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带你了解掌握关于桑叶钓鱼方法方面知识要点,其中也会对桑叶钓草鱼挂饵方法方面内容进行简单梳理介绍,希望能帮你解决现在遇到的困惑。
本文目录一览:
用草如何钓鲤鱼草鱼
①先打窝,最好是拿钓草鱼专用的饵料②可能是你鱼线鱼钩的问题,不能用太粗的鱼线和交大的鱼钩(不知道你是用手杆,矶杆,还是抛杆钓的,各种杆的鱼线和鱼钩粗细大小都是不一样的)③既然是用青草尾鱼,那你也用草钓啊!但选草也是有讲究的,用他们尾鱼的草,选草根的上面一小段放在鱼钩上,这中钓法最好是矶杆钓!④还要看天气,如果天气很热,很闷,比较难钓的,鱼是不吃的,除非你逆风钓。 就这些吧,等我想好了再来!!!!
在野钓草鱼的时候钓饵与诱饵配方是什么呢?
一、诱饵
1、药米诱饵
药酒制做,一般挑选粮食酒为好,尤其是优质的高粱酒最好。按应用一年的量,香松、灵草、排草、滑石、小茴各100克、大黄80克,丁香20克、山柰50克,剁碎后泡入50度以上的高粱酒中,三个月后药酒即泡成可用。制做诱饵也包含着因时、因时制宜的学问,以中原地域为例:小米、玉米糁、麦子调和拌匀(此三种粮食,能够独立用,还可以多种拌在一起用)。就地域而言,用饵要以不变中有小变,在此基础上,因人而异,可附加一些个性调料如酒槽、豆饼(花生饼、菜籽饼),浮钓时,也可添加些麸皮等。用前取药酒适当,与小米、玉米糁等调合后,密闭于塑料瓶中,置放在太阳下晒,使之发醇,略带酸味。使用前在以上饵料前提下,可再加一些味饵如草鱼香料。此种饵可做诱饵,也可装到“水怪”漏盒里,浮钓时钓草鱼、鲢鱼应用。
2、草窝诱草鱼
打草窝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打沉底草窝,主要用于手竿钓草鱼;另一种是打浮面草窝,则用以海竿浮钓草鱼。在钓鱼地收集一些青草(或玉米秆叶)用绳子捆成稍大些的把子,内裹一层(砖、石皆可),并栓发布,上连一个塑料瓶(或泡沫)定位抛入钓点的水里,就能够在草捆的旁边四周和流水的下游边施钓。
二、钓饵
1、产品饵
产品饵方便使用,好装钩、雾化快、聚鱼快、上鱼快,节省时间和重量。
2、虫饵
垂钓草鱼的虫饵很多,应按季节变换和钓场环境适度选用。如:小河虾、蚯蚓、红虫、蚱蜢、蜻蜓、飞蛾、蟋蟀、油葫芦、蝉虫、青虫、蚕、蝗虫、竹叶虫等都是草鱼最爱食的虫类钓饵。
3、块(儿)饵
熟红薯、土豆、南瓜切成10~15厘米尺寸的格子。不能蒸得太熟过软,稍硬一些对钓草鱼、青鱼、鲤鱼均有成效。
4、菜叶、草饵
如:胡萝卜叶。取新鲜的萝卜叶,放至半干,揉成拇指头尺寸的球形,装到钩上,外露钩尖,钓草鱼的效果相比嫩草的效果要好很多,也很容易挂勾。应用韭菜叶,用两块韭菜叶卷起来,成为一个扁球形,用钩挂上,钓草鱼有特效。应用南瓜花,把2个花重合在一起,用钩在花上多穿几回挂牢,钓草鱼很有效。除此之外也有河岸边的嫩水草、芦苇芯、桑葚或桑叶等,都是草鱼喜爱吃的。
一个很多年的老池塘,养鱼放钓的问题
池塘养鱼主要饲养技术包括混养和密养、轮捕轮放、日常管理和综合经营。
