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给各位分享的水浅钓鱼技巧方面知识点,其中也会对水浅怎么钓进行简单诠释介绍,也许能帮你解决现在面临的困惑。
本文目录一览:
水浅钓鲫鱼技巧 水浅野钓大鲫鱼技巧有哪些
1、第一步:备钓具
(1)钓竿
钓竿要长一些,野生鱼很狡猾,在垂钓时,人要远离钓点,以免惊鱼,所以,6.3~7.2米长而轻的硬调钓竿较为适宜。
(2)钓线
要选择较粗些的鱼线,如直径0.2~0.25毫米强力钓线。一方面,在垂钓过程中挂草时容易乱线,如果使用较粗些的钓线,乱线后容易复原;另一方面,也不要小觑了浅水,有时也能碰上“大家伙”,此时,直径0.2~0.25毫米的强力线也能对付得了。
(3)钓钩
要选用正规厂家生产的4号粗条伊豆钩。伊豆钩钩身较小,柄长适中,针条较粗,刚韧兼具而且十分锋利,且不怕碰到大鱼。
(4)浮漂
要选用1~2号小型细尾空心立漂。无论材质是禽羽、木质、芦苇或塑料,只要不吃水皆可。如钓流水,也可选用3号以上的浮漂。如果钓50~80厘米深的水,漂长不能超过26厘米;如果钓30~50厘米深的水,漂长只能在12~20厘米以内。
浮漂与主线的连接,不要使用浮漂座,可以使用医用滴液管靠近针头的细管,剪取1厘米长的两段,套在主线上,将漂尾与漂脚分加插入这两段塑料管内,这样可使浮漂上下整体固定在主线上,既避免了漂与主线“分叉”,鱼食饵时漂相灵敏度受到影响的缺憾;同时又避免了浮漂在草洞口翻跟斗惊吓鱼群的弱点,而这种弱点,对钓浅水来说却是致命的。这种连接法漂线一体,再小的草洞,浮漂也能够垂直放下去,而且起竿也方便。
(5)铅坠
坠分大坠和小坠。大坠以枣核形通心铅坠为好。这种坠两头尖,入水、出水阻力都较小,不易惊鱼;同时其坠中空,鱼食饵拉动主线,主线可在坠内滑动,而不是直接提动大坠,这样隐蔽性好些。缺点是,枣核坠要选用等于或略重于浮漂浮力的坠子,调试时再进行削减,比较麻烦。
小坠是以直径2毫米的圆管状中间夹塞松香粉的焊锡丝制作而成的。制作方法是:将焊锡丝一段用手工刀的刀刃压住,滚动裁割一圈,就是一个小坠。不能用剪刀剪,如用剪刀剪,焊锡丝的截面圆口就会变形,以致穿脑线受阻。小坠的长度(重量),可根据每段等于漂尾3~(6)目的浮力来截取。可截取长短不等的若干小段,以备调试浮漂时挑选试用。
焊锡丝截成小段后,放在酒精里浸泡1~2分钟,焊锡丝中的松香即被溶化流入酒精中(如果没有酒精,高度白酒也可代替,只是浸泡时间略长一些)。大坠与小坠的距离,如果水深50~80厘米,两坠间距16厘米;如果水深30~50厘米,两坠间距12厘米。
2、第二步:选钓点
(1)静处找点
由于钓点水浅,大鲫鱼胆小谨慎,惧声怕影,选择钓点要尽量选择离人群活动较远的一端或一边垂钓。垂钓者所在的钓位,要尽量选择僻静或低洼处,如堰下边、桥涵旁、树底下等能借以掩蔽自己之处。如果没有以上条件,那也要选择地势低下,尽量接近水平面的地方。
(2)草中下饵
浅水垂钓,在选择钓点时,最关键的是要选择有草的地方。浅水钓草也要本着“稀中找密”、“密中找稀”的原则。但是,这又和在大水、深水区垂钓有所不同。在“稀中找密”时,要以密为主,在“密中找稀”时,却不能太稀。
如早春,水草还没有长出水面,就要找到水草密集的洞隙处下钩;如果夏、秋季节水草已延伸或覆盖水面时,这就要看是何种水草和水草的稠密程度。如水下之草密不透缝,就要选择稀处;如果水下草稀,只是水面上由于草长而蔓延覆盖水面,那就要选择水面水草最密处,越密越好。水面草越密,水下越有大鲫藏身。
如果在有浮萍的水域中垂钓,就要尽量在下面有硬秆水草或周围有水花生的旁边选点,效果要好得多。但是要选择的地方,浮萍不能太密。如果浮萍层叠堆加,即使坠子能把浮漂坠下去,但示标反应不灵敏。
