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带你了解掌握关于抹香鲸的图片方面知识要点,其中也会对抹香鲸的图片大全 真方面内容进行简单梳理介绍,希望能帮你解决现在遇到的困惑。
本文目录一览:
- 1、抹香鲸集中在比较温暖的海域,它是不是很怕冷?
- 2、六种海底恐怖图片 抹香鲸大战大王乌贼/尖牙鱼掉什么吃什么
- 3、如何区分座头鲸、抹香鲸、白暨豚、江豚、蓝鲸、宽吻海豚、中华白海豚、 虎鲸?
- 4、资料--抺香鲸 ~急!!!~
- 5、谁知到鲸的种类?(和图片)
- 6、在水里,鲸鱼是如何给鲸宝宝哺乳的?
抹香鲸集中在比较温暖的海域,它是不是很怕冷?
如果抹香鲸穿越回中生代的海洋,是否能够生存,我想很多人的答案都是否定的,因为中生代的海洋太危险了,生存着许多恐怖的海怪,能够分分钟杀死抹香鲸。但是我要告诉你答案却是恰恰相反的,抹香鲸不仅能够在中生代的海洋中生存,而且还会活得很滋润。
图注:巨大的抹香鲸与人类对比,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平均体长的雄性抹香鲸(M)和雌性抹香鲸(F)与人类的体型对比,图片来自网络
抹香鲸(Physeter macrocephalus)作为目前地球上最大的齿鲸类,几乎是没有天敌的。雄性抹香鲸的平均体长为16米,体重40吨;雌性抹香鲸的平均体长11米,体重14吨。有科学记录最大的抹香鲸是一头体长20.5米,体重57吨的大雄鲸。
图注:肖尼鱼龙(上)与抹香鲸的体型对比,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冯氏上龙复原图,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捕食鲨鱼的沧龙,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霍夫曼沧龙与物丛人类的体型对比,图片来自网络
从体型上,抹香鲸就已散念经压倒了中生代海洋中的绝大部分海怪。中生代海洋最著名的三大家族是鱼龙类、上龙类和沧龙类。鱼龙类中的肖尼鱼龙(Shonisaurus)体型巨大,体长可达15米,体重约40吨;上龙类家族中的冯氏上龙(Pliosaurus funkei)体长13米,体重约35吨;沧龙类中最大的霍夫曼沧龙,体长18米,体重30吨。在个体对抗中冲蚂困,抹香鲸并不吃亏,再考虑到抹香鲸下颌上长有40至50,枚最长可达20厘米的牙齿,战斗力并不低。
图注:抹香鲸的巨大牙齿,图片来自网络
抹香鲸不仅在个体的体型上不输于中生代的大部分海怪,而且在群体行为以及智力上更是远远超过了中生代的海怪们,所以它们更加具有优势。
图注:群居的抹香鲸,图片来自网络
大家在讨论抹香鲸是否能够对抗中生代巨型海怪的时候,其实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抹香鲸曾经与地球上最凶狠的食肉动物——巨齿鲨生活在一个时代。抹香鲸成功地对抗了巨齿鲨的威胁,并且在巨齿鲨灭绝之后,成为海洋中最强大的动物之一。仅凭这一点就足以证明抹香鲸在对付大型掠食者的时候是很强的。
今天的抹香鲸主要以深海之中的大型头足类为食,比如著名的大王乌贼等。那么在中生代的海洋中是否有类似的食物供抹香鲸食用呢?当然有!实际上在中生代,特别是侏罗纪和白垩纪时期,海洋中的头足纲极大繁盛,无论是种类还是数量都非常多,为抹香鲸提供足够的食物没有问题。实际上,当时的许多鱼龙类和其他海生爬行动物都是以头足纲为主要食物的。
图注:捕食大王乌贼的抹香鲸,图片来自网络
结论:如果抹香鲸回到中生代的海洋之中,不仅能够存活,而且会变得很兴旺!
六种海底恐怖图片 抹香鲸大战大王乌贼/尖牙鱼掉什么吃什么
在大海最深处有多恐怖中,我们曾介绍过大海深处不仅压强大的能随便压死人,还漆黑寂静让人发疯,更可怕的是巨型生物时不时出现。接下来,我将为大家带来几张海底恐备拦怖图片,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海底的恐怖!
一、六种海底恐怖图片
1、蓝鲸,水下500米
水下500米,是蓝鲸栖息的最深处,因为水压极大,所以造就了蓝鲸的体积相当大。一般来说,蓝鲸一条舌头就有两吨重,可以站50个人,真的斗亏是个巨无霸啊,它也因此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鲸鱼。
2、欧式尖吻鲛,水下1219米
水下1219米,科学家曾在这里发现欧式尖吻鲛的出没。这是一种生活在深海,相貌丑陋的鲨鱼。这种生物长的很放肆,但也基本没人看见过。不过通过上面的海底恐怖图片,我们也人认识到海洋的恐怖。
3、抹香鲸,水下1760米
水下1760米,这里是抹香鲸的栖息地,它主要以乌贼为食,这点可以通过抹香鲸vs大王乌贼证明。科学家曾在抹香鲸胃里发现长12米、重200公斤的大王乌贼,而抹香鲸头上也有大王乌贼缠斗时留下的圆形吸盘印痕。
4、巨乌贼,水下3100米
要说海底恐怖图片,水下3000米以后不得不提,这里的水压极大,相当于你躺在地上,身上压了13个带底座的自由女神像。水下3100米,是巨乌贼神出鬼没的地方,它过去一直被认为是传说中的神空滚神怪。直到20156年12月,日本科技型利用陷阱截断了某位巨乌贼的一只触手。
5、尖牙鱼,水下5000米
水下5000米,是尖牙鱼的栖息地,因为这里物质匮乏,所以这些与见到什么从上面掉下来就吃什么。
6、蛟龙号,水下6579米
2016年5月,中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成功完成在雅浦海沟的最后一次科学应用下潜;其实在2012年6月24日,蛟龙号已成功下潜至7020米,它也因此位列世界深潜器排名第二位。
但据我查询,过了水下6000米,将进入超深渊水层带,这里的水温常年0-1℃,水压极高。人如果站在这个水压下,将体验北京地铁最拥挤状态的十万倍,而且这里寂静漆黑,人待久了很容易出问题,这也是蛟龙号吓死人的原因之一。
如何区分座头鲸、抹香鲸、白暨豚、江豚、蓝鲸、宽吻海豚、中华白海豚、 虎鲸?
