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带你了解掌握关于这才叫钓鱼怎么做到的方面知识要点,其中也会对钓鱼的技巧是什么?方面内容进行简单梳理介绍,希望能帮你解决现在遇到的困惑。
本文目录一览:
开车什么叫钓鱼,应该怎么开才叫钓鱼
一般老司机习惯上爬上坡起步成为钓鱼。钓鱼的经典动作就是,不用刹车,只用离合将车停在上坡道上,而后轻给油门上坡走人!这个……没几年驾驶技术的累积是做不到的,因为离合的那个点,你得极为精确的找到,对于新手,不太容易。当然自动挡车,这个就没得玩了,这得是手挡车才好玩!
如何钓鱼,求有钓鱼经验的高手,
一、选好钓点
首先我们一定要选择一个好位置,虽然整体上说鱼的密度比较稀,但是鱼往往会下意识的聚集在一些地方,所以在个别地方的鱼并不稀,我们在这种坑塘中作钓,就一定要选择这样的钓位。一般来说,在天气冷的时候,鱼会在背风处向阳处等比较暖和的地方聚集,饵天气热的时候,又会在下风口阴凉处等含氧充足水温较低的地方聚集。
二、打重窝
在密度比较低的坑塘里作钓,如果允许打窝的话,一定要打重窝,如果不允许的话,也要用铅皮带窝子。不把鱼引诱过来,是肯定钓不上鱼的,饵料再好量少了效果也不会好,只有足够的量才能够吸引到鱼。当然我们也要注意饵料的味型和状态,适口的饵料才能够让鱼开口。
三、用天然饵料
一般密度低的鱼塘收费也低,所以不是清过塘的,就是长期开放的,这样一来鱼就会很滑,不容易钓上。最主要的是这样的地方往往是钓鱼人们经常光顾的地方,各种各样的饵料鱼基本都吃过,所以一些状态不好的饵料很难钓到鱼,味型太香的饵料更是会引起鱼的警觉性,所以有时候选用天然的饵料效果会更好!
四、钓组的选择
最后来说说钓组的选择,还是那句话,这样的坑塘里的鱼,多半都是久经沙场的老滑鱼,不会轻易的吃饵咬钩,即使吃饵咬钩,动作也不会像生口鱼那么猛烈。所以我们在选择钓组的时候,一定要选择灵敏的,要记得钓灵不钓顿。这样即使老滑鱼吃口轻,我们也能够清晰的看到。当然这不是说我们的线组一定要细,一定要小,这样的坑塘往往会有一些大物,线组太细的话,碰上一条,断线跑鱼就得不偿失了!
钓鱼的原理及如何诱鱼
钓鱼其实是一项细水长流的运动,原理就用鱼饵把鱼钓起来。钓鱼的时候要各方面的技术到位。
如何诱鱼
一、有鱼可诱
要做好“诱”,首先你先得会选钓位,周围没鱼,你诱谁呀?那些宣称自己的秘方能几百米诱鱼云云,如果这么远你都能把鱼诱过来,那钓界的“论屁股的重要性”这些个“腚律”的共识不就成了废话!你去参加全国钓王比赛,随便坐哪个位,几百米范围的鱼都进你窝子了, 年年钓王非你莫属!我想,连化绍新这样的顶级大师也不敢这样吹嘘!所以我们还是要学会分析找钓位,野钓起码学会找鱼路,经验不足那你也看看哪里经常有人钓;黑坑也要看池子的形状、深浅、水质结合天气及目标鱼的情况来选钓位。
二、诱的原理
找好钓位后,如何把周围的鱼诱到你的窝子里?周围的鱼首先是通过嗅觉觉察到可食性或者喜食性物质(这里面可能也包括了鱼体侧线感应,而视觉因素相对几乎可忽略不计尤其肥水),寻源而至进入你的窝点,就达成了诱的目的。但这里要强调的是,这个“周围”的范围是有限的。科学实验已经验证,鲨鱼能被一滴在大泳池里的血吸引过来,这是个伪传说。当然,水温、水质、鱼种、味型强度等等因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这个被鱼感知的范围。我们钓鱼就是利用和调节这些因素来做好诱鱼这一步。
