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钓”是目前各种钓鱼方式中,最贴近传统的方式。虽然不如电脑模拟渔场中的大鱼满天飞,但手钓能够更好地感受钓鱼的乐趣。
在手钓的过程中,钓位和水质是决定成功的两个因素。优选草堆,也就是通常钓友口中的“杂草窝、树根梭”,特别是在这些地方漂流,不仅可以防止钩子卡住沉了下去,而且营养丰富的微生物可以吸引鱼儿。此外,南北水系的河流、岛礁地带等都是手钓的好选择。
手钓技巧
手钓技巧包括饵料、饵钩、浮漂等,其中浮漂更是至关重要的工具之一。首先根据鱼儿喜欢的饵料来选择饵钩。例如,鲫鱼喜欢吃面包蟹泥,鲤鱼喜欢吃麦饭石、米糠和海虾。钩号尽量选择适合的,饵钩大小要适合饵料大小。
在装配浮漂方面,最好的方法是在钓竿上加上上下抛板。如果需要远投,可选择加长的钓竿,一般8米到10米为宜。选用大量芦苇线,可以有效的判断鱼儿的反应。如果鱼儿喜欢吃,浮漂会快速沉入水里;相反,如果浮漂长时间水漂不动,那么就可能是饵料味道太差、钩子太压重或鱼儿已经不吃了。
学习技术
学习技术包括了解钓鱼的相关知识和运用到实践中。首先学习的是相关的饵料和钓鱼方式。例如,无拖泥带水、飘逸缓慢的钓法是适用于鱼儿慢慢啃咬的小饵料,而高速移动的小钩子则适用于大鱼。了解水库渔场鱼的种类,习惯和活动规律,能够更准确地制定钓鱼计划。
其次,要了解鱼儿的喜好。有人认为鱼儿只喜欢飞蛾、面包渣这样的食物,实际上并不是这样。鱼儿的口味很不一样,绿叶子、草、甚至兔毛都是鱼儿的食物。掌握这些饲料和鱼儿的喜好,可以大大增加钓鱼的成功率。
最后,选择适当的时间与季节钓鱼。不同的季节、时间,对鱼儿的影响是不同的。例如在鱼儿繁殖季节,最好不要钓鱼,鱼儿需要保护,也有利于增加鱼儿群体的数量。天气变化也能影响到鱼儿的行为。雨天经常采取前倾防御姿势,“吃得开”的钓鱼,也会相应减少一些。
总之,学习钓鱼技巧是一个相对比较长久的过程。通过观察、尝试和反复练习,方能逐步提高自身的技巧。不要急于求成,不要投机取巧,不要依赖外力,最关键的是保持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