可以从外貌区分,以下这些图片和文字描述是这几种水生哺乳类的外形特征:
一、座头鲸
座头鲸虽然不是世界上最大的鲸类,但也是海洋中当之无愧的庞然大物,体型肥大而臃肿,座头鲸成体平均体长雄性为12.9米,雌性为13.7米,最大记录雌性18米。体重25~30吨。它的头相对较小,扁而平,吻宽,嘴大,嘴边有20~30个肿瘤状的突起,有趣的是每个突起的上面都长出一根毛,而身体的其他部位却全都没有毛。鲸须短而宽,每侧都在200条以上。背鳍较低,短而小,背部不像其他鲸类那样平直,而是向上弓起,形成一条优美的曲线,故得名“座头鲸”,也叫“弓背鲸”或者“驼背鲸”。胸鳍极为窄薄而狭长,约为550厘米左右,为鲸类中最大者,几乎达体长的三分之一,鳍肢上具有4趾,前缘具不规则的瘤状锯齿,其后缘有波浪状的缺刻码扰茄,呈鸟翼状,所以又被称为“长鳍鲸”、“巨臂鲸”、“大翼鲸”等。尾鳍宽大,外缘呈不规则钳齿状。脸面褶沟较少,约14~35条很宽的平行纵沟或棱纹,由下颌延伸达脐部。腹部具褶沟。通常身体的背面和胸鳍呈黑色,有斑纹,腹面呈白色,但也有的背面和胸鳍也呈白色。体包个体变异较大,鳍肢上方白色,尾鳍腹面白色,边缘黑色。口大,进食时上下颌间特殊韧带结构可使口张开90度的角度。鲸须每侧有270~400片,须板和须毛皆黑灰色。雌兽体后的下侧长有一条细长的裂口,终止在肛门附近,据说在繁殖的时候,雌兽就是用它包裹住雄兽的生殖器,来完成交配动作的。
二、抹香鲸
抹香鲸(学名:Physeter macrocephalus):头部巨大,下颌较小,仅下颌有牙齿。主要食乌迟察贼。体长可达18米,体重超过50吨,是体型最大的齿鲸,头部可占身体的1/3,无背鳍;潜水能力极强,是潜水最深,潜水时间最长的哺乳动物。体型似鱼,用肺呼吸。颈短,头似与躯干相联;颈椎愈合;鼻孔为喷孔,位于吻端,前肢成鳍,前臂退化,掌部变长,趾数增加,但从外部看不出趾和爪;后肢退化;尾似鱼,有水平尾鳍,游泳靠尾挥动。
三、白暨豚
白暨豚(学名:Lipotes vexillifer):是李雀鲸目、白暨豚科的水生动物。“暨”音 jì;媒体也常写作“白鳍豚”,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小型淡水鲸。白暨豚身体呈纺锤形,脐处最粗。体长1.5-2.5米,体重约230千克。吻极狭长,约30厘米,前端略上翘。喷气孔纵长,位头顶偏左。眼极小,位于口角后上方。耳孔小如针眼,位于头两侧,眼的后下方。背鳍三角形,位于体中部略后,上端尖,基阍长,鳍肢较宽,末端圆钝。属鳍后缘凹入,中央有齿刻。背面蓝灰色或灰色,腹部白色,一般为乳白色。各鳍皆白色,故名白鳍豚。头骨左右不对称,颅腔大。
四、江豚
江豚属(学名:Neophocaena):该属动物共有三个物种,多分布于沿海地区,有些可以进入河流。体型较小。头部钝圆,额部隆起稍向前凸起;吻部短而阔,上下颌几乎一样长,吻较短阔。牙齿短小,左右侧扁呈铲形。眼睛较小,很不明显。身体的中部最粗,横剖面近似圆形。背脊上没有背鳍,鳍肢较大,具有5指。尾鳍较大,呈水平状。两尾叶水平宽约为体长的四分之一。背的后关部对尾鳍有较明显的隆起鳍,在应该有背鳍的地方生有宽3-4厘米的皮肤隆起,并且具有很多角质鳞。
五、蓝鲸
蓝鲸不但是最大的鲸类,也是现存最大的动物,是迄今为止最大的哺乳动物。一般体长为22-33米,体重为150,000-180,000千克,也就是说,它的体重相当于25只以上的非洲象,或者2000-3000个人的重量的总和。所幸的是,由于海洋浮力的作用,它不需要像陆生动物那样费力地支撑自己的体重,另外庞大的身躯还有助于保持恒定的体温。蓝鲸全身体表均呈淡蓝色或鼠灰色,背部有淡色的细碎斑纹,胸部有白色的斑点,褶沟在20条以上,腹部也布满褶皱,长达脐部,并带有赭石色的黄斑。雌兽在生殖孔两侧有乳沟,内有细长的乳头。头相对较小而扁平,有2个喷气孔,位于头的顶上,吻宽,口大,嘴里没有牙齿,上颌宽,向上凸起呈弧形,生有黑色的须板,每侧多达300-400枚,长90-110厘米,宽50-60厘米。在耳膜内每年都积存有很多蜡,根据蜡的厚度,可以判断它的年龄。在它的上颌部还有一块白色的胼胝,曾经是生长毛发的地方,后来,毛发都退化了,就留下一块疣状的赘生物,成了寄生虫的滋生地。由于这块胼胝在每个个体上都不相同,就像是戴着不同形状的“帽子”,所以可以据此区分不同的个体。背鳍特别短小,其长度不及体长的1.5%,鳍肢也不算太长,约为4米左右,具4趾,其后缘没有波浪状的缺刻,尾巴宽阔而平扁。整个身体呈流线形,看起来很像一把剃刀,所以又被称为“剃刀鲸”。
六、宽吻海豚
宽吻海豚,Tursiops truncatus (Montagu, 1821),海豚科宽吻海豚属的一种动物。又叫尖嘴海豚,瓶鼻海豚。主要分布在温带和热带的各大海洋中,包括中国的黄海、渤海等海域。宽吻海豚常在靠近陆地的浅海地带活动,较少游向深海,和所有海豚一样,宽吻海豚长着和鱼一样的流线型身体。皮肤光滑无毛,体背面是发蓝的钢铁色和瓦灰色,腹部有很明显的凸起。吻较长,嘴短小,嘴裂外形似乎总是在微笑,为中国二级保护动物。雌性宽吻海豚的寿命在80年左右,而雄性宽吻海豚由于生活压力更大,不容易过50年。
