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会给钓友们逐一谈谈草塘如何钓鱼,以及草塘如何钓鱼视频教程对应的相关知识要点,希望对各位钓友有所帮助,参考借鉴,可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为什么草塘有大鲫鱼就是钓不到
1、大鲫的生理发育所需。入冬前是大鲫的摧肥期。为了准备渡过漫长的冬季,大鲫必须大量摄食来育肥自己。进入冬季后鲫鱼的胚卵开始发育,也需不断地补充营养。开春后大鲫进入产卵季节,产卵前后的鲫鱼必须强烈摄食以恢复其体力和体质。
2、受自然食物匮乏所迫。在温暖季节,野生鲫鱼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食物源。特别在夏季,各种生物大量生长繁殖,使鲫鱼的食物富裕有余。因此在这个季节用什么好饵也难钓到大鲫。10月中旬以后,各种生物的生长繁殖逐步减缓乃至停止,各种生物逐步进入水底泥中越冬,而鲫鱼胚卵则开始发育。此时大鲫处在食物匮乏和需大量营养补充的阶段,这就迫使大鲫不得不主动出击四处寻找食物。这种状况一直要延续到新的自然食物大量产生之后。
3、大鲫的生物特性所致。大鲫鱼吃食稳重,矜持,动作缓慢,需要平静的吃食环境。高温时,窝中常有小杂鱼抢食,还未等大鲫进窝,饵料就被抢劫一空;另外,窝中有小鱼闹钩,会使垂钓者经常提竿而吓跑大鲫。天凉后进窝的小鱼少了,大鲫才得以有机会进窝大胆吸食。大鲫对气压比较敏感。气压与温度具有负相关性。天凉后大气压强一般比较高,有利于调动大鲫吸食的积极性。
天凉钓大鲫,必须针对其特征特性有的放矢。
一、、拖钓法。
天凉后鱼一般很少进窝,因此垂钓时不应固定窝点守株待兔,而应主动出击,采用拖钓的办法进行垂钓。每次都将钩线尽力向前远抛,待沉底数秒钟后,若无鱼咬钩,则提竿将钩线缓慢向岸边移动,每次移动的距离为30~40厘米,到达近边无鱼处再提起向左(或右)移动50~60厘米,向前方远抛,就这样周而复始,每提拖几次就能钓上一条大鲫鱼。
拖底钓法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手竿要长些,便于远投。竿身不宜太硬,一般可选用6~8米碳素纤维竿或中软调玻璃纤维竿。配线径0.6~1.0毫米优质尼龙线5~6米,不要过长,防止投抛不便,拴伊势尼3~5号小钩1~2枚。二是钓饵最好选用鲫鱼喜食的荤饵:如红虫、大平二号红蚯蚓等。若钩装蚯蚓时选用长15~20毫米的鲜活小蚯蚓。鱼情好可装一条,鱼头稀或有其他不利因素影响,可一钩穿2~3条。挂钩方法是,先从蚯蚓的中段横穿1~2条,最后再用一条从蚯蚓头部向后三分之一处纵穿一条,三条蚯蚓在钩上抱成一团,头动尾摇,在水底拖拽时很能引起鱼的注意和食欲,大大提高咬钩率。三是利用竿长线长的优势,每次投竿尽量远抛,慢慢找到鲫群隐藏的“居住区”,再“送货上门”,通过钩饵前后、左右移拖,将“美味佳肴”送到“各家各户”,让它们毫不费事地抬头就能吃到可口的佳饵。四是采用走钓的办法,何处有鱼何处下钩,何处鱼多鱼大何处重点钓,鱼情不好提竿即走,不要恋战。
二、、多点布窝施钓法。
