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带你了解掌握关于汨罗江哪段好钓鱼方面知识要点,其中也会对汨罗江哪段好钓鱼的地方方面内容进行简单梳理介绍,希望能帮你解决现在遇到的困惑。
本文目录一览:
关于汨罗江
【地理位置】
汨(mì)罗江是湘江在湘北的最大支流。位于中国湖南东北部。上游汨水有东西两源:东源出江西省修水县境;西支出湖南平江县境内东北的龙璋山,两支流在平江县城西汇合以后,向西流到汨罗市磊石山注入洞庭湖。汨罗江全长253公里,流域面积达5543平方公里。长乐以上,河流流经丘陵山区,水系发育,水量丰富。长乐以下,支流汇入较少,河道展宽可通航。为湘江在湘北的最大支流。
汨罗江的主要支流有昌江河、纸马河、车对河、钟洞河、木瓜河、黄金洞。罗水发源于岳阳县芭蕉乡坳背里,西南流至汨罗市大丘湾入汨罗江,长88公里,流域面积595平方公里。昌江河又名梅仙水,源出平江县西北部幕阜山西麓傅家洞,于杨梅港入汨罗江,长84公里,流域面积670平方公里。汨罗江分为南北两支,南支称汨水,为主源;北支称罗水,至汨罗市屈谭(大丘湾)汇合称“汨罗江”。
【历史典故】
汨罗江的出名,主要是因屈原的关系。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著名的政家、诗人屈原被流放时,曾在汨罗江畔的玉笥山上住过。公元前278年,楚国都城郢(今湖北江陵县)被秦军攻破,屈原感到救国无望,投汨罗江而死。
汨罗江在洞庭湖东侧,属洞庭湖水系。在汨罗江注入湖口以上约1.5公里处,潭水很深,是三闾大夫屈原投江殉难处,名曰河泊潭,有石碑记其事。河泊潭为汨罗江的一部分,因为此处不太深,又为汨罗江的弯曲部位,故名河泊潭,相传三闾大夫屈原就在此处投江,为了纪念他,每年五月初五,沿江的人们都在此处投放粽子给屈原飨食,另外还举行大型的民间龙舟赛。原来在河边立的碑石已被洪水冲倒,至今还没有修葺。
当地传说,屈原投江始不沉,待衣裤装满泥沙才自沉下去,因此今又称此地为沉沙港。屈原自被楚襄王放逐于洞庭湖一带后,无日不为他的祖国的命运忧心,想到处于战乱中的同胞的悲惨处境,他更痛心。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楚襄王逃陈。屈原惊悉后,怀着极其悲痛的心情,经汉水北岸,永远告别了故乡秭归和首都郢,然后南行至今长沙。但心中总在眷恋着祖国,于是又折回洞庭。残酷的现实终于使他感到了绝望,自度已无出路,平生的理想和抱负都已付诸东流,便在汨罗写完《离骚》的最后一章后,在此怀沙自沉。汨罗江边的百姓纷纷划着各自的船只往屈原投江处,想抢救这位爱国诗人。人们担心江中的鱼虾啃噬屈原,在划船前往营救的同时,纷纷把自己船上的粽子投向江中喂鱼虾,由此形成了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的习俗。但是一代爱国诗人还是无法抢救生还,屈原投江几天后才被渔民打捞上来,头部已被鱼虾噬去一部分,其女儿女婿便给他配上半个金头埋葬,女婿担心有人掘墓盗金头,遂以罗裙兜土筑疑冢,遇神助一夜间竟筑成12座疑冢。
【历史遗迹】