七、中华白海豚
中华白海豚身体修长呈纺锤型,喙突出狭长,刚出生的白海豚约1米长,性成熟个体体长2.0~2.5m,最长达2.7m,体重200~250kg;背鳍突出,位于近中央处,呈后倾三角形;胸鳍较圆浑,基部较宽,运动极为灵活;尾鳍呈水平状,健壮有力,以中央缺刻分成左右对称的两叶,有利于其快速游泳。眼睛乌黑发亮,上、下颌的每侧都有20~37枚圆锥形的同型齿(上颌齿数=30~36枚;下颌齿数=24~37),齿列稀疏。吻部狭、尖而长,长度不到体长的十分之一。喙与额部之间被一道“V”形沟明显地隔开。脊椎骨相对较少,椎体较长。鳍肢上具有5指。全身都呈象牙色或乳白色,背部散布有许多细小的灰黑色斑点,有的腹部略带粉红色,短小的背鳍、细而圆的胸鳍和匀称的三角形尾鳍都是近似淡红色的棕灰色。
白海豚身上的粉红色并不是色素造成的,而是表皮下的血管所引致。这与调节体温有关。一般会从初生的深灰色慢慢褪淡为成年的粉红色。
标本识别:体粗壮,喙中等长,背鳍基部形成增厚的脊,上有近三角形的较大的背鳍,鳍肢和尾叶均宽,均具圆的梢端,标本最大体长约2.6米,下颌前端略超出上颌,喙与额隆间没有深的凹痕为界,背鳍基部形成增厚的脊;尾柄具发达的背脊和腹脊;幼体时为暗灰色,随年龄增长变浅,亚成体灰色和粉红色相杂,成体纯白色,常由于充血而透出粉红色;有些成体的身体上有暗色斑点,少数个体在呼吸孔后的颈部有暗色斑点形成的环。
八、虎鲸
虎鲸(学名:Orcinus orca):是哺乳纲、海豚科中体型最大的物种。头部呈圆锥状,没有突出的嘴喙。身体大小、鳍肢大小和背鳍高度有明显的性二型。大而高耸的背鳍位于背部中央,雄性成体的背鳍直立,高可达1.0-1.8米,雌性的背鳍明显地镰刀形,高低于1米。胸鳍大而宽阔,大致呈圆形。上、下颚各有10-14对大而尖锐的牙齿。虎鲸的体色图样主要由黑与白这两种对比分明的色彩组成,位于身体腹面的白色区域自下颚往后延伸至尾部处,在全黑的胸鳍之间变得狭窄,到了肚脐后方产生分歧,尾鳍腹面亦为白色。背部与体侧皆为黑色,但在生殖裂附近的侧腹处有白色斑块,眼睛斜后方亦有明显的椭圆形白斑。在背鳍后方有呈灰至白色的马鞍状斑纹。
资料--抺香鲸 ~急!!!~
更新1:
i want english!
更新2:
sorry! i learn in english of this subject!!!~~~ i am so sorry!
抹香鲸(Sperm Whale)是世界上最大的齿鲸。它们在所有鲸类中潜得最深、最久,可能只有喙鲸科的两种瓶鼻鲸(Bottlenose Whale)能与之比拟。除了过去被视为头号目标的捕鲸时期以外,抹香鲸可能是大型鲸中数量最多的一种。赫曼·梅尔维尔(Herman Malvill)的经典名著「白鲸记」(Moby Dick),书中那头神勇的大鲸莫比·敌克就是一头抹香鲸。种名macrocephalus源自希腊文,意为「大头」。抹香鲸另有一种名catodon,同种异名的情况过去曾引发长期的争论,目前似乎以macrocephalus为主流。 图片参考:upload.wikimedia/ *** /mons/f/f9/Sperm_whale1b 抹香鲸 基本资料 出生时身长体重:4m、谨尘1
000kg 最大身长体重纪录:雄─18.3m、57
000kg;雌─11m、24
000kg 寿命:至少60-70年 外型特征 和御物其身躯比较起来,抹香鲸的头部显得极大而不成比例,成年雄鲸尤其明显,最大可达全长的三分之一,外表大致呈方型。下颚狭窄而似棒状,长度比上颔短,由侧面看时不易察觉。身体中后段的皮肤表面通常有许多水准方向的折皱,这点与其他鲸类平滑紧实的皮肤不同,肥胖个体的皮肤折皱通常较不明显。喷气孔位于头部前方且偏左,这是因为抹香鲸的头骨在发育过程中会极严重地向左边歪斜。背部相对于背鳍的位置有低矮的隆起,其后有一连串较小的突陵一路延伸至尾鳍,尾柄厚实。胸鳍短而宽阔,尖端 *** ,尾鳍呈三角形,边缘笔直。抹香鲸的性别体型差异很大,成年雄鲸的身长通常比雌鲸长三分之一,体重可达雌鲸的二倍。下颚有二十至二十六对大而呈圆锥状的牙齿,上颚的牙齿小而埋于牙龈中,或仅具牙槽。 抹香鲸外表呈深灰色,但在明亮的阳光下可能呈现棕褐色。上唇与下颚近舌头部位为白色,在腹部与侧腹处通常有不规则的白 *** 块。 分布 抹香鲸广泛分布于全世界不结冰的海域,由赤道一直到两极都可发现它们的踨迹,其中以深且富生产力的海域为最,此类抹香鲸常出没的地区过去捕鲸者习惯称之为「基地」(ground)。 成年雄鲸与雌鲸的分布情形有明显的不同,雌鲸通常栖息于水深1
000公尺以上、纬度40度以内的海域 但在北太平洋可达北纬50度左右 ;雄鲸幼年时跟随母亲在热带海域生活,成长后会离群逐渐向较高纬度移动,体型越大、年祥拆禅龄越老的雄鲸,分布范围也越偏高纬度,甚至会接近两极浮冰地带。雌鲸与未成年抹香鲸群通常会停留于1
000公里宽的区域内至少10年,而成年雄鲸移动情形宽广的多。 习性 海面行为 因为抹香鲸的潜水时间很长,在海面上看到的机会不大,但其特殊的外形与喷气使其不易与其他大型鲸类混淆。两次下潜的间隔抹香鲸会在海面漂浮或缓慢游动,外观上很像巨大的漂流木;左倾约45度的喷气低矮而呈树丛状。经常有跃身击浪或鲸尾击浪的动作。 潜水 当抹香鲸下潜时,最明显的征兆是鲸尾扬升(fluking),它们会将尾鳍高高举起,然后垂直地往下沉降。已知抹香鲸最深可潜至海面下3
