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带你了解掌握关于绥芬河钓鱼方面知识要点,其中也会对绥芬河野钓场所方面内容进行简单梳理介绍,希望能帮你解决现在遇到的困惑。
本文目录一览:
怎样钓鱼?
初学者用什么钓具
杆、漂、坠、线、钩、铒是垂钓活动最基本的六要素,只要六要素齐全就可开钓了。
一 杆:根据国情,有什么就用什么。实践一段时间后,再买自己满意和实用的。如果一定要买的话,建议买三米六的,因为正式比赛多要求用三米六的杆,而且两三米的杆比长杆用起来要顺手。
二 钩:一定要好的,在当今人多鱼少的状况下,钩的选择至关重要,当然一般钩也可使用,但要在实践中留心检验,要是在几次垂钓中上鱼明显减少或根本就不起鱼,那就一定要换。建议用无倒刺钩(钳掉倒刺也可),一是对鱼伤害小,二是摘钩方便,三是万一钩着自己和别人,解脱也容易,而且有无倒刺和跑鱼多少无明显差别。
三 线:也很重要,不过初学者能掌握钓小鱼用细线,钓大鱼用粗线也就可以了。
四 漂:散、立皆可用,实践几次再买好的。不过漂坠搭配挺重要,最起码坠的重力和漂的浮力要相等,而台钓是浮力略大于重力。当然,无论那种方式都要不断实践不断学习才能运用自如。
五 坠:铅皮、铅丝(保险丝)皆可用,相对来说,铅丝更容易修剪一些。
鱼钩解线结
钓鱼过程中遇到线打结,若急着用手解线,经常是越解越紧,最终成为死结。这时,用钩尖插进线结
里,向四周活动,死结便会被轻易揭开。然后将打结的线拉抻几下,打结处就看不出弯曲了。
买什么样的钩
鱼钩的种类很多。一般按可分为普通钩、爆炸钩、锚钩、模拟钩;拿日本鱼钩来说,号越小钩越小。钩的质量是以材料和技术决定的,而不是看涂了什么颜色。但钩的颜色、气味等因素对鱼儿的上钩率略有影响,要准确区分出其间的差别,需长期实践观察。
很多钓友认为价格高的钩品质就好,其实日本一百多家制钩企业的工艺和所用材质基本是一样的,虽然由于种种原因,售价相差悬殊,但钩的品质没有任何区别。只要掌握鱼多买大钩,鱼少买小钩就行。
因为鱼多就抢食猛,用大钩摘鱼上饵都方便,而大饵比小饵更受饥饿的鱼群欢迎;鱼少情况就不一样了,因为在水中不缺食物,所以,对钩上的钓饵爱理不理,食物小,吞食方便就吃两口,食物大,吃着费劲也就不吃了,所以,只咬钩不上鱼的时候,改用小饵局面立马就能改善。
台钓”是台湾钓法的简称,讲究装备齐全,动作规范,在正规钓鱼场采用“台钓”,能做到既舒适又有效率,在一些不适合台钓的场合也可以部分参考使用台钓方法,但严格的讲这已经不能叫“台钓”了。至于目前许多年轻人把使用立漂就叫“台钓”更是走进了误区。”台钓”是台湾同胞经常年实践,千锤百炼的科学垂钓方法,集娱乐性与竞技性于一体,并有严格的规范:
1、采用细短竿,优点是容易灵活掌握,能轻松做到“台钓”所要求的手不离竿。当然,即使竿很细短(台钓比赛一般要求用三米六的,平时用一米八的也挺多),拿到手里毫不费力或鱼多得放不下竿时,眼前也要插摆好竿架,否则,就不是规范”台钓”。
2、采用细线小钩,既灵活隐蔽性又好,简直可以说,多么小的鱼也能钓上来。
3、采用灵敏度高的细长漂,要求眼不离漂。漂和坠的搭配,至关重要,最常见的是“调四目钓两目”,就是不加饵时漂露出水面四目,双钩加饵后,下钩(双钩一高一低)微微着地,漂露出水两目。
4、钓饵要好,软硬适中,极易吞食。
5、提竿抛竿要规范化,抛出后漂以上的线要入水,不入者要把它压下去,称为“压线”,“压线”的好处是能避免线在水面上对视漂的干扰,突出漂的灵敏性,有风时十分明显。用散漂时“压线”也有明显的防风效果。
6、垂钓时要有太阳伞,并且要坐带靠背的折叠椅。你要说,我为了方便,用“台钓”钓具,而坐马扎,戴草帽,也是“台湾钓法”。那可太不标准了,有这种想法的钓友,不如自己做一个发明,总结出经验,梳理出条例,形成规范,创制一种新钓法。
世界每时每刻都能产生新事物,愿钓友们发明发现更多更好的钓鱼方法!
金鱼
2002.7.12
台钓方法
台钓基本用具
鱼竿:台钓鲫鱼竿最常用的长度是1.8米至4.5米之间,但台钓比赛多要求用3.6米竿,所以,有志于在比赛中拿大奖的朋友平时应以3.6米竿垂钓为主。竿以细,轻,偏硬为好。
鱼线:台钓主线(从竿尖到铅皮座的一段)应在0.20毫米以下,子线(铅皮座以下的一段)应在0.10毫米以下。但平时垂钓不必拘泥,因为0.10毫米的细线,万一钓到大鱼必定承受不住,千载难逢的大鱼得而复失,会让让人久久遗憾的,为此,可用0.14或0.165 毫米的线,笔者曾看过0.165 毫米的线钓上13.5kg的大鱼。
鱼钩:台钓鲫鱼钩用无倒刺。用拉饵时,以小为好,用搓饵时,因要上饵方便,钩太小难操作,所以要略大一些,推荐金龙的5号钩,隼的4号钩。
鱼漂:现在物价便宜,买一只十几元钱至三十几元的也就挺好了。
钓饵:使用台钓饵。如东峻,老鬼.....
各种连接小件:鱼漂插座, 太空豆,铅皮座等等。
台钓钓具的组合
准备好主线、子线、鱼钩、太空豆、漂座、铅皮座、连接环。
(1)装主线:取一根比钓竿长40厘米左右的0.2毫米的钓线。先装上太空豆两粒,再装上漂座,然后再安上两粒太空豆,再装上铅皮座,最后再装上一粒太空豆,在线头系上连接环。至此主线的制做完成。第一粒太空豆主要起到定水位的作用。后两粒固定漂座,最后两粒固定铅皮座。 (2)拴鱼钩:取一根比主线细一半的钓线长50厘米左右,两头各拴一只钩。线应从钩的内侧引出,否则易跑鱼。
(3)装子线:将拴钩的子线对折成一长一短,使两只钩上下距离约3厘米,将线的上端打一个"8"字结,穿进连接环的圈内即可。
(4)与竿尖固定:在竿尖的尼龙线上打个结,在主线的无连接环的一端打一大一小两个"8"字结。把线穿入大"8"字结的大环,再套入竿尖上,然后拉紧,解下时拉小环即可。
夜钓鲤鱼有什么秘诀?
