出名的螃蟹,但其实螃蟹还有锯缘青蟹,其味道也是非常不错的,当然肉没有大闸蟹的洞首多,接下来我们说下锯缘青蟹吧。
锯缘青蟹和青蟹的区别
锯缘青蟹和青蟹都是属于螃蟹的一种,但两者是不同的,那么锯缘青蟹和青蟹的区别是什么呢?
营养成分不同。梭子蟹中含有的碳水化合物较低,蛋白质和脂肪相对于青蟹更高,矿物元素含量丰富,钙磷比优于青蟹的钙磷比,但是维生素的含量很低,特别是胡萝卜素和维生素A含量低。青蟹中含有较多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相对较低,还含有丰富的矿物元素,其中钾离子高于钠离子,其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含量十分丰富。
产地不同。青蟹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地区,包括日本、琉球、中国、东南亚、印度、东非、南非、澳洲等地,多栖息于河口、内湾、红树林等盐度稍低的泥沼中。而梭子蟹是暖温性多年生大型蟹类动物,分布于日本、朝鲜、马来群岛、红海以及我国绝大部分沿海地区,近似种有远海梭子蟹和红星梭子蟹等。
锯缘青蟹做法
锯缘青蟹在生活中并不少见,也有很多种做法,那么锯缘青蟹做法是什么呢?
锯缘青蟹肉粥:丝苗米先浸泡十几分钟,放砂锅按1:5的比例放水,先煲成开花状。把活螃蟹用开水烫下,免得伤到自已。洗净后加葱、姜、黄酒蒸十五分钟,把蟹肉挑出待用,粥熬好后,加入肉末、蟹肉、蛋液待开锅滚沸即可,出锅前洒葱叶,不要太早加,否则葱叶变黄。一道营养丰富的蟹肉粥完成了!
清蒸锯缘青蟹:锯缘青蟹清洗干净,用汤匙从腹部插入将后盖和身体分开,处理后的锯缘青蟹滑颂放入碗中,加几片姜片,锅中烧开水,待水沸腾后放入红蟳,大火蒸15分钟左右即可,生姜切成细丝,加少许醋,配成蘸料,美味的清蒸锯缘青蟹就可以开始吃了。注意锯缘青蟹性情凶猛,在处理时要小心不要被大螯夹伤。
锯缘青蟹清蒸多长时间
锯缘青蟹清蒸着吃味道就相当不错了,通常锯缘青蟹清蒸多长时间呢?
姜香青蟹:青蟹洗净切对开备用。锅内放入适量的食油开中火。锅热后放入姜片、蒜片爆香,最放入青蟹(切开面朝下)煎香。然后加入适量的黄酒、酱油、水焖烧。菜熟后加入适量的味精、胡椒粉及葱花即可。这道菜中的锯缘青蟹清蒸5分钟即可开吃。
锯缘青蟹除了清蒸的做法还有酱炒的,首先锯缘青蟹腹部向上,然后用尖刀或筷子刺入脐盖顶部,再翻过来,腹部向下,切除脚尖;掀开蟹壳,剪掉蟹鳃、口器,摘除蟹胃纳让数,撕去脐盖;蟹钳、蟹脚、躯干和蟹壳裹上小麦粉待用;葱、姜、蒜均切成细末;香菜洗净,去除老梗、黄叶和根部,切成2cm见长的小段;油锅烧至五~六成热,投入裹好小麦粉的蟹块炸成金黄色,捞出、沥油;锅内留底油,烧至三至四成热,放入葱、姜、蒜末炒香,加入甜面酱炒匀,再加入花雕酒、高汤、白砂糖和食盐烧开;投入炸好的蟹块翻炒,充分入味后淋入花椒油起锅即可。
锯缘青蟹的营养价值
锯缘青蟹价格并不是很贵,而且蛋白质含量也很高,那么锯缘青蟹的营养价值是什么呢?