195公尺,闭气时间达138分钟,但平常的潜水远小于此,一般会潜至400公尺深,时间约35分钟,体型越大的雄鲸越能潜得更深、更久。 社会结构 长期稳定的雌鲸群构成抹香鲸社会的核心单位,此类小群可达12头成年雌鲸,并伴随其雌性与年轻雄性后代。雄鲸约4至6岁大、最迟在21岁过后会脱离出生家族独自行动,年轻雄鲸常组成所谓的「单身汉族群」(bachelor schools),参与者的体型与年龄多半相近,但个体间的联系不及上述的雌鲸群般紧密,且会随着年龄增长而更加松散。身长达12至17公尺的年老雄鲸多半独自在大洋中悠游,极少发现持续达1日以上的交流情形。整群的抹香鲸有时会在沙滩上搁浅。 社交行为 由于成年雄鲸的头部常会有严重的伤痕分布,有时会见到断折的牙齿甚至是下颚,科学家认为个体间可能有激烈的争斗行为。不同的雌鲸群彼此遭遇时,似乎有藉着声音来沟通连络的情形。 逃跑与反击 小说或电影里常将抹香鲸描述成强壮威猛、会攻击船只的动物,但事实上抹香鲸面临危险时,多半会选择逃走。当抹香鲸意识到危机时,会将头部探出水面浮窥,并缓慢地旋转身体以看清周遭的情况,一旦确认有危险如虎鲸出没时,它们会很快地加速游离该海域或潜至深处,鲸群中只要有一头逃走其他个体也会跟着行动。抹香鲸的泳速平均约为2至3节(1节相当于时速1.852公里),逃跑时的速度可能达7节,捕鲸时期曾有被追捕的抹香鲸以12节的速度狂奔的记录。 有时候抹香鲸也会选择反击,文献上关于捕鲸船遭抹香鲸攻击甚至破坏的记录所在多有。抹香鲸那庞大似铁锤的头部与强而有力的尾部具有很大的破坏力,遭攻击的船只常有船壁被撞毁或遭鲸尾掀翻的情况,昔日的捕鲸小艇也曾有被盛怒的抹香鲸咬断的记录。
参考: zh. *** /w/index?title=%E6%8A%B9%E9%A6%99%E9%AF%A8variant=zh-#.E5.9F.BA.E6.9C.AC.E8.B3.87.E6.96.99
抹香鲸(Sperm Whale) 抺香鲸体型巨大,是一种齿鲸类,头大约占身长40%(占总长度三分之一)
,形状像盒子,窄窄的下颌有40至50枚长达25厘米的圆锥形牙齿
但上颔却没有牙齿,头部只有一 个喷气孔,喷出雾柱向左前方成45度角。体重可达35吨,体长有18米,但雄性和雌性抺香鲸无论在长度及重量都有很大的别. 成年雄鲸平均重量35-45公吨
雌性只有13-14公吨. 也有记录最重的雄性抺香鲸达57公吨
最重的雌性抺香鲸达24公吨. 寿命大约60-70年.抹香鲸的食量也是惊人,一顿饭就能吃下200公斤的食物。 它们最爱摄食是乌贼和章鱼
为捕食深海中的大王乌贼和章鱼,抹香鲸可以称为名副其实的潜水冠军者,在海中的3000米的深处,伸手不见五指,冰冷刺骨的海水,压力相当于大气压力的300倍,每平方厘米上的压力有300多千克力,它们亦可潜 下,潜入水底后,它们竟能以每分钟150米的速度垂直上升;曾录得几头抹香鲸一口气在水中闭气了138分钟才露出水面. 为何抹香鲸有极强的潜水本能? 其实是 ,它们能调节身体的密度去适应周围的水域压力,能变化身体密度,主要是通过冰冷的海水和温暖的血液进行交换,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这种系统可改变鲸的蜡油温度和密度,这样就可帮助它们毫不费力地潜 下或浮上。 而龙涎香是一种名贵的动物香料
只产在雄性抺香鲸的消化道内发现,而且多在进食大王乌贼后才分泌。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只附收“龙涎”,可能龙涎香过于珍贵,除王公贵族,极难一遇,常人自不易知,也非中国传统药品。而巩珍的《西洋番国志》记载溜山、祖法儿、天方三国“出龙涎香,渔者溜中采得,状如浸沥青,嗅之不香,焚有鱼腥气。价高以银对易”。费信的《星槎胜览》也记载龙涎屿“独然南立海中,波击云腾,每至春间,群龙所集,于上交戏,而遗涎味……其龙涎初若脂胶,黑黄色,颇有鱼腥之气,久则成就土泥。”马欢的《瀛涯胜览》记载了 *** 人用龙涎香的实况。
参考: 及 .geocities/lifeholding/lifeholding/whale
谁知到鲸的种类?(和图片)
鲸的种类很多,全世界有80余种,我国海域有30多种。一般都将它们分为两类。一类口中有须无齿,称须鲸,鼻孔两个,如,长须鲸、蓝鲸、座头鲸;另一类口中有齿无须,鼻孔一个,叫齿鲸,能发出超声波,如,独角鲸、虎鲸。鲸的体长从1米到30多米不等。须鲸的种类虽少,但个头都很大,已知的最小的一种体长也超过6米。 以下是介绍主要的鲸鱼:
1、蓝鲸(学名:Balaenoptera musculus)是一种海洋哺乳动物,属于须鲸亚目。共有四个亚种。蓝鲸被认为是已知的地球上生存过的体积最大的动物,长可达33米,重达200吨。蓝鲸的身躯瘦长,背部是青灰色的,不过在水中看起来有时颜色会比较淡。与其他须鲸一样,蓝鲸主要以小型的甲壳类(例如磷虾)与小型鱼类为食,有时也包括鱿鱼。通常蓝鲸白天需要在超过100米深度的海域来觅食,在夜晚才能到水面觅食。蓝鲸在晚秋开始交配,并一直持续到冬末 ,雌鲸通常2-3年生产一次,在经过10-12个月的妊娠期后,一般会在冬初产下幼鲸。四大洋均有分布。