1.钓鱼应该选择适合的天气,初夏夜晚的大雨后,水的含氧量较高,鲤鱼会到近岸来,其食欲在那时更加旺盛。
2.夏季晚上钓鱼好在四周安静,应该选在梯形处或者浅滩尽头进行垂钓,因为鲤鱼经常在深浅交汇处觅食。
3.提前打窝有助于钓鱼的成功率。最好在天黑前就打完窝,这样方便天黑后钓鱼,如果天黑后打窝,那鱼上钩就比较慢,注意夜里十二点后不适合钓鱼。如果在池塘打窝,可连续喂窝三到四天,早晚各撒一次饵,每次喂1.5到2.5千克,引鲤鱼按时到窝里觅食,到第四天就开始垂钓。
4.钓鱼的鱼竿也是有讲究的,夏天钓鲤鱼使用软竿控鱼能力弱,会影响上鱼速度,并且将鱼迅速牵离鱼窝的难度增大,可能会惊走窝里的鱼。所以要用硬调或超硬调的竿子。选择大漂有利于抗风浪,也有利于钩饵的迅速到位。
5.鲤鱼吃钩很谨慎,因此钓鱼要顿一些,如果钓得过灵,钩和饵料就会分离,鲤鱼将会只吃散落的饵料。
6.鲤鱼吞食底饵时,反映到浮漂上是微升后相继没入水中,而且动作越缓慢鱼越大。当浮漂徐徐下沉抖动两下后,或很重地抖一下然后下沉,或向上冒出水面约一厘米高时,就得扬竿。
7.轻轻将鱼牵出夜钓窝区很重要,要将竿笔挺垂直于水面,将竿线适当绷紧,不可强拉。有耐心,鱼不动,人也不要动,借助竿的弹性和韧性消耗鱼的体力,一直等到鱼真正疲劳了,才能拎竿。
钓鲫鱼有那些钓法,详细(鱼竿选择饵料地点判断时间等)?
用手竿钓野鲫鱼的方法一般有:戳孔、戳茬.戳拱、定点打窝钓底、钓底浮(饵钩离底5--10厘米)、钓半水、钓浮(一般适用于拉饵钓)、飘接钓法等。飘接钓法,就是在铅皮坐的两端用太空豆固定,把铅皮坐向上移到浮漂下10---15厘米处,使坠与饵钩之间的距离很大,饵钩抛入钓点后,浮漂站立很快,饵钩入水后从远上方向近下方斜向缓慢飘落,会诱鱼在饵钩落底之前追饵吞食,是一种手竿钓上鱼较快的钓法。但小杂鱼多的钓场不适用。
野鲫鱼钓法(手竿定点钓)钓鱼技巧
手竿定点钓鲫,我一般用4.5米或5.4米的调性适中的竿(我在野钓时,不喜欢用硬竿或超硬竿,提鱼的感觉不好,不刺激.不过隐.不好玩)。竿太长了,太笨重,操作不灵活,太短了受局限性太大。我出钓时一般带4根手竿,长度分别是:3.6米,4.5米,5.4米,6.3米.选择的钓位适合用那一根就用那一根,一般中间的两根用的最多;钩一般用伊豆2号、3号,或伊势尼1号、2号;主线一般用直径0.2--0.26毫米的道系或达魔红颜色线.子线如果用伊豆2号或3号钩,绑直径0.128或0.14毫米的红颜色或浅黄颜色的线,如果用伊势尼1号或2号钩,绑的是直径0.165或0.18毫米的红颜色线,或者是0.4号的多股大力马线.(我从来不用和一般沾网线颜色相同或相近的线).用漂是达魔扁尾立标或黄色星漂.(前几年用细尾立标,现在因已年近半百,眼睛花了,细尾标看着太费劲).如果在无草的亮水处(或者是草边.草少的地方)垂钓,就用立标悬坠双钩,一般是空钩调4目,钓1--3目.双钩脑线长度分别是20厘米和23厘米.搓饵时上钩搓的小一点,下钩略大.如果是钓草空.草洞或草多容易挂底的地方就用星漂单钩,星漂只用4粒(多了没用),调漂时空钩水上露1粒,钓时露1粒或两粒均可,1粒则灵,两粒则钝.这里需要说明一点:用星漂单钩钓时,铅坠的体积一定不能大了,否则会影响钓效.我的办法是:把调好重量的铅皮分成等同的三份,从连接脑线的环向上每10厘米安一个,两端用肉色的太空豆固定(太空豆一掐两节,一个顶两个用,不是为了节约,而是为了减小体积),不用铅皮坐。
.钓效的好坏是综合因素,要看季节.天气.水情.地形.钓组的配备是否得当.饵料的配制是否适用.采取的钓法是否合适等等,那一个环节做的不好都会影响钓效.钓鱼的过程也和做其他任何事情一样,不用心去做是做不好的.我很赞成汪中求先生(职业经理人培训讲师,作家)"细节决定成败"的观点.钓鱼也是一样,要有好的钓效,就必须用心作好每一个环节.而且要知道"作好"和"做了"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马马乎乎,应付了事,是不会有好的收效的.当然选择一个好钓位是钓鱼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正因为如此,在到达钓点之后,不要急于打窝.下钩.欲速则不达.要根据季节(春钓滩.夏钓潭.秋钓荫.冬钓阳;冬天下风凉,鱼儿跑光光;夏秋下风氧,鱼儿最欢畅....).天气(冬钓雾.春钓暖.夏钓晴风.秋钓阴雨; 有风浪底钓边,无风找草中间,回风弯里鱼儿就餐....).水情(肥水钓净,叟水钓脏,若是水浅近靠黄汤).地形(深钓浅,浅钓深;鲫鱼钓凹鲤鱼钓凸;方钓角,圆钓边,长型大塘钓腰间);钓鱼不钓草等于瞎胡跑,水下有陡坎,藏鱼小套间;水下有沟来鱼不溜)等多种因素仔细观察.分析选好一个钓位.然后安好竿线(最好是穿星漂的线),加大坠的重量试探水深和水底地形,找出一个最合适的下钩点(钓点).然后再决定打窝点,还要根据水面的大小和观察了解到的鱼情决定是打单点窝还是双点窝还是三角形窝.在考虑好最佳方案时,再动手打窝.(用饵我已经在饵料配制及使用篇中介绍过).窝子打好后,不要急于下竿,要等一等(20--30分钟),观察有无鱼星冒出.鲫鱼的吐泡是先一