汨罗江两岸粉墙村舍,桃红柳绿,民风淳朴,水草肥美,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风貌。今留有屈子祠、骚坛、屈原墓群等古迹和遗迹。屈原墓位于汨罗山上,12个小山式的封土堆散布在1500平方米的山坡上,这些土堆前立有“故楚三闾大夫墓”或“楚三闾大夫墓”石碑,是屈原12疑冢。每逢农历五月初五,汨罗江畔的百姓总要举行盛大的龙舟竞赛活动,以纪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
【现实生活中的汨罗江】
在人们的想象中,汨罗江是诗家的圣地。余光中的诗句“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再一次被万人传诵。现实生活中的汨罗江是什么模样?执法检查组沿江而行,看到的却是坍塌的江岸,连绵的沙堆,屡禁不止的淘金、挖沙船,肆意倾倒江中的垃圾,汨罗江不再充满诗意。
平江嘉义镇的献冲村,远山叠翠,汨罗江绕村而过,为幽静的小村带来了灵气。但很可惜,这些都只是残留在村民们记忆中的片段。如今的汨罗江带给献冲村的,除了泥沙,还有挥之不去的恐惧感。魅影一般的淘金、挖沙船,在这段江面留下大量的矿砂、尾堆,挤占河道,造成半边阻水。在献冲村一组的江边,湍急的江流受阻变向,将江岸冲刷得支离破碎。据估算,仅仅这几年时间,一组已被冲刷、崩走田土近10亩,本来远离江岸的3户人家,现在几乎临江而立,日听江水奔流,夜忧江岸坍塌,3户人家11口人,人人岌岌自危。
据介绍,象献冲这样的状况,无论是在平江境内,还是汨罗市域都不鲜见,只是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平江处于汨罗江的上段,采矿、淘金排放的污水、尾砂,污染水质,阻碍水流。进入汨罗市,江水流势减缓,然而挖砂船的无序采挖,破坏河道自然形态,极大地影响汛期安全。执法检查组成员、多次参与汨罗江整治行动的市人大农业委主任委员袁荣华说,汨罗江的治理,关键在保持水土,污染问题也不容忽视。治理的重点就是打击非法淘金、挖砂,尽管受利益驱使,非法采挖一时难以禁绝,但经过多年的努力,大家的认识已经统一,只要协同作战,常抓不懈,相信用不了多久,一定会还汨罗江以清白。
【相关作品】
汨罗江 作者:白玉
初闻新作已忘归,
字字落地皆生辉。
汨罗江边咏天语,
思潮如涌笔如飞。
一声长叹一声雷,
天公不怒而自威。
忽闻豪杰为贼屈,
天下英雄不胜悲。
请问汨罗弼时镇从长沙怎么走?那里有哪几个水库可以钓鱼并且鱼还不错?
你好,欢迎你去弼时!因为我就是弼时镇旁边的一个镇的。
既然是钓鱼,你应该是自己开车吧。自己开车的话,你可以选择走京珠高速,在青山铺下高速,下了高速之后,走一点点107国道(往岳阳方向),就到了弼时镇了,大约花费半小时的样子。当然你也可以不走高速,可以从长沙出发,走星沙,再上107国道,一直沿107国道走,就能到弼时镇了。
如果你不是开车而是坐客车的话,你可以在汽车东站,选择长沙到弼时、长沙到白水、长沙到汨罗等班车,都经过弼时镇的。特别是你选择长沙到弼时的班车的话,他们一般都会到弼时的玉池大山下面,玉池大山下面就有弼时水库,而且开中巴的那些司机我认识的几个都喜爱钓鱼。可以找他们介绍和推荐。