锯缘青蟹本身属于一种水产品,属于螃蟹中的一种。适量的吃一些青蟹营养价值非常丰富,肉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卵磷脂和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它的外壳含有大量的钙离子和甲壳素。适量的吃一些锯缘青蟹可以有效的补充身体所需要的氨基酸,并且可以吸收钙离子,增加骨骼的强度。但是需要注意,该种螃蟹吃多之后很有可能会出现胃肠刺激中引发腹痛、腹泻等现象。
锯缘青蟹含有丰富的维生素、不饱和脂肪酸、以及多种矿物质,这些营养物质能够维持血管弹性,可以有效预防过多的脂肪堆积在心血管内,适合一些冠心病、动脉硬化等患者食用,具有一定保护及预防心脑血管的作用。
青蟹是淡水还是海水
青蟹是在海水的。
青蟹是海水里的,是广温广盐海产蟹类,因体色青绿而得名,盛产于温暖的浅海,主要分布在浙江、两广、福建和台湾沿海等地,江浙一带尤多,青蟹能在盐度2.6-55,温度5℃~39℃的海水中生存,目前已发展到完全淡水养殖的状态,一年四季可产。
青蟹简介:
锯缘青蟹(学名:Scylla serrata)是梭子蟹科、青蟹属甲壳类动物。头胸甲卵圆形,背面隆起而光滑,因体色青绿而得名。头胸甲的胃、心区有一个明显的“H”形凹痕,胃区有一细而中断的横行颗粒隆起,前侧缘短于后侧缘,具9枚等大的齿。
额分4齿,内眼窝齿大于额齿。螯足粗壮,稍不对称,长节的前缘有3刺,后缘有2刺;掌膨肿,两指内缘有钝齿。前3对步足指节边缘有刷状毛、末对步足的指、掌节扁平呈桨状,善于游泳。雄性腹部呈宽三角形,雌性腹部呈圆形。
锯缘青蟹栖息于浅海及潮间带(即涨溯淹没,退潮干露的滩涂),多栖息在泥沙底质和有海草而低凹、退潮后还有水的地方,以及红树的根基附近和浅海岩礁石洞或有其他掩蔽物的地方。
食物组成中以软体动物和小型甲壳动物为主,也常以滩涂蠕虫为食,也食小鱼、小虾,有时在胃中也有发现植物的茎叶碎片。广布于印度至西太平洋热带、亚热带海域。
锯缘青蟹的养殖技术
一、养殖池
青蟹饲养池长方形为好,面积一般为333—1000平方米,池壁用石板或砖砌高1米左右,池壁四周一般设有遮沿防逃,用粗沙或石砾铺底,池底最好先铺石板,且石板相互靠紧不留沟缝,在石板上再铺沙10厘米左右。
二、放养
青蟹放养前,先把池壁、池底等洗刷干净,用高锰酸钾或次氯酸钠进行消毒,然后用淡水冲洗干净。养殖的青蟹要求肢体完整、壮无病、无外伤、活力强、体表干净、重量100克以上。放养量需根据其个体大小而定,一般个体重100—500克放养1000—2000只/亩。育肥蟹与壮黄蟹应分开放养,青蟹入池后100—150毫升/米3的福尔马林溶液浸浴30—60分钟。
三、饲养管理
(一)饲料与饵料投喂 青蟹喜食贝类和小型甲壳类,有时也摄食一些植物性饵料。养殖肉蟹青蟹以蓝蛤、肌蛤、短齿蛤、锥螺等活体低值棚信芹贝类和福寿螺、新鲜小虾、小鱼及人工配合饲料等交替投喂;壮黄蟹除了投喂低值贝类、小虾外,还要增加牡蛎肉、沙蚕、星虫等高蛋白、高能量的饵料,以满足链毕壮黄促熟积累能量的需要。青蟹多在傍晚和清晨摄食,一般在傍晚投饵一次,活体贝类日投喂量为青蟹体重的15%—20%;鲜贝肉、沙蚕、小鱼、小虾为4%—6%青蟹专用配合饵料为2%—4%,以第二天没有剩余为准。