混养和密养在同一池塘里混养和合理密养习性不同、食性各异或同一种类而规格不同的鱼种,是中国池塘养鱼技术的核心。鲢、鳙生活在水体上层,草鱼、团头鲂生活在水体中、下层,青鱼、鲮鱼、鲤、鲫、非鲫等生活在水体底层。将这些不同种类的鱼混养在同一池塘中时,不但可增加池塘单位面积的放养量,而且由于各种鱼类所需的饵料不同,能充分利用池塘中的各种饵料资源,产生互利关系,又防止了水体的富营养化和改善池塘生产条件。将同一种类不同规格的鱼进行混养,可在生产食用鱼的同时生产大规格鱼种,从而减少培育鱼种的池塘,扩大了食用鱼的饲养面积。在合理的密度范围内,只要水温适宜、水质良好、混养鱼类的比例和放养鱼种的规格适当、饵料质优充足、饲养管理细致,就会提高产量。
轮捕轮放 即一次放足鱼种,饲养一个时期后,分批捕出其中部分达到商品规格的成鱼,再适当补充鱼种。采用这种方法能使池塘单位水体始终保持适宜的密度,从而提高单位面积的鱼产量。
日常管理控制池水颜色是日常管理的主要技术措施。豆绿、茶褐等良好水色是一个综合性指标,它标明池水中的浮游植物是以隐藻、硅藻及其他藻类为优质种群,如这些藻类形成水华,表明各种营养盐类充足,代谢中间产物分解快,溶氧状况良好。为使水色良好需适时适量施肥和注入新水,排出池水。饵料主要是水草、旱草和藻类,另补充配合饵料、油饼类、谷类和糠麸或田螺、贝类等。投饵要适时、适量、定点,以便检查鱼类摄食情况。施肥的目的在于培养池中的浮游生物,以禽、畜肥和绿肥为主。高产精养池内由于鱼类放养密度大,投饵施肥量多,易导致溶氧量下降,威胁鱼类生存,必须及时注入新水或氧气,以避免鱼类泛池、浮头现象发生。
综合经营中国常以池塘养鱼为主,与家畜、家禽饲养、养蚕、种菜等综合经营,以充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和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废弃物,节约能源,维持生态平衡,提高经济效益。如广东的桑基,蔗基、果基,鱼塘,就是在鱼池堤埂植桑、桑叶喂蚕、蚕沙和蚕蛹等养鱼,鱼粪肥塘,塘泥肥桑,使鱼、桑、蚕都能很好生长,形成水陆相互促进的多种经营的良性循环人工复合生态系统。池塘养鱼技术要点 1.淡水鱼类养殖的基本概念
淡水鱼类养殖是将鱼种投放到水体并加以一定的饲养管理,或对水体中的鱼类资源进行繁殖和保护,从而获得高产量鱼的生产方式。目前中国的淡水鱼类养殖品种有30余种,根据养殖鱼类的特点,水体条件,以及养殖措施等,淡水鱼类养殖分为如下方式:
根据养殖鱼类对水温的要求分类:温水性鱼类养殖,一般水温为15_30℃,如鲤鱼、草鱼、鲢、鳙、鲫和团头鲂等;冷水性淡水鱼类养殖:一般适温为10_20℃,如虹鳟、细鳞鱼等;热水性鱼类养殖:一般适温为18_30℃,如罗非鱼、淡水白鲳等。
2. 根据养殖水体条件,养鱼种类和规格、水域类型及养殖措施,淡水鱼类养殖又分为如下方式:
a. 静水养鱼和流水养鱼
b. 单养、混养和套养
c. 池塘养鱼、稻田养鱼、河道养鱼、湖泊养鱼、水库养鱼、网箱养鱼、围网与围栏养鱼及工厂化养鱼等。
d. 精养、半精养、粗养等。