在有水草覆盖的自然水体中,鲫鱼多藏身于水草之下,不便采用拖钓法垂钓。此时鲫鱼行动迟缓,游游停停,呈三三两两散状分布。且野水大鲫数量不多,密度不大。如果采取集中诱钓,恐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像这种情况可通过多点布窝,广泛诱集。虽每个窝点诱鱼不多,但可通过多点取胜。我经常同时打5-6个窝,每个窝子钓起1-2尾大鲫便立即换窝,如此循环往复,一天下来,也能钓上2-3千克鱼。
多点布窝施钓法也必须使用7米以上的长竿,我们多用8-12米的竿子。但钓线不宜过长,一般风线1.5米左右,水线视水深而定,这样便于递草洞。线号1-1.5号。浮标调成负目,使铅坠的沉力略大于标的浮力,钩用5-6号的丸式钩或3-4号的伊豆钩。诱饵要粗细搭配,我一般将麸皮炒熟后再用兑了几滴药酒的开水澎涨,然后再与相当于麸皮40%量的酒细米混合即成。钓饵一般用整条红蚯蚓挂钩,以增加蚯蚓的蠕动度。一般选择晴暖天气垂钓,垂钓时要轻提钓饵,以便刺激鱼儿吸钩。
二、悬坠“动饵”垂钓法。
我们用台钓法池钓大鲫鱼时,一般以钩饵还未完全落底时接口最多。温暖季节,鲫鱼食欲旺盛,它们在抢食下落的食料的同时,也会频繁地贴底寻食一些落底的饵料,因此会出现底钓、浮钓皆有效的现象。天凉后,由于水温以及鱼体本身生理因素的影响,当饵料落入水中的时候,能够激起它们食欲的也仅仅为那些缓慢飘落的“动态饵团”,而一旦这些饵团完全落底后,它们一般难得再去理会这些“死饵”。
天凉用“动饵”垂钓要尽量选用灵敏度高的钓组。主线0.8-1号,子线0.4-0.6号,子线的长度应长一些,可长到25-30厘米。要选用钩条细、重量轻、钩尖锋利的袖型钩或关东型钩。浮标要选用那些号数小、标体和示目细长的较为适宜。钓竿要轻巧、弹性好,建议使用三七调性的硬调竿。饵料的选择应注意选用比重较轻的薯粉类,避免使用比重较大的颗粒饵。调时不要过度揉搓,防止将饵团打死、打僵,影响其雾化效果,调出的饵团一般以2分钟内全部化散为宜。在窝点已确保有鱼进窝的情况下,适时地采用拉饵垂钓有时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垂钓时为了增加钓饵的动感,还可将两个固定铅皮座的太空豆上拉30厘米,使铅皮座离双钩饵的距离进一步拉大,以此增加子线入水后的摆幅,延长钩饵落底的时间。
野钓鲫和坑钓鲫区别
一、鱼性
1.坑钓,一般是钓从养殖坑刚捞出来的鱼,这样的鱼对人的警惕性很弱,不怕人,甚至有打窝声音越大鱼越往跟前凑的情况。
2.野生鲫鱼则恰恰相反,对岸边异常情况的警惕性高,我们这时候才会发现它生性胆小的、索饵谨慎的特点。垂钓时就不要猛吹神侃了,竿尖入水的幅度也要小,尽量保持一个安静的环境。
二、鱼形
1.鱼坑老板为了吸引人气,投放的鲫鱼一般都比较大,345、456两的居多,飞这样的大鲫鱼还是很过瘾的,为了抢鱼,许多人都使用超硬调性的竿子。纳闷的是,钓这样的生口鱼,很多朋友宁肯切钩断线耽误时间,也不愿把线用的粗一点。
2.野钓就不一样了,半斤的鲫鱼连杆上的情况在野钓时候就不多见了,123两的是最多的,野钓用调性适中的竿子,钓小鲫鱼有手感,碰到大的也能降低跑鱼断线几率。用战斗竿去野钓,就有些牛刀杀鸡的感觉了。野钓鲫鱼时,倒是特别要注意线的颜色和粗细了,越隐蔽越好。
三、打窝
1.坑钓鲫鱼时,在放鱼之前,同志们早就通过长枪短跑把窝子打好了,打窝子是为了分鱼,窝子打的好,打的重,分的鱼就多,剩下的就看基本功练的怎样了。