个紧接着又一个,两个泡一前一后冒出,一般如小黄豆大,鱼小则泡小鱼大则泡大.草鱼也是吐单泡,但草鱼一次只有一个,而切一般比鲫鱼的要大.而鲫鱼吐泡是先冒出一个紧跟着又冒出一个.这是两者的基本区别.一旦窝中有鱼星泛起就要立即下钩拉鱼了(有的钓点因为是沙质底水又叟,在多少有一点风浪时,即使看不到鱼星也能钓出鱼).如果窝中不断有鱼星泛出,但却无鱼吃钩,或者是发窝后鱼星很多而吃钩却很慢要立即采取措施.首先你要确定冒出的是鱼星还是地气.这非常好区分一是你打窝之前已经详细的观察了钓点,打窝前没有,发窝后有了,而且还很多,肯定不会全是地气.二是地气不变换位置总是从一个固定点冒出,而且出水即破.只要你留心观察,用不了几次就能一眼认出冒出的泡是不是鱼星,而且还会根据冒出的鱼星很快判断出水下是什么鱼,大概有多大,甚至可以判断出水下的鱼当时头朝哪个方向在游动.在确定了水下冒出的就是鱼星之后.第二个你要考虑的就是钓组是否有问题.钓野鲫鱼的钓组有三忌:一忌钩大坠重,二忌线粗饵硬,三忌调浮不灵.(特别是钩,手竿钓野鲫鱼最大用伊势尼1号,从一两到2公斤通杀).只要没有这三忌就没有大问题.第三个你要考虑的就是水地淤泥过厚,鱼进窝一混,窝子里成了泥汤的世界.鱼只在那里拱泥吃窝饵,根本就找不到饵钩.这也很好办,你只要去掉一点铅皮减轻坠重,再把漂向下(坠的方向)移10--15厘米,使钩饵离底10--15厘米(钓底浮),然后不要把饵钩下到窝点窝点中间,要下到离开窝点30--50厘米的地方(窝里鱼多就离的远一点,鱼少就离的近一点),这样就避开了浑浊的泥汤,记住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钓底浮,这是关键,保证你会大丰收的.---哈哈到时候别忘了请我吃鱼。
用饵的问题再说几句:什么冬腥夏臭秋清香...说的都有道理,但那都是配制饵料的原则话.我告诉你吧:用商品搓拉饵中的黄鲫、蓝三、冬鲫、蓝鲫2号中的任何一种,只要在其中加入白砂糖和活红虫,混合成荤素搀杂的搓拉饵,不管是鱼塘还是野钓,四季通用,只要水里有鲫鱼就能钓它上来,特别是盒装的蓝三鲫兑了以上原料之后就没有用了效果不好的钓场。
在手竿定点钓中,有时会遇到水底有密集的杂草或草根,不要说双钩,就是用单钩也是一下钩就挂底.但挂钩的草根(或杂草)并不高,只是在贴近水底处却很密集,水体的中上层却很干净,遇到这种情况,可采用双钩悬坠.并减轻坠的重量,使钩饵悬在底部水草的上面,用搓拉饵垂钓.鱼上钩慢就用搓饵,上钩快就用拉饵.钩上散落的饵料掉进水底的杂草或草根中,使鱼很难吃的舒服,却又散发着气味,所以悬在底草上面的饵钩就成了抢食的好目标.垂钓效果有时甚至比钓净底更好。如果在搓饵钓的过程中上鱼速度明显加快时,不要犹豫,要立刻改为拉饵钓,上鱼会更快。
有的野塘虽然鱼的数量不少,但由于无人管理或者是有人管但手费很低,所以几乎天天都有不少的人在钓,鱼会钓的非常刁滑,普通的钓法很难有好的收获.遇到这种情况,千万不能用手抛饵的打窝方法,就是打窝也一定要用打窝器或者其他的方法,不能激起水的响声,而且窝饵的气味不能太浓.否则不仅不会诱鱼上窝,反而会使鱼逃之夭夭,很长时间不回来.最好的办法是不打窝.用悬坠双钩直接搓饵垂钓.要把铅坠上移到立式浮标下的10---15厘米处,使铅坠与钩的距离很远,脑线要又细又长,线的直径最好在0.165毫米以下,长度要在30厘米左右,钩也要尽量的小(不大于伊势尼1号钩型).搓饵上钩时,要先把饵在钩上搓成细长条,再捏扁,是个扁长型的饵.抛饵钩入水后,由于铅坠离浮标很近,浮会很快站立.但饵钩却要在水中从远上方,向坠下方斜向降落,而且在压水线的同时会带动浮标向靠近人的方向移动,使饵钩的斜向降落速度更慢,何况钩上的饵又是个扁长形状,会在水中飘飘悠悠,动感十足.对附近的鱼会有极大的诱惑力,在滑的鱼也会追饵吞钩,这就是典型的飘接钓法。用这种钓法,饵一定要软,要软到不能再软的程度。
在仲春和晚春采用手竿定点钓时,往往会出现上午钓的不错,到了下午,就很少能钓到鱼了.这是因为,下午上层水温高了,鱼或者跑到了浅水区或者浮到了水温相对较高的上半水.这时只要采用上面介绍的飘接钓法钓上半水,一样可以钓到鱼的。
在夏季闷热的天气水中缺氧时,鱼也会因为缺氧而离底跑到上半水来.这时底钓是钓不到鱼的.而且鱼会为了缓解缺氧变的不活跃(活动量越大缺氧会越严重,这是动物本能的调节).这种情况仍然适用上面介绍的飘接钓法钓上半水.或者是中层.最好是在钓不到鱼之后,把漂一次向下移10厘米,每移动一次漂,钓3--4钩,直到找到了有鱼的水层为止。
顺便再告诉你两个选位的绝招:在经常没有人钓的大水面,越是有人钓过几次的钓点越是个好钓位.而在天天有人钓的水塘,越是没人钓过的或者是钓的次数越少的位置越是个好钓位.在野钓时只要看到有鲤鱼跳起的地方,前后左右1米之内水底肯定有陡坎或斜坡,找到了这个斜坡的坡底就是个绝佳的钓点。
野鲫鱼钓法(手竿走钓)钓鱼技巧
钓具:长竿,短线,星漂,小坠,单钩。
钓法:戳孔,戳拱,戳茬,追星。
钓饵:蚯蚓,红虫,米糠虫,面包虫,蜂蛹,菜心虫,大苍蝇,养殖蛆, 配制合成饵.
戳孔钓:
在某些水域的边缘数米或数10米都长满了密密麻麻的水草,其中会有许多星星点点的孔洞.用长竿短线,将挂好饵的钩垂直落入孔中,饵钩落底后,稍停片刻,若无鱼吞钩,再将饵钩轻轻提起10--30厘米重新落下.反复两三次,孔中有鱼,就会吃钩,无鱼则起竿走人,另换别孔.重复进行.如此沿岸边走边钓,定有收获.这种钓法最适应夏季和初秋炎热的天气。
戳拱钓:
有的水塘,水面上长满了浮萍或嫩水草叶,鱼会紧贴着水面在浮萍或嫩草叶下面拱动.吃浮萍.嫩草叶和其中的微生物.站在水边会看到鱼拱动浮萍的痕迹,并听到"啧啧"的吃食声音.此时用长竿短线将挂好饵的钩,直接送到有鱼拱动的地方,钩饵入水10--30厘米即可,并反复提动竿尖两三次,钩饵不要出水,也不要入水太深.水表皮下的鱼见到活动的钓饵就会吃钩.但顺着塘边走动时,脚步一定要轻,要静.边走边仔细观察,那里有鱼拱动,就立刻往那里下钩。
戳茬钓:
在许多水域的近岸处,会有密疏间或的苇茬或蒲草,我们在以往的垂钓中可能有许多钓友都见过,高出水面的水草或苇茬,被水下的鱼碰的左右颤动的情形.所以就有人发明了戳茬钓法---只要看到水中的立草在颤动(不是被风吹动),就把饵钩顺着草杆沉下去,并上下往返提动一两次,只要撞草的鱼还没有走,就会毫不客气的吃钩.戳茬钓.可以边走边观察边钓.也可以在一片位置较好的草茬中,撒一个面积较大的窝(要用雾化饵,切量不能大了).然后在这个范围内戳钓.戳茬钓,在晚春和初夏用的较多.