2、抹香鲸(Spermwhale),身长:12至18公尺,体重20至50吨。抹香毁举鲸隶属齿鲸亚目抹香鲸科,是齿鲸亚目中体型最大的一种,雄性最大体长达23米,雌性17米,体呈圆锥形,上颌齐钝,远远超过下颌。由于其头部特别巨大,故又有“巨头鲸”之称呼。
抹香鲸这种头重脚轻的体型极适宜潜水,加上它嗜吃巨大的头足类动物,它们大部分栖于深海,抹香鲸常因追猎巨乌贼而“屏气潜水”长达1.5小时,可潜到2200米的深海,故它是哺乳动物潜水冠军。
抹香鲸的英文名为: Sperm whale 来自鲸蜡(Spermaceti) 一词,那是因为它那方形巨头中有一特殊贮藏装置里的油状蜡,头部的鲸蜡器官的作用是一个超级传导体,有极其灵敏的探测系统即“声纳”,能用发出超声波的喀嗒声而听其回音,用以在漆黑的深海探寻食物,以“声纳”替代不发达的小眼睛。
3、虎鲸(学名:Orcinus orca)是一种大型齿鲸,身长为8~10米,体重9吨左右,头部略圆,具有不明显的喙;背鳍高而直立,弯曲长达1米;身体黑、白两色。两翼骨远隔开。颞窝大。下颌骨相对较短。在上、下颌每齿列有10~12枚圆锥形的齿。嘴巴细长,牙齿锋利,性情凶猛,食肉动物,善于进攻猎物,是企鹅、海豹等动物的天敌。有时它们还袭击其它鲸类,甚至是大白鲨,可称得上是海上霸王。虎鲸是一种高度社会化的动物,有一些群体组成的家族是动物界中最稳定的家族。虎鲸的一些复杂社会行为,捕猎技巧,和声音交流,被胡余扮认为是虎鲸拥有自己的文化的证据。
4、龙王鲸(学名:Basilosaurus,意为“帝王蜥蜴”),又名械齿鲸(Zeuglodon),已经绝种的古代海洋哺乳动物,现代鲸的近亲,是鲸目中的一个属,生存于3900万至3400万年前的始新世晚期。 龙王鲸刚开始被误认为是巨大的海洋爬虫类的化石,所以被命名为帝王蜥蜴。它最早是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被发现的,随后古生物学家从埃及与巴基斯坦发现的化石中辨认出至少存在两个其他的种。 龙王鲸平均身长为18米(60英尺),而且拥有比现代鲸更为修长的身体。古生物学家对于它们已经退化的短小后肢非常感兴趣,因为它可以证明现代鲸鱼原先是由陆生哺乳类动裤灶物演化而来。
5、梅尔维尔鲸(学名:Livyatan melvillei)是利维坦鲸属中最大的物种,是一种灭绝的抹香鲸。其颅骨的75%,以及牙齿和两颚的碎片于2008年在秘鲁皮斯科-伊卡沙漠、距今1200-1300万年前的中新世岩层被发现。2010年6月30日在《自然》杂志公布。是巨齿鲨的主要竞争对手之一。
“麦尔维尔鲸”(Leviathan melvillei),生活在距今1300万年前。麦尔维尔鲸是一种食肉鲸鱼,与迄今已知体型最大的鲨鱼生活在一起,体长约为60英尺(约合18米),其体型比现代雄性抹香鲸还要大。
6、须鲸(学名:Balaenoptera)是须鲸类动物总称,体长约为15~20米,体重25吨左右。世全界现生的种类一共是15种,中国发现的有9种,像蓝鲸、长须鲸、大翅鲸(座头鲸)、露脊鲸、灰鲸等,都是哺乳类海洋生物。体形细长。背部黑色,腹部白色,交界线波状或云状,过渡区呈灰色。鳍肢和尾鳍的下面为灰色。背鳍呈镰刀形,向后倾斜。每侧的须板为300~400枚,为黑色,故称“黑板须鲸”。喷出的水柱又高又细,垂直。
7、塞鲸(学名:Balaenoptera borealis,英文:Sei Whale)为须鲸的一种,又名北须鲸,是仅次于蓝鲸与长须鲸的世界第三大须鲸。塞鲸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海域,尤其是在远离海岸的海洋深层,倾向避开阳光与热带海域,每年夏季时从寒冷或两极的海域迁移到温带海域,冬季则迁移到亚热带海域,虽然大部分区域的迁移路线尚未完全明朗。
塞鲸身长可以达到20米(66英尺),体重则可达到45公吨(50短吨) 。估计每天需要900公斤的食物,主要是桡脚类动物与磷虾,有时还包括其他的软体动物。塞鲸的速度也是须鲸中最快的,在短距离上可以达到每小时50公里(31英里或27节)的速度。“塞鲸”这个名称是从挪威语的“Pollock”(青鳕)而来的,青鳕是种与塞鲸同时间出现在挪威海岸边的鱼类。
8、齿鲸 (Odontoceti),顾名思义,就是有牙齿的鲸,抹香鲸、突吻鲸、白暨豚、海豚等都属于这一类别。
也是鲸类亚目之一。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11年10月24日发布的报告称,受过度捕捞、航运、兴修水利工程和海洋污染等人类活动的影响,86%的齿鲸生存受到威胁。齿鲸(Odontoceti)体型较大,该亚目所属各种之间的牙齿差异,是进行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
在水里,鲸鱼是如何给鲸宝宝哺乳的?