(二)水质管理 养殖期间要求至少换水一次,换水量为100%,换水前后要保持水温、盐度基本稳定,换水时结合清理池底的残儿、青蟹排泄物等污物,并用干净水冲洗干净。保持在24小时连续充气和细水对流,日流量1—2个全景,经常监测水温、盐度、PH值,保持良好的水质和地质。
(三)日常管理 定期监测水质,密切观察青蟹的活动摄食情况,及时调整饵料投喂量,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每日定时投饵,按时排水,清除养殖池箱内残儿及池底其他污物,确保养殖池水质清新和养殖箱内、池底清洁,溶氧充足,创造良好的养殖环境。定期有规律地对养殖青蟹进行药浴杀虫,并对养殖环境、工具等清洁消毒,做好青蟹病害的防控。 青蟹养殖的苗种来源,一是人工育苗;二是捕捞海区的大眼幼体(蟹苗);三是捕捉天然蟹种。人工育苗苗种整齐、纯正,还处于试验阶段,大规模生产性育苗技术尚未全面突破。在人工育苗技术尚未生产性的突破前,捕捞自然海区蟹苗和蟹种仍是青蟹人工养殖的主要苗种来源。
1、捕捞大眼幼体
(1)蟹苗捕捞。青蟹产卵于盐度较高海区,孵化后的幼体变态成大眼幼体后逐渐移向河口和内湾稍低盐度环境中栖息,此时即是苗汛季节。浙江沿海在4-11月都可捕到天然蟹苗,其旺季是5-6月和8-9月。蟹苗捕捞方法大多采用定置网,推辑网和手抄网三种。各地根据潮流、风浪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选用。
(2)蟹苗的鉴别。在捕捞的自然蟹苗中,常有其它蟹类的大眼幼体混杂,需要鉴别和挑选。
(3)幼蟹的培育。幼蟹培育是指将天然海区捕捞或人工培育的蟹苗,强化培育成幼蟹的过程。经培育的幼蟹,个体增大,抵抗力增强,养殖成活率较高。
2、捕捞天然幼蟹
天然幼蟹,个体大小不一,要求捕捞幼蟹体质健壮,附肢完整,未受机械损伤和附着物少的青蟹,浙江沿海幼蟹集中苗发期在6-7月中旬(又称夏蟹、梅蟹坦御)和9月中旬至10月上、中旬(称秋蟹),夏蟹可以在当年直接养成商品规格,秋蟹要经过越冬后才能养成商品规格。青蟹捕后的露空时间要短,特别是夏季闷热高温的情况下更不宜露空,一般气温在28°C以上时,不超过半天,25°C以下时也不要超过2天,从捕获到放养时间越短越好。过长会引起死亡。
二 青蟹种苗质量鉴别与挑选。
在当地海区自捕自养的蟹苗,因环境条件基本一致,露空时间短,一般成活率高,如经长途运输的种蟹,须经严格选择,淘汰病残蟹后方可放养,种苗挑选与鉴别的方法有:
(1)选择体质健壮的种蟹。健壮青蟹苗的甲壳呈青绿色,十足齐全,躯体完整无损伤,感官反应灵敏,活动能力强,不易捕抓;游泳足和螯足不能缺少和伤残,步足缺少不能超过3个,如果步足断了一截或受伤,可把剩余的足肢在基节与座节之间的关节处折断,新的附肢会在短时间内再生出来,若不折除,残肢会流掉大量体液而造成死亡。凡甲壳,腹部和附肢有异色(如深蓝色、红棕色、铁锈色等)受刺、钩、晒伤的蟹苗质量差,以不选用为好。
(2)无病。辨别病蟹可以从步足基部肌肉的色泽来判断,其肉色呈蔚蓝色,肢体关节的肌肉不下陷,具有弹性者为健康苗,如肌肉呈黄红色或具白色斑点,肢体关节间肌肉下陷,无弹性,则不适宜用于养殖。