三、如何来诱
所以,要把周围的鱼诱进窝子里,我们需要根据所钓目标鱼种的食性喜好来配置窝料包括小药的味型,通常来说,野钓鲤鲫草青,我们需要接近天然类型窝料及味型,尤其是大鱼老鱼,多用粮食、谷物类本味型。不过,目前多数野钓的地方由于钓友们大量使用商品饵和小药,性质和黑坑也差不多了。而黑坑多为饲养鱼(颗粒饲料的主要成份与商品饵窝料类似)、水质偏肥,加上钓友们用的商品饵及小药味道较重,这个时候,商品饵本身就变成了一个载体,拼的就是小药,抢新鱼时就更为明显。所以小药的针对性及添加量就需要特别注意。
钓黑坑,尤其抢生口鱼时,饵料和小药的味型扩散就成了诱鱼快慢和多少的关键。饵料吸收了小药的成份和味型,它的雾化和散落就承载了小药味型的大范围扩散,再辅以高频率的抛竿,使窝点里味型通过不断向外扩散,从而达到持续诱鱼的目的。当窝子里的鱼诱到一定数量,由于饲养鱼的抢食习性,会将窝点以外的其它鱼给吸引过来,也就是以鱼诱鱼。所以我们在开始抽窝的时候,前面几口要放过,窝子里诱到一定数量的鱼再钓不迟。
而在黑坑糗鱼(塘底滑鱼)时,过度雾化和味型太强则是致命的错误,这些鱼身经百战、经验丰富,对曾经贪食香味足、雾化的东西而被刺被钓过的痛楚记忆尤甚,虽然要吃饭,但小命更重要,所以只选择天然的、甚至其它鱼吃剩的腐烂食物来充饥。
在野钓时,过度雾化和重味型也是不合时宜。这些鱼从小就没见过这样雾茫茫的境况,也没享受过如此浓香的饭菜。野生环境,危险重重,到处都是套路、遍地都是陷阱!保命要紧,赶紧跑!所以,鱼没诱来,反而给赶跑了。
季节、天气、鱼的皮毛等等因素也会影响到诱鱼,及调整不同的应对方法,今天时间到了,只能粗略带过,无法展开。写这篇文字也是希望能对新手钓友一些启示。只要勤于学习和总结,钓好鱼那都不是事儿。
钓鱼怎么做到的一钩躺底,一钩触底?
在同样的钓场以及垂钓者水平也相近的情况下, 台钓相比传统钓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因此越来越多的钓鱼爱好者学习台钓。而台钓的精髓则在于调漂,这也是其优于传统钓的精华所在。
比如“调四钓二”是很多钓友台钓入门时学习的调漂方法,但不同的鱼情和水情环境下,调漂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本文,我们介绍一种简单的三步调漂法,也属于基础级别的调漂方法,各位钓友在实际垂钓时可灵活应用。
一、调目。
重铅找底。这里的重铅也不是要非常重的铅皮,而是略重于鱼漂浮力的铅皮即可,能让鱼漂完全沉入水中。然后慢慢往上移动鱼漂,直到漂尾露出水面。 至于露出多少第一步并不是特别重要。
把浮漂往下移动子线长度+1.5倍漂身的总长度。若钓友准备使用的子线长度是20cm,漂身长50cm,则把漂身下移20+30*1.5=65cm。目的是确认底钩离底,但又比较接近水底。很多钓鱼大师都强调这么一个观点,即底钩离底20cm左右,调出的漂信号是最准确的。然后开始慢慢剪铅皮,漂下沉速度快时可以多剪点,鱼漂下沉慢时应少剪、细剪。使漂目在双钩离底的情况下,露出水面4目。这样,就是所谓的“调4目”了。
