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给各位分享的银行卡怎么被钓鱼方面知识点,其中也会对银行卡一般会怎么被盗取进行简单诠释介绍,也许能帮你解决现在面临的困惑。
本文目录一览:
- 1、银行卡密码被钓鱼网站获取了怎么办
- 2、银行卡里的钱在哪些情况下会被盗走
- 3、银行卡被钓鱼网站盗刷 怎么办
- 4、电信诈骗是如何将银行卡里面的钱转走的
- 5、钓鱼短信再次升级,面对用户流失风险,银行金融机构该如何应对
- 6、我的中国农业银行卡怎么在支付网银的时候会有被钓鱼的风险?
银行卡密码被钓鱼网站获取了怎么办
及时对电脑进行杀毒,并及时修改银行卡交易密码。增加交易的验证手段,比如支付盾,u盾,数字证书之类的,那样的话,即使对方拿到了卡号密码也没用。但是如果你在钓鱼网站上自己进行了交易操作,那肯定会被盗取钱物的。另外一种可能,对方通过网站盗取你的卡号密码,如果还能复制你的磁卡信息,那一样可以盗取钱物。基本上网络钓鱼被害的都是网银用户的不谨慎操作,在确认付款前,注意辨识是不是在你所使用的银行的网站上进行的支付付款,这个最安全的办法是确认付款页面的网站地址是不是正确的。同时确定你付款的收款方是不是正确的,这样的话就可以确保不被骗,付款也要使用u盾这样的加密验证工具,可以说就可以安全进行交易了。总而言之,多个心眼,骗子就没得法得逞了。基本上是这样的!嘿嘿
银行卡里的钱在哪些情况下会被盗走
不法分子盗刷银行卡方法:
1、利用系统升级行骗。不法分子采取“普遍撒网+频繁更新”的方式,大量注册与某官网域名相似的钓鱼网站,利用改号软件向客户发送银行、营运商等客服诈骗短信,以网银、手机银行升级为由、以交易额兑换积分、退税等种种理由,诱骗客户登陆钓鱼网站,窃取身份证号码、密码等个人信息。
2、冒称客服电话行骗。不法分子通过撞库、公共WiFi、ATM机针孔摄像头、电脑木马等途径获取客户银行卡账户和密码后登录网上银行,通过购买账户金、定投等理财产品、定活互转等无需验证安全工具的交易,造成账户资金余额减少假象,向客户发送短信。
不法分子有时会伪装银行客服通过电话联系客户,以帮助客户退回资金为由,要求客户告知其之后接收到的短信验证码,利用客户账号发起账号支付交易,并同步将客户账户内的定期存款转为活期或将建行金定投等投资理财类产品卖出,通过客户提供的短信验证码完成账号支付交易,盗取客户资金。
3、假冒朋友圈行骗。不法分子冒充朋友圈好友,发送含有“聚会相册”木马病毒的短信链接网址,常见的短信内容如:“某某某,你的图片都上报了、上电视台了??”,欺骗性高、诱惑力强。客户看到是“好友”发送的短信会放松警惕,轻易点击便中了诈骗圈套。
同时,因为该木马病毒可以自动向客户手机通讯录内所有联系人转发病毒短信,所以只要一人手机中病毒,其好友都有可能点击并连续传播。不法分子即可通过该木马程序自动调取手机内存储包括网站用户名、Email、备忘录等客户信息并拦截短信验证码,登录一些风控较为薄弱的第三方支付平台,重置登录密码并进行快捷支付交易,盗取客户资金。
4、利用4G自助换卡行骗。移动用户申领自助更换USIM卡时不需要验证客户身份信息,通过移动公司网上营业厅或者电话客服即可安排配送USIM卡,不法分子可以套取多张空白USIM卡。空白USIM卡与原SIM卡之间并无对应关系,可为任一未升级至4G的SIM卡换卡。
然后诱骗目标客户发送自助申请换卡指令,不法分子在装有新USIM手机上回复“Y”,即确认换卡成功。新USIM卡启用且电话号码即为客户原手机号,旧SIM卡则失效。不法分子利用新USIM卡接收到的短信验证码,重置第三方支付平台登陆密码,登录后进行快捷支付交易盗取银行卡资金。