(3)剔除蟹奴。有少数蟹苗的腹节内侧基部寄生1个及多个蟹奴,蟹奴呈卵圆形,体质软以吸取青蟹体内营养维持生活,受寄生的青蟹影响正常生长和发育,故选择时应及时将蟹奴剔除。
三 蟹苗运输。
幼蟹运输工具一般为硬箩框或木箱。在底部铺一层湿草,摆上一层蟹,再覆盖一层湿草,使幼蟹不致碰伤。不要重叠太多,最后盖上硬框纱窗布,便于途中淋海水,提高运输成活率。 混养鱼类的放养时间,因种类、地区不同而各异,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蟹苗放养在鱼苗放养之后进行。一般来说,当鲻鱼苗达3厘米以上、遮目鱼苗3~6厘米、罗非鱼苗6厘米左右时,即可投放锯缘青蟹苗混养。如先放蟹苗时,则应放养较大规格的鱼种。
混养时,蟹苗的放养密度与单养锯缘青蟹池基本一致,即每亩放养个体重在30克左右的锯缘青蟹苗1500~2000只。在保证锯缘青蟹产量的情况下,每亩放鲻鱼苗100~200尾或遮目鱼苗200尾左右。罗非鱼能在池中进行自然繁殖,要控制放苗数量,放养密度以每亩100尾为宜;如能投放单性雄罗非鱼,在池内不会再繁殖,放养密度可适当提高。在锯缘青蟹与鲻鱼、罗非鱼、脊尾白虾等多品种混养时,每亩可放养鲻鱼60~80尾、罗非鱼30~40尾、脊尾白虾2000尾左右。 在锯缘青蟹饵料充足的情况下,不必另外投喂混养鱼的饵料。如锯缘青蟹饵料不够充足时,可酌情增投豆饼、米糠、麸皮、鱼用配合饵料等,投饵量以鱼能在1小时内吃完为度。每日分上、下午两次投喂,在投喂鱼饵料约1小时后,再投放锯缘青蟹饵料,以减少互相争食,提高饵料的利用率。
日常管理工作主要有添换水、巡池、控制水色、防病、防逃、防浮头、防病、防盗等。 或采取轮捕轮放方法,捕肥留瘦,或一次性收捕,一般秋季水温下降到13℃以下时,青蟹活力减弱,应及时收捕。秋季收捕结束后,可即放养当年秋苗,经越冬留待次年养成。人工育肥1年可多次进行。
锯缘青蟹养殖模式有哪些?
盐碱地池塘养殖锯缘青蟹适宜混哗搜养模式,利用青蟹喜食池底腐殖质、摄食患病个体习性,不但可有效减少病害传播,充分利用水体空间,而且能够增加经济效益,达到增产的目的。
在混养过程中,不必专门为青蟹投饵。盐碱地池塘混养青蟹模式有两种:
(1)与鱼混养选择体质健壮,附乱册历肢完整,无受伤,无病,活力强,体重50克的种蟹,每亩可放养300只左右。罗非鱼、梭鱼等鱼类大规格苗种投放量与种蟹相等。通过4~5个月左姿薯右的生长,锯缘青蟹可长至400克以上,成活率约50%左右。
(2)与虾混养混养模式一般亩放养Ⅴ期豆蟹500~800只,选择规格整齐,活力能力强,体表无损伤,蟹体无病灶的优质蟹苗。虾苗放养量为3万~4万。
青蟹与虾混养,须待虾苗长至3~4厘米时再放豆蟹,避免豆蟹摄食虾苗。在养殖中要保证人工饲料的供给,生产实践表明,创造良好的虾蟹生长环境,在饵料充足的情况下,虾蟹可以和平相处,豆蟹的成活率约25%~35%,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农业出版社《绿色发展 绿色植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