二、钓目(找底)。
找底,是调漂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各位钓友一定要有耐心。可以在底钩(或上钩)挂上大于浮漂浮力的坠(可以用橡皮,铅皮,鱼饵),通常情况下,可以双钩挂饵找底,这样找出的底比较准确。但考虑饵料雾化以及小鱼截食的因素,新手钓友可以采用底钩挂铅皮或者橡皮的方法快速找底。在步骤一的前提下,底钩挂铅皮,不断慢慢上移鱼漂,直到鱼漂露出水面2目,这就是我们的钓目了。步骤一和步骤二下来整个过成就是调四钓二了。但请注意,在用铅皮或者橡皮挂钩找底时,其重量能使鱼漂整个下沉即可。铅皮太重的话会陷入淤泥较深,影响调漂效果。
三、调整。
虽然“调四钓二”的调漂过程已经完成,但也不是说台钓调漂就万事大吉了,还需要根据鱼口信号具体调整。比如:在看不清漂动作时,可以把漂调成调4钓1,即改钓“灵”;如果调4钓2有信号却提竿不中鱼,可以适当钓钝些,调成调4钓三,甚至可以调4目钓4目。在特殊情况下,甚至可以调4钓5或者调4钓6目。在微调的过程中,哪个钓目信号明显且不跑鱼,则说明钓目调对了,即可按照当前的调目和钓目垂钓。
请注意:即使在同一水域同一钓点,不同时间垂钓其具体的调目和钓目都会有细微的变化,所以钓友在每次垂钓之前一定不能偷懒。找准钓目,才不至于老是扫兴跑鱼。
钓鱼的十个秘诀
钓鱼不限制年龄和性别所以深受人们喜爱。了解更多钓鱼的秘诀和技巧,让你满载而归。以下是我分享给大家的关于钓鱼的十个秘诀以及钓鱼的技巧,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钓鱼的十个秘诀:
秘诀1:调
就是调试钓组。范师傅出钓前,总是反复调试钓组,他说: “有人称鱼竿是枪,那么我认为钓组就是子弹;好枪必有好的子弹,这样才能两全其美,否则就不会有好的效果。”为提高鱼的中钩率,他将钓组调试到完美,非常灵敏得法,可谓一触即发,提竿即中鱼。此外,依据所钓鱼种及个体大小,选择较适宜线组进行垂钓,较好地解决钩和鱼相匹配的原则。
秘诀2:守
就是守候。范师傅钓鱼有个特点,就是做好窝点要认真守候,从不轻易弃窝,不像有些钓手做窝后见无鱼咬钩就弃窝离去,另选他处。他说,这种钓鱼方法,与其说钓鱼,不如说是喂鱼。他认为,自然水域尤其鱼稀水旷,更要有耐心坐守,才能有鱼获。鱼进窝一般都有个过程,很少有刚做好窝就有鱼前来觅食的情况发生。从这个角度看,耐心守候是何等的重要啊。当然,这个守是有一定时间和限度的,也不是无限期地守下去。比如夏季做窝后通常15~40分钟即可发窝,若超过1小时或更长时间仍无鱼问津,钓手就要考虑另选新点了。
秘诀3:活
就是垂钓方法要活,钓鱼动态化。方法活,就是不能总是用一种方法在同一个点施钓,要经常变换方法才能达到诱鱼咬钩目的。比如,饵钩移动要轻缓,要随时调整上提角度和幅度,也不能总是在窝点内引逗,必要时可到窝点外围引逗,往往会有鱼在此时品尝钩饵。另外,将钓饵始终保持动态状非常重要,这是鱼类生活习性所决定的。鱼类喜欢食活体物,甭管用荤饵或素饵,保持钓饵动态感犹为重要,在钓手缓慢移动饵钩时,往往鱼儿会追食这些“活”饵,从而大大提高中钩率。
秘诀4:遛