5、利用理财平台行骗。不法分子利用部分第三方理财平台未实行理财资金“同卡进出”的漏洞实施诈骗,主要步骤:一是不法分子在理财平台注册用户,将理财平台用户与其控制的销账账户绑定并完成实名认证;二是通过非法盗取的客户账号和验证码信息,利用账号支付对其理财账户进行充值;三是不法分子通过理财平台绑定账户进行提现,将理财平台账户余额提现至销赃账户,完成资金盗取。
6、假借安全账户行骗。不法分子利用非法途径获取的客户信息,伪装成公检法人员,通过改号软件拨打客户电话,利用客户的恐慌心理来骗取客户信任。要求客户签约手机银行,但与以往不同的是签约号码为客户本人使用,在逃避银行柜面核实的同时进一步减轻客户的怀疑。利用客户对手机银行客户端功能的不了解,骗取客户的登录密码、取款密码、授权码等信息,绑定客户的手机银行客户端,迅速进行转账交易窃取资金。
7、仿冒亲友行骗。不法分子盗号后,通过近期的聊天记录及备注名初步判断对象,设计剧本,斟酌沟通方式,发微信或QQ向受害人借钱,而受害人碍于情面,未核实情况轻易汇款。
扩展资料:
养成好习惯防范盗刷风险:
为保证客户资金安全,建设银行专家支招,帮助持卡者养成良好习惯,有效防范盗刷风险。
1、养成禁点不明连接网站习惯
目前,智能手机已非常普遍,犯罪分子通过智能手机获取私密信息,进而实施诈骗已成为常态,为了使持卡人放松警惕,经常采取冒用10086、10010、95533、95588等客服电话推送积分兑换、中奖等短信服务,内含钓鱼网站链接及木马病毒程序,只要客户一点该连接,手机即被木马病毒感染,信用卡、储蓄卡号码及密码信息将暴露无遗,之后实施盗刷、盗用等犯罪活动。故对于不明链接网站禁点链接并及时删除。
2、养成禁用免费WIFI的习惯
免费WIFI也是犯罪分子盗取信用卡、储蓄卡信息的重要途径。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民贪图免费WIFI小便宜的心理,通过免费WIFI植入木马程序,盗取其手机上与信用卡、储蓄卡相关信息,为日后盗刷信用卡做好准备。
3、养成谨慎取款或消费的习惯
在取款或消费录入密码时泄露相关信息。一是在柜员机取款的时候,要养成预先观察柜员机插卡处、出钞口以及柜员机顶部是否有可疑装置的习惯,如果发现可疑装置,应立即向银行工作人员反映;二是取款时间最好在白天,不宜在晚间单独取款;三是取款时注意身边是否有可疑人员;四是刷卡消费时,信用卡、储蓄卡不离开视野,输入密码前审核消费金额是否一致,签单时需注意是否存在套写情况。
4、养成保护密码的习惯
在公共场所刷卡消费和输入密码时,用手或者遮挡物遮盖密码,避免旁人通过各种方式偷窥或者记忆密码,不在网吧或公众电脑登录网银或进行互联网支付,以免钓鱼网站盗取信用卡、储蓄卡有关信息。
5、养成保管好个人信息的习惯
养成将个人和家庭信息妥善保管的习惯。身份证、护照、户口簿、工作证等不轻易借给他人使用。养成不在聊天软件、手机短信中传递信用卡、储蓄卡和密码的良好习惯。因为电脑或手机软件的漏洞和木马病毒很容易盗取用户密码。养成妥善保管或者彻底销毁交易单据的习惯,不随意简单丢弃,防止犯罪分子通过此类单据掌握用户信息。
6、养成定制短信洞察风险习惯
建议信用卡、储蓄卡开通短信提醒功能,借助短信提醒,用户能够及时掌握信用卡、储蓄卡资金变动情况,遇异常情况,及时办理挂失和冻结,待情况查清后,视情况办理解冻或补办新卡。
7、养成经常修改密码的习惯
频繁刷卡时,需经常进行密码更新。网上银行的密码最好采用数字和字母组合的方式。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建设银行-人民网:建设银行专家教您辨析银行卡盗刷骗局
银行卡被钓鱼网站盗刷 怎么办
银行卡都已经被盗刷了,当然不能继续使用了。
请注销这张银行卡,重新办一张银行卡使用。
电信诈骗是如何将银行卡里面的钱转走的
电信诈骗将银行卡里面的钱转走分为如下几种情况:
1、手机中毒,拦截验证码:
犯罪分子最常用的手段就是向目标手机发送木马病毒。只要受害者点击木马程序链接,手机短信内容就会被犯罪分子拦截。犯罪分子通过事先掌握的银行卡主的个人信息将银行卡绑定在第三方支付平台,然后把钱转走。而此时受害者的手机既收不到消费提醒也收不到验证码,卡里的钱就这样被转走了。
2、冒充法院工作人员:
称受害者涉嫌信用卡诈骗,假装帮助受害人通过申请国家金融保单等方式洗清罪名,诱骗受害人开立新的银行账户或者直接将资金打入骗子设立的所谓“国家安全账户”。
3、在钓鱼网站填各种表单
包括银行卡号和密码,身份证号等信息,其实这些重要信息都上传到骗子手里,然后骗子就可以自己做一张银行卡,到ATM上就可以轻松的取款或转帐了。
如何安全使用银行卡,方法如下:
一、要妥善保管个人信息
除银行卡密码外,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号、信用卡有效期和验证码(即“后三码”)都是重要的个人信息,是银行卡服务中身份验证的必备信息。只要涉及到这些重要信息,都要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提供给他人。
二、要妥善保管银行卡
银行卡应视同现金一样妥善保管、随身携带,不要借给他人使用,以免增加遗失或资料泄露风险;交易时一定要选择信誉较好的商户,刷卡时不要让卡片离开自己的视线,这样可以有效防范卡片磁条被不法分子“克隆”后盗刷的情况。
三、要警惕可疑电话和短信
持卡人对任何要求转账和索要银行卡密码的电话和短信都应高度警惕,任何情形下都不要轻易向他人透露重要的个人信息,必要时应及时向公安部门报警,确保个人账户和资金安全。
钓鱼短信再次升级,面对用户流失风险,银行金融机构该如何应对
一、钓鱼短信盯上银行用户
据美国网络安全公司proofpoint《2020 State of the Phish Report》数据显示,受疫情全球大流行影响,2020年全球钓鱼短信攻击的增长率超过300%。而其中,针对金融机构的网络钓鱼攻击占比最大,占所有攻击的22.5%。而在国内,这一比例更是高达26.88%:
近期「假冒银行短信钓鱼」案件频发,中国银保监会也紧急发文,就近期假冒多家银行名义发送服务信息的短信钓鱼诈骗行为进行风险提示:
种种迹象表明,黑产团伙已经盯上各家银行的用户,这将严重威胁到用户的财产安全,并对各大银行的品牌形象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
早在2012年,全球每天有将近19亿条文字讯息通过WhatsApp等实时通讯软件传送,而传统短信则仅有17.6亿条。从那时起,每年都会有人喊出「短信已死」,结果人家非但没死,每天还变着花样,轮番轰炸你的手机:
营销泛滥的当下,流量转化成本越来越高,以槽点最多的开屏广告为例:
这种误点率极高的设计,就是为了让点击率能突破行业12%的上限。而短信则不同:
Mobile Squared的数据称,在所有营销渠道中,近九成的短信会在被收到后的三分钟之内被打开阅读,这一点是其他任何直接营销渠道所无法比拟的。
在独有的紧迫感下,短信催生了新的商机。除常规的短信验证码、服务类短信通知外,越来越多的银行使用文本消息进行新客营销,老客促活。越来越多的银行用户开始习惯,以短信文本消息与银行进行交互。而在不经意间,银行也帮助黑产团伙培养了用户习惯:
完美的钓鱼攻击环境,黑产团伙只需要模仿各大银行定期通过短信与用户互动,便可实施钓鱼短信诈骗。
根据FBI旗下互联网犯罪投诉中心(IC 3)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在过去的三年里,全美因钓鱼攻击所造成的损失,超过260亿美元。而在我国,2020年以来,仅凭拦截下来的钓鱼诈骗信息,就为群众直接避免了将近1200亿元的经济损失。