3.以下就池塘鱼类养殖技术的重要环节,做一要述。
池塘养鱼
池塘养鱼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使用的养鱼方式,目前产量约占淡水养鱼的60%以上,具有投资小、收益大、见效快、生产稳定等特点。
鱼池条件:
面积:一般成鱼池面积为5_10亩,这样易于管理。亲鱼池、鱼苗池、鱼种池以3-5亩为宜。
水深:一般成鱼池水深2_3米。北方的越冬池以严寒最厚冰层以下1.5-2米为宜。鱼苗池、孵化池水深为1.0_1.5米为宜。鱼种池一般要求水深1.5-2.0米。
水质:水源充沛、水质良好是养鱼的根本条件。
底质的要求:池塘底质最好是壤土,砂壤土,其次是黏土。
4.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休整池塘,清除池底杂草、杂质、平整池塘。
a.清塘消毒
土法清塘:即冬季排干水,通过池底冻结、干燥和爆晒来清除敌害,改良底质。
药物清塘:可使用生石灰或漂白粉。
b.注水和培育水质
池塘消毒后,待药物毒性消失,即可住新水,在鱼种放养前7_10天,既投基肥,培育水质。
5. 鱼种放养
放养大规格鱼种是池塘养鱼的一项高产措施。大规格鱼种具有抗病力强,成活率高,生长迅速的特点。在池塘饲养条件下,草鱼一般放养体重0.25公斤的鱼种,经过4个月饲养到秋季可达规格0.5_0.75公斤,如放养0.5_0.75公斤的可长到1.0_1.5公斤。鲢鳙鱼一般放一龄鱼种,12_18 厘米规格,到出塘可达0.5_0.75公斤。其他鱼如鲤鱼、鲫和团头鲂都放养一龄鱼种,密度偏稀一些,规格为12_14厘米左右,经过几个月的饲养,鲤鱼可达规格0 .5公斤,团头鲂150_350克,鲫鱼100克以上。
6.高产放养模式:
各地根据多年养殖经验,经过科学总结,制订了许多放养模式,在此不一一列举。在此仅介绍80:20放养技术:
1). 用上述标准方法准备池塘。
2). 将规格均匀一致的能摄食颗粒饲料的鱼类(如鲫鱼)的鱼种和规格比较均匀的滤食性鱼种(如鲢鱼)放入已准备好的池塘中,大致分别占总产量的80%和20%。
3). 以一种营养完全、物理性状好的颗粒饲料,按规定的计划和方法饲喂80%的鱼类。
4). 在整个养殖周期中,始终将池塘水质维持在一个不会引起鱼类应激反应的水平。
5). 在收获时,主养鱼(80%)的个体应大小均匀、达到上市规格。
7.鱼种放养密度
各地使用的放养密度应根据池塘条件因地制宜。对于首次采用80:20池塘养鱼技术的养殖者,每亩水面收获时主养鱼的重量不超过以下的限量:
a. 在增氧受限制、不能冲水的池塘,其鱼重量定为167公斤;
b.在增氧不受限制、冲水受限制的池塘,其鱼重量定为267公斤;
c.在增氧和冲水均不受限制的池塘,其鱼重量定为400公斤;
d. 连同配养鱼20%的重量,a、b、c三类池塘的总产鱼重量分别为209公斤、333公斤和400公斤。
e. 若希望出塘平均规格为500克,则a、b、c三类池塘放养鱼总数量分别为418尾、666尾和800尾。其中主养鱼占80%,配养鱼养鱼占20%。
8.池塘养鱼的饲养管理