就是遛鱼。在现实垂钓活动中,有些钓手尤其新手见大鱼中钩后喜不自胜,不能控制好激动的心情,总想将大鱼尽快入护:于是,不注重遛鱼或操之过急,用手提鱼线,结果欲速则不达,发生鱼逃钩线损的局面。在范师傅看来,遛鱼是整个钓鱼活动中的关键环节,不可掉以轻心。较大的鱼中钩后,务必将鱼遛疲乏后用抄网抄起。
秘诀5:看
就是看天象。范师傅出钓前总是习惯性地看看天象,看是否适宜钓鱼,天象不好时就不贸然出钓,这是他多年坚持的原则。比如: “炊烟低空绕,获鱼非常小”; “蜻蜒燕子低空跑,垂钓效果不会好”; “浓雾之时不张口,雾散之后狂咬钩”等钓谚都成了他的口头禅。他常对钓友说,这些谚语都是钓鱼先辈们多年经验的总结,运用、掌握好这些谚语,对大家出钓将起到巨大的帮助作用。无疑,这些耳熟能详的钓谚对传承和发展钓鱼运动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除此之外,气温、风向、风力等因素对钓鱼也有较大影响。鉴于此,为更好掌握和了解天气,他还经常注意收看天气预报,将钓谚和现代科学技术有机结合,更好地为垂钓服务。
秘诀6:听
就是收听天气预报和听他人对水域情况的介绍。范师傅钓鱼有些与众不同,他经常随身携带一个小收音机,以便时时收听天气预报、音乐和新闻等。有次与他在同一水域垂钓,其间他对我说,今天午后本地有大风和雷阵雨天气,我知道,通常在雷阵雨到来前鱼儿有一阵狂咬钩过程。果不其然,半小时后天空乌云翻滚,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你别说,此时鲤鱼咬钩真的特勤,让我又过足了一次钓瘾。好在事先都带了雨具,均没有大碍。从另一层面讲,他每到一较陌生水域,总是耍询问当地农人或钓手,认真倾听他们对水情、鱼情等水域情况的介绍,以便做到心中有数,合理用饵、施钓。
秘诀7:观
就是观察水情、鱼情。无论是熟悉水域或陌生水域,他都要仔细观察水域中的细微变化。用他的话讲,世上任何事物都是变化的,没有不变的道理,水域中的鱼类也不例外。即使你经常垂钓的水域,每天的'水情、鱼情亦不尽相同,有时甚至变化较大。比如,水位的高低,水体的浑浊度和溶氧量等都对鱼类活动有较大影响。与此同时,他还通过观察鱼星来了解水域中有何种鱼,个体多大,密度如何等相关信息。这样就为如何垂钓,选用什么样的钓组,以及用何种诱饵、钓饵等收集了详细的信息,为合理施钓提供可靠依据
秘诀8:闻
就是到某个水域垂钓前,先用鼻子在下风处嗅一嗅,闻一闻。通过这一简单易行而又经验十足的动作,钓手可知晓水域中是否有鱼及鱼的密度等有关信息。水域中有较多鱼时,在下风处会散发出淡淡的鱼腥味。若某片水域中鱼的密度较大,空气中也会夹带浓浓的鱼腥味,反之,鱼的密度就小。
秘诀9:选
就是选择钓点。在范师傅眼里,选点是整个钓鱼活动中的重头戏,他认为,选点当否,直接关系到垂钓的效果。基于此,他不像有些钓手到达垂钓场所随便做几个窝点就完成任务。而范师傅每到 处都要斟酌水情,认真选择钓点,从不马虎,用空钩反复测试深浅、是否有障碍物,力求做到了解水域中的真情。他经常告诉其他钓友,虾有虾道,鱼有鱼道,做一名钓手必须熟悉和掌握鱼的行踪才会有较好钓效。这就要求做到四勤:即:勤于用脑,勤于实践,勤于思考,勤于总结。这样才能选好点,巧钓鱼。
秘诀10:饵