雌鲸有一条Genital Slit『生殖裂』,和两条 Mammary Slits『乳裂』。生殖裂包含了阴道和肛门,即最明显的那条长裂缝;乳裂就是在生殖裂两旁的短裂缝,乳头就藏在乳裂里面
鲸鱼小宝宝把舌头紧紧卷起来,抵住妈妈的乳裂。雌鲸催产素和催乳素分泌,乳腺周围的肌肉 (Mammary Compressor Muscle) 快速收缩,使乳汁通过乳腺导管迅速喷射出乳头,乳汁就直接进入了宝宝嘴里。这样避免了乳汁被扩散到海水里,也避免宝宝喝到太多海水。每次哺乳过程非常短暂,尺氏因为鲸鱼是用肺呼吸的,鲸鱼宝宝必须要到水面呼吸,如果哺乳的时间过长的话就很不方便。
鲸鱼的乳汁非常浓缩,以在短时间内迅速给宝宝提供营养。鲸鱼的乳汁是白色的,没有糖分,但是含有许多的脂肪,小鲸的哺乳期大约是2~4年左右。
欢迎指正
鲸鱼是一种大型水体哺乳动物。而并非是鱼类。那么鲸鱼是怎样给小宝宝哺乳的哪?
母鲸到了哺乳期,在它的生殖口两侧的乳首会从隐藏的皮肤沟壑里面伸出来,而幼鲸会用舌头把母鲸乳头卷住,在口衔住乳首,母鲸会将自己的乳汁喷到小鲸鱼宝宝的最里面。
小鲸鱼大概需要多吞食几次,基本就可以吃饱了。其实类似于其他哺乳动物一样。不过它是在海里。
鲸鱼 (鲸目)属于哺乳动物,刚出生的鲸宝宝当然也是要喝奶的,只不过鲸鱼喂奶的方式 比较特别 。
尽管鲸鱼属于 哺乳动物 ,但是却看不到明显的乳房以及乳头结构。如果你仔细观察雌性鲸鱼的 生殖裂 (Genital Slit)两侧,还有两道 乳裂 (Mammary Slits),外形看上去就像是皮肤上的小褶皱,乳头就藏在这两个乳裂之中。
图注:雌性与雄性鲸类生殖器官的区别,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雌性大翅鲸的生殖器官,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鲸类的乳头从乳裂中露出来,图片来自网络
鲸鱼宝宝吃奶 的时候,乳头会从乳裂中露出来,鲸鱼宝宝用舌头把乳头 卷起来 ,然后用嘴巴进行固定。当完成这一系列动作之后,雌性鲸鱼就可以开始喂奶了。
鲸鱼喂奶并不是靠鲸鱼宝宝吮吸乳汁,而是妈妈将乳汁 喷射 到鲸鱼宝宝的嘴中。
图注:吃奶的抹香鲸,图片来自网络
因为用舌头卷住乳头,固定能力无法与路生哺乳动物用嘴唇吸住母亲的乳头相比,所以雌性鲸鱼每次哺乳只有几秒钟的时间,但就是在这短短的几秒钟之内就能喷射出多达 10公升 的乳汁。通常每次哺乳需要喷射十多次,这样才能够让鲸鱼宝宝吃饱。像大型须旅中鲸的宝宝,每天要喝掉 400公升 的乳汁,这样才能够快速生长。
与我们熟悉的液态的乳汁不同,鲸鱼的乳汁是类似于牙膏的半固态,这种形态是因为鲸鱼乳汁的脂肪含量特别高, 超过50% !如此粘稠,而且脂肪含量超高的乳汁,能够保证新生的鲸鱼宝宝每天增重90公斤。
图注:残留在海洋中的鲸类乳汁,图片来自网络
鲸鱼的乳汁看上去有点像 酸奶 一样的乳制品,但是味道却远远不如酸奶好喝。研究人员曾经提取了海豚的乳汁品尝,其味道就像是牛奶混合了鱼油、甘油和蓖麻油,其中还带有一股浓浓的鱼腥味,可以想象那味道一定是难以下咽。
作为哺乳动物的鲸鱼,能够在水下给宝宝哺乳喂奶,但是与大多数哺乳动物不同的是,它们采用的是母体喷射的方式,而且每次喂奶的时间都非常短,这是为了 适应海洋 中生活而演化出来的。
图注:吃奶的虎鲸,图片来自网络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因为大多数的哺乳动物都生活在陆地上,它们在给后代哺乳时,无论是站着、侧躺着,甚至是仰卧着都可以,因为只要是能被幼崽够到就能喝到甘甜的乳汁。那么,问题来了,生活在海洋中的鲸鱼是如何给鲸鱼宝宝哺乳的呢?我们简单的来科普一下这个问题。
鲸鱼的哺乳方式
鲸是鲸目下所有动陵镇散物的总称,我们常说的蓝鲸、虎鲸、海豚等都是该目下的成员,而且鲸是少有的水生的哺乳动物。关于鲸的下水,还要从5000万年前说起,最早它们的祖先还是一种四足行走的陆地爬行动物,它就是巴基斯坦古鲸。由于生活在大海附近,再加上当时恐龙灭绝后,水中的生态位长期处于空白期,所以,在第一次下水后,它们从里面获得了大量的食物。于是,巴基斯坦古鲸开始了由陆生到水生的进化,到了距今约4200万年前,古鲸的进化已经相当成功,这一点从2019年皇家自然科学研究所的专家兰伯特发现的一具古鲸化石就能看出,它们的四肢已经严重的退化,并且拥有了趾间蹼,这证明它们已经能够很好的在海洋中生活了。