在美国,摩根大通银行作为金融领域代表,与Netflix、苹果公司入选最受「钓鱼短信」模仿的热门品牌。而「假冒银行钓鱼短信」威胁,早已蔓延全球:
在国内,包括:民生银行、华夏银行、招商银行、众邦银行、贵州银行、嘉兴银行、湖州银行、昆仑银行、郑州银行等在内的多家银行纷纷通过官方渠道向用户推送风险提示,对冒充银行短信的新型诈骗手法进行预警:
三、钓鱼攻击背后的黑灰产
钓鱼式攻击(Phishing)作为最早的网络攻击类型之一,其 历史 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90年代。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传统钓鱼攻击下又演变出移动钓鱼攻击,其中短信钓鱼攻击(Smishing)就是传统钓鱼式攻击(Phishing)的变种:
作为移动威胁的一部分,「钓鱼短信」攻击已成为当下互联网的重要威胁。而随着各类信息及数据泄露事件的不断发生,包括:姓名、手机号、银行卡号与身份证信息等一套完整的公民隐私信息,对黑产而言,已触手可得。
随着 社会 对钓鱼攻击的关注,传统的攻击手段逐渐为用户所熟识,简单的信息诱骗和相似网站内容的欺骗已经很难成功实现钓鱼攻击:
成本低,风险小,广撒网,多敛鱼的模式已不具备优势,黑产转而向专业化、组织化以及分工细致化发展。一条由包网服务、短信通道、盗刷通道、 游戏 代充等多个黑灰产业链共同参与的钓鱼短信诈骗组织逐渐兴起。
1.钓鱼网站:
作为诈骗的关键环节,这块基本也是除了数据外,黑产另一项硬支出。包括:仿冒银行域名抢注、各大银行官网的模仿、到大量的适配手机界面的钓鱼网站以及购买美国或者香港免备案服务器进行搭建后制作拦截程序。搭建一个完整的钓鱼网站下来,五年前的价格大概在上千元。
随着分工越来越细, 包网服务商 出现,他们为黑产提供包括:搭建钓鱼网站、购买域名、服务器租赁甚至网站维护在内的全套服务。为提升竞争力,服务商还开通了各类后台管理系统,为黑产组织提供「一站式钓鱼攻击服务」:
2.精准数据采购
为了提升钓鱼短信转化率,降低运营成本,黑产会向「数据贩子」购买数据。而数据商通过各种渠道,能够拿到各种行业的用户数据,其中以金融行业数据最为热销。通过黑市、暗网论坛以及社交媒体进行交易,优质的一手数据,按照1万条算,单价一般能到上千元。一旦黑产掌握了银行用户的真实信息,如姓名、手机号、身份证、银行卡等重要隐私信息后,钓鱼短信的破坏性将得到质的提升。
3.伪基站发送钓鱼短信:
为了提升反侦察能力以及机动性,伪基站设备也在不断更新,由固定式变为移动式,由大功率变为小功率,由大体积变为小体积,使得违法犯罪分子携带更加轻便并实现移动攻击模式,比如,以每小时500元左右为酬劳或以合作分成的方式,让人带着设备穿梭于闹市区以及大型社区,「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现在,国内各大运营商和短信平台的风控机制越来越严格,发送这些钓鱼网站被拦截的概率越来越大,于是有些黑产开始用国际短信通道来发送信息,规避审核。这些国际短信通道也有专门的公司提供,一般5000条起发,每条3-4毛钱。
4.出料
当用户上钩后,黑场会将钓鱼网站后台所收到的数据进行筛选整理,利用各个银行的在线快捷支付功能查询余额。然后,直接消费、进行转账或第三方支付消费,而针对无法将余额消费的,将会以余额的额度以不同的价格出售(大部分会打包起来以每条1元的价格进行多次叫卖),余额巨大的有时还会找人合作进行「洗料」。
5.洗料:
黑产通过多种方式将「料」进行变现,一般开通快捷支付充值水电、话费、 游戏 币或者利用其他存在第三方支付转账接口和银行快捷支付漏洞等,将「四大件」变成现金后,通过各种规避追查的手段与合伙人按比例进行分账,日均收入都在6位数以上。