就是饵料,主指钓鱼用的诱饵、钓饵。实践证明:钓饵不是越精越好。这早已是范师傅多年的口头禅。他认为鱼类并不像有些人认为的那样, “专挑好的食,不食孬的”,其实这是误区。为此有些钓手不惜花高成本用特精饵做窝,由于香味特浓,结果适得其反,并没有好的诱鱼效果。他说:钓鱼用饵不在精,对路则成。言下之意,对鱼类要做到投其所好,不要一味在求精上下功夫,这样也许没有好的效果。诱饵如此,钓饵也是这样。范师傅的钓饵有个原则,即“钓饵不求精,保持鲜活和适合鱼胃口的就是好饵。”根据所钓鱼种,有的放矢选用钓饵,这是基本要求。他喜欢用虫饵,不但要保持鲜活,更要保持其完整性,这样才会有好的诱鱼效果,提高咬钩率。
钓鱼的技巧:
1、有经验的钓者都是钓早晚而不钓中午
夏季是鱼类食欲的旺盛、生长速度快的季节,又是难以钓获的季节,也正是鱼儿吃食的最佳水温。夏季的早晨一般气温都在15-25度之间,一般水温在20-30度之间。天未亮之前的凌晨三时左右,鱼多浮在水面吸氧,水生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而释放氧气,气压升高。此时,鱼儿食欲旺盛,四处觅食。由于早晨凉爽,人们垂钓也避开了酷暑的干扰,鱼吃钩,人感觉舒适,这时钓鱼效果最好。
夏日的辐射温度很高,中午气温最高的时候就可以达到40-60度,人都会受不了的,更别说是鱼了。这时河塘表水和岸边浅水的水面都会发烫,钓者在这样的高温下吃不消,鱼也吃不消,多数鱼避入深水凉爽处或水草下、树荫下,鱼不爱进食所以上钩的鱼也寥寥无几。中午当然可以钓,只是鱼的生活规律决定此时食欲性差,上钩率低。 所以不建议中午垂钓。
2、夏季用什么钓饵好是很关键的
俗话说:“春虫夏面秋蚯蚓,冬钓唯有用红虫”这里面包含有两层意思,1、是季节、2、是鱼的食性,具体垂钓还要根据季节、鱼种、天气、水质、水域等具体灵活运用。野外垂钓其他鱼种时要具体考虑,钓鲶鱼就要用荤饵,钓草鱼就要用素饵。鲫鲤鱼属杂食性鱼,荤素都吃,但春季以荤为主,到了夏季由于气温高,像人一样不爱吃荤,所以夏季素饵也倍受鱼的青睐,这个季节荤素对鲫鲤鱼来说,都可以使用。当然在养鱼池有鱼塘主经常喂一些颗粒饵料,所以在池塘垂钓还是素饵为好。
3、夏季钓鱼是钓水草或钓亮水好
一般到了立夏和芒种的期间,江河鱼塘的水草就会陆续长满了整个水面,将水面遮盖得严严实实。由于水草要向水中吸取氧气,水草生长时需要氧气,夜间它们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夜间鱼一般是不到水草中栖息的,直到第二天的清晨,鱼多数都到亮水中游戈寻找饵料和活动。所以夏天的早晨钓鱼多数都是钓亮水或水草边缘,而水草中是钓不到鱼的。
早晨太阳出来后一小时左右,这时气温就会不断的升高,鱼便开始逐步向水草下游动觅食,这时便可以钓草缝和草眼了。当然阴雨天和多云天气在水草边做窝还是优于亮水的,春、夏、秋总的来说钓草优于钓亮水。
4、夏钓流水或静水好
在静水中垂钓,是多数钓者不愿去的。因为夏季烈日高照,形成的水面蒸发量也会很大。而鱼儿呢?随着水分蒸发而温度上升,含氧量也在随着的减少。还有的就是水中浮游生物繁殖快,也很容易就造成缺氧,没有氧气,鱼儿还怎么呼吸,会让它们产生不适应。它们大多都是进入深水寻找新水。而流水是怎么形成的呢?多数是雨水降到陆地再流到江河湖泊,浮游生物较少,含氧量高清澈无杂质。给了鱼儿一定的需氧量,水中又很清凉,从而使它们更自在。在活水中不利于钓者很好的掌握稳定浮漂。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多数的钓者当然是选择到静水中去垂钓。