(3)测试窝点
在看好的窝点中,下饵之前,要反复测试水深和检查窝内是否干净。将主线上的单钩摘去,将活动通心坠移至主线最下端,在窝中反复测试,看是否有障碍,如有障碍就要舍弃此窝。由于水浅,不要用锚钩捞窝,只有找那些天然草洞,才能不破坏鱼的生态环境,不惊鱼群。在一片水域中,尽量寻找深一点的钓点,如果水深都差不多,就要寻找有小坑小洼的地方,哪怕深出两三厘米,效果也大不一样,这一点很重要。
(4)流水选点
要选稍大一点的草洞,给浮漂顺流下摆留有余地,尽可能选择那些顺水方向长形较窄的草缝下钩。如水下无草,选流水垂钓,一定要选择上面有稀疏浮萍流动的缓流垂钓。
(5)厚草开窝
如草盖太厚,可在厚草的中间提前几天用镰刀或锚钩开窝。窝口不宜大,20~25厘米即可。开好窝后,要将浮萍稀疏地撒在洞口上。要提前三天布饵。第一天以3-5倍的量下饵,第二天以2倍的量下饵,第三天不下饵,第四天以正常的量下饵垂钓。
3、第三步:布饵料
(1)诱饵
浅水钓大鲫,诱饵以素饵为好,自配诱饵、药米、商品饵皆可。但无论是甜味、香味、药味、酒味,都不宜太浓。在投饵的数量上,宜少不宜多。如投的是散饵,无论是干散饵或者是湿散饵,以火柴盒为计,一盒足矣。如果是细颗粒饵(尽量不用大颗粒饵),如大米、小米、药米,酒米、麝香米、玉米精等,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盒也就够了,要少投少补。
(2)钓饵
夏秋季以素饵为好,冬春季以荤饵为佳。在素饵方面,自配饵、商品饵皆宜;荤饵方面,以红虫、小虾、红蚯蚓为佳。如果以素饵做钓饵,那么素饵在质量上要优于诱饵,做到“优而不异”,即诱饵和钓饵在气上,颜色上尽量达到诱钓统一,以增强隐蔽性和诱惑力。
(3)布点要多
由于钓点水浅,垂钓时容易惊鱼,每钓完一尾鱼,特别是大鲫鱼或别的大鱼,要等—会儿甚至很长时间才能上第二条鱼,所以要多打窝子。如条件允许,可打6~8个窝子。一个钓点被钓过几轮以后,里边的鱼明显减少。
尽管窝内没有鱼了,也要少补尽可能不补窝饵。实践证明,浅水窝当天被钓过以后,补窝饵效果也同样不佳,远不如另辟新窝效果好。但是,被钓过的窝点,过了一夜再重新布饵,垂钓效果照样好,甚至优于第一天垂钓。
(4)布饵要轻
水浅鱼易惊。为了不惊扰鱼群,在布饵时要做到“轻”、“浮”、“快”。浮,就是在水面上打浮窝子,打饵器不要沉入水底送饵(流水例外);轻,就是在布饵时动作要轻,不要用打饵器猛击水面;快,即布饵时要快,动作要迅速、麻利,布完窝后,要立即远离钓点,让鱼进窝。看到窝口上起泡再行投竿。
4、第四步:遵钓法
(1)多窝轮钓
在这若干个布过饵的钓点上,要勤换钓位,轮番出击,不能死守一处,要做到守走结合,守而不“死”。当一个钓点的鱼被钓完后,要给它一个进鱼的机会。
(2)以静制胜
大鲫胆小易惊。垂钓时动作要轻,投钩时要慢,使饵食徐徐入水;换位时脚步要轻;不要在钓点上频繁晃竿;人尽量躲在隐蔽的地方;衣帽不要穿戴那些白色、黄色、红色或其他浅颜色的,而要选用那些迷彩、绿色或深色的。不要言谈说笑或大声喧哗;鱼护不要放在钓点近处的水域,以防止水波惊动钓点鱼群。静,还包括不急不躁。大鲫鱼也像鲤鱼一样,见饵不急于抢食,甚至守饵不食,有时要很长叫问,发现没有危险才肯动口,这就需要钓手稍安勿躁,耐心等待,才能挟取肥大之鲫。
(3)近窝远钓
前面提到需用6.3~7.2米的长竿,目的是在垂钓时,要离窝点远些不惊鱼。有的水面允许,窝点可以尽量选得远些,但有的浅水水面较小,甚至是小沟、小湾,钓点离岸很近,这就需要钓手后站或居于侧面斜向垂钓。
(4)细观漂相