追星探钓:
在天天都有许多人在钓的水塘,已经被钓的十分刁滑的鱼,仍采用定点打窝钓法,是非常难钓的.一打下窝不要说诱鱼了,就连本来在这里游动的鱼也会逃之夭夭.那怕你用的是台钓双钩,不打窝,但只要你弄的水有稍微的响动,水下的鱼就早以和你拜拜了.而在那些没有人钓,也没人打窝的地方,却时不时的冒出鱼星来---那是有鱼在吃往日打窝和垂钓剩余的饵料,但只要你再一补窝,鱼就马上又是无影无踪了.如果你悄无声息的到起鱼星的地方直接下钩,很可能会钓上一条鱼来.但要想同窝钓上第二条,那你就慢慢的在那儿想吧。
与到这种情况,最适合采用追星钓法.长竿短线,细线.小坠.小钩.小饵.碎星漂.沿着塘边走动观察,发现鱼星,立刻准确的将钩饵从鱼星冒出的地方落入水底,如两三分钟不吃钩,可将钩饵轻轻上提10--20厘米后挪动10--20厘米的距离放下再等.如此反复两三次,若仍无鱼上钩,提竿走人,再找鱼星.如果鱼上钩了,更不要留恋此处,到别处再找鱼星,出了一条鱼的地方短时间内不会再有鱼了。
用这种钓法,要求钓者有较高的鱼星识别能力,特别是钓鲫鱼,要能仅从水面上冒出的一两个小泡,就断定水下是鲫鱼,要迅速.果断的下钩.许多人只采用这种钓法钓鲤鱼,鲤鱼的鱼星好辨别,而且可以通过鱼星辨别出鲤鱼游走的方向,钓起来比较容易.但只要你掌握的熟练了,用这种钓法钓滑鲫鱼也是非常有效的.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技高,就要多学、多看、多用心、多实践,有了这“四多”,你会很快成为钓坛高手的。
野鲫鱼钓法(对付窝中闹小鱼的绝招)钓鱼技巧
多年以前,我到一野塘垂钓,知道此塘鲫鱼.鲤鱼不少,就是小鱼特别多.当时,一是为了对付小鱼多,钩饵不能沉底;二是为了能不断的有饵续窝,我采用的是蚯蚓大包食钓法---就是用蚯蚓挂在钩上,外面用打窝留下的自配混合窝饵把蚯蚓钩包在中间.因为小鱼特别多,所以我把钩包的象乒乓球一样大,尽管如此,饵钩一入水,就被成群的小鱼托着象乒乓球一样大的饵钩团改变了下沉的方向,不但饵钩下沉缓慢,而且不能准确的落入窝点.甚至在中途就把包食弄散,拖着蚯蚓钩窜向别处.当时气的我真是头上冒不出火也冒出汗来了.旁边的钓友竟然气的把钓上来的小鱼一口咬下鱼头生吃了.受他的感染,也是为了解气,我把连连上钩的小鱼掐断了(很残忍)扔回窝中.心里想着让那些小鱼看看它的同类的悲惨结局,解解我的心头之恨.可是在我把掐成两节的小鱼扔回窝中有十几条,大约也就是三四十分钟的时间(当时没看表),发现窝里的小鱼少了,鲫鱼和鲤鱼开始不断的上钩.还时不时的看到有黑鱼(乌鳢)在窝的周围游动.这始我恍然大悟,于是我就把此后钓上来的每一条小鱼(虽然是越来越少)都掐断了扔回到窝子周围.如此我已大大小小钓了十几斤,同来的钓友才钓了两条象样的鱼,只气的在那里骂龙王.别说我自私,为了照顾钓友(也是为了实验一下),我和他换了钓位(但没告诉他原因).换过钓位后,我偷偷的把他钓上来扔在岸上的小鱼和窝饵一起扔进了他刚才打过的窝里.然后就开始钓小鱼掐成两节往窝子周围扔,没用多久时间,窝子里的小鱼明显的少了,又看到了黑鱼在转悠.鲤鱼和鲫鱼开始一条接一条的上......
到快该收竿的时候,我把小鱼掐成两节,换了一条大力马脑线钩,把半截小鱼挂在钩上,饵钩入水不到1分钟,就被黑鱼拉了下去,一连钓出了4条黑鱼,大的3斤多,小的将近1斤重.全天我钓了有40来斤鱼,绝大部分是鲫鱼和鲤鱼,同来的钓有也钓了20多斤.
从此以后我便一直用此法对付野塘中的小鱼.在野塘中十有八九都有黑鱼.所以用这种方法非常有效.而且可以每次在收竿之前弄几条黑鱼.不过看到窝里有黑鱼时,千万别马上把它钓上来,黑鱼的存在只会赶跑小鱼,对大一点的鲫鱼和鲤鱼影响不大.而且你在窝子周围不断的扔小半截鱼,喂了它一天了,它不仅不会轻易的离开,对半截小鱼已经吃习惯了,到走的时候,只要在钩上挂个半截小鱼,很快就会把窝子周围的黑鱼全部钓上来.真是一举两得---美哉.
野鲫鱼钓法(对付窝中闹小鱼的绝招2)钓鱼技巧
1.窝中的小鱼并非是因为看到同类的惨死被吓跑,而是因为扔回窝子周围的死小鱼引来的黑鱼赶跑的.
2.本人所说的黑鱼不够确切,因为我国黑龙江水系的狗鱼,东部平原的季花鱼,还有从华北到华南贯穿大半个中国都有的乌鳢,这三种鱼体表花纹相似,又都是以小鱼为主食的凶猛性鱼类,所以本人简单的说成了"黑鱼".若确切的说:黑龙江的狗鱼有黑斑狗鱼和白斑狗鱼.我国东部平原的季花鱼又叫鳜花鱼、桂花鱼、鯚鱼。乌鳢俗称:黑鱼、才鱼、乌鱼、乌棒、蛇头鱼.这三种同样都是吃小鱼的肉食性鱼类,几乎遍布我国淡水自然水域.所以钓友们不必担心当地没有"黑鱼".除了人工池塘,大部分自然水域都有它门的踪影.
建议你在小鱼多的地方,采用包钩沉底坠钓法.
下面我把以上三种鱼的详细资料介绍给大家,有误之处,还望各位行家指点.
