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给各位分享的配饵钓鱼技巧方面知识点,其中也会对钓鱼配饵公式进行简单诠释介绍,也许能帮你解决现在面临的困惑。
本文目录一览:
钓鱼饵料的正确调法
钓鱼饵料的正确调法如下:
1、主饵料+辅饵
钓鱼饵料由主饵料+辅饵组成,主饵针对鱼的主食性和味型,辅饵侧重于适口性。冬季水凉,鱼不开口,主饵以动物蛋白为主,选择添加了红虫粉、鳕鱼粉、虾粉、蚕蛹粉、蚯蚓粉、糖类、乳类成分的商品饵料,能刺激鱼开口吃饵。
2、腥香搭配
腥香搭配,是垂钓中最常见的饵料搭配,带浓腥浓香的饵料引鱼快,但引来鱼的个体相对较小;带本味、青味或发酵、酸、臭味能钓个体较大的鱼,但引鱼相对就会慢。
3、简单技巧
就一般水域来说,冬季要选味型腥甜香的饵料,味道要大,这是因为冬季钓鱼需要依靠鱼饵的味道激发鱼就饵的欲望。
在调配钓鱼饵料的时候,饵水比搭配也很重要,鱼饵太硬,就会难以雾化,引鱼就慢,不易进嘴;鱼饵太散,雾化太快,饵料还没有到底就已经化掉。饵水比一次做到位,切不可稀了加饵,干了加水。
冬季钓鱼,饵料的状态要调整为柔软、蓬松易入口,容散雾化适当,饵料要尽量小,附钩性好,这样才能达到在冬季的诱钓结合。饵料对钓鱼是很重要的,大家在实际钓鱼中,应该根据目标鱼和具体作钓环境来选择饵料的配方和饵料状态。
钓鱼饵料搭配技巧
天时与地利再对作钓有利,若是钓技出了问题也是难以取得令人欣慰的钓鱼战绩的。而在诸多的钓技之中,用饵是个最容易出纰漏的方面。接下来我搜集了钓鱼饵料搭配技巧,欢迎查看,希望帮助到大家。
钓鱼饵料搭配技巧
第一点,若是用鲜活的虫子为饵的话,一定要记得及时更换。
不少钓友都有过这样的感受,就是我们放到钩上的虫饵分明没有被鱼吃掉,但是就是怎么等都等不到有鱼上来咬钩。这时候,若是确保自己所选的作钓位置和施钓方法都没有出现问题的话,多半就是鱼饵的新鲜度不够了。
此时,钓者应尽快用新鲜度尚佳的鱼饵将钩上的旧饵置换掉。我们需要明确知道一点,就是虫饵在水里一旦浸泡的时间长到一定程度,其活力就会散失。虽然表面上看去虫子的腥味并没有减弱,但丢失的活力就相当于丢失了对鱼儿的一部分吸引力,自然会降低诱鱼效用了。
第二点,若是视鱼情后发现需要打窝,一定要把握好诱饵的用量。
有些极简主义者为了追求便利,在春日的.时候每逢开饵都喜欢开得稍微多一些。其实这种习惯并不值得推崇。因为开好的饵本身就不适合放置太长的时间。
一旦放置的时间偏长,鱼饵的状态和味道都是会受到大大小小的影响的。在被影响之后,再继续作钓,诱鱼的效果自然就没有以前好了。此外,鱼儿的摄食和活动状况也是难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生新的变化的。此时,若是我们不对诱饵的用量加以控制得话,无异于白白将鱼饵浪费掉了。
第三点,用饵的种类不要拘泥于某一种。
有些情感比较专一的钓者,在用饵方面也是专一的很呐。若非条件特别不利,这类钓者是万万不会换饵的。若是仅仅是为了打发时间愉悦身心,这样用饵也并无不妥之处。
可若是想钓几条鱼的话,这种方法就不值得推崇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当然是有一定依据的。毕竟在春天的时候,气温在正常情况下是会日益升高的。随着气温的变化,鱼情也是会改变的。我们都知道,用饵的依据无非就是鱼情和水域状况两大类。其中一类发生了改变,鱼饵自然是需要改变的。
第四点,用饵的硬度不要太高、个头不要太大。
这里主要说说鱼饵的软与硬,以及大和小。不管我们用哪一类的鱼饵,鱼饵的硬度都应该是适中的,太硬了或者太软了的话,都是于钓鱼无益处的。
另外,若是用搓饵施钓饵的个头不能太大,最好偏小一些。毕竟春日里的鱼饵就饵冲动并不大,开口力也小。在欲暖欲寒温度高低难以确定的时候,鱼儿的整个身体几乎都是僵硬着的。
此时好多鱼都喜欢小一些、软一些的位于自己不远处的鱼饵。对于那些距离很远看都看不清楚的鱼饵,它们自然是不会光顾的。同理,若是鱼饵的个头太大,大到鱼儿根本一口无法将其吞入口中的时候,鱼儿也是不大喜欢此类饵的。
主料与辅料搭配引申的几个问题
一主次不分,大杂烩配饵方式。有朋友喜欢将各种饵参合在一起用,理由是各种鱼都兼顾。其实,这种做法即使是高手,在竞技比赛中都很谨慎。各种饵混杂在一起,起码增加了饵料状态的控制难度。而且,在没有熟悉饵料特性的情况下,饵料差异可能造成你颗粒无收。习惯这样配置饵料,也妨碍对饵料特性的进一步认识。正如有的朋友所说,钓了几年鱼就知道开几种饵。