水库的话,我知道的有弼时水库、望麓水库、跃进水库,还有李家段镇(就是弼时镇隔壁)的对家洞水库。李家段镇的对家洞水库,我就熟悉一点,每年的春天时候,水库四周都是钓鱼的人,可以说有上百人之多,都是来钓小鲤鱼和鳜鱼的,钓小鲤鱼不要钱,钓其它鱼可能要钱。
其实不要水库,都有很多大的池塘可以钓鱼的呀,像湖南农科院那,就有很多池塘,我去年看到那些钓工程鲫的,可是三四十条一钓;出了星沙,在水渡河桥那,就有钓鱼场,到了青山铺那107国道旁也有钓鱼场,到了李家段镇铜盆渡槽那也有钓鱼场,很多的。
我也是钓鱼爱好者,擅长钓鲢鱼和鳙鱼,可惜一直在广东这边漂泊,很少有机会回家钓鱼。可以说,我唯一的爱好就是钓鱼了。真的很想丢掉一切,回家钓鱼去。
渔窑小镇游记
早晨出发的时候天气像生气的灰姑娘,阴沉着脸。没过多久,生气的灰姑娘开始哭了,秋雨绵绵,细密的雨丝在天地之间织起一张灰蒙蒙的幔帐,如丝、如绢、如雾、如烟,像一副没有尽头的画卷。被雨水打落的桂花洒落一地金黄,细雨中散发着一阵阵的清香。
我一个老男人在老婆的鼓动下与小区舞蹈队的十几位大美女们在这样的天气出游,别有一番情调。旅游的地方是岳阳市湘阴县洋沙湖渔窑小镇,是我有过耳闻但没去过的地方。
不知何因大巴没有走高速,驶出岳阳大约一个小时,路过屈原投江的汨罗江。沿着省道又走了将近一个小时,路边呈现一栋栋徽派小别墅,公路两旁收拾的格外整洁。车慢下来,正好停在一处路标边,我的座位正好能看到箭头指向前方左宗棠纪念馆。
左宗棠也是我心仪已久的大英雄,没有他收复新疆,祖国的版图会损失几百万平方公里呢。
可惜导游讲此行不包括左宗棠纪念馆,看来是为再来湘阴留有的遗憾了。
差不多十点左右到达渔阳小镇,下了大巴,眼前的情景让人惊掉下巴。有几十个足球场大的停车场竟然停着几千辆汽车,人山人海,还有黑人游客。除湖南的车我还看到了广东、江苏、四川、北京的车牌,这可大大出乎我的意料,看来是我孤陋寡闻了,渔窑小镇早就名扬海内外了。
下车第一眼就看到醒目的“梦回渔窑,”这是一个充满湘湖文化的小镇。
在鱼窑小镇的牌楼前导游讲话:“请大家安静一下,这里是我们的第一站:渔窑小镇,这里是洞庭湖渔文化和洋沙湖窑文化,围绕着洋沙湖建设四广场四十三院落,在这里大家自由活动,这里没有门票,三个小时后在大巴前集合出发到下一个景点——洋沙湖花海。”
这么大这么漂亮的新建景点儿,竟然不收门票!在旅游景点到处涨价的今天,这里不收门票?真心的敬佩湘阴政府领导及经营者的用良苦用心。
渔窑小镇有四条街,分别是渔街(千帆街)、窑街(万窑街)、湖湘美食街、人文景观街组成。
而渔街的由来是早在3000年前东周时期,有一个子爵小国为躲避战乱南渡洞庭于此定居,这个小国叫罗子国,罗子国的先祖因为善于织网捕鸟而获封子爵,南迁后罗子国的遗民将织网的技艺传承发扬,依靠洞庭区域丰富的渔业资源发明了各式捕鱼工具,形成了规模化的捕鱼作业,成为具有真正意义的渔都,三千年传承的洞庭渔业文明便构成了渔窑小镇的渔字。
至于窑字那肯定是与瓷窑有关了,2014年在洋沙湖区域考古发现了刻有“汉安二年”年号的瓷片,被陶瓷学者认定为中国最早的青瓷。随着洋沙湖周边大量的窑址被不断发现,洋沙湖也被认定为最早的瓷窑集中烧造中心。称为湘瓷祖源,渔都瓷祖,渔窑小镇因此而名。
在唐宋时期,渔窑小镇是一个繁忙的大码头,每天都有大量的南北货物在此交割转运,钟楼便是在那个时期兴建的,宋徽宗”北狩”时被损毁,今复建。钟楼的作用是用来统一号令,也就是用来报时的。