好的管理是养殖成功的重要因素。养殖的最终目的是获得最大的利润。最大的利润是通过维持生产成本与鱼种的质量和数量、饲料的质量和投喂量、环境质量之间的平衡来取得的。科学的饲养管理具体可概括为以下八个方面:
a.经常巡塘,观察池塘中鱼群动态 每天早、中、晚巡塘,黎明前观察鱼类有无浮头现象,浮头的程度如何;日间可结合投饵和测水温等工作,检查鱼活动和吃食情况。在高温季节,天气突变时,鱼类易发生严重浮头,还应在半夜前后巡塘,以及时制止严重浮头,防止泛池。
b.除草去污,保持水质清新和池塘环境卫生,及时防除病害。
c.掌握池塘注排水,保持适当水量,防涝抗旱,防止逃鱼 根据情况,10_15天注水一次,以补充蒸发消耗,使鱼类有充裕舒适的活动空间和良好的生活环境。
d.根据天、水温、季节、水质、鱼类生长和吃食情况,确定投饵量,及时做好防病工作。
e.做好全年饲料、肥料需求量预算和分配。
f.合理使用增氧机,投饵机等渔业机械,搞好维修保养和用电。
g.注意市场行情,及时安排出塘,有条件的地方可搞好轮捕轮放。
做好池塘日记记录和统计分析 具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鱼种放养和计划收获、实际收获记录、投饵施肥记录、水质管理和鱼病记录、经济效益分析。
以上是池塘养鱼技术的主要要点。用八个字可系统地加以概括:
a.水要有充足的水源,良好的水质,适宜的水温,宽敞的水面;
b.种要有优质的品种和体格健壮的大规格鱼种;
c.饵要有营养全面的人工配合颗粒饲料;
d.密以较高的密度获得较高的产量;
f.混适当混养肥水性鱼类;
g.轮搞好轮捕轮放,也可搞轮作即上茬养成鱼,下茬养鱼苗;
用胡萝卜丁可以钓鱼吗
胡萝卜肯定不能做钓饵,钓饵的种类很多,活物的话一般钓饵用蚯蚓,红蚯蚓、红虫。钓饵又可以分为淡水钓饵和咸水钓饵。咸水钓饵主要有哈和蚌, 蠕虫,鲱鱼。淡水鱼饵用小米,大米骨头最好。还有就是自制钓饵,五花八门的什么样的也有。
一、酒糟诱饵。用酒糟做诱饵,是许多钓友乐于使用的,尤其是非常容易得到酒糟的钓友。酒糟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啤酒消糟、另一种就是白酒酒糟,也就是常说的曲酒消糟。
1、曲酒酒糟2份、麦麸1份、窝头1份,三者均匀掺和后投人水塘中,对诱草、鳊、鲤等鱼效果特好。
2、啤酒酒糟4份、豆饼粉1份、炒熟的豆粉1份,将三者调配均匀,入水后可用来诱钓鲤、鲫鱼等。
3、白酒酒糟2份、菜籽饼1份、米饭1份,三者调配均匀后入水,对诱鲤鱼效果特好。
二、酒米诱饵。酒米诱饵就是用酒和米做成的饵料。制作方法也很简单,就是将大米或碎米装进瓶内,倒进白酒,使酒刚没过米,密封严实,夏秋浸泡3至4天后取出,春冬1周左右即可,垂钓时用小瓶取一些酒米带上,每窝撒上30至50粒,这种酒米是诱集鲫鱼、鲤鱼、鳊鱼、草鱼的上佳诱饵。
三、青草诱饵。用青草做诱饵打窝,是我们垂钓草鱼最常用的锦囊妙法之一,这是因为草鱼很爱吃草,可将陆生植物如芦苇、狗尾草,或将水生植物苔草、轮叶黑藻、马来眼子菜等用绳扎成捆,投人钓点,打成草窝诱集草鱼
钓草最好饵料是什么?
