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会给钓友们逐一谈谈薛家营水库钓鱼,以及薛家沟水库对应的相关知识要点,希望对各位钓友有所帮助,参考借鉴,可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 1、应县木塔的导游词范文
- 2、河南郑州附近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 3、应县木塔传说
应县木塔的导游词范文
释迦塔全称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城西北佛宫寺内,俗称应县木塔。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岩戚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应县木塔的 导游词 范文 ,欢迎借鉴参考。
应县木塔的导游词范文1
山西的应县木塔,俗称天柱,原名为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应县城佛宫寺内。
应县木塔浑厚、高大、粗犷,是享有盛名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相传,寺内木塔是辽代兴宗皇帝为他心爱的把子观赏美景而修建的,也有的说是兴宗皇帝为让他的王公大臣观战而修建的。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至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它经历多少个暑夏严冬,多少次狂风暴雨,多少次闪电雷鸣,但木塔却安然无恙。据县志记载,辽、金以来,曾先后历经七次大地震,其中最厉害的是元代顺帝时的大地震,地震连续七天,木塔仍巍然不动,足见塔身构件安装合理,制作精细,质地十分坚固。
应县木塔总高67.31米,是国内外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木结构建筑。塔平面呈八角形,共九层,其中四层是暗层,外观五层六檐。应县木塔,比北京北海的白塔高出31.41米,比西安的大雁塔高出3.21米。整个塔身,从粗犷中见玲珑,从古朴中见端庄。木塔外观,既无雕梁画栋,又无溢彩流光,然而那巍峨粗壮、拔地擎天的身躯,那结构严谨、交错默契的斗拱,都足以令人目炫动容,赞叹不已。无怪古人在塔上用斗大的字,写成牌匾悬在那里,什么“拱辰”、“挂月”,“天下奇观’、“天柱地轴”,即便用浑朴的壮笔,用最富有感情的语言,也难以倾诉人们胸中的感慨与赞美。
应县木塔底层直径为30米,建在4米高的两层石砌的台基上。内外两郑掘槽立柱,构成双层套筒式结构。塔的第一层,用蓝色琉璃瓦镶边,犹如锦上添花。塔的内外两道八角形木结构框架,用大粱和斗拱互相拉结。框架之间不用一个铁钉,全靠斗拱梁架把所有木件构成一个完整的、稳固的整体,这在我国建筑史上可谓是个奇迹。
木塔底层有门朝南,内有木制楼梯,可盘旋而上。木塔外侧有回廊扶栏,登高远眺,大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之感。
塔顶,八角攒尖式,立有铁刹。仰莲、复钵、相轮、,火焰、仰月、宝瓶、宝珠组成直射蓝天的刹柱,更衬托出木塔雄伟壮观的气魄。
木塔内,明层原来都有塑像,因年久失修,现仅存几尊。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底层高达11米的释迦牟尼坐像。这尊佛像,形体丰盈饱满,神态端庄慈祥,衣纹洗练流畅,仍然保持着辽塑风格。在底层内槽壁面,6幅如来壁画,比例适度,色泽艳丽。加来头顶有飞天壁画,飞天体形丰满,动感强,活泼浪漫,神采飞扬,是壁画中的精品。
传说 应县木塔是鲁班爷建造的。
很久以前的一天,鲁班和妹妹从南方来到北方,走到应州地面,看到这荒凉的战场,白骨累累,不是北方的鞑子(对北方少数民族的俗称),从这里杀向关里,就是南方的蛮子(对南方人民的俗称),从这里杀向关外。有时两军就在这金沙滩地面打了起来,经常杀得天昏地暗,血流成河,劳动人民饱受战祸之苦。于是他决定修一座木塔,压一压这里的粗丛陵杀气。
谁知鲁班把这个想法和妹妹说了以后,妹妹不愿意,她说建一座大塔需要多长时间呀?她不愿意在荒凉的地方多呆。鲁班说,用不了多长时间,他一夜便可以建成。妹妹不信,说你这不是说大话,吓唬人。便问,你要建一座多大的塔,有几层?用哪儿的材料?鲁班说:“我要建一座十二层玲珑木塔,就用应州西北黄花梁那片松树林的木材”。妹妹抬头一望,嗬,长满了林木的大山冈,离应城足足有三十里呢!于是便和哥哥打赌说,你能一夜之间造一座木塔,我就能一夜绣十二双绣花鞋,咱看谁完工快。鲁班说,好!一言为定。于是兄妹二人便分头忙了起来。
晚上定更后,鲁班一个人忙了起来,他运用神通,将黄花梁的巨木伐来,将恒山石运来,砌石为基;架梁为拱,到三更天的时候,木塔的工程已经完了一半。谁知鲁班妹妹只顾偷看哥哥建塔,把绣花鞋的事忘了。这时眼看鼓打了三更,便慌了起来,躲在一旁,喔喔地装了几声鸡叫,自己马上掐诀念咒,请来天上七仙女,帮她绣鞋,这样十二双鞋绣完,天已快亮了。再说鲁班,三更时听到鸡叫,以为天快亮了,木塔只建了六层,黄花梁的森林也伐完了。到远处运木材吧,时间来不及了,只好请来天上的瓦仙和他一块干,这上六塔就是砖瓦木混合结构了。到五更时,十二层雄伟的宝塔已经建成,只见玲珑宏敞,蔚然壮观,使鲁班妹妹和七仙女惊叹不已!