1.狗鱼属鲑形目狗鱼亚目狗鱼科的唯一属。共5种,2亚种;中国有2种,即黑斑狗鱼.产于嫩江、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达赉湖、镜泊湖、五大连池、绥芬河。白斑狗鱼产于额尔齐斯河流域的哈巴河、布尔津河及阿勒大河。
体细长、稍侧扁;口裂极宽大,约为头长的一半;齿发达;背鳍及臀鳍位很后并相对;体侧有斑。分布于北半球。
一般生活于北半球较寒冷地带的河川、湖泊和水库中。成鱼行动非常迅速,每小时能游8000米以上。喜游弋于宽阔的水面,也经常出没在水草丛生的沿岸地带,以其矫健敏捷的行动袭击其他鱼类。幼鱼常成群,成鱼则单独栖息,到生殖季节游至沿岸区域产卵。冬季才至大河深处越冬,并继续强烈摄食。主食鱼类,繁殖季节停止摄食。
3~4冬龄鱼性成熟。江河解冻后开始产卵。在中国东北地区4~6月初生殖,产卵高峰期约1周,要求水温为3~6℃,水深0.5~1.0米处。卵粘性,产出后常固着在水草上,以后成为胶球状,能在河底滚动。怀卵量3万粒以上,卵径2.3~3.0毫米。初孵化的仔鱼体长为6.7~8.0毫米,10天后可达10毫米。1冬龄鱼体长为158~178毫米,体重10~100克;2冬龄鱼100~600克;3冬龄即可达 500~1000克。曾发现有重达 30~50千克,年龄为70岁的。狗鱼生长快,肉质细嫩洁白,是很好的食用经济鱼类,但因狗鱼为肉食性,贪食而食量大,对其他经济鱼类有很大的危害性。
2. 季花鱼:属鲈形目,鮨科,鳜亚科,鳜属。俗称:鳜花鱼、桂花鱼、桂鱼、鯚鱼。
体较高而侧扁,背部隆起。口大,下颌明显长于上颌。上下颌、犁骨、口盖骨上都有大小不等的小齿,前鳃盖骨后缘呈锯齿状,下缘有4个大棘;后鳃盖骨后缘有2个大棘。头部具鳞,鳞细小;侧线沿背弧向
上弯曲。背鳍分二部分,彼此连接,前部为硬刺,后部为软鳍条。体黄绿色,腹部灰白色,体侧具有不规则的暗棕色斑点及斑块;自吻端穿过眼眶至背鳍前下方有一条狭长的黑色带纹。
鳜一般栖息于静水或缓流的水体中,尤以水草茂盛的湖泊中数量最多。冬季不大活动,常在深水处越冬,一般不完全停止摄食。春季天气转暖时,则游到沿岸浅水区觅食;此时的雌雄鱼白天都有侧卧在湖底下陷处的卧穴习性,夜间在水草丛中活动、觅食。主要以其它鱼类为食,1-2月摄食较差,6-7月最为旺盛,生殖期采食强度稍下降。鳜鱼通常长至2冬龄,在东北须至3冬龄才达性成熟,亲鱼于5-7月集群于夜间在平缓的流水环境中产卵。6-7月为产卵盛期,怀卵量为3-20万粒。
常见鳜鱼有2种,外形极为相似,区别在于:翘嘴鳜的鳃耙为7,眼较小,头长为眼径的5.3-8.1倍,上颌骨伸达眼后缘之后的下方,侧线鳞为110-142,颊下部有鳞,幽门垂为198-440个。而大眼鳜的鳃耙为6,眼较大,头长为眼径的4.7-5.1倍,上颌骨仅伸达眼后缘之前的下方,侧线鳞为85-98,颊部不被鳞,幽门垂为74-98个。翘嘴鳜生长速度快,个体大,常见为2-2.5公斤,最大个体重可达50公斤;大眼鳜生长缓慢,个体较小,最大个体能长至重2公斤。
鳜鱼广泛分布于中国东部平原的江河湖泊。天然产量相当高。肉洁白、细嫩而鲜美,无小刺,富含蛋白质。每百克可食部分含蛋白质15.5-19.3克,脂肪0.4-3.5克,热量78-109千卡,钙79-206毫克,磷107-143毫克,铁0.7-5.6毫克,硫胺素0.01毫克,核黄素0.10毫克,尼克酸1.9毫克。鳜鱼自古就被列为名贵鱼类之一。1972年出土的马王堆汉墓内的随葬品中,就有鳜鱼!鳜鱼的幽门垂多而成簇,俗称桂花鱼,其味清香扑鼻,鲜脆可口,可谓“席上有鳜鱼,熊掌也可舍”。值得注意的是,鳜鱼的12根背鳍刺、3根臀鳍刺和2根腹鳍刺均有毒腺分布,若被刺伤后肿痛甚烈,发热、畏寒,为淡水刺毒鱼类中刺痛最严重者之一。在捕捉和剖杀鳜鱼时,应特别小心。
鳜鱼肉性味甘、平,无毒,具有补虚劳、益脾胃的功效。其尾可治小儿软疖,其胆可治骨鲠在喉。
3.乌鳢:属鲈形目,攀鲈亚目,鳢科,鳢属。俗称:黑鱼、才鱼、乌鱼、乌棒、蛇头鱼、生鱼。
体细长,前部圆筒状,后部侧扁。头尖而扁平,颅顶、颊部及鳃盖上均覆盖着鳞片。口大,端位,下颌稍突出。上下颌、犁骨、口盖骨均具尖锐的细齿。咽头上方有一宽大的鳃上腔,能呼吸空气。背鳍和臀鳍基部都很大,尾鳍圆形。体色暗黑,体侧有许多不规则的黑色花斑,头侧有2条纵横的黑色条纹,背鳍、臀鳍及尾鳍上都有黑色相间的条纹;胸鳍和腹鳍浅黄色,胸鳍基部有一黑斑点。
乌鳢为底栖肉食凶猛性鱼类,平时喜生活在沿岸泥底水草丛生的浅水区,潜伏在水草中等待时机追捕食物,夜间有时在水的上层游动。平时游动缓慢,在缺氧的水体中能借助鳃上腔的辅助呼吸器,不时将头斜露出水面进行呼吸,而且在喉部上方凹陷处贮藏着一定量的气体。当离开水体后还能存活相当长的时间。冬季在深水处,把身体埋在淤泥中越冬,一般很少摄食。春、秋季为摄食旺季,产卵期亲鱼基本不摄食。性凶猛,仔鱼以浮游动物为食;幼鱼以水生昆虫、小虾和小鱼为食;成鱼则捕食其它鱼类。乌鳢长至2龄可达性成熟,怀卵量为1.4-3.4万粒。亲鱼于5-7月在长有茂盛水草的静水浅滩处繁殖。亲鱼成对地活动于产卵场所,非常活跃,有时还跃出水面。雄鱼用口将水草筑成约1公尺直径的“鱼巢”。产卵在宁静的日出之前,先是雌鱼进入鱼巢,腹部向上成仰卧姿势,身体缓缓摇动而产卵;随后雌鱼以同样方式射精。产卵后,雌雄鱼一同守在巢的底下,保护鱼卵,防止敌害侵袭。2-3天后,仔鱼孵出。仔鱼集群生活于近岸的水草丛中,雄鱼随群保护,待幼鱼长至4-5厘米时,亲鱼不再进行保护,幼鱼分散营独立生活。乌鳢生长速度较快,最大个体长可达700毫米,重达5公斤左右。
乌鳢分布极广,除西部高原地区外,从黑龙江至海南的河川、湖泊、水库、池塘等各种类型的水体皆产此鱼,国外产于朝鲜西、南部。
野鲫鱼钓法(多钓鱼的关键是什么?)钓鱼技巧
有人说"7分钓位3分钓技",实际上钓位的选择和钓技的高低是分不开的,如何才能选择一个好的钓位也是钓鱼技术高低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有人说:钓鱼多少的关键是饵料的好坏,只要饵料对路就能多钓鱼.还有人说:只要塘里的鱼多,怎么钓怎么好.记得我在水产养殖场的时候,有一次来了两位领导来钓鱼,周日吗,领导也有七情六欲,也想体验一下钓大鱼的快乐.我本人就是喜欢钓大鱼,所以当时场里有一个连养了三年的10亩池,虽然密度不是很大,但鱼却不小,草鱼一般都在10斤以上,大的有十六七斤的,鲤鱼也大部分都是6--7斤重.他们也是听说场里有大鱼才来的.连司机一共是4个人,带了三根崭新的竿.准备3个人钓,一个人抄.为了让他们过把瘾,我先让场里的工人给他们喂好了窝,又帮他们和好了本塘的饲料装钩.可以说是钓位好,饲料对路,塘里的鱼又多,按理说他们应该大丰收了吧.可惜的是带来的四套钓线全部报销了,却连个鱼的影子都没看见,那表情,那言语真是遗憾的不得了.又让司机来回跑了60多里的路重新买来了十几套大粗线(我看着可能是直径0.6毫米的),当时我还在心里想,这下我的大鱼恐怕是真的要遭殃了,可怎么也没想到,线不断了,三根崭新的鱼竿却一根接一根的"咔嚓".咔嚓"."咔嚓"了.好在还有一根断竿上的鱼没能逃脱,被年轻的司机拽着线拉了上来(最少有15斤),不幸的是鱼虽然拉上来了,司机的手却血流不止,几个人只好带着那条鱼和伤慌忙离去.听了这个故事,可能你会说主要是他们的武器不好,或者说他们根本就不会钓鱼.