2.野钓打窝,就复杂多了。刚从鱼坑转战到小河、水库那会儿,我用鱼坑的打重窝的方法打窝试验,屡屡失败,并不是水广鱼稀就要打重窝聚鱼,尤其是钓鲫鱼。首先,手抛饵打窝更是使不得,本来底下有鱼,也给吓得没了踪影。其二,窝子打的过多也很容易把水下仅有的几条小鱼喂饱。其三,重窝容易招来巨多的小杂鱼,船钉子,这野地里的杂鱼跟鱼坑的杂鱼虽然是一个品牌,却有着完全不同的性能,动力性能极强,能把浮漂拉的像跳蹦床。
四、浮漂
1.坑钓鲫鱼,最常见的是抛洒颗粒喂养长大的鲫鱼。这样的鱼,大都有在水下抬头去接饵的习惯,因为如果谁不接不抢的话,就被别的哥们抢食了。被逼无奈,它们只能改变原本在水下尾高头低拱食的习性。所以,钓这样的鱼,想钓得更快一些,就需要钓接口了。鱼很快,用长尾短身短脚,翻身迅速下沉缓慢的浮漂较为合适。鱼稍慢,可用长尾短身长脚,重心更靠上的浮漂来施钓。虽然理论上讲钓半水以上,也就是打浮,会更快,但由于我们打重窝的饵料都是沉底的,所以,从实际坑钓情况来看,钓离底接口和钓底会更稳定一些。
2.有人说不用浮漂,插根筷子也能钓鱼。不要再耻笑说这话的人了。他们从侧面说明了一个情况:野生鱼动作大。我的几十上百大元一支的浮漂用在野钓中,无论是长身短身,硬尾软尾,达摩王冠,漂相几乎都是一样的,一样的乱。刚开始很不适应,无奈,花两块钱买了支漂尾根筷子差不多的浮漂,使用后状况明显改变,动作变得稳定清晰。这给人的感觉倒是,无论我们在鱼坑用着有多么钝的浮漂,在野钓时都是足够灵敏的。
3.从漂相来说,坑里的鲫鱼基本上都是感情深一口闷,一口就吃死。而野生鲫鱼吃食则很谨慎,见到鱼饵要蹭饵、拱饵、探饵、涮饵,最后才是放心的吞食,真正吞食后,漂子动作的幅度会有明显的变化。相对坑钓,吃食的过程要长很多。夸张点说,有鱼过来咬钩时,点根烟、解个手都不耽误把它提上来。
五、鱼饵
1.坑钓鲫鱼,最常用的就是红虫拉饵。红虫是不得不用,人家都用,咱不用就会输的很惨,也是目办法的事。关键是红虫配什么商品饵来拉,这是许多人搞不明白的。如果您对形形色色的饵料还不够熟悉,建议使用颗粒饲料加红虫拉饵,喂鱼的饲料就是最好的鱼饵。另外一个原因是,我们打窝子用的也是颗粒饲料加红虫。这样配饵,即便对鱼坑不摸底,也比使用不熟悉的商品饵要好。也可以通过颗粒试钓后,从中找到重新配饵的思路。记得有一次我用东峻鲫鱼饵加红虫狂拉,结果拉来的全是大鲢子。
2.野钓用饵其实更复杂。对野生鲫鱼的喜食口味判断起来就比较难了。每个季节也都有明显不同。对鱼饵的状态要求也大不一样了。纯商品饵往往到不了底就化没了,而且野钓并不是雾化越好越招鱼。对于雾气腾腾的窝子,野生鲫鱼往往是不敢光顾的。不熟悉的味道、没见过的大场面,它怎么敢光顾。一般,野钓用饵的状态要偏硬偏粘为好。山东高密出品一种“小黄饵”,一块钱一包,状态就象橡皮泥,从塑料包装袋里挤出来直接挂钩使用。刚见到这种鱼饵时,给我的感觉是,这是给不会开饵不会钓鱼的人准备的,做成这样只是为了方便,根本没有雾化怎么能钓到鱼。可后来发现,我的丸九丸十系列却每每都会惨败于它,方才明白其中的道理。
六、鱼竿
1.鱼坑岸边整齐、深浅一致,上鱼快,3.6、3.9米的竿子是比较合适的,4.5米的竿子在频繁的起竿下就显得笨拙和累人了。
2.野钓地点复杂多样,上鱼慢,4.5米的鱼竿能更好的适应不同的环境。
野钓的收获可能不多,但其中的奥秘和乐趣一点都不少,野钓能真正提高对钓鱼的方方面面的认识。还有更重要一点就是,你不用担心会有人在水里下家伙。
垂钓鲫鱼几种漂象及处理办法