妹妹赶快找哥哥,哥哥不见了。原来鲁班到天宫借宝去了。借什么宝?为了使宝塔防水、防火,他特向玉皇大帝借逼水珠和逼火珠。安上了这两颗宝珠,就再也不愁火烧水淹了。正当鲁班借了宝珠往回赶的时候,应县的城隍土地爷起来了,原来这十二层宝塔把他们压得出不上气来,他们乘鲁班不在,镇塔之宝还没安上这空儿,弄来一股妖风,将宝塔上三层一直吹到关外大草原。等鲁班回来时,应州就只剩下九层木塔了。鲁班气得一屁股坐在了桑干河畔,谁知用力过猛,将薛家营村北压了个大坑,就是以后的干海凹(现在薛家营水库)。劳累了一夜,暂时歇歇,将鞋里的土倒倒,就倒了两个大土丘,后来这里的村名叫圪塔。一看鞋也烂了,随手一扔,占了大片地方,后来这个村庄就叫鞋(颉)庄。休息了一会儿,他只好把镇塔之宝安到了这剩下的九层塔里,和妹妹一起离开了应州。
那三层砖塔呢?被一阵妖风吹到了大青山下丰州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不信你去看看,和应县木塔一模一样,还有点倾斜,塔尖也吹掉了,这是因为没有宝珠的缘故。
应县木塔呢,自从安上了逼水珠、逼火珠后,再也不怕水、火、风等灾害了。要不,哪能近千年安然无恙呢?
应县木塔为天下第一大木塔,关于它的传说优美动听,下面就讲一个“莲花台下八力士”的 故事 :
木塔底层大门对面有一尊高大的如来像,坐在一个巨大的莲花台上。这个莲花台被八个力士扛着,个个力举千钧,形象生动逼真。
这八个力士本是驻守八个方向的护法天神,乘如来古佛外出讲经说法之机,汇聚一处,私下凡尘。他们八个下了凡间,排山倒海。本来天下三山五岳、五湖四海排列得整整齐齐,像棋子一样,所以有“星罗棋布”一说。八力士下凡以后,随便把山搬来搬去,弄成现在这个样子。天下百姓被他们搅得流离失所,怨声载道。俗话说:“天上一昼夜,人间一百年”,当如来返回西天,这八个力士已经把人间搞得乱七八糟。如来为了降服这八个乱世魔王,摇身变为一个秀才下了凡尘,去寻找那八个力士。
一天,如来终于找到了他们,他们正在一起玩弄几座大山。如来迎面上去施礼道:“八位将军就是天下闻名的大力士,可我不信。我坐在这个莲花台上,看看你们能不能把我抬起来?”八个力士说,哪用八个,两个就行。上去两个力士,莲台丝毫未动;上去四个力士,莲台才过双腿;最后八个力士都上去,才把莲台抬过头顶,抬过头顶可怎么也抬不动了,只听一声“定!”八个力士就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永远抬着莲台。据说谁也离不开谁,其中走一个,另外七个就要被压死。所以,互相瞅着谁也伯谁走了。
应县木塔的导游词范文2
各位游客大家好,今天我们将要参观的是应县木塔,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应县木塔的概况。