听雨桥
相传为岳麓书院首任山长周氏命名,公元1015年,大宋天子召见周式入京面圣,途径洋沙湖被过往船只吸引目光,观湖景入迷以致天降阵雨而不避,践行者为纪念此事便将此桥命名为听雨桥。
楚云院(青楼)
始建于宋神宗熙宁六年(公园1073年),清末毁于大火,今复建。
它最初仅供码头船老大休憩商谈之所,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些曲艺表演、宴会住宿等纳入营业范畴,后形成青楼格局。每年科举大考之年,众多读书子弟赶考选择留宿于此,那这些文人墨客与艺伎就上演很多的故事,楚云院便有一段韵事。
岳州举人王璨兴读书十分上进,但连试三次都落榜,心中难免抑郁,在第四次赶考留宿于洋沙湖码头,在夜间泛舟不禁在船上感叹,后远处有歌声来相和,是名叫绿檀的一位青楼姑娘。两人一来二去便产生了感情,但因赶考不得不离别。临行绿檀作一首小曲留作纪念。王璨兴便赴京赶考,发榜时名列前茅,但当时北方战事吃紧,皇帝命他随军任职,转眼七年过去,王璨兴再回洋沙湖时,虽楼台在但绿檀已经不在,后得知自己走后不久绿檀因思念成疾已经病逝。有好事者得知此事后便取其小曲中的楚云二字就将这楼馆命名为楚云院。
锦昌隆记钱庄
前身为当铺,为当时实力雄厚的巨富,由福州人陈运文创立约唐宪宗时期。因少时家道中落,读了几年书便出去谋生,陈运文很快在洋沙湖一处工坊工作,成为了一名帐房先生,是工坊得力干将。在买卖风生水起时,工坊东家得罪了官府的人,陈运文因此受到牵连交了许多钱财才脱身。在快饿死时被一群窑工救起。陈运文便加入窑工,勤恳好学,赚了本钱,创建了锦昌记当铺。后一直为陈式子孙守护。
清道光年间传到嫡后裔一对兄弟手上,弟弟一日祭祖接触到钱庄的前景,回来后便开了一家锦隆记钱庄,后来越做越大。两兄弟便把两家店合并经营,主营钱庄,名为锦昌隆记,最后因战乱衰落。
岳州船坊
依托万亩大湖出江达海的天然优势,洋沙湖水域的商贸活动繁盛发展,促使了水运航线的进一步开拓,更催生了多重泛船运行业,其中造船修船便成为一项重要的服务。
岳州船坊即诞生于“远浦归帆”的文化符号形成时期——北宋,原为洋沙湖码头船东共建的整饬船只之所,最初由各家合资聘请老木工只经营修船业务,后随着码头经济的日渐发达,便合股打造成为造船、售船、修船、养船一站式服务的古代大型船舶4S店,因洋沙湖古属岳州,故以“岳州船坊”为号,直到南宋末年杨幺起义为战乱所劫才衰落下去。
三义和镖局
前身为武馆,始建北宋熙宁年间,有沈秋元、林友福、石金鹏所创。沈秋元祖籍湖南湘阴人,自幼习武,练得一身好本事,被朝廷招为官军教头。在他任教第二年父亲因病去世,便一路护送父亲回籍,在途中看见劫匪谋过路商人钱财,见两位随行好汉与贼人厮杀毫无畏忌。可贼人越来越多,两位好汉渐渐体力不支,沈秋元便拔刀而出,吓跑了贼人。于是三人因此拜了把子,办完丧事后,三人一起合力快乐武馆教人武术。因三人性情常打抱不平,被乡亲们称为“三义公”。到南宋末年,传到了新的“三义公”,当时南方正是起义多发,保镖需求量增多,武馆根据局势便转变成为了镖局,也就形成了“三义和镖局”经营百年,在蒙古人南下时息鼓。
承泽塔