鲫鱼是大家经常 垂钓的对象。在垂钓中因为调和钓的习惯还有用钩用饵的不同,浮漂会产生很多的动作。有的钓友归纳为灵与钝,也有的钓友总结出饵的状态问题。在这里我仔细归纳总结了几年来的的垂钓实践中经常遇到的几种漂相和具体处理办法。作为衬托红花的绿叶,我抛砖引玉,希望大家指导和互相交流。
1)明显的顿口,提竿即中。这是钓鱼人追求的好口。大家总说 好口好口。只要能清晰的看到动作,提竿在上唇中鱼,就是好口。其实明显顿感和轻微的眨眼,都是水下的状态改变而传递到浮漂。只要您能够分清楚是否是鱼就饵,就可以了。这里要说一点,如果你明显看到动作,提竿中鱼。但是钩是在下纯或者鱼嘴的旁侧,说明钓的有点钝了。尤其是上钩频频中鱼而多不在上唇,肯定是钓的钝点了。可以 轻微的下动浮漂。一目半目的距离来调整。
2)动作明显,顿感清晰。但是提竿多空。这可能是钓的过灵甚至离底了。在细微调整以后没有明显改变,可以检查是不是饵的絮状物过多,拉丝残留是不是太大。钩是不是太大了。频频点口而无鱼。可能是钓的灵了鱼仰头吃饵,也可能是吸食残留和棉絮状态带动线组。也可能是钩大鱼不能吃进嘴去。
3),动作明显,空钩多,并且挂鱼腮帮子脸蛋子和身体等处中鱼。可能是饵的味道过浓。或者过腥或者过香。把鱼吸引过来,但是鱼有警戒心或者是饵不适口。(不包括滑鱼,单指生口)在钩旁转来转去,但是不吃钩上的饵。这个时候可以把饵加些颗粒为主的饲料。比如超诱,比如野战系列,也可以加味道轻点的鲤鱼饵。也可以加化绍新全能3#。用这些清淡的饵来淡化主饵过于浓烈的味道。
4)浮漂上下翻飞,或者和发电报一样,或者半水快速黑漂。甚至浮漂不站立就大线绷直有鱼要线。多是白条和小翘嘴抢饵。解决办法很多不一而足。我多是换大漂大坠快速带饵沉底,也可以加大饵的黏度,去掉腥饵清淡为主。钓鲫鱼全部避免白条是很困难的。
5)浮漂在水底突然快速黑漂或上顶。提竿多空或者挂上麦穗鱼。不用说,是麦穗捣乱(我不知道学名)。这鱼嘴巴小吃饵凶。处理办法也很多。我多是加大饵黏度去掉腥香。还可以钓的钝一些。比如无钩调平水钓高目。也有钓友采取浓香大腥,把鲫鱼或者大鱼引诱过来冲跑杂鱼。但是野钓时候大鱼密度小,这个办法有的时候不奏效。
6)浮漂是孙悟空的棒子----定海神针。一动不动。除了水域没有鱼,就要考虑是不是钓过底了甚至大钝了。饵是不是不对路。是不是水下有淤泥把钩没过了。钓过钝了重新调漂。饵不对路,则换饵。最难对付的是淤泥和水草。可以在下钩挂稍微大点的饵找到底后轻微细致的调整。或者换袖钩等钩条细自重轻的钩。也可以把饵加雪花粉减轻比重。
7)抛竿后,浮漂下沉到两目,又缓缓升到三目或四目,一种情况是饵脱落了。再是小鱼来吃饵,但只是顶在口上,吃不进嘴里。处理的办法是将竿子稍向后拖一下,将浮漂压入水中。移位漂下压入水后又回到露四目,说明双钩已无饵。如移动时发现浮漂有短促有力下沉的信号,说明鱼已吞钩,应迅速扬竿。
8浮漂在稳定钓目时,不见上下浮动,而是不断左右慢慢摇摆,时而为漂尾小幅度抖动。这不是鱼儿咬钩的信号。前者是鱼在水体中下层游动、觅食引起水流、水压变化 影响到悬坠移位带动浮漂出现的信号;后者则是上层的小鱼在戏线、戏漂。
以上是我垂钓的心得。其中皆不包括被钓放过的猾鱼。因为我很少垂钓滑鱼,不敢在这里妄谈。能来到老鬼论坛和大家交流,很开心。希望钓友网友各抒己见,多多指导互相学习。也希望老师们指出缺点和错误。学无止境,很高兴在这里能学到垂钓知识。
让鲫鱼疯狂着迷饵料
1、阿魏50克研末,蜂蜜少许,加炒香的面粉50克,滴几滴香油,揉成小丸,对鲫鱼有特效。