应县木塔创建于950多年前的辽清宁二年,高67。31米,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木塔,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木构建筑。这座巨塔,顶天立地,雄伟壮观,玲珑剔透,近观给人的视觉印象非常高大。从外观上来看,木塔建在一个4米高的两层砖石塔基上,平面呈八角形,底层直径30。27米,共有五层六檐。木塔每层檐下及暗层平座围栏之下,都是或大活下一组挨一组的斗拱,转角外更是三组斗拱组合在一起,犹如多多盛开的硕大莲花。据专家统计,木塔共使用54种240组不同形式的斗拱,是我国古代建筑中使用斗拱最多的塔,堪称“斗拱博物馆”。此外应县木塔还带有明显的道教特点:比如就现在的木塔方位图看,正好是一副先天八卦图的方位。
大家站在高大的拥有厚重历史 文化 积淀的木塔下面,一定会惊讶于它为何耸立千年而不到,为何耸立千年而不蛀不朽,为何耸立千年而无火无灾。
下面我将给大家揭开木塔神秘的面纱。
一高大的木塔建造之所以历经千年仍然耸立在大地上,与其独特的结构方式密切相关。①木塔的设计师没有采用以往建塔的四方形结构,而是采用了八角形框架的 方法 ,大大提高了建筑的稳定性。②木塔的整体构架用木料,在结构上采用了两个内外相套的八角形框架,将木塔平面分为内槽外槽两部分,内槽供奉佛像,外槽构成平座供游人活动,整体构成一个刚性很强的双层套筒式结构,这就大大增强了木塔的稳固性。③另外木塔各层之间的链接又采用了十分科学的叉柱造方法,从而造成逐层内收的效果,不仅减少了用料而且增加的稳固性。总之,科学的双套筒框架结构的刚性和卯榫斗拱结构的柔性,组成了完整而坚固的建筑结构,有效提高了塔身抗弯抗剪和抗震的能力,从而造就了应县木塔超凡的稳固性。
二关于木塔不蛀不朽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①木塔地处气候干燥的黄土高原上,没有我国南方那样的白蚁为害,所以众多的木构建筑就比较容易地在山西这片黄土地上保存下来。②然后就是木塔的天然守护神—麻燕的功劳了,麻燕每年夏天围绕着木塔漫天飞舞把虫蛾都吃光了。③另外山西高原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相对干燥十分有利于木材的干燥和防朽。④最后就当地人民不断维修和精心呵护了。才使这古塔庄严的屹立在黄土高原上。
三木塔无火无灾的原因也十分简单,为什么直插云霄的木塔不遭受雷击呢?专家学者分析说,是那个八角攒尖式塔顶上所立的金属塔刹起到了避雷针的作用。另外当地百姓的精心呵护也是少不了的。
应县木塔不仅具有超凡的建筑成就,而且还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艺术氛围,并且主要反映在名匾众多,彩塑壁画独特,佛牙舍利珍贵三个方面。
其中有反映木塔建造年代的“释迦塔”三字匾,赞美木塔宏伟的“天柱地轴”“峻极神工”四字匾还有宣扬佛教教义的“天宫高耸”四字匾,寓意木塔是人间绝无仅有的神圣建筑。另外应县木塔这座集建筑文化、道家文化和佛教文化于一体的文化之塔,珍藏着两枚佛牙舍利,更是广大佛教信众瞻礼释迦牟尼真身舍利的圣塔。
好!应县木塔的建筑特色和文化积淀已经向大家简单介绍完了,下面请大家自己欣赏品味这建筑奇观、文化名塔吧!