我们先来进行浮漂调试(由于钓组为双坠,调试较为复杂,可以事前先在家中调试好)。调试时,水线在半水中空钩调平水,这是钓组总的要求。首先,主线不挂钩,在浮漂下边加铅坠,将浮漂压下露出示标5~6目(冬天露出3~4目),再挂上单枚空钩,钩住小坠压至平水。最后取下单钩,将单钩的脑线穿人小坠,再撑开小坠的脑线为接线环,套结在主线下端的接线环上,调试结束。
5、提竿迅速
当接到鲫鱼食饵的讯号后,应当机立断,果断扬竿。稍有迟疑,大鲫就可能会吐钩离窝。在扬竿时,要手腕加力,直接提鱼出水,如果稍有懈怠,鲫鱼就会钻草,尤其是大鲫和其他大鱼更是如此。如果鲫鱼钻了草,开始要拉紧钓线,等一会再放松钓线,稍等片刻,鲫鱼就会从草里钻出来逃跑,这时就可以乘机提鱼出水。
取鱼时,如果没有抄网,就要用鱼护、毛巾、衣物等套住或包住鱼出水,千万不能用手直接抓鱼。如果大鱼钻草,不能生拉硬扯,如果硬拉,必然断线跑鱼。若是身边无人帮忙,这时就要拉紧钓线,稍停一会,等鱼“稳定”后,放下鱼竿,下水拿鱼。
水特别浅怎么钓鱼
用七星漂,七星漂40cm以下的水深甚至只有15cm也是可以的,七星漂配朝天钩,长杆短线,还是要打窝。钓点选择浅水中较深的地方,或者直接选水浑浊的地方,水浅一般鱼在中间
更多关于水特别浅怎么钓鱼,进入:查看更多内容
水浅怎么钓鱼
水浅钓鱼应该准备好的诱饵和钓具,避免周围高声喧哗。
1、水浅不容易藏鱼,水浅温差也大,不如深水安全,大鱼到浅水觅食会非常谨慎的。就算你饵料味型好,再有吸引力和诱惑力。大鱼也会十分小心和谨慎,会一点一点靠近窝点,有吃口也不会太凶猛。同时因为水浅,进窝的大鱼也会十分有限,数量上也不会太多。
2、浅水区域很容易搅窝和炸窝。由于水浅,大鱼又胆小性滑,始终保持警惕性。岸上任何一点响动和人的高声喧哗,都会惊吓到大鱼而奔逃,同时也使其它鱼儿跟着逃之妖妖而炸窝,很难再回头觅食了。
3、水浅控鱼、遛鱼很难上岸。由于水浅大鱼中钩后,操作不当岸上人的吵杂更会使大鱼受到惊吓,拼命争扎猛力摆头逃窜就会造成切子线、拔河断主线最为常见。再一个,由于经验不足,抛竿过远没有给扬竿留下余地。竿子立不起来,也就很难控鱼和遛鱼的。往往都是抬竿瞬间造成拔河切线跑鱼。
浅水塘钓鱼技巧
有的时候在浅水塘里看见有很多鱼,忍不住垂钓却一无所获,怎么办呢?只要掌握我所说以下几点,在浅水塘也能有好的鱼获。
一、浅水垂钓对鱼的影响
浅水鱼塘(指水深在30厘米以内水域)垂钓难度很大,一般情况下很难钓到鱼,只见鱼儿游,不见鱼儿咬钩,钓友望鱼兴叹,其影响主要有:
1,浮漂的色彩影响。浮漂制作生产时为醒目,以各种彩色红、绿、白、黄、蓝、黑、莹光色等涂刷漂身、漂尾。醒目的色彩在浅水中对比大,鱼儿不敢靠近这些色彩,增大鱼儿的恐惧心,警惕性大大提高,造成浅水鱼难钓。
2,浮漂被风吹动,漂尾压水,随波起伏晃动,色彩鲜艳对鱼的影响。由于水浅,鱼与漂处在同一层水面,漂立于整个水层或大于整个水层,鱼儿不敢吃食,而且黑漂、送漂现象极难见到,增大了钓鱼的难度。
3,钓组的影响。漂脚与坠接触,细长漂更是如此,距钩太近,浅水中长短脑线均受此影响,再细的钩、坠、线在浅水垂钓影响都是大的。常见到饵丢在鱼嘴边它也不张口,人能看见鱼,鱼也能看见人。鱼受惊害怕,四处躲避,保命要紧,更不敢吃食。
4,人影、说话声、竿影、风声对鱼的影响。浅水中这些影响最大,哪怕是一点极小的动作,鱼儿也轰然四逃。常见身体晃动一下,水中鱼儿受惊跃出水面,搅动浑水,不敢轻易靠近钓钩,连小鱼也怕,浅水垂钓因此没有收获。
5,其他因素影响。浅水氧量足,升温快,鱼儿游动少,吃食小心;水中微生物含量多,生长快,鱼儿缺食现象少。当然还有天气、水质、饵料等等诸多影响垂钓的原因。
二、垂钓浅水的对策