钓草鱼要因地制宜。如:南方应偏重大米、中部应偏重小米、小麦、玉米等,东北地区应偏重高粱和大豆类,菜田附近的水域要多用菜叶和菜地的青虫等等。
1.商品饵。商品饵携带方便,好装钩、雾化快、聚鱼快、上鱼快,节省时间和负重。
2.虫饵。垂钓草鱼的虫饵极多,应按季节变化和钓场环境适当采用。如:小河虾、蚯蚓、红虫、蚱蜢、蜻蜓、飞蛾、蟋蟀、油葫芦、蝉虫、青虫、蚕、蝗虫、竹叶虫等都是草鱼最爱食的虫类钓饵。
3.块(儿)饵。熟红薯、土豆、南瓜切成10~15厘米大小的方块。不可蒸得太熟太软,稍硬一些对钓草鱼、青鱼、鲤鱼均有成效。
4.菜叶、草饵。如:胡萝卜叶。取新鲜的萝卜叶,放至半干,搓成拇指头大小的球状,装在钩上,露出钩尖,钓草鱼的效果比用嫩草的效果要好得多,也比较容易挂钩。使用韭菜叶,用两片韭菜叶卷起来,成为一个扁球状,用钩挂上,钓草鱼有特效。使用南瓜花,把两个花重叠在一起,用钩在花上多穿几次挂牢,钓草鱼很有效。除此之外还有河岸边的嫩水草、芦苇芯、桑葚或桑叶等,都是草鱼喜爱吃的。
怎样钓草鱼和鲫鱼 大河野钓鲫
钓鲫鱼的几种方法
无论怎样先进的经验,都不可生搬硬套,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采取相应措施。
1. 深秋冬初浮钓鲫鱼。
鲫鱼原本是底鱼,怎么可以进行浮钓?这是在特定条件下采用的一种垂钓技法。由于这个季节气温逐渐降低,鱼儿很少游动。但假如在向阳背风的高崖下银光闪闪的水域,刮着1~2级西南风,在11~14点这段时间里,水面温度稍高,水中溶氧量较多,常常可见到成群结队的鲫鱼浮游戏耍,晒太阳,有的把背鳍露出水面一动不动(稍受干扰便立刻下潜),这正是浮钓鲫鱼的好时机。垂钓时,最好把钓位选在有柴草或沙丘的隐蔽处,用长竿短线,不用坠,不加漂,装上蚯蚓饵,再蘸点香精,轻轻地、慢慢地把饵钩送到鱼群的近岸方或侧边处,不可送到鱼群的中央,以防鱼上钩后把鱼群惊散。钓群浮鲫鱼,必须由近及远,鱼上钩后,千万不能让它闹水,抖竿刺鱼后,快速向岸边或鱼群的侧缘拉。一般情况下重15O~ZOO克的鲫鱼上钩后用不着溜,可直提上岸。假如投钩后鱼儿仍在晒太阳或吸氧,尚未发现适口的钓饵,可轻轻上下提拉或轻抖竿显示钓饵,提高其可见度,诱鱼上钩。注意手不能离竿,有手感就抬竿,抬竿就得鱼。当把一个钓位的群游鲫鱼快要钓光时,应撒上制备的羊油拌麦麸诱鱼。由于羊油不沉水底,会被吹到漂浮物或水沫子的边缘,与竿梢下的浮游饵钩汇集在一起,又可形成上鱼的小高潮。
2.钓拱
在炎热的夏天,有的池塘长满浮萍,特别是沿岸水域生长得尤为茂密。当扒开一个洞,想要打窝时,一会儿又合上,很难下钩。在这种环境中,钓拱是最理想的。所用钓具很简单:一根长竿,挂上从竿捎到饵钩长约4O厘米的短线,不用渔漂,不上渔坠。这种钓法,全凭认真观察和主动出击。当听到“吧哒、吧哒”的声响时,多是鲫鱼吞食所发出的声音,同时,常能看到声响处有鲫鱼拱动浮萍,或凸起一个浮萍包,甚至伸出头在水面吸氧。遇到上述现象后,就要不失时机地把饵钩送到鲫鱼活动处。如果递钩后,没见鱼上钩,要上下提拉钓钩,以此诱鱼和显示钓饵可见度。如有手感就提竿,提竿就得鱼。这种钓法,上钩鱼个体较大,小的极少。钓拱,全靠耳聪目明、手技动作迅速,切忌钓翁群集,高谈阔论。因鱼受惊不起拱,所以防止各种干扰很重要。应把钓位选在宁静处,便于听“吧哒”声,观察“凸包”或“浮头”。有时这些动态可能是青蛙所为,但它的特点是拱着浮萍跑,一拱一条线,而鲫鱼则是上下拱动。对此,要注意区别。