那么到底怎样才算是会钓鱼了呢?比如说:会选位,也会配制很多饵料,观漂.起鱼都差不多,算是会钓鱼了吧,可是有一天他却因为怕蚊子咬,在钓鱼的时候擦了点风油精就当了空军.还有一次是没有注意听天气预报,在降温两天后温度回升的第一天出去钓鱼,结果也是几乎空手而回.
多钓鱼的关键到底是什么?是选位?是天气?是饵料?是钓组搭配?是各种钓法的合理应用?是鱼情?还是水情?是......
这许许多多的环节到底哪个是关键,哪个又不是关键?谁能说的清?很自然的,我又想起了汪中求先生"细节决定成败"的学说.这许多环节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要做好,只要有一项做不好,就会影响到最后的结果.(我说的是做好,不是做了.无论做什么事,"做好"和"做了"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钓几尾水中之鱼,看似简单,实际上却包含了天文.地理.水文.生物学.物理学等许多方面的科学知识.就是这看似简单的钓几尾闲鱼,若要达到"精通"的境界,还真是学无止境.这也正是垂钓的魅力所在,其中每一次探索和实验,哪怕是获得很小的成功和经验,都会让人感到极大的满足和欣慰.假如是件连傻子都会做的事,就不会有如此庞大的热中于此道的群体了.可以说垂钓是一项需要脑力和体力密切配合的活动,是智者的选择.
既然同为智者,我们来共同总结一下多钓鱼 的关键是什么:
一.做好出钓前的准备工作
(一)了解天气情况
1.阴.晴.雨.雾.
冬天和春天无风的阴.雾天气比晴.雨天气好钓.
盛夏和初秋晴.雨天气好钓,阴天.特别是大雾天气难钓.
2.风力.风向
冬天钓无风或3级以下风的背风处.春.夏.秋.风力小于3级钓下风口.回风弯.
风力3级左右钓下风口的近岸处.风力4级左右钓背风处.
风力大雨5级不钓.
3.温度.包括昼夜温差.与前一天和后一天的温差
昼夜温差在10度以内鱼好钓,大于15度很难钓.降温的前一天和当天鱼好钓,降温后又开始升温的第一天不好钓.
4.气压.高于1005或低于990百帕鱼不好钓,在995--1003百帕之间鱼好钓.
(二)详细检查准备好要携带的装备.用具.钓具.饵料.
(三)每次出钓时都要带一小瓶酒精棉球(白酒也一样),在到达钓场后,拌饵料之前搓手用,防止因吸烟.修车等沾染在手上的异味混入饵料影响钓效.
二.选好钓位
到达钓场后,要仔细观察.了解,并根据季节.天气.地形.水情.施钓情况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一个相对理想的钓位.
三.选择合适的饵料
要根据季节.水情.鱼情,选择使用相对合适的窝饵和钓饵,若效果明显不好,要及时更换,不可过于死板.
四.选择合适的钓具和钓组
要根据钓位的环境.水深.鱼情等使用最合适的钓组.
用江雪扩写作文
1. 柳宗元写的《江雪》的扩写
一座座山峰,被大雪覆盖,天地间一片银白世界.四下里看不见一只飞鸟的形影,一条条小路,都被积雪覆盖,也都没有人们的足迹。
整个大地覆盖着茫茫白雪,一个穿着蓑衣、戴着笠帽的老渔翁,乘着一叶孤舟,在寒江上独自垂钓。看,这是一幅多么生动的寒江独钓图啊! 踏出家门,只见大地银装素裹成了粉装玉砌的世界.放眼望去,群山连绵起伏,都盖上了一层厚厚的棉花被.太阳懒洋洋的升起来,射出柔和的光芒,望着阳光直射在晶莹的白雪上反射出灿烂的银光,我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抬头仰望,只见淡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突然一道灵光从我的脑海闪过,少的不正是鸟鸣吗?在环视着白茫茫的一片,半天也不见一个鸟影,不禁使人有感叹惜我步入雪中,顶着凛冽的寒风向前走去,只见条条岔路却不见一个人的足迹.原来是被刚刚的那场大雪末去了踪影。
2. 用《江雪》改写怎么写
隆冬时节,北风吹着口哨来了,雪花纷纷扬扬地从天上飘落下来,把大地覆盖起来,成了一个白色的世界。树上全是白花花的雪,树枝上挂着尖尖的冰柱;河里的水结成了薄冰,鱼儿躲在水底。一个生气勃勃的世界,一下子变得万籁俱寂。
在连绵起伏的群山中,往日叽叽喳喳的鸟儿声消失了,它们有的到遥远的南方过冬去了,有的躲在温暖的巢里享受幸福生活,可怜的寒号鸟,三三两两被冻死在树下,哪儿都没有一只鸟儿的踪影。一条条山路白茫茫一片,没有人走动留下的脚印。啊,天气太冷了,人们躲在家里,围坐在炉火边,烤火取暖,四周都看不到人影。
在寒冷的江面上,肆虐的北风横行霸道,雪花西飞飞东飘飘,在寻找自己的天地。江上却有一位身上披着蓑衣,头上戴斗笠的老头儿,独自坐在一只孤单单的小船上。他砸开河上的冰,拿出鱼杆,用冻僵的手挂上鱼饵,抛进水中。他两手 *** 怀里,静静地坐在哪儿等待鱼儿上钩。
在这寒冷的环境中,那个老渔翁竟然不怕天寒地冻、大雪飘飞,忘掉一切,专心地钓鱼,形体孤独,显出一种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凛然不可侵犯。
3. 把古诗《江雪》改写成一篇小短文
一场大雪覆盖了整个永州,永州一片银装素裹,大雪纷飞。
天空中到处都飘着鹅毛大雪,使人感到刺骨的冷。 到处都是万籁俱寂,山上没有一只鸟儿在飞翔,纵横交错的大街小巷里也是荒无人烟。
人们都在家里围着火取暖,来抵御外面的寒冷。 寒风“嗖嗖”地刮着,雪似乎也下得更大了,只有诗人独自一人来到了江边。