浅水鱼难钓,原因多种,只要找到找准客服影响的 方法 ,还是能钓到鱼的。首先要有接近或适合该水域色彩的浮漂,越自然越接近水域色越好,只要能浮在水面,鱼儿能大胆吃食就行。枯树枝、水边草梗、麦秆、高粱杆、玉米杆、麻杆等物做漂,在浅水区就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有次见一老者,用鱼塘里浮在水面的玉米杆芯做漂,连连上鱼,而且是大鱼,用正规的的高级浮漂反而不上鱼。证明了色彩在浅水中对鱼的影响很大。其次人避其影禁其声,动作轻,少走动站立,尽量离开水边,远离钓位静候鱼上钩。浅水不宜打重窝,只可零星的打轻窝,少量的甩几粒或不打窝效果好于打窝钓。再就是短脑线(脑线以5~8厘米为佳)。小钩、细线、轻坠短脑线专钓浅水的组合方式才能克敌制胜。
三、浅水垂钓的 经验
经多次垂钓浅水,我将浮漂改为自然色的小泡沫漂(由直径为6毫米,长40毫米的硬度较大的泡沫制作),垂钓时用该鱼塘底污泥涂抹,使白色变成黑灰色,从而使鱼儿受干扰惊吓小,吃食加快,上钩率明显提高,克服了色彩对鱼的影响。
综上所述,浅水池塘钓鱼,必须有良好心态和隐蔽性,就地取材,因水制宜才能有所收获。小钩、细线、轻坠、端脑线,超小短漂色不艳,垂钓浅水是关键。
水浅怎么钓鱼 水浅钓鱼的方法
1、夏季在水浅鱼塘钓鱼比较难,深水区水温凉,所以尽可能找背阴处、相对深一点的窝点。
2、如果有草更好了,巴掌大的草洞都比光水区好钓,近点、远处均好于光水区域。
3、可以长杆短线,便于操作,如果有浮萍,还可以长杆短线活蚯蚓“戳拱钓”。
4、如果全是光水,尽可能找树枝、石块、树根、砖瓦杂物等有障碍物背处、缝隙。
5、脚步要轻、动静要小。
钓浅水鱼的时候,有哪些方法可以让你钓到手软呢?
一、钓点选择
水面或是水下并没有水草、并没有杂乱无章地形和坑坑洼洼的水域是不适宜浅水区钓的,我们要绕开这类彻底的光水面。要选择在有一定的水草浮在水面的地区;或者选择有石头、海边和物品之底;和选择水下有土洞坎埂的不整平地区。这种水域内,垂钓打窝时,钩饵滞留在这种条件的边沿,以避免出现不挂勾而使人心烦的状况。
二、逗钓法
逗钓,便是引逗鱼来咬钩。钩饵入水时倘若一段时间内看不到水波荡漾,就轻轻地往上提竿3-5cm。提竿姿势一定要小,幅度也尽可能的轻,不用有节奏性地提竿,只需钩饵往上或往左边、往右边少量挪动一段距离就可以,鱼饵运动起来了,有利于造成鱼的专注力。
三、戳孔钓
因为水里水草多,水中的鱼不方便四处摆动,因此住宅区有固定不动的范畴,鱼儿基本都日常生活在自身所属的小范围之内。水草多的是水域鱼很细化,但每一个草洞里几乎都鱼多,因此,垂钓时既可推广鱼饵的制做钓窝,还可以见草孔就下竿。
四、扬竿时
扬竿起鱼时姿势要小,要点是:首先用手腕子的能量饨竿(也有人叫擂竿),目的是使渔钩牢固地刺伤鱼唇,随后竖直往上提竿,千万不能斜着扬竿,由于斜着扬竿,动作幅度很非常大,杆子在水面斜着掠过,会打扰水域里的其他鱼儿。往鱼护放鱼时,也最好不要让鱼在鱼护中扑通溅出水花。
五、常见问题
1、大家在垂钓的情况下需要注意尽量减少行走,影子的摇晃和步伐的震动会同时影响鱼儿。因此在选择钓点时要了解自然环境安静,自己也要有耐心、维持静下心,做到不惊鱼的情况,这个是很关键的。
2、指定选窝,在没有挂底的前提下,尽可能把窝定在40—50cm之外的水域,这类水域因避开岸上,鱼的主题活动要更胆大,更经常,因此相对性近海的湖水会看起来略浊一点,这对垂钓是很有益的。如果把点做在水底的边沿,获大鱼的机遇就多一些。假如这种水域经常出现大鱼主题活动,鱼饵量还要大一些,一般在一Kg之上,争得在团伙内产生大面积做雾化混浊区,能有益于诱来群鱼。
3、最终在执行垂钓时,因为使鱼尽早咬钩,较好无需爆炸钩糟食饵钓法,而应改成串钩钓法或爆炸钩上各自撤单饵,那样,可融入各种各样鱼儿咬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