应县木塔的导游词范文3
释迦塔全称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城西北佛宫寺内,俗称应县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宋至和三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南宋庆元一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毕,是中国现存最高最古的一座木构塔式建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AAAA级景区。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
释迦塔塔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呈平面八角形。全塔耗材红松木料3000立方米,2600多吨,纯木结构、无钉无铆。塔内供奉着两颗释迦牟尼佛牙舍利。
应县木塔的导游词范文4
应县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山西应县城内西北佛宫寺内,俗称应县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毕。是我国现存最高最古的一座木构塔式建筑,也是唯一一座木结构楼阁式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塔身底层南北各开一门,二层以上周设平座栏杆,每层装有木质楼梯,游人逐级攀登,可达顶端。二至五层每层有四门,均设木隔扇,光线充足,出门凭栏远眺,恒岳如屏,桑干似带,尽收眼底,心旷神怡。塔内各层均塑佛像。一层为释迦牟尼,高11米,面目端庄,神态怡然,顶部有精美华丽的藻井,内槽墙壁上画有六幅如来佛像,门洞两侧壁上也绘有金刚、天王、弟子等,壁画色泽鲜艳,人物栩栩如生。二层坛座方形,上塑一佛二菩萨和二胁侍。三层坛座八角形,上塑四方佛。四层塑佛和阿难、迦叶、文殊、普贤像。五层塑毗卢舍那如来佛和人大菩萨。各佛像雕塑精细,各具情态,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塔顶作八角攒尖式,上立铁刹,制作精美,与塔协调,更使木塔宏伟壮观。塔每层檐下装有风铃,微风吹动,叮咚作响,十分悦耳。
应县木塔的设计,大胆继承了汉、唐以来富有民族特点的重楼形式,充分利用传统建筑技巧,广泛采用斗拱结构,全塔共用斗拱54种,每个斗拱都有一定的组合形式,有的将梁、坊、柱结成一个整体,每层都形成了一个八边形中空结构层。设计科学严密,构造完美,巧夺天工,是一座既有民族风格、民族特点,又符合宗教要求的建筑,在我国古代建筑艺术中可以说达到了最高水平,即使现在也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该塔设计为平面八角,外观五层,底层扩出一圈外廊,称为“副阶周匝”,与底屋塔身的屋檐构成重檐,所以共有六重塔檐。每层之下都有一个暗层,所以结构实际上是九层。暗层外观是平座,沿各层平座设栏杆,可以凭栏远眺,身心也随之溶合在自然之中。全塔高67.3米,约当底层直径2.2倍,比例相当敦厚,虽高峻而不失凝重。各层塔檐基本平直,角翘十分平缓。平座以其水平方向与各层塔檐协调,与塔身对比;又以其材料、色彩和处理手法与塔檐对比,与塔身协调,是塔檐和塔身的必要过渡。平座、塔身、塔檐重叠而上,区隔分明,交代清晰,强调了节奏,丰富了轮廓线,也增加了横向线条。使高耸的大塔时时回顾大地,稳稳当当地坐落在大地上。底层的重檐处理更加强了全塔的稳定感。