这个塔叫做承泽塔,因为古代的人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经常会有河妖兴风作浪,为了求得风调雨顺不受水患扰乱,便在河岸建塔镇住河妖,正所谓宝塔镇河妖,而塔源于佛教,通常具有镇邪的作用,可以改变一个地方的气运。
杜公垂钓
唐大历三年,杜甫客居湖南,以潭州刺史韦之晋接济为生,韦之晋去世之后,杜甫非常悲伤,失去寄主之后,杜甫只能以船为家,停泊在湘江岸旁,杜甫居于湖南三年间,大多过着行舟垂钓的漂泊生活,日子过得清贫寒苦。
某一日杜公去汨罗访友,回来时,停泊在洋沙湖,渔夫们觉得杜老非常可怜,于是建议杜甫到湖岸的鱼市去设摊卖药,至少还是个营生,杜甫开始很拒绝,后来接受了老渔夫的建议,渔夫们把鱼市上最优越的地位让给杜公儿子摆药摊。
杜公的药摊,大都来自产药闻名的地方,附近长期患风湿病的、打摆子的、闹眼病的……都到药摊前来买药,生意还不错。生活不再那么窘迫,杜公更多的是寄情在山水之间,每日饱览洋沙湖的山水风光,闲暇时便抛竿钓鱼,与新老朋友谈天说地,滚沸的鱼汤,热辣的米酒,道不尽的苍生哀苦都赋予诗文之中,百世传承。
渔窑客栈
由284间渔文化和窑文化主题特色客房组成,餐饮配套主打生态美食,客房内装饰精巧儿极具人文底蕴,涵盖秦汉、唐朝、宋代、明清四大鲜明风格。将高端精品酒店的服务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地方民俗等人文特色完美结合,致力于为游客量身打造五星级品质度假体验。
游船码头
屈原问天典故:因公子兰构陷,屈原被二次流放,屈原的心境相比于第一次流放时已产生极大的变化,眼见着国破山河,而掌权者自我麻痹、不思进取、放任自流的态度更是令屈原倍感悲凉,满腔愤懑的屈子早已抱定以身殉国的信念。 就在此时屈原在洋沙湖偶遇隐士渔父,渔父以道家的理念劝诫屈原,却发现屈原死志已决,最后只能高歌而去。在此之后,屈原于汨罗江自沉,以身殉国。
仙翁对弈(洋沙湖由来)
洋沙湖的由来源自于仙翁对弈这一其妙的传说,在很久以前,洋沙湖所在原为巍峨高山,是神仙洞府。盛夏的某一天,两位仙翁在此弈棋,其中一位仙翁嫌天气溽热,便将杯中仙酒洒向天空,霎时间,仙山下沉变成一片翠湖,另一位仙翁大笑说道“好、好、好,”扬洒成湖,此湖就叫扬洒湖。后来人们耳口相传,变成了洋沙湖。
《渔父》是屈原怀沙自沉前的最后一篇文章,故事便发生在如今的洋沙湖区域。
曾经鱼窑小镇的衙门
济云堂药铺 、牛记粮油铺 、湖中心的白鹭岛 、河神广场和河神庙、民俗戏台 、魁楼 、眀澄布庄 、甘妃行宫 、白鹭酒庄......。
表了半天还有那么多的景点儿,没说到,最好还是身历其境亲身体验吧。
夕阳的余晖,均匀地涂抹在小镇高低差落建筑的墙上,边走边逛不知不觉就走到了洋沙湖游船码头,一片浩淼的湖水展现在眼前,夕阳在云层里时隐时现,为抓住那落日前的余晖,我用相机手机一阵狂拍,恣意享受这美好一刻。
徜徉在湖边悠然自得地望天、看日落......不正是元代词曲家马致远笔下“夕阳下,酒旆闲,两三航未曾着岸。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所描写的场景吗?如果你想要寻找一个与其平时生活工作的环境不同、远离城市喧嚣的地方,来放松自己释解压力,渔窑小镇会是一处不容错过的诗意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