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会给钓友们逐一谈谈钓鱼城遗址申报,以及钓鱼城申请世界文化遗产进展对应的相关知识要点,希望对各位钓友有所帮助,参考借鉴,可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 1、合川钓鱼城门票免费吗2025年
- 2、钓鱼城申遗意义
- 3、合川钓鱼城古城历史
- 4、重庆合川开申遗研讨会有何寓意?
- 5、钓鱼城的历史沿革
- 6、钓鱼城遗址历史事件
合川钓鱼城门票免费吗2025年
年1月1日 - 2025年12月31日期间,部分人群参加钓鱼城“助力申遗”活动可免费畅游钓鱼城景区。参与对象及凭证要求如下:全体合川市民:凭本人合川籍身份证参与。无合川籍身份证的在合师生:凭本人属地的教师证或学生证参与。
合川钓鱼城目前没有特定的免费时间限制,全天免费开放;但游客若搭乘个人车辆前往需遵守合川市的限行规定。具体信息如下:免费时间 合川钓鱼城近年来实行全天免费政策,游客无需购买门票即可参观景区。这一政策旨在吸引更多游客,提升景区知名度。
合川钓鱼城门票优惠政策如下:儿童优惠:身高20米(含)以下的儿童,免费入园。身高在20米至40米(含)之间的儿童,可享受半价优惠。老人优惠:70周岁以上的老人凭本人有效证件,免费入园。60至70周岁的老人凭本人有效证件,可享受半价优惠。学生优惠:大中学生凭本人有效证件,可享受半价优惠。
开放时间与门票信息:钓鱼城景区的开放时间为每日8:30至17:00。在特定活动如钓鱼城旅游休闲文化节期间,景区可能免费开放。但平时需正常售票,且为确保旅游秩序,每日发放的门票数量有限。文化价值:钓鱼城遗址的发现对于研究宋元时期的政治、军事、建筑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石照县衙及古军营、陈列馆:全方位展示钓