忽然,诗人看见江上出现了一个小黑点,看上去隐隐约约、若隐若现,走近一看,原来是一个老鱼翁坐在一叶小舟上垂钓。只见老鱼翁穿着一件蓑衣,戴着一顶斗笠,寒风“嗖嗖”地吹着他,而他不畏严寒,顶风冒雪,依然坐在自己的小舟上垂钓,钓到了鱼又把它给放掉。
诗人看到眼前的这一幕,看到了鱼翁迎风抗雪、孤舟垂钓,被深深地感动了。他想:“自己不也是这样吗?永贞革新失败了,我被贬为了永州司马,我应该向这个老鱼翁一样不畏严寒,顶住政治的暴风雪,绝不与当权者同流合污!”。
4. 将《江雪》改写成小短文
很高兴为你解答:我写了半天,这个成吗?《江雪》改写 雪花纷纷扬扬,大地披上了一层银白色的外衣,几分肃穆,又有几分肃杀。
连绵起伏的远山仿佛一群跋涉的驼队,平阔的原野犹如浩渺而沉静的白色海洋。 山鸟已南归,万籁俱寂,颇有几分吓人。
偶尔一阵风吹来,挺拔的古松微微抖动着负重的身躯,发出簌簌的轻响,露出零星的翠绿,似向漫天的大雪挑战。 深山已不见归路,天地一色,笼罩在粉装的世界里。
强睁被白雪刺痛的双眼,依稀可辨一串即将被飞雪覆盖的脚印通向江边。 江边停靠着一叶孤舟,一位身着蓑衣、头戴斗笠的老翁正垂钓舟头。
他静坐在船头,一动也不动,有如一尊塑像,透出几分深沉。融入连绵远山、滚滚江流的背景里,构成了一幅自然的图画,这不禁让人赞叹它那旷世的神韵。
5. 古人说“诗中有画”,你能将《江雪》想象成一幅画吗
那天,柳宗元下朝之后回家,彤云密布,天气阴霾.想起自己的好朋友韩愈,在这样的日子被贬出京,远赴海边的潮州.这时候正好走在秦岭的山路上,顶风冒雪,吃尽辛苦,自己却无能为力.想到这里,温暖的火炉再也不能使他感觉舒适安然,也要到冰天雪地里去,和韩愈一样挨冻受苦,心里才会安定一些.于是,便带上小僮,冒着风雪,到渭河上去垂钓.他们摇着小船到了渭河中央,这船非常简陋,一张顶篷四面进风,舱里已经积了一层雪.柳宗元披上蓑衣,戴上斗笠,拿起钓竿,理好渔线,坐在船头,装模作样地钓起鱼来.钓鱼讲究心静,这时,柳宗元一点也没有心情钓鱼,韩愈的遭遇还一直压在他的心头,他只想孤独地思念他 .可是,却又一点也不能表现出来,要是让别人知道了,不测之祸便会降临.忽然,他灵机一动,简单的框架已经有了.他抬起头来,看了一眼四周的景色.南面的秦岭山高峰陡,重重量叠;天空浓云密布,阴沉厚重,一只飞鸟也看不见;河岸上已经积雪近尺,一片白茫茫,不见一个行人,也遮住了任何生物的脚印蹄痕:“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有这两句铺垫,空旷寂寥的环境气氛跃然纸上,只有这水平如镜的河面上,一个忧国忧民、心情沉重的老头儿,孤独地垂钓.心里想着,我这是凭吊韩愈 —— 寒鱼么?可我的心思,一点也没在鱼上.韩愈他人也没死,也不能这么说.可 ‘韩’字是一定要要的,既然已经有了‘寒’,‘钓寒鱼’不押韵,鱼字是决不能用的.可是不说钓鱼,在这百里寒江,又钓些什么?千锤百练、字斟句酌,咬文嚼字,反复推敲,到最后,凝练成了这首千古绝唱: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6. 江雪扩写300字3个小节
透过洁白的雪帘望去,呵!好一个瑞雪飘飘的世界呀!千树万树好似开遍了梨花。
层层树叶间,雪花零星点缀着朵朵花儿,有的婀娜地开着,有的羞涩地打着骨朵,随着树枝的颤动,在翩翩起舞,是那么妩媚迷人啊。已失去生命的小小的树叶竟被雪花点缀得重新有了神韵。
腊梅与苍松为友,幽幽香气袭人,令人陶醉。房屋披上了洁白素霜,柳枝变成银条,城墙像白脊背的长蛇向远远的灰蒙蒙的幕色烟霭里。
真是美不胜收啊!雪,飘起来了,看!一片片洁白的雪花,随风飘舞,摇曳多姿,像鹅毛,像柳絮。雪,真美啊!晶莹光亮,婀娜多姿,像一颗颗小星星降落人间,又像一朵朵六瓣梅花打着旋儿纷纷落下。
雪,像云朵那么轻柔,如玉石一般洁白。晶莹的透明的雪花在天空飞舞,街道上洒满了雪,房屋上落满了雪。
整个大地变成了银白色的世界。当北国大地冰封的时候,故乡便银装素裹。
十里长堤,银柳低垂,好似一座象牙雕塑。美得像一幅画,像一首诗,令人陶醉。
许多文人用笔去赞美他,就连小小的我,也想去歌颂她。每当雪花飞舞的时候,我总喜欢跑到外面奔向那银白色的世界。
仰望天空,让雪花落满我的脸颊。我伴着雪花一起跳舞,尽情享受大自然带给我的快乐。
他像被谁用榔头击昏了似的,倚在客厅的门框上。那天,天热得发了狂。
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着了火,一些似云非云、似雾非雾的灰气,低低地浮在空中,使人觉得憋气。雪花飘飘,整个绥芬河变成了一个白茫茫的世界。
在学校门前,轿车像一个个雪白的大面包,叶子落光了的树上挂满了洁白的雪花,风一吹,雪花仿佛春风中的桃花瓣愤愤地落下来。这时,我们同学们就在学校门前的小广场上玩雪,有的打雪仗,有的堆雪人,还有的在给雪搬家。
正在我们玩得开心的时候上课了……雪下得很大,起初下的是雪粒,莹剔透的,就像一粒粒白糖往下撒。不一会儿,雪下得更大了,就像天女洒下的金枝,玉叶和银花,那样晶莹,那样美丽。
你看,那梅花开得有多漂亮呀。她在寒冷的冬天给人们送来了芳香,傲立在风雪中。
还有一棵雪松呢。形容大雪过后的句子_形容雪大的话_描写春雪的短语好词好句好段-一句话-名言警句-格言-成语-伤感句子-优美诗句-唯美句子。
他是那样的挺拔,那样的粗壮。雪儿就像给他盖了一床薄薄的鸭绒被,白里透着绿,简直美得难以形容。
那腊梅,她的花儿可香了。黄黄的花,点缀着冬天。
那些空树枝,挂满了一条条既柔软又牢固的雪条,还有一些薄薄的既圆又短的冰甲。那冰甲像含苞预放的花苞。
初学钓鱼者,都需要配备点什么工具?