开饵需要一定思路,也就是你在制作一把鱼可口的饵。要根据鱼情选择主饵和辅助饵,要根据具体鱼情和拟使用的打法确定制作手法。盲目选用饵料、确定开饵手法都将影响我们的技术进步。
二正确认识和使用添加小料。许多人对一些钓手使用小料,感到迷惑不解,甚至感到神秘。以至于不愿意认真研究如何开饵和锻炼开饵手法。 其实,这也是一种误区。国内几种主要的淡水鱼的基本食性是前人研究发现,总结传承下来,完全经得起实践的检验。例如,香、酸、腥、腐、臭、酒、甜等搭配,主要针对那些鱼种。谷物类香,是钓混养比赛用饵的主要方向。有些成熟的经验,也为饵料生产企业所采用,用于饵料生产的主要原料。例如,土豆、甘薯、玉米、麦麸。添加用辅助料有,甜菜碱、糖、绿藻、麦蚜胚等。
三不要迷信丸九饵。
丸九饵最大的特点是制作工艺精细,物理状态明显好于一般的国产饵料。需要认知的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便是高手主要是用丸九饵进行状态调整。除非鱼池的鱼长期被使用丸九饵料钓疲了,只认丸九饵不认其它饵。
重要性原则
所谓饵料搭配的重要性原则,是指具体鱼情是决定饵料搭配、制作手法的唯一依据。在养殖鱼池垂钓最能体现重要性原则。养殖鱼受饲养人定时、定点、定量、定料的饲料投放影响,逐步改变形成一定的就食规律。基于这个道理,许多人都认识到使用喂养饲料的重要性。这是成熟钓手普遍遵循的用饵之道,也是我们垂钓活动中,选择用饵应当考虑解决的首要问题。
在具体鱼情信息不明的情况下,一般的办法是试钓。一组人员均使用不同的饵进行试钓,从中发现鱼最感兴趣的饵。如果无法试钓,只能采用多开饵备用的笨办法了。
钓鱼饵料怎么搭配
钓鱼饵料搭配:
1、生口鱼、水温低,基础料+腥饵+香饵,大概比例在基础料30%,腥饵50%,香饵20%,为了突出腥味,这个比例是常规比例,要自己根据情况斟酌,但大概这个比例是没错的。
2、生口鱼,水温高,基础料+腥饵+香饵,大概比例在基础料50%,腥饵20%,香饵30%,将基础料的比例放大是应对高温下鱼的需求,为了提高此时的适口性,可以适当额外再加入一些香饵。
这些额外加入的香饵和准备好的香饵不同,例如准备的是浓香型饵料,可以再额外加入一些草莓味或者果香味或者奶香味都可以,这类香味饵料可以进行叠加。
3、鱼口不好但有摄食欲望,这类表象多为浮漂老有动作但经常空杆或者锚到鱼,这是鱼体不适的表现,那么饵料就是基础料50%+香饵20%+30%的雪花粉类饵料,如速攻2号,同时可以适当水比大一些,让饵料雾化降低,软软黏黏的状态,这样通常效果比较好,起码要好过大量腥饵的效果,所以直接把腥饵去掉。
商品饵的搭配原则
1、味型种类不能太杂
在实战应用中,不管我们到底基于什么考虑,配饵的第一个原则,就是饵料的味型种类,千万不能太杂。
占大头的香型,有一个就足以,作为辅助的香型,也不应当超过两个,也许配出的饵料,吸引进窝的鱼不是我们的目标鱼。
但是,这样做的好处,不会因为饵料味型乱七八糟,让鱼群不敢进窝,其实鱼对饵料的味型不挑剔,只要不是特别离谱,都有一定的诱鱼效果。
2、配饵需要考虑季节因素
中国是典型的大陆气候,简单点说,就是一年四季分明,春暖、夏热、秋凉、冬寒,不同的季节,气温分明,对水温的影响也很明显。
而鱼又是低级变温动物,自身没有调节体温的器官,所以,水温合适,活性十足,水温不合适,活性乏乏。
我们在配饵时,就必须要考虑这个因素,春季、冬季,前者是鱼的产籽期,又熬过了寒冬,亟需补充营养。
冬季对鱼来说,缺乏食物,哪怕栖息在鱼窝里,也会不断地消耗脂肪,所以富含蛋白质的饵料,对冬鱼来说就如同雪中送炭一般。
而夏秋季,水温适宜,鱼不缺吃的,饵料的味型,就是吸引鱼群最有效的手段,所以不同的香型,诱鱼效果才能体现出来。
3、目标鱼原则
理论上来说,鱼的味觉系统虽然不如人类的复杂,但是就其效率而言,并不比人类的差,大多数的味蕾都在鱼唇,其他部位,如头部、尾部、尾鳍也有分布。
相应的,不同种类的鱼,因为生理习性、生长水域、食物来源等情况不同,其偏好的味型是不太一样的。
比如鲫鱼嗜香甜,如奶香、果香、甜香的饵料都爱吃,鲤鱼则喜欢薯香、酸甜,草鱼则更喜欢青草、蔬菜的味型,其他种类的鱼也有类似的情况。
但是,这绝对不能当做必然会发生的情况,用鲤鱼饵吸引了大量的鲫鱼进窝,草鱼的饵料鲤鱼时不时来上几口,这不是什么稀罕事。
但是,在我们在配饵的时候,一定要将目标鱼喜欢的味型作为主攻饵,只有习惯了这个做法,才能将经验累计下来。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钓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