2、麻雀7只,木香、丁香、岂桂各10克。将麻雀去毛去内脏,用香油炸酥,与三味中药共同研成细末混匀,拌入250克炒香的面粉中,用少许清水搅匀,搓成小丸即可作饵。
3、玉米面70%、面粉15%、奶粉15%,糅合成饼状,蒸熟后蘸取夜态鱼肝油即可使用。
4、大豆粉40%,用文火焙香,面粉40%,麦乳精10%,豌豆粉10%,以牛奶调成混合面团即可。
5、容量500微克1支的针剂维生素B12 5支,匪菜花20克,羊油50克,面粉300克。将面粉炒香放凉后取出,洒入维生素B12,拌以匪菜花、羊油,加水揉匀制成小丸即可使用。
6、炒香的大豆粉40%、面粉40%、熟土豆泥20%、炒香的芝麻粉、奶粉及去皮的鲜蚕豆泥各若干,互相拌和,撒以少许中药山奈末,加水揉搓成团,裹以湿纱布随用随取。
7、红薯50%、玉米粉20%、黄豆粉20%、花生粉3%、蛋黄3%、奶粉4%,以上6种相混合即可使用,重点推荐的一种效果最佳的配方。
8、将保留红色衣皮的花生仁用文火炒香后磨粉。加上适量炒香的面粉及少量豌豆粉,以三份豆浆、一份椰汁的混合液糅合,即对鲫鱼有特效。
钓鲫时鱼饵状态的变化
一、软与硬
鱼饵的软硬,主要取决于和食的加水量,正常状态的软硬度应该象耳垂儿或嘴唇一样。如果过硬,极可能会出现跑鱼的现象。因为当食太硬时,钩从食中脱出穿透鱼嘴时受到的阻力较大,因此可能钩得薄,当鱼用力挣脱时即会脱钩。食过硬的另一个缺点是雾化效果差,且这将影响诱鱼与集鱼的效果。若鱼饵过软,将很难抛出,并且在下沉的过程中损失太多,有可能到底后钩上基本没食了。
二、松与粘
鱼饵的松与粘取决于和食时搓揉的程度,搓得越多粘度就越大。鱼饵过粘或过松,与过硬或过软的效果相似,但它可以对软硬进行调整。当食硬时,少搓几下即可,起到与正常食相似的作用;当食偏软时,多搓几下也可当作正常食使用。这种调整的饵料与正常饵料在作用上的差别,我们后面还要讲到。
目前市售各种鲫鱼饵料,对搓食的要求是不同的。比如最常见的东峻鲫饵,必须多搓才能使用,有时为了增加粘度,还用热水(开水)和食。而日本的丸九黄鲫饵(一目),则要求少搓或基本不搓。其它各种鲫饵的粘度一般都可以通过和食中的搓来达到理想状态。如果多搓还达不到所需的粘度,除上面提到的用热水和食外,还可通过加粘粉或白面来满足粘度的要求。但这类方法通常极少使用。当需要降低饵料的粘度(不是硬度)时,一般只加雪花粉。这是一种无色、无味、无粘化饲料,减小粘度的效果极好。此外也还有一些粘度很低的鲫饵,如日本丸九的黑卿饵等,但其中都带有它们自身的味道。当这种味道与你所用鱼饵的味道相辅时,亦可使用。
粘度与硬度通常关系比较密切。当食过硬需要加水时,必然要通过搓揉和匀,一搓便会过粘。食过软加干食后多搓。同样也会过粘。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注意调整粘度是很重要的。
三、轻与重
这里所说的轻与重,是指鱼饵的比重。这已是钓鲫用食中较为高深的问题,需达到一定的水平方可涉及。简单来说,比重大的鱼饵下沉快,但不利于鱼的吸入;比重小的则相反。此外,食的比重对浮漂的灵敏度还有影响,调漂时要考虑到食的比重这一因素。比如正常的“调4钓2”,食重即偏钝,食轻则偏灵。一般说来,粘硬的食比重都较大;松软的食比重则较轻。食的比重可以通过校漂时测试。比如你对的是4目(空钩半水),上好双饵后抛入水中看漂尾下沉多少。一般应以下降3~4目为宜。如下沉过多,需将漂对得再高些;若下沉过少则应对得再低些。当然,这与漂尾的粗细以及上食的大小还有着直接的关系。