由于塔建在4米高的两层石砌台基上,内外两槽立柱,构成双层套筒式结构,柱头间有栏额和普柏枋,柱脚间有地伏等水平构件,内外槽之间有梁枋相连接,使双层套筒紧密结合。暗层中用大量斜撑,结构上起圈梁作用,加强木塔结构的整体性。塔建成三百多年至元顺帝时,曾经历大地震七日,仍巍然不动。塔内明层都有塑像,头层释迦佛高大肃穆,顶部穹窿藻井给人以天高莫测的感觉。头层内槽壁面有六尊如来画像,比例适度,色彩鲜艳,六尊如来顶部两侧的飞天,更是活泼丰满,神采奕奕,是壁画中少见的佳作。二层由于八面来光,一主佛、两位菩萨和两位胁从排列,姿态生动。三层塑四方佛,面向四方。五层塑释迦坐像于中央、八大菩萨分坐八方。利用塔心无暗层的高大空间布置塑像,以增强佛像的庄严,是建筑结构与使用功能设计合理的典范。
木塔自建成后,历代名人挂匾题联,寓意深刻,笔力遒劲,为木塔增色不少。其中:明成祖朱棣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率军北伐,驻宿应州,登城玩赏时亲题“峻极神功”;明武宗朱厚照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督大军在阳和(山西阳高县)、应州一带击败入侵的鞑靼小王子,登木塔宴请有功将官时,题“天下奇观”。塔内现存明、清及民国匾、联54块。 对联 也有上乘之作,如“拔地擎天四面云山拱一柱,乘风步月万家烟火接云霄”;“点检透云霞西望雁门丹岫小,玲珑侵碧汉南瞻龙首翠峰低”。此外,与木塔齐名的是塔内发现了一批极为珍贵的辽代文物,尤其是辽刻彩印,填补了我国印刷史上的空白。文物中以经卷为数较多,有手抄本,有辽代木版印刷本,有的经卷长达30多米,实属国内罕见,为研究我国辽代政治、经济和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在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内,供奉着两颗为全世界佛教界尊宗的圣物佛牙舍利,它盛装在两座七宝供奉的银廓里,经考证确认为是释迦牟尼灵牙遗骨。
公元486年,释迦牟尼涅盘,享年80岁,佛灭度后,共留下七颗佛牙舍利。
今日之佛教界,对释迦牟尼荼毗后究竟留下多少颗佛牙,看法不一。一说是佛灭度后留下四颗佛牙,另一说是佛灭度后留下七颗佛牙。
应县木塔的导游词范文5
应县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山西应县城内西北佛宫寺内,俗称应县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毕。是我国现存最高最古的一座木构塔式建筑,也是唯一一座木结构楼阁式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木塔位于寺南北中轴线上的山门与大殿之间,属于“前塔后殿”的布局。塔建造在四米高的台基上,塔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呈平面八角形。第一层立面重檐,以上各层均为单檐,共五层六檐,各层间夹设暗层,实为九层。因底层为重檐并有回廊,故塔的外观为六层屋檐。各层均用内、外两圈木柱支撑,每层外有24根柱子,内有八根,木柱之间使用了许多斜撑、梁、枋和短柱,组成不同方向的复梁式木架。有人计算,整个木塔共用红松木料3000立方,约2600多吨重,整体比例适当,建筑宏伟,艺术精巧,外形稳重庄严。
该塔身底层南北各开一门,二层以上周设平座栏杆,每层装有木质楼梯,游人逐级攀登,可达顶端。二至五层每层有四门,均设木隔扇,光线充足,出门凭栏远眺,恒岳如屏,桑干似带,尽收眼底,心旷神怡。塔内各层均塑佛像。一层为释迦牟尼,高11米,面目端庄,神态怡然,顶部有精美华丽的藻井,内槽墙壁上画有六幅如来佛像,门洞两侧壁上也绘有金刚、天王、弟子等,壁画色泽鲜艳,人物栩栩如生。二层坛座方形,上塑一佛二菩萨和二胁侍。三层坛座八角形,上塑四方佛。四层塑佛和阿难、迦叶、文殊、普贤像。五层塑毗卢舍那如来佛和人大菩萨。各佛像雕塑精细,各具情态,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塔顶作八角攒尖式,上立铁刹,制作精美,与塔协调,更使木塔宏伟壮观。塔每层檐下装有风铃,微风吹动,叮咚作响,十分悦耳。
应县木塔的导游词范文相关 文章 :
1. 山西应县木塔的导游词范文5篇
2. 山西应县木塔导游词
3. 2019年5篇山西应县木塔的导游词
