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带你了解掌握关于长寿湖钓鱼技巧方面知识要点,其中也会对长寿湖钓鱼技巧及方法方面内容进行简单梳理介绍,希望能帮你解决现在遇到的困惑。
本文目录一览:
长寿湖钓鱼技巧都有哪些?
江津石门苏阴坝水库鲶鱼黑鱼如此泛滥?原因是2015年承包人袁祖铭疯狂投放了160万尾鲶鱼苗和40万尾庆液黑鱼苗准备人工养殖,后来袁祖铭犯事后数百亩水库无人管理才导致这个结握枣果,这些野钓人的疑惑终于打消。水库除了这两种鱼之外其他鱼类几段差拆乎绝迹。
钓鱼调八钓二, 怎么调?
调八钓二法:
类似调4钓2一样的钓法,不同的是长尾浮标不仅仅扩大了观标范围(丛0目到4目扩大到0目~8目),而且增加了动态观标的范围。也就是在“动中找动”,我称之为“在规律的变化中,找不规律的变化”的范围。我们知道只要是水下的两颗钓饵一颗卧在水底,而另一颗刚好擦底,是浮标调的最灵的那一点,但是随着饵团的吸水膨胀、饵料的散落变轻,这种平衡会快就会被打破,也就是说会出现两颗饵团在水下的情况不再是“一颗卧在水底,而另一颗刚好擦底”的情燃辩改况。随着时间的推移,肯定会出现一颗悬空,一颗擦底的情况,也就是两颗饵团从逐渐融化到完全融化的过程。
那么从表面上讲,皮判调4钓2钓法的静态观标时间就是两颗饵团融化的时间,而且浮标的水面上的表现来看,在这段时间里有相当的比例不是刚好露出2目,所以盲目的追求浮标在水面露两目时的吃口也是一种僵化。其实每一个玩调4钓2钓法的钓手,都在抓浮标的任何异动,包括在任何范围内的下沉顿和上浮。但如果使用了长尾浮标进行调8钓2钓法后,这个可观察的范围就大大加宽,而且饵团也可以加大,其融化的时间也大大加长。
调8钓2钓法的出现促生长尾浮标问世,而钓手的观标也从复杂并苛求的调4钓2的范围扩大到调8钓2、钓3、钓4~钓7,抛杆的准确性的要求降低,钓鱼视频 长尾浮标露出水面的目数从2~8目甚至更大的范围都能做到子线一直是直的,不仅仅增加了观察鱼儿吃食的口动标象的灶物时间,减少了部分丢口现象;而且因可使用的饵团加大了不少,通过抛杆做窝的时间也减短了,加上大团饵料对小鱼的啄食有一定的抵抗能力,对大鱼的吸引力也更大,所以在长寿湖玩竞技钓法优势明显。
调8钓2的缺点:
为了适应长寿湖水域水下不平的实际问题,引出了调8钓2钓法,尽管其适用较宽,但也有其不足。那就是因饵团的增大,出现入口性变差的现象,假口增多;加上浮标露出水面的部分不再仅仅再是2目,而是2~7目或更多。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只拉下半目的小顿口,在2目的时候肯定会的7目的时候醒目。所以浮标的设计者,就在5目、9目的位置用更醒目的颜色加以区分,我称之为参考目,以提高浮标在不同目数的可识别性,减少钓手的观标难度。但这毕竟是一点点补偿的措施,其观标的方便性远不如钓2目的时候
泥鳅钓法的选位与钓技钓法
在长寿湖钓泥鳅你懂方法吗?下面我为大家推荐长寿湖泥鳅钓法,欢迎大家参阅。
钓位的选择
首选钓位是比较深的壁坎子,长寿湖10米以上为宜,现在有的已经钓到20几米深的坎子了,洪湖则不一定,浅滩处照样钓得到,这与洪湖长期喂酒糟,翘壳红尾都下底吃酒糟有关系。当然,洪湖如果能找到壁坎子,多打两天窝,还是比浅滩处效果要好些。总之,浅滩来鱼快些,鱼群数量少些,壁坎子来鱼慢些,扎得住鱼些!钓红尾最好选主河与弯子的交界处
工具选择
竿:过线环大一点的,腰力好一点的,长一点的(4米5或者5米4的),远投竿(或者远投矶竿)为宜,如果要用弹簧竿,必须用切水好一点的大力马,否则弹10竿能弹到一个鱼就算好运气了。投竿一个人不要超过2只竿,如果鱼情好,最好一只竿,中鱼数量肯定超过两只竿
线:2.0通线,最大不要超过2.5(当然,如果你只想钓10斤以上的翘壳,用3.0或者3.5线都没有问题,不过,这也不绝对)
钩:9号千又(如果能买到9号极细千又最好)
线组:通线无漂无铅最好,但不绝对,红尾成群的时候,适当加点铅来得还快些,钓翘壳现在这段时间最好无铅,洪湖因为水浅,加点铅打远一点也能钓到大翘壳,但是,口线尽量留长一点,可以的话,留1米最好
泥鳅:打窝用规格为50条1斤的台湾泥鳅最合适,钓选其中稍微大点的来挂钩钓,不能特别大,那种超过20克一条的,除非你遇到20斤以上的翘壳,否则几乎钓不到,虽然1斤以上的红尾翘壳都吃得下20克一条的,但是,事实就是这样,几乎钓不到鱼。万峰和千岛筏钓有人用泥鳅苗(寸苗)和甜玉米打窝,钩泥鳅苗钓,效果也不错。只不过重庆泥鳅苗不好找。。有的朋友认为大的泥鳅打窝不经济,刻意选择市场上非常小的那种泥鳅,其实,得不偿失!台湾泥鳅有个非常明显的特征就是有斑点,市场上那种规格很小,光滑无斑点的是本地泥鳅(不是本地土泥鳅,本地土泥鳅更要不得,要钻泥巴!而且是电打的,死亡率高得很!),本地泥鳅的活性远远不如台湾泥鳅,打窝的效果要差一些!