四、大与小
钓鱼时,上食的大小是一个既简单又重要的问题。即使是在正常情况下,也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因为食的大小起码是应随着鱼的大小而变化的。然而即使如此,总归还要有一个大致的概念,一般来说,象泡开的黄豆那么大就差不多。鱼饵过大,影响鱼吃食时顺利吸入,会有漂动没鱼的现象。也可能吸人后鱼嘴钩得薄而脱钩。太小则不利于窝子的形成,诱鱼效果不佳。
五、异常饵料的使用
在普遍情况下,鱼饵总是按正常状态来使用的。但每次钓鱼,水下的情况是不一样的。要做到针对各种不同的鱼情来调整饵料的状态,是提高上鱼率的重要手段。
先说鱼食大小的变化。在刚开始下钩时,鱼饵一定要大,目的完全在于诱鱼。当鱼逐渐开始上钩时,可将饵的大小恢复正常。如果上鱼的速度越来越快,便应改为低于正常的小饵。这一方面可提高鱼吃食的准确度;另一方面也可防止集鱼量过大,鱼群乱抢食谁也吃不着。若上鱼率有明显降低的趋势,则应加大鱼饵,边钓边注重诱鱼。水浅的鱼塘常有这种情况。
鱼饵的比重与大小是有密切关系的。在正常情况下,以用偏大且稍重的鱼饵为好。鱼吃食状态良好时不会对灵敏度和上鱼量造成影响。但在鱼吃食很轻时,比如冬季钓,或夏天气压低,或钓竞技池很滑等情况,便应用偏轻且较小的饵,这样有利于鱼的吸入。使小且轻的饵钓底时,要特别注意水线的深度,因为饵很轻,漂坠下降的幅度特别小,容易出现食没落底的现象。这时常用的“调4钓2”已不适合,而应改为对几钓几的方式。
前面我们提到过,食的软硬与粘度是有着紧密关系的。但硬食却绝不等同于粘食。粘度低且又软的食很难抛出,如果增加一些硬度可起到易抛的作用。偏硬却较松散的食雾化效果最好,这样的食通常只有在诱鱼时使用。比如在很适合钓半水的情况下,一开始打窝子诱鱼时,便要使用偏硬(干)但很松散的饵料。食可以上得很大,抛出后入水即抬竿,让食散开后慢慢向下飘落,这样诱鱼效果非常好。
硬且粘的食通常是比较忌讳的,如果再大就更要不得。但在一些特殊场合下,也儒要使用偏粘偏硬的食,最典型的情况是闹小鱼。野生的小杂鱼游动能力好,抢食的本领比大鱼强得多。这时如还用普通的饵,没等落底便会被小杂鱼抢光。加大食的粘度与硬度,再适当地上大食,可以对排除小鱼起到一定的作用。这样的食小鱼吞不进去,又啄不光,可保证落底后有食在钩上。
再比如当鱼不爱吃食,需要用“逗鱼”的方法提高上鱼量时,也不能使用正常粘硬度的食,这种食当你拉竿逗鱼时,极可能脱离钩体而使钩上没食。这种情况下,对食的调整应以增加粘度为主,而尽量少增加硬度,这样可较好地保持钩尖的韧透性。若食又粘又硬,便会较多地出现跑鱼现象。
再比如刮风天钓鱼很难抛食,也需用增加粘硬度的方法来解决。任何一种食,无论是增加了粘度还是增加了硬度,比重都会比原来大,尤其是增加粘度,变化更大。有时鱼塘的水很深,这样食在落底过程中损失较多。这时应造当地增加食的粘硬度,或较少地增加粘硬度而改上稍大一点的饵。这些都可保证落底后钩上有饵。一般来说,单纯增加硬度对雾化效果影响较小,而增加粘度则对雾化效果影响较大。但增加粘度可提高食在钩上的保持性。
以上所说鱼饵各种状态下的变化,都是相对正常情况而言的,且变化的幅度只是有限的一点点。其中提到的一些特殊情况下的用食,也仅仅是实践中较有普遍性的几种,目的是以此来说明饵料在使用上的变化与上鱼量是有很大关系的。
垂钓是目前流行的一种休闲活动,如何能钓好草塘呢?