4. 如何介绍山西景点的导游词范文5篇
5. 关于山西导游词优秀范文5篇
6. 山西悬空寺的导游词范文5篇
7. 山西景点的导游词5篇范文
8. 最新的山西概况导游词范文
9. 山西应县木塔导游词
河南郑州附近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我知道郑州的好吃的,要是觉得御悉没什么玩的就去吃吧~ 说实话,郑州没啥好玩的地方... 01、紫荆山后面的郑州烤鸭店,一定要点伊府面,好吃不贵。 02、东开发区西门口的重庆水煮鱼。推荐生花生仁、牛肉粉条、水煮鱼。 03、经三路秦朝瓦罐。瓦罐、干锅、六国小炒都挺好。 04、大清花饺子,在丰产路和经七路口向西200米。东北风味,饺子好吃,菜也好吃,去吃就送。基本上点四个到最后能上六个吃的你走都不想走。 05、北环城路和丰乐路交叉口的闻香居骨头城。腿骨、脊椎骨、琵琶骨味道鲜美。 06、东明路和黄河路交叉口南100米杨记清芳拉面,很有当年花园路集贸市场的味道。 07、经二路仲记擀面馆的手擀面。在文化路和红旗路口也有一家。 08、岳阳楼和全家福——泡椒鱼头(洞庭湖的大鱼头,ZZ最佳)。 09、五得的羊肉汤。现在有人说虢国羊肉汤比他好,不过没去喝过。有空可以比较比较。 10、涮锅——鸿茂斋我就不多说了,大家都清楚。吃肉就去草原涮,吃味就去二力或老庆那里。 11、火锅小天鹅环境挺好,听说最早在大同路时就不错,就是有点贵。 12、全家福的糊辣鱼,陇海路。 13、西大街和顺城街口的郭记——烧鸡和料子鸡、老八酱牛肉 。 14、北顺城街的西安正宗的蜡羊肉(绝的很!) 15、南顺城街的风干麻辣野兔、小笼包子。 16、城东路南关名吃城的油泼辣子面。 17、优胜北路东三街交口——丹妮食府(味佳价廉)柴鸡泡馍一流,泡椒鱼头好吃,美极鸭 唇也不错。 18、优胜南路皮皮鲁西餐兆饥厅,必胜客未进郑州时,那里的披萨最好吃的,奶油海鲜汤可以尝尝。 19、省歌边上有个小饭店“月亮城”的鱼膏很好吃,那儿土鸡汤也不错,鸡汤里的粉条还可以免费加。 20、政六街和红专路交叉口上有家光大银行,当然不是说银行的盒饭好吃,而是它边上的东北人,就在紧挨着的隔壁,一到那就看见了)草莓八宝饭,东北大骨头,土豆炖牛肉,反正这的盘子是一个比一个大。 21、花园商厦旁边的四川凉面,那里的凉面、麻辣烫~!正点~!!… 22、西餐厅郑州就没几镇猜乎家正经八百象样的。丹尼斯六楼的雅园还行。 23、同乐路往西走到头有家洛阳南关牛肉汤,哎呀,别提多得劲了。尤其喝多酒吐的胃里空空的时候,一碗牛肉汤入肚……一个字,爽! 24、凉面最好吃的当然是优胜南路的“天府”了,不光凉面,别的也都是好吃看的见。只是最近菜价提高了 25、优胜南路的韩国“汉江烧烤”也不错。干净、情调也不错,只是不适合人太多去吃。茶水是大麦茶。 26、红专路和文化路交叉口,红专路小吃一条街。经常进去之后花了眼,不知道吃那家的好了。右手第三家或第四家(老是记不住)有个“地锅鸡”还不错。新疆人的烤肉串挺好吃,到夏天螺丝大虾上市了,就更热闹了。 27、优胜南路的广州开煲。煲仔饭,白粥,例汤,清远鸡,还有各种烧腊。 28、优胜北路的上海人家,比经三路老上海好吃。这两家店是一个老板开的,不过上海人家是全国连锁。 29、汇丰源烩面。政六街纬五路口向北100米,烩面没的说,羊肉串也不错,还有各种小菜。 30、说到烩面,马记烩面味道也很不错,和汇丰源的风格不一样的。位置在陇海路和城东路口向东200米。 31、红旗路和黄河北街交叉口往东50米,思达连锁超市对面,新疆烤肉手抓饭。正宗新疆柯尔克孜族来郑州开的店。我新疆同学说这里是郑州最正宗的新疆菜馆。是不是我不知道,反正好吃。羊肉串,大盘鸡,手抓肉,手抓饭,拉条……天啊! 32、三九大酒店的晚茶还是不错的,价格稍微贵点,但能接受。 33、正弘国际名店对面的哈根咖啡店里的中餐不错,尤其是肥肠煲特别好吃!另外环境也很好。 34、同乐路老西儿面馆,多种杂粮做的面和筱面靠姥姥,可以连吃半个月面食,不会重样。还有各种山西小菜。 35、黄河路服装批发市场对面的,高丽饭店,凉面,和凉菜鳕鱼和土豆,韩式烧烤和韩式小菜。 36、南阳路上,大石桥向北一百五十米,薛家米皮。我个人认为是郑州最好的米皮了。