鱼护:最好用底径80-100cm的鱼护,翘壳比较长,能够转身就不容易死
支架:最好用支架茄袭,不要用插子,因为抬竿速度要快,很多时候看到吃口,拉起来泥鳅都咬烂了,却没逮住口,就是因为抬竿慢了。
打窝器:最简单的就是用矿泉水瓶,剪掉底部留个斜截面,瓶盖不能丢,瓶盖周围戳几个眼漏水用。用瓶子装泥鳅甩。高级一点的就用大点的打窝勺,套半截瓶子。
钓法要点
1)泥鳅准备:如果是生窝子,一次至少准备30-50斤泥鳅,如果是接熟窝子,钓一天大约10-15斤泥鳅比较合适。即便是熟窝子,也需要经常补窝,所以颤告兄,不要以为熟窝子,你就带个1-2斤挂钩钓就可以了。
2)布窝:选定钓位以后,直接在钓点倒一定数量的泥鳅。如果是生窝子,一次倒10斤比较合适。然后每天早晚各倒3-5斤。钓的时候少打窝,勤补窝,一次2-3条这样打,打4-5勺就可以了。鱼情好的时候,可以选择2-3人组合,轮流一人专职打杂(补窝、抄鱼、挂泥鳅)
3)抓口一定要及时:钩泥鳅背鳍处是最稳当的,比较好钩,而且不容易甩掉!很多朋友看到明明有吃口,拉起来一看,泥鳅都嚼烂了却没逮到口。有的是尾巴咬掉了,有的是脑袋咬掉了,于是认为是钩挂的地方不对,甚至有的朋友用上了双钩,一颗钩钩颈子,一颗钩钩尾巴,还有的钩泥鳅嘴巴。其实,这些都有道理,但是都没有找到最根本的原因。各位想一想,红尾友含也好,翘壳也好,牙齿在什么部位,是不是腮的后面?如果把泥鳅咬烂了,钩肯定是进了嘴的,那为什么没拉到呢?无外乎三个原因:第一也是最多的原因,拉慢了!用泥鳅钓,除了鲢鱼、鳜鱼和黄辣丁以外,很少有死口。不要像钓鲤鱼鲫鱼那样,等到黑漂啊!下顿啊!只要看到有吃口,毫不犹豫,用力迅速的抬竿就可以了!注意:用力!迅速!如果看到竿尖子猛的被压下水了,立马拉!不要犹豫,不要徘徊!如果竿尖子已经弹回来了,绝对拉不到了!如果错过了最好时机,竿尖子已经弹回来了,就不要迅速用力提竿了,反而要轻轻慢慢拉回来,说不定会有惊喜哟!可能拉着拉着感觉挂底了!其实,是翘壳看到活动物体,再次咬着了!这时就要迅速用力的扬竿了!当然,也有可能是真的挂底了,哈哈!有吃口却没拉到的第二个原因是钩小了!以前流行小钩细线钓大鱼。确实钩线越小,鱼越容易放松警惕。但是红尾翘壳嘴巴太敞了,一个2斤左右的红尾,嘴巴张开就可以塞得进一个少女的拳头!再加上泥鳅直径又那么大,很容易挡钩门!所以,钩小了很难逮到口!我们比较了一下,医死你(伊势尼),完事(丸世),千又,一兜(伊豆)钩型中,最好用的是千又钩,最合适的号数是9号!第三个原因是竿软了,短了!软了短了都用不上力,刺鱼的效果都不理想。我用的是三鱼的雷凌矶,5.6m的,很轻,腰力很好,就是价格有点贵,要800多,嘿嘿!
4)如何判断吃口:一是看竿尖子,包括夜钓的时候,最多的都是看尖子(夜钓的时候可以用透明胶缠一根夜光棒在竿尖子处)。如果尖子轻微的点动,就要注意了,可能是下面有鱼在追泥鳅,泥鳅在逃命,这时不要动,如果点动的幅度有点大了,不是泥鳅可以拉动的那种幅度了,就要抬竿了,这种可能是鲢鱼或者鳜鱼哟!红尾和翘壳最典型的就是把竿尖子一下就按下去了!这是最多的吃口动作!一定要在竿尖回弹之前迅速扬竿刺鱼!二是看线。泥鳅也会把线拉起在水面上走,但是鱼中口以后,线走的速度绝对不是泥鳅拉起走的速度可以比的,这时也要及时迅速扬竿。三是如果你用深水漂钓浮,一定要把漂目调高一点,千万不要太灵了!而且是要看到漂很有力地迅速地被拉下去的同时,及时扬竿刺鱼!我们比较过,调得太灵,动10竿能拉到1-2竿,调钝一点,甚至把漂肚都露出来,10竿能中7-8竿!
5)翘壳怕光,晚上尽量不要用灯射水面!
6)中鱼以后尽量不要松线,实在吃不住了,松点卸力都可以!特别是有的时候鱼朝人的方向冲过来的时候,一定要迅速摇轮把,始终保持钩抓住鱼的状态,否则容易脱钩!如果中鱼了,拉到拉到拉落了,那你可以补下窝子休息一会儿再钓!一般拉落了鱼过后,要很久才会重新聚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