3.“春钓浅滩”
我国北方过了清明之后,在池塘的背风向阳坡下,可化出一块无冰明水区。此处水温稍高,溶氧较足,经过漫长饥寒交迫“猫冬”的鲫鱼,常到此水域觅食或晒暖吸氧虽然个体较小,但警觉性很高,稍受惊动就逃之夭夭。如果能找到隐蔽处,力求避免人影和钓竿晃动把鱼惊跑,可取得较好的垂钓效果。钓位只能选在背靠高坡的向阳背风处,才有冰冻融化后的明水区。勘探明确、选准钓位后,最好头天傍晚喂好窝子,第二天的1O点钟以后再去垂钓,往往能高兴而去满意而归。如果钓位前没有沙丘或土堆供隐藏身体,最好人工架设草堆,或用近似岸色的布或草袋等物措一个隐蔽所,否则,鱼受惊后,打窝的诱饵再好,它也不敢来吃。要根据地形或隐蔽所的距离,来选择钓竿的长度。如距水面近,用小短竿操作为宜,比较灵便。如距水面较远,竿也要相应加长。不用砣,不加漂,全凭手把竿的感觉来判断提竿时机。这个期间的鲫鱼咬钩轻微,必须选用小而锋利的渔钩,装饵不超过大米粒大,裸露钩尖。随着天气渐暖水温升高,可逐步向塘内延伸钓点,同时加坠、加漂,可一直钓到在浅滩有杂草生长、小满以后。其钓获量,也随着水温的不断上升而增加。
钓草鱼,青鱼的技巧
青鱼亦称“黑鲩”是鲤科鱼类中罗亚科的大型鱼类,在我国分布很广,其最大个体重量可达到60KG,大型江河湖泊中常见个体,一般在15-30KG,而10KG下的就更多了,青鱼生长速度很快,鱼体近青黑色,以田螺,湖螺,幼蚌,蚬子,壳菜为主要食物,在幼鱼发育阶段,小青鱼也吃蜻蜓幼虫,摇蚊虫等,苔藓,浮游生物及其他底层碎屑物,它们也爱吃。
草鱼亦称“鲩”,鱼纲,鲤科,它与青鱼是比较相近的鱼种,体色则近于鲫鱼的体色,有灰白,草黄和金黄等色。草鱼在幼鱼阶段,生长速度比青鱼略快,但进入青年期,生长速度则又慢于青鱼。六冬龄时,体长约60厘米,体重5千克左右。
草鱼是因食草而得名的。维管束的苦草,轮叶黑藻,小茨藻,眼子菜,浮萍等,草鱼都爱吃。当水中草类品种繁多时,草鱼则择优而食;当草类匮乏时,就饥不择食了,连粗糙的蒿瓜叶,芦苇叶和树上落下的树叶,它都摄食。人工割来的野草,菜皮,糠糟,豆渣之类,它都爱吃。涨水后所淹没的草地,常是草鱼的育肥场所。
草鱼是中,下层鱼类,只有夜间,它们才大胆地到水上层和岸边进行摄食活动。
(一)钓具和饵料
可用钓鲤鱼的一套钓具,也可用海竿抛钓钓具。
饵料除参照用鲫鱼,钓鲤鱼饵料以外,青菜,瓜叶,熟南瓜,熟山芋,桑叶,蚕蛹,蚱蜢,田螺等均可。
(二)打塘窝
选择塘窝的位置,可采用钓鲫鱼,钓鲤鱼打塘窝的原则。打塘窝的数目和每个塘窝用料多少,也要根据水面大小和鱼头稀稠而定。但无论何种情况,诱饵备料一定要多,用饵多,目标大,诱鱼快,鱼易集中,也不容易很快吃光。
(三)泛星和吃钩方式