现将钓鱼的主要装备--竿、线、钩、轮、坠、漂
等作个概要介绍。
一、渔竿
渔竿是钓具的主体部分,渔线、渔钩、铅坠、浮漂等,都是与渔竿相配套而联
结为一体的。近年来,传统的竹、苇竿或竹苇混合制成的渔竿已基本不再使
用,取而代之的是各式各样的现代化渔竿,如玻璃钢竿、碳素竿及玻璃纤维与
碳素纤维混合制造的渔竿等。这些渔竿的特点是重量轻,弹性好,韧性大,耐
弯曲,抗水性强,不怕虫蛀,操作灵便,外形玲珑美观。另外还有电脑全自动
钓鱼器和可调式渔竿架等,深受钓者喜爱。
渔竿有手竿、海竿、手海两用竿三种。6米以上的为长竿;2.5米以下的为
短竿;介于二者之间的为中长竿。长竿可远投,有利于放长线钓大鱼,适合身
强力壮者选用。短竿操作灵活,携带轻便,是钓近水或养鱼塘的适用渔具,尤
其适合老年钓友选用。中长竿兼有长、短竿的特点,施钓范围广,老中青年钓
友都适用。
在选购渔竿时,要注意把好三关:一是外观完好无硬伤,带划痕、凹坑或挤变
形的不能要;二是结构严紧配件齐全,尤其是抽拉式、插接式等多节竿,凡衔
接部位松动、易脱节并存有潜在裂缝的不能要;三是总体强度和韧性符合要
求,不坚挺柔韧、不耐弯曲或有其他折竿征兆的均不能要。
若参加钓鱼比赛,必须选购制式渔竿,一般是每人一只手竿、一只海竿,或任
选其一。平常垂钓,也可以自选材料、自制渔竿,自己用着得心应手就行。现
将笔者制作的渔竿,选几例与钓友交流。
二、渔线
渔线的粗细、拉力的大孝透明程度以及染色的好坏,都会直接影响上钩率。目
前市售渔线,多是单丝尼龙线。按照垂钓需要,应分为三种:一是人工合成渔
线--尼龙线。包括单丝尼龙线、多股锦纶线。单丝尼龙线抗拉力强,韧性大,
不吸水,耐腐蚀,透明度高,应用极为广泛。但在寒冷季节垂钓,线会变硬发
脆;长期在阳光下曝晒易老化。锦纶线质地柔软,耐压抗碰,耐磨抗冷。但线
径较粗,不透明,隐蔽性差、抗拉力低,除少数钓者用其冬钓外,通常用它制
缆绳、养鱼网箱,编抄网和渔护等。
二是天然纤维渔线。包括蚕丝线和棉线,既柔软又耐低温,是冬钓的适用线。
尤其是蚕丝线,具有天然浅黄色,隐蔽性好,抗拉力强,用它作脑线,一般淡
水凶猛鱼不易将其咬断。
三是金属渔线。包括铜线、镍线等。目前市售很少,可以自筹。如报废的铜芯
细电线、多股电话线等,剥掉绝缘层取出细丝即可使用,主要用作脑线,以适
应垂钓凶猛鱼类的需要。
在选购渔线时,最好实际测试其拉力。方法是用布袋装沙子,拴线吊起,把线
抻断时的沙子重量就是该线的实际拉力,将其与标定的标准对照,即可判定是
否合格。另外,将线揉成团,用双手挤压,松开后看其能否在瞬间自动复原,
很快复原无褶痕的,说明该线柔韧性好。同时,还要观察有无硬伤、松劲现
象。如是彩色花线,要用手捻一下,看是否掉色。经过检查,只要发现残次品
征兆,就不要购买。
三、渔钩
渔钩的基本要求就是钩尖锋利,刺鱼有力,钩条坚韧富有弹性,钩帽适宜拴
钩,钩弯适度,倒刺与钩体角度应在25°~30°之间。
按照使用目的,可分为生产性捕钩和娱乐性垂钓钩两大类。前者钩条粗、钩门
大;后者钩条细、钩门校渔钩由钩柄、钩底、钩尾三部分组成。
四、绕线轮
绕线轮与海竿相匹配,为深水远钓之利器,也是钓具登上新台阶的一个重要标
志。所以越来越受到广大钓者的重视。
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
(一)电动式绕线轮
特点是操作灵便,钓力大,有数字显示器,鱼上钩后能自动接通电源,从而驱
动绕线轴自动旋转收线。但价格很贵,体积较大,不便携带。
(二)旋压式绕线轮
是目前应用较为普遍的一种。操作简便,投竿阻力小,收线速度也比较快,物
美价廉,但结构比较复杂。
(三)密封式绕线轮
其工作原理同旋压式绕线轮。在绕线盘顶部镶嵌一轻金属外壳,留有出线孔。
特点是不乱线,泥沙不易进入,有利于保护渔线和绕线盘。
(四)盘式绕线轮
形状像圆形马蹄表。优点是坚固耐用,钓力大,重量轻,不会发生与鱼“拔
河”现象。但制作粗糙,投竿阻力较大,没有旋压式轮灵活(此轮系俄制,在
满洲里、绥芬河边界口岸贸易市场有售)。
(五)袖珍式摇线轮
日本产,为纯娱乐性绕线轮,工作原理同旋压式绕线轮。
体积小,重量轻,适宜与手海两用竿匹配钓小鱼。
另外,还可以选择木料或其他材料,自制个人喜欢、适用的绕线轮。
通常情况下,是长竿配大轮,短竿配小轮。在选购绕线轮时,应配竿试验,各
个部位都要检查到,以免购买残次品。
五、渔坠
渔坠的作用主要是凭借钓者的投掷力量带动饵钩远投,并将其固定在欲钓水域
的某个水深层次。主要品种有海竿坠、手竿坠和抛砣法重坠。
(一)海竿坠
分活坠和死坠。前者中心部为线条状空心,拴线后可自由滑动,多与各式集团
钩搭配,钩在前,坠在后。死坠则无空心,尾部有易拴线的金属环,坠在前,
钩在后。各式诱鱼器,多属死坠。
(二)手竿坠
全为死坠。根据渔漂浮力配重的坠,多为0.5~2克。有些特殊钓法--戳
孔、钓拱、近岸钓鲇鱼等,都不使用渔坠。
我国习惯钓法,多用绿豆粒大的铅坠,夹在鱼钩上方5~7厘米处,可单钩
钓,也可双钩钓。台湾地区,多用立柱形两头带金属环的铅坠。根据渔漂浮
力,在两环中间立柱上增减铅皮(用牙膏皮也行),直至与漂坠搭配适当。
(三)抛砣法重坠
与海竿坠大同小异,只是重量应加大,以便抛砣时能形成较大离心力和惯性
力。为此,一般都选用80~120克的重坠。拴坠时,可在坠与主线之间加
一个能转动的联接器,这样不仅拆卸方便,而且可使拧扭的渔线自动回复。
六、渔漂
渔漂是钓者的耳目。不同鱼种咬钩,渔漂就有不同的动态反应,从而为钓者采
取相应措施提供了信息。同时,借漂的浮力,可探明水深、水底地貌概况,又
是选择钓位的助手。
主要品种有直漂、圆漂、蜈蚣漂和荧光漂等。可根据自己视力强弱、渔竿长
度、近钓与远钓特点等加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