板上打窝钓鱼。但这并非钓草塘的最好方法。草塘当中的无脊椎动物、微生物过多,不乏陆生虫类。有限的鱼类从不为食物发愁,并且,对于不习惯性的食物很少张口。一般来说,这种鱼塘里的鱼儿嬉超过食,垂钓时钓手只能钓两头(黎明和傍晚),人很辛苦。
钓草塘最好的办法是长竿短线钓法,走钓不打窝,围着鱼塘转,但饵料必须因地制宜,选用岸边的或者水里的虫子。竿子要选用5、4米以上长度的,必须是那种专钓鲤鱼的炭素硬调竿儿。渔线及竿的一半儿长,最好采用墨绿同野草色调相近、不具反光的线儿,一般以1号线为首选。
因无法遛鱼,鱼钩要用牢固点儿的,伊势尼1-2号钩。要用小漂、短漂儿,一般的钓水皮的短脚短身短尾的浮漂即可(台钓漂不适合钓草缝)。钓鱼时在水面找较宽一些的草缝下钩,钓水深的一半儿,漂相多为黑漂、少量上调。上鱼时用腕劲刺鱼,随后毫不犹豫、在鱼儿尚未反应时连惯动作,竖直将鱼提出水面。这类方式也只是钓钓鲫鱼儿,一旦遇上大鲤鱼只能自认倒楣,多数情况下是断线跑鱼。
通常情况下下钩不过1分钟就可能咬钩上鱼,超出3分钟不上鱼则需挪窝子。一个草空儿一般可钓个3、2尾鱼,鱼不可能多、也不必等候,一个个草缝钓过绕塘一周可稍做歇息,随后继续轮钓。提示一下:一般准备2个鱼户,一大一小。大的放进第一次下竿儿的水里,小的则随身带用于盛鱼。绕塘一周后倒净鱼儿户的鱼获。
选位:应在钓场挑选鲫鱼聚集最多的地方或鲫鱼常常活动的线路(鱼路)。春天温差较大,虽然白天阳光明媚,但水温仍然过低,在挑选钓位时,挑选光照充足或生长有水草的浅滩。
诱鱼方式及饵料:初春的鲫鱼活动范围小,游速迟缓。因此初春钓鲫不易打大窝,最好用蘸粉法打窝,钩饵最好是鲜活的红蚯蚓,在钩上挂二至三条。使用中先将钩饵碰水后再放进蘸饵内晃动使钩饵沾满蘸饵,反复数次,直到拇指尺寸既可。
垂钓时可挑选左右两钓点一大一小打二个窝(打一拇指尺寸蘸饵为小窝,2次以上为大窝)。根据效果再决定续窝的量。如果每钓上一条鱼后沾两下蘸粉放入窝内续窝效果会更好。蘸粉打窝法的特点是饵料细雾化好,在钓饵入水后即开始雾化,使水里产生从上至下,由小到大的雾化区,起到很好的诱鱼效果。
窝奠定几分钟后既可开始垂钓,但下钩后无须静等,每隔十几秒钟就要提竿逗鱼一次,只到确定窝中无鱼再转换窝点。如果两个窝内都长期无鱼进窝,证实鱼不爱游动。
这时就可采用牵逗钓法:当窝内无鱼时将钓竿轻轻提到但不要让钩饵距地,向一个方向牵动,如这一方位无鱼可再换另一方位,但每牵动十几厘米应间断十几秒钟并认真观察鱼漂,当发觉鱼漂有鱼情反应时要立即终止牵动等鱼咬钩,鱼不咬钩时可轻提钩饵诱鱼,(将挂有活蚯蚓的鱼钩提离路面十厘米再放下)只到钓起为止。可不要小看了这类钓法,在春冬两季用此方式垂钓通常比打窝钓的效果明显。
怎么钓鱼啊
秋季如何钓鱼
秋天到了.
鱼儿为了储存能越冬.
就到处觅食.
食量很大.
是鱼儿活动地又一个高峰.
也是钓鱼人地第二春天。但到了晚秋.
鱼地活动量减少.
钓获量也下降.
有地钓鱼人就此歇手.
来等待一个漫长地冬天。笔者有十余年钓龄.
主钓野塘.
到了此时.
根据多年经验.
照常出钓.
而且收获颇丰。在此我总结了晚秋钓草塘鱼地方法.
以飨读者。
一,
精心准备钓组。1.线要细。在保证拉力地前提下.
钓线越细越好。线越细越有隐蔽性.
越不易惊鱼。线地颜色以墨绿色或灰黑色为好.
有好地保护色。
2.钩要小。鱼钩宁小勿大。晚秋鱼地活动力和挣扎力较夏天弱.
因此可以用较小地钩.
提高钓组地灵敏性。
3.漂要对。可以根据自己地爱好选用蜈蚣漂或台钓漂.
漂体应大小合适.
调漂以灵敏为佳。
4.坠合适。坠用铅皮卷制.