与此同时,钓鱼短信仍保持着快速的技术迭代与策略更新:
利用移动通信、短视频平台、富媒体类等营销场景,钓鱼短信所承载的内容也将愈发丰富。这些消息,用于诱使用户下载欺诈性应用程序或打开指向密码窃取或欺诈性移动站点的链接;
更具欺骗性的文本使用以及短链,向银行用户隐藏实际的欺诈目的。黑产利用合法URL+字符形式+高防域名,让假冒域名在移动设备的小地址栏中仅显示该域的合法部分;
配合强调消息的紧迫性以及很难抗拒的诱惑,进一步提升钓鱼短信转化率;
频繁发生的钓鱼攻击案件,正在造成各大银行线上用户的流失。赛门铁克的一项研究表明,将近三分之一的银行用户表示,由于担心遭遇钓鱼攻击,而被迫放弃对网上银行的使用。
随着钓鱼短信攻击的手段日益复杂,事件持续高发,让银行以及用户蒙受巨大损失,严重影响用户财产安全,并逐渐失去对银行的信心。作为交互安全领域服务商,极验将从企业与用户的交互视角,审视钓鱼短信攻击:
早在5年前的 KCon 黑客大会上,网络安全专家Seeker在《伪基站高级利用技术——彻底攻破短信验证码》中曾明确表示,短信验证码这种安全认证机制可被轻易突破,理应尽快放弃并使用更安全的认证机制。
GSM 伪基站的搭建:硬件:普通 PC、USRP B2X0 + 天线(或Motorola C118/C139 + CP2102)。软件:Ubuntu Linux、OpenBSC。OpenBSC:由Osmocom发起并维护的一套高性能、接口开放的开源GSM/GPRS基站系统。
针对短信验证码存在的缺陷与安全隐患,具体表现为:
显然,如果仅仅是依靠短信验证码来确认用户身份,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对于平台而言,除了短信验证之外,在涉及大额支付及修改用户交易密码等业务场景,增加新的验证手段刻不容缓。
替代方案:脱敏手机号+免短信登录
仔细研究黑产整个钓鱼短信攻击环节,短信是黑产突破银行防线的重要突破口。而在银行金融机构的关键业务关节,极验「无感本机认证」正在替代传统短信验证码:
作为身份校验的升级方案,极验牵手全国三大运营商推出「无感本机认证」。由运营商网关直接验证用户SIM卡中的手机号码,全程加密,替代短信验证码。从而让不法分子无短信可嗅探,从根源解决短信嗅探的风险。同时,也大大简化用户操作流程,用户体验更加顺畅,有效提高转化率,帮助银行金融机构优化认证流程,助力拉新、留存、促活。
而对于银行用户,提升隐私安全意识,就能抵御超过一半的安全风险:《2019年数据泄露成本报告》中有一组数据,49%的数据泄露是人为错误和系统故障造成的,而这都让他们成为网络钓鱼攻击的牺牲品。
幸运的是,短信网络钓鱼攻击相对容易防御。你会发现,只要什么都不做,通常可以确保自己的安全。所以当遭遇疑似钓鱼短信的时候,不妨冷静下来思考三个问题:
当然,如果遭遇短信嗅探,则要迅速做出响应,例如:
作为银行用户,提高对移动安全事件的关注度和敏感度,对与个人关联的事件进行紧急响应,做好事后止损的工作。一旦遭遇以上情况,提高警惕,必要时可采取关机、启动飞行模式等应对措施应对。
可以预见,在之后数年,移动网络安全依然不容乐观。隐私泄露和移动攻击的泛滥和融合还会进一步加深,并导致网络攻击威胁泛滥进一步加深。对抗还将继续,不论是企业还是消费者,唯有不断强化安全意识,提升自身对抗风险能力,并做到及时排除风险隐患,才是不变的真理,从而让自己远离风险。
我的中国农业银行卡怎么在支付网银的时候会有被钓鱼的风险?
如果进入的不是农行官方网站当然就是进入了钓鱼网站,上了钓鱼网站就有被钓鱼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