之后,古鲸们完全适应了海洋生活,开始通过互通的海域游到各大海洋中,于是就有了现在鲸目的多样性。
虽然所有的鲸目成员已经完全生活在水中,但是它们依然是哺乳动物,这一点并没有改变。但是,由于生活在水中,而且鲸本身的吸吮能力已经不复存在,并且像蓝鲸这种大型的鲸类,出生之后每天就要喝上百升的母乳,如果只靠吸吮显然太累了。所以就注定它们无法像陆地上的哺乳动物那样含着乳头进行哺乳了。
因此,鲸鱼进化出了一种特殊的哺乳方式,那就是 喷射。 所谓的喷射就是通过肌肉收缩的方式将乳汁喷射出来,让鲸鱼宝宝喝到。而这套系统并不简单,首先,鲸鱼与其他哺乳动物不同的是,它们的生殖器官和乳腺在同一位置,都在双角形的子宫的位置,通常在不适用时,它的子宫是收缩的,因此,在我们看来就是一条缝隙,而雌鲸的一对乳房就在这条缝隙里。
当哺乳时,雌鲸会通过收缩子宫一代的肌肉让乳腺内的乳汁通过长长的乳头直接喷射在海水中,而此时幼鲸只需要在这附近张嘴就能喝到乳汁了。由于喷射在海水中有一定的损耗率,所以雌鲸一天至少要喷出400升左右的乳汁才能够幼鲸一天的口粮。
另类的哺乳方式
印象中,我们接触的所有哺乳动物好像都是有乳头的,而乳头与乳腺相连,并且我们见到的哺乳动物乳头都是很明显的在体外的,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后代吸吮乳汁。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哺乳动物都有乳头。下面我们就来说两种看不到乳头的哺乳动物。
第一种就是上面说的鲸,它们在非哺乳状态下,乳头是隐藏在缝隙中的,是我们用肉眼看不到的。
第二种就是鸭嘴兽
鸭嘴兽属于比较原始的哺乳动物,相比较其他哺乳动物来说它的进化还不是特别的完全,因为其他哺乳动物都早已经清一色的胎生了,而鸭嘴兽还依然是卵生,而且它们连哺乳动物的“标配”乳头都没有,而是直接由几个小孔代替了,因此这就有了另类的哺乳方式。
鸭嘴兽在哺乳时,由于没有乳头,所以只能从腹部的几个小孔中分泌乳汁,因此我们看到小鸭嘴兽吃奶只能靠舔。
总结
鲸是一类水生哺乳动物,因为终生生活在水中,所以很多器官都为了更好的适应水中的生活做出了改变,而它与子宫同位置的乳腺就能在非哺乳状态时缩起来,起到保护作用。而这种改变让幼鲸无法通过吸吮获得乳汁,所以,它们只能靠雌鲸将乳汁喷射出来的方式哺乳了。
相比较而言,鲸比鸭嘴兽还好一些,作为一种陆生哺乳动物,鸭嘴兽的进化太原始了,以至于后代只能通过舔食的方式来哺乳。
众所周知,鲸鱼是哺乳动物!既然是哺乳动物,那肯定是要吃奶的,那么雌性鲸鱼是如何喂宝宝的呢?既然是要哺乳,那么肯定就要有乳头,那么鲸鱼的乳头在哪里呢?
在鲸鱼的身体下方靠近尾部的位置,有几条裂缝,这就是鲸鱼的生殖裂和乳裂!雌性和雄性不太一样,雌性是中间有一条长长的裂缝,这里面包括生殖器和菊花。在生殖裂的两边还各有两条小的对称的裂缝,这就是乳裂。而雄性的生殖裂里则只有丁丁,并且离菊花比较远!
言归正传,当幼鲸有吃奶的需求时,它就会磨蹭母亲的乳裂,母亲收到信号以后,就会打开乳裂漏出里面的乳头来,而幼鲸就会用舌头裹住母亲的乳头,和陆地上的哺乳动物不同的是,整个喂奶过程不需要幼鲸进行吮吸,只需吞咽即可!
在幼鲸衔住乳头的那一刻,雌鲸的乳腺附近强大的肌肉群就开始通过舒张和收缩肌肉将乳汁“喷射”入鲸鱼宝宝嘴里,这是为了防止奶水被水稀释。并且鲸鱼的乳汁非常浓稠,成固态状!‘射奶’过程仅仅只有几秒钟,但是所能射出10多公斤的奶量,这个过程得需要进行10次才能让宝宝吃饱!
像蓝鲸的幼鲸一天需要进食800千克左右奶水才能满足它的生长发育需求,在刚出生的那段时间里,它每天能长90千克。鲸鱼的乳汁非常具有营养价值,它的价值是牛乳的10倍以上!
而幼鲸吃奶所淌出来的奶水,则是滋养了海里的其它小生物!
鲸鱼是典型的哺乳动物,而所有的哺乳动物都有哺乳行为。与陆地上的哺乳动物不同,鲸鱼在哺育后代时没有那么方便,哺乳行为观测起来也比较困难。
海洋中不同的哺乳动物有着不同的哺乳方法。比如海豹、海狮这类食肉动物,成年雌性个体具有可以伸缩的乳头,这些乳头一般情况下是缩在体内的,只有在哺乳幼崽时才会伸出体外。
最起码海豹、海狮这类动物还可以上岸,但是对于鲸鱼和海豚来说就没那么自由了,它们的所有哺乳行为完全都是在海中进行的。
那么在海里,鲸鱼究竟是如何给鲸宝宝哺乳的呢?