青鱼,草鱼摄食诱饵比较文静。正常情况下,一次泛上来两个同等大小的气泡。小鱼以单个的气泡居多,较大的鱼,泛上的气泡,都是成串儿的,就像五六个银白色同等大小的玻璃球儿。它们泛的大气泡中不夹杂小气泡,这与鲤鱼七大八小的像葡萄串儿的气泡是不相同的。气泡的大小,依鱼的大小而定。气泡约2分硬币大,说明鱼只有1KG重左右;如果气泡达到乒乓球大,则说明鱼10KG左右;气泡直径与鱼口腔直径一般是成正比的。
青鱼和草鱼胆子小,稍受惊吓,它们就会逃之夭夭。因此,垂钓时,忌大声喧哗,忌脚步踏出响声,忌击水声,忌疾如流星般下钩。
青鱼,草鱼吃饵在漂标上的反映是:标轻微的点几下,这时不能急于起竿,要等漂标缓缓地上升1-2目并稳定或漂急速的向斜下方没入中后,方可起竿。
(四)注意事项
起竿要掌握稳,准,狠的方针,青鱼,草鱼的上颚比较坚硬,而钓钩在鱼嘴中的着钩点一般都在鱼嘴的上颚,饵钩被青,草鱼吞进口中后,如果我们在起钩时钩不牢它们的上颚,钓钩马上会被弹出嘴外,这样不但钓不到鱼,还会把鱼吓跑,甚至的失钩断线的危险。为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起竿时应设法钩住鱼的嘴角和唇边的软组织。因此在起竿时,必须把钓竿向斜上方引,保持鱼线与水平面成40-60的角度较好,如果角度太小,则鱼线受水和水草的阻力就大;角度过大,接近垂直,则又容易碰上鱼上颚。
钓鱼重要的是会看鱼漂,它是反应鱼咬钩与否重要表现的媒体。其表现为上浮、下挫、横移三种情况。钓鱼人都将浮漂比做是自己的眼睛,可见其重要性了。所以先学钓鱼的朋友,首先该注重的该是学会如何调整浮漂和观察鱼儿咬钩时浮漂所传递的信号。
漂调的是否准确,直接关系到其反应的灵敏度。
台钓钓组,的精华之处,在于其能非常灵敏的反应鱼吃食的信号。其钓组的搭配比较精细-------小竿,细线,小漂(长流线型浮漂,细尾),轻坠,小钩,长脑线(拴鱼钩的线)。至于怎么组装,这里都有详细的图文,一看就明白,就不多费唇舌了。
一切就续后,就是试漂,调漂。一般的文字资料,都介绍以调四目钓两目,为台钓入门的基础。我也用其做为调漂的基本参数。所谓目,就是浮漂上的彩色的小格,一格为一目,调四目,就是要让浮漂露出水面四个小格。而所谓的钓两目,就是看水面露出两个小格,看其上浮或者下沉和横移而来判断鱼咬钩情况。
这个时候,学钓的人也许就会糊涂了,怎么调着是四目,而钓着却说两目?差两个呢,别着急,这个就涉及到了台钓和咱们民间所流传的钓于方式的关键。我们民间这种钓鱼方式一般钓鱼人都称做传统钓,传统钓钓组的坠子是躺在地面上,坠子的重力大于浮漂的浮力,一般是漂调几目就钓几目。而台钓的坠子是悬浮在水中的。它的重力小于漂的浮力,这个是他们之间的本质区别。答案补充 才说的调四目,就是将浮漂调的在水面上露四目。钓二目,是指在水面上露出的两目,而少的两目是鱼饵的重量,因为上面已经说过,台钓的钓组在空钩情况下是悬浮水中的。所以当双钩挂饵下水后(饵的大小适当情况下,约黄豆粒大),浮漂会自然下沉两目,水面还会剩余两目,而剩余的这两目,就是所谓“钓两目”,开始露在水面的四目就是所谓的调“四目”。到这里该明白“调四目钓两目”这个专业说法的由来吧?