要做到大小合适。可以台钓.
也可用传统坠在底钓法.
但坠在底时.
坠不可太重.
否则浮漂不灵敏。
5.竿要轻。竿子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3.6~5.4米地手竿一支.
不要用双竿。以碳素竿为佳.
竿子要轻.
要轻拿轻放.
提高上鱼率。
二,
精心选好钓位。由于草塘中有较多水草.
而且鱼也都是身经百战地“滑鱼”.
它们在屡屡经历危险之后形成条件反射.
见钩就怕.
见饵就回避.
所以在此钓鱼.
必须选好钓位.
不要选那些经常有人垂钓地“老窝”.
也不要选在水草中。“老窝”里.
即使有鱼.
也很难钓获.
而如果把饵放在水草中.
则鱼看不到.
也不会取得好成绩。应选在水草地旁边.
选在进出水口.
选在流水和稳水地结合处.
这样就会有所收获.
会出现意想不到效果。另外.
也可根据渔谚来选择;
“秋钓雨蒙蒙.
晴钓早雾中”.
“静水钓犁尖.
流水钓凹湾”.
“早秋钓阴.
晚秋钓阳”等.
也可大有所获。
三,
窝食要少。在草塘面积小时.
切勿打重窝.
窝食一定要少.
甚至不打窝.
由于草塘中经常有人垂钓.
鱼已形成了条件反射.
见窝就跑.
打窝往往作用不大.
反而会引起小鱼闹窝子.
得不偿失。
四,
钓饵要精。常言道;
“三分钓技七分饵”.
饵料在钓鱼中有着非常重要地作用。在草塘钓鱼.
贵在天然.
天然不惊鱼。面饵要用谷物味大地如豆饼,
玉米面,
红薯等(有时可加入少量商品饵但不要太多.
以免惊鱼)。荤饵宜用蚯蚓.
直接上钩垂钓.
效果很好。
五,
上饵要小。在草塘钓鱼.
其中地鱼“久经沙场”表现出极强地警觉性.
因而常出现窝中有鱼.
但鱼就是不吃饵地情况。如何对付这种“滑鱼”.
不仅要在钓组上下功夫.
而且钓饵要做得小.
麻痹鱼地警觉性.
提高上鱼率。
只要你能把握以上要领.
那么在晚秋也能钓好鱼.
在较冷地季节里.
同样可以获取比较满意地钓获。
秋天使用的饵料
秋天是鱼类摄食的旺食期,各种鱼类都在准备过冬,疯狂进食堆积脂肪,时间大概在九月初到十月底,往年在西安地区经常钓到十一月底,这段时间是一年当中最佳两个时间段的其中一个。
抓紧时间,能有不错的收获,主要垂钓鱼种,鲫鱼.鲤鱼.草鱼.在此推荐几种不错的钓饵以供广大钓友试用:
(一)蚯蚓.蛆虫.首推自不必说。
(二)玉米面七份,最好是黄色的越细越好,面粉两份,江米面一份,加入少量白糖,放在一起搅拌均匀,用开水冲汤成稠糊状,稀稠程度以能做成窝头为标准,上笼蒸20分钟就行,出笼放凉掰开揉搓成团,揉搓时加入几滴香蕉香精,加入几滴丁香.山奈.曲酒,千万不能放多,多了效果反而不行。有句俗语说得好,“江湖就是一张纸,捅破不值半纹”,这种饵的制作关键就在软硬度上,宁软勿硬,香料宁少勿多。
(三)在前一种饵料的基础上再加一个烤红薯,揉搓成团,效果也不错,也是软一点好。
(四)将新鲜玉米用打浆机打成糊,(A)三分之一糊.三分之一泡发颗粒饵.三分之一鸡饲料,放一点香料,加一点曲酒,用白面调粘稠度,制作海杆炸弹饵很好用。(B)将玉米糊过滤后,加入白面,再加一把炒香的黄豆面,任何香料不用加,揉搓成比耳垂软一点,做钓饵也是相当的不错,有兴趣的钓友可以试试。
钓鱼 草塘草密不好下钩 如何钓
蹚几个鱼窝备用,
在水深一到一米五的不同地点,鱼竿能够着的范围清理出几个方圆二十厘米的洞,将底也清干净,并蹚出鱼儿进出的鱼道数条。打好诱饵。就可以钓了。
或者用锚钩,扯带出一块空隙地点也可以钓了。
或者选择钓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