鲸类分泌乳汁的腺体被皮肤褶皱紧密包围着,由此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结构: 乳腺缝 ,鲸鱼哺乳的秘密就藏在这里。
目前人们还不太清楚鲸类究竟是如何哺育的,但是一些科学家通过观察认为: 幼鲸在准备好进食时,会下潜到雌鲸的身体下方,用吻部推动乳腺附近的皮肤褶皱,让乳头裸露出来,从而吮吸母乳 。
这种吮吸的方式类似于陆地上的哺乳动物, 白鲸、座头鲸以及海豚 的哺乳行为也进一步佐证了这种观点。
也有一种观点认为, 雌鲸可以通过肌肉的收缩来将奶水挤到幼鲸的嘴里 ,大量的高清照片证明, 抹香鲸 就是用这种方式进行哺乳的。抹香鲸之所以“摒弃”了第一种哺乳方式,很有可能性是因为抹香鲸吻部的形状不便于吮吸。
有朋友可能会产生这样一个疑问: 如果是第2种方式,那么在海水的稀释作用下,雌鲸将奶汁射出后难道不会很快就散开吗?这样不会造成很大的浪费吗?
还真的不会。鲸类母乳非常粘稠,脂肪含量很高,与海水混合的速度比较缓慢,幼鲸完全有能力将大部分母乳吸入体内。
粘稠的鲸奶
为了进一步了解鲸类的哺乳行为,科学家还曾专门对人工圈养的白鲸进行过研究。对于3~38日龄的白鲸幼崽,研究人员采取全天候24小时的观测;当白鲸幼崽长到52~109日龄时,每天的观测时间减为12个小时。
结果表明: 在前30天,白鲸幼崽吮吸母乳的行为是随机的,随着时间的进一步延长,这一行为逐渐稳定下来,而且不同日龄白鲸幼崽的哺乳次数是相对恒定的 。
这很可能意味着—— 反复的哺乳会刺激并强化幼崽吮吸乳汁的行为 ,这一特点和陆地上的哺乳动物高度类似。
鲸类的哺乳:不仅仅只是为了给幼崽提供营养
在地球上所有的哺乳动物中,蓝鲸的乳腺是最大的,每个乳腺腺体的长度就有 1.5米 ,重量都快赶上一头小象了。一头雌性蓝鲸每天可以生产 200升 的奶水(也有说法是可以产生400升),脂肪含量高达 35%~50% ,这样一来,蓝鲸幼崽的体重就能以每天 100公斤 的速度增加,这个速度可以说是相当惊人了。
如果没有母乳,鲸鱼幼崽的存活率会非常低,甚至会饿死。对新生的鲸鱼幼崽来说,母乳就是它们唯一的食物来源,其中丰富的脂肪可以为幼崽提供大量的能量,其他营养成分又可以进一步促进骨骼及大脑发育、增强免疫力。
但对成年的雌性鲸鱼来说,哺乳后代耗费的精力与代价是巨大的。多数雌鲸的繁殖频率并不高,每隔1~5年才产下一代,这主要是为了给幼龄鲸鱼的成长提供足够多的时间。
另外,须鲸和齿鲸的哺乳习性也有所不同,须鲸哺育后代的时间比较短,泌乳期持续5~7个月。在这段时间内,须鲸几乎是禁食的,只吃很少量的食物用以维持最基本的能量需求。
相比之下,齿鲸的哺乳期就长的多了,可以持续1~3年。在6个月大的时候,齿鲸幼崽一般都会断奶,此时雌鲸的产奶量也逐渐减少。
值得注意的是,哺乳行为在雌鲸和幼崽之间建立了非常紧密的联系,有时候即便雌鲸停止了分泌母乳,幼崽也依然会继续吮吸乳头。这种深厚的母子关系普遍存在于哺乳动物中,有些鲸类甚至会将这种关系维系一生(典型的案例就是虎鲸)。
总之,动物的哺乳行为是普遍存在的,全世界 4000 多种哺乳动物,它们都在用这种方式提高后代的成活率。就现阶段而言,对后代进行哺乳(而不是通过卵黄为后代提供营养)可能是延续种群的最佳解决方案。
如果您有不同的看法,欢迎指出并讨论!
鲸鱼和海豚,已经进化出“乳房切口”——乳腺周围的特殊皮肤褶皱。 我们仍然不能完全确定鲸鱼是如何做到的,但是人们认为要么幼鲸可以卷曲舌头来吮吸排出的乳汁,要么母鲸专门的肌肉收缩乳腺,把乳汁挤到幼鲸的嘴里。幼鲸无法自己寻找食物,只能依靠母乳生存。
幼鲸会用前鳍轻推母鲸的肚子,让它的妈妈知道它饿了。幼鲸有时用这个动作刺激母亲的乳头指出。在这之前,母鲸乳头在乳腺中一直保持倒置,这样母亲就可以有更多的流体动力流出乳汁。当母鲸乳头突出时,幼鲸会自行定位,以便接受乳汁。因为鲸鱼没有嘴唇,幼鲸不能吮吸乳汁,只能依靠乳头将乳汁射进嘴里。
一般来说,鲸鱼奶富含脂肪,而且数量非常大!由于脂肪含量很高,鲸鱼奶有着像牙膏一样的稠度。这种脂肪不仅有助于滋养幼鲸,还能防止鲸奶溶解在水中。鲸鱼一般喂养它们的宝宝两年,然后幼鲸断奶并开始吃固体食物。
蓝鲸拥有地球上最大的乳腺,每只大约1.5米长,和小象一样重。蓝鲸妈妈每天可以生产200升脂肪含量为35-50%的鲸奶。这使得幼年蓝鲸能够以惊人的速度每天增重10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