北闸口的阿信米皮也不错。一定要放辣椒油,不然不如不吃。顺便尝尝“白吉馍”。只是环境稍差了点。 37、北闸口路红蚂蚁的串串香,我同事说非常好吃。可以去试试。 38、东三街和优胜北路路口北20米小肥羊,不蘸料吃羊肉,此店好吃不贵,很适合朋友一起来吃。 39、华豫川菜馆。在二七北路市公安局斜对面。稍微有点贵,还能接受。色、香、味俱佳,值得一吃。 40、老五羊肉汤。在丰产路郑七街路口向西150米。羊肉汤味道正,而且蒸菜品种齐全。特别推荐酱牛肉。香! 41、顺河路紫荆山路交口的糊辣汤 42、丽都名吃城。在花园路红专路口,正宗南阳路大沙锅,量足味美,油酥烧饼特别好吃,脱骨泡椒凤爪值得一试,地锅鸡也不错。说的我都又流口水了…… 43、新疆风味餐厅,在经八路和任砦北街路口向南50米。大盘鸡和炒拉条是我在郑州吃过最好的! 44、新疆人餐厅。在花园路红专路口往西50米路南。推荐囊坑烤肉、囊包肉、乌苏干煸翅。待客的茶都是砖茶,餐具也比较有特色。 45、中原西路快到须水的转盘旁边有家卖叫花鸡的,天天排大队。味道的确很好! 46、北方手工面,在东明路和纬二路交口向南50米,面条绝对是手工一下一下揉出来的,让你亲眼看着从面饼变成面条。口感好,筋道,有嚼头。只是卤的味道还需要提高。 47、劳动路和太康路口,有个河南食府。里边有不少河南特色菜,洛阳水席的一些菜也有的吃。除了自己过瘾,还是个招待外地朋友的好地方。价格稍贵。 48、紫荆山百货大楼旁边新开的豪客来餐厅也不错呀,里面的沙朗牛排和红酒牛排都不错,好吃不贵 49、薄,酥,豆泥糯而不腻,微微的甜,是夏季一道不赖的点心. 50、京福华肥牛(经三路)吃着卫生方便、清淡,可以一试 51、农业路原来的老八科对面,有个大型地摊夜市,相当的不赖。 52、优胜南路与健康路交叉口西200米“皮皮鲁西餐厅”感觉还可以,鹅肝酱还象哪个味道。 53、农业路东三街路口有个“赵记米皮”;东三街红旗路交叉口有个“秦镇米皮”;北闸口的阿信和赵记就不用说了,地球人都知道;光彩市场的凉面(现在还新增了南瓜汤);丹尼斯人民路店北小街里的“桂林米粉”店也行(卤的鸡翅,鸡头特别好吃 ) 54、农业路经五路口德宝的肥牛比较好吃 韩国料理味道也可以。胡辣汤棉纺路人行对面的不错 还有紫荆山路与顺河路口的不错。 55、卫生路和优胜南路交叉口,有一个四川人开的小饭店。酸菜鱼,糊辣鱼.绝对一流,此店的招牌菜,桌桌必点。 56、甘蓝拉面。位于丰产路上,开来大酒店东面100米路北。好吃不贵,不油腻。 57、二七广场百年德化二楼多米尼西餐厅 皮萨好吃便宜 咖啡非常正宗卡布起诺一杯才15块 民以食为天啊~
应县木塔传说
一、传说木塔是由中国传说中的木匠鼻祖鲁班建造的,鲁班的妹妹与哥哥比赛手艺,妹妹说在一夜能做十二双绣花鞋,哥哥鲁班要是能在一夜之间盖起一座十二层的木塔就算哥哥赢。结果,鲁班真的盖成了十二层的木塔。
修完的木塔一直往地下陷,鲁班便举手一拍,将塔分成两截,上半部被他一掌拍到了今天的内蒙古一带,留下的五层慢慢地钻出地面,就成了卖稿如今的应县木塔。
二、传说玉皇大帝为了保护鲁班的劳动成果,使木塔与岁月并存,便派火神备侍爷和龙王爷分别送来了避火珠和避水珠。自此,木塔便可自行防火、防水,洪水到了塔前便会绕过木塔向四面八方流去。
三、传说慧能大师应梦把仿配吵灵芝草采回宝宫禅寺,栽在木塔第六层顶的莲花座上。从此,这灵芝草年年旺盛,四季常青。应州大地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四、传说应县木塔有神仙在保佑,因此从建塔到现在没有发生过一次人员伤亡事故。
扩展资料:
释迦塔的奇特之处有两点,一是建材之奇,释迦塔建造过程中没有用一个铁钉子,整个塔身都是用木材建造而成;二是经历之奇,当初建造完成的时候是公元1195年,到今年已经过了800多年。
据考证,这800多年间,释迦塔遭受的地震光是震级5级以上的就有十几次之多,还屡陷战火,但它却仿佛有灵性一般,800多年了,还屹立在中国大地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释迦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