答案补充 这个四目如何调呢?首先,我们将铅皮缠到铅皮座上,然后扬竿入水找深浅,也就是所谓的找底。如果入水后,看不到浮漂,就将漂向上移动,直到漂尾与水面一平,接着就提竿,将浮漂象下移动(浮漂座上下各有两个太空豆)但是暂时不要移动最上面的那个太空豆,那是标视水深浅的,起定位的作用。一会修整铅皮的时候用的着。如果钓组入水后,漂躺在水面上,就向下移动浮漂。直到找到上面说的深浅。答案补充 将竿提出,把浮漂向下移动到方才留着没移动的太空豆与最下面的钩之间距离的一半地方,也就是小于实际水深的方。或者干脆把漂移动到坠子附近,用剪刀修剪铅皮。注意:一定要小心的,少少的剪,直到浮漂在水中露出四目,这个时候也就完成了调四目的工作了,如果熟悉了这个修剪铅皮的过程,同样方法你也可以调 5、6、7、8、9、10目。也可以调 1、2、3、目,全看你想怎么调,需要多少了。其关键是修剪铅皮的重量!有人也许问,怎么调一目啊?铅皮都很轻了。轻那你不会换一块大的铅皮重新修剪?笨的你。:)答案补充 接下来,就是台钓调漂关键的地方了,找底。这个时候你需要在准备一小块铅皮,用它把最下面的那个小钩给包上,注意!一定要是最下面的那个小钩!然后扬竿入水,如果看不到漂,就向上移动浮漂,直到露出开始调的四目。然后就提竿,把小钩上的铅皮拿下来,在将钓组入水,看看浮漂露出几目,如果是四目,就再往上轻微的移动浮漂至水面露出浮漂五目。为什么要露五目呢?因为才用铅皮找的底,不过是粗略的知道钩在水中的大体位置。拿下铅皮后,由于浮漂的浮力大于下面钓组重力,所以会上浮,而这个上浮距离是我们所未知的。如果上浮大的话,双钩挂一般大小的耳会出现双饵都离地的现象。而不是单饵触地的最佳状态。将浮漂调到露五目的时候,说明水下单钩真的找到了底!!因为单钩着地后,由于脑线的支撑作用打破了原来悬浮状态的四目所保持的力的平衡。再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小心仔细的一点点一点点的将浮漂向下移动。直到水面上刚刚、刚刚好露出四目为最佳。注:一定是由五目一点点向下移动到四目!!!至此。就剩下最后一项工作了,就是再将浮漂向下移动两目的长短。到此,整个调漂过程才算完成。答案补充 有朋友要问,已经调到四目了,为什么还要向下移动两目?呵呵,其实很简单。因为我们是调四目,钓两目。上面说的很明白。四目是空钩无饵时的状态,而钓两目是双钩挂耳的垂钓状态,这两个饵团的重量正好是能让浮漂下沉两目,从而达到钓两目的最佳灵敏状态。而我们调漂刚露四目的时候,钓组在水中的状态正好是最下面的那个单钩轻轻的擦着地皮儿,那是似触未触的状态。如果挂饵后,不是最佳状态。我们将浮漂在向下移动两目深浅,也就等于把两个饵团的重量留了出来,如果此时在挂饵垂钓,那一定是浮漂调好的四目基础上下沉两目,水面留两目。也就是要钓的两目。这个时候水下钓组的状态是下钩饵团刚刚触地,真正达到了整个钓组的最佳状态。
如果要让钓组的反应变的迟钝点,那就向上移动浮漂,从而达到一钩横卧水下,一钩悬浮,或者一钩横卧水下,一钩轻微触地,亦或者双钩都横卧水下和铅坠以下的钓组都卧在水下的相对最迟钝状态。如果要灵敏,一切要反过来。既让双钩挂饵后都处在悬浮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