5、夏季钓鱼遇到雷暴雨怎么办
雷暴雨一般会经常出现在南风多,天气闷热的时候。它们的到来,有时连气象台也预测不准。我们也只能随机应变喽。在雷暴雨到来之前的前奏,会出现乌云密布,雷闪雷鸣,狂风骤起。这时你可就要注意下了哦,要立即找地方躲雨,这可不是一般的小雨,不能小看了它。而最重要的就是不可躲在树下、瓜棚、牛棚下、屋檐下、田野稻草、麦草堆里,而最好的地方就是躲藏在民房或建筑物里。为了你的安全着想,垂钓者不能再坚持垂钓了。还要注意的一点就是,碳素钢竿本身就导电,要把它收好了放进箱里。在雷雨过后,水中湿度明显降低,溶氧也跟着多起来,这时的鱼儿食欲正旺盛,是外出垂钓的好时机。
6、夏季钓鱼在上风或下风好
众多钓者的经验证明,手竿底钓在下风头(即迎风钓)好。下风头波浪大含氧多、食物多,上下水温平衡,利于鱼的觅食生长。但下风头抛竿困难,不易抛准、抛远,另有浮漂因有波浪不易看清。需要说的是,不是所有的钓法都是下风头好。浮钓、悬钓和抛竿钓还是上风头好,一是因为在下风头钓饵阻力大抛不远;二是抛出后风不断把浮漂向身边吹,最后到脚跟前不可垂钓。在上风就不同,顺风轻轻一抛就很远,即使抛不远,风也将浮漂和钩饵越吹越远。手竿浮钓、悬钓,线都较长,抛竿浮钓更可放出几十米,故这两种钓法在上风头好。
7、夏季钓鱼手竿用长竿或短竿好
鱼竿以长短分可以分为三类,手竿:6.3米以上为长竿,4.5米~5.4米为标准杆,3.6米以下为短竿。夏季垂钓也分为池塘钓、野外钓,在野外一般水域当然用长竿,主要是为了钓远钓深,常用杆长为6.3米和7.2米两种,太长的竿即重又笨不便操作,当然夏季要钓草的话,采取长竿短线法垂钓也可以选8米或9米,10米以上的杆子在北方不太使用。但夏季有不少钓鱼爱好者喜爱野外钓白鱼(白条)或到池塘钓鲤鱼,这一般都选择4.5米以下的短杆,端杆具有轻揉、方便、敏感等特点。
8、夏季钓鱼是浮钓或底钓好
鱼按生活习性可分为底层鱼、中层鱼和上层鱼,鲫鱼和鲤鱼属底层活动的鱼,鲢鱼、鳙鱼、草鱼属于中上层的鱼种,而一些小型鱼类如白鱼(俗称白条)、马口、溪哥、红鳞子青鳞子等属上层鱼,所以采取什么钓法主要看所钓对象鱼的种类,当然在特殊情况下有些鱼也会改变其游动的水层。钓鲫鱼一般都是采取底钓法。如果所在鱼池鱼的密度大,在垂钓过程中可能出现鱼会上浮,这时就要及时调整钓法改成钓浮。
9、夏季钓鱼用什么鱼线好
夏季的鱼经过春天的苏醒活动后,鱼的体力恢复后具有力气大,游动快,被钓着的鱼具有非常大的挣扎力,其力量一般可达鱼本身体重4-5倍,所以夏季钓鱼要比春天钓鱼用线粗一些。
手竿野外钓一般可以选择2-3号线,具体线号要看所钓对象鱼的品种,如果是钓鲫鱼选择2号线即可以了,如果专攻鲤鱼,那就选择3号鱼线,脑线要比主线小一个号即可。如果是用抛竿钓,线号应选择4号线。鱼线按功能分又分为子线(脑线)和主线(大线),两种作用的鱼线其柔软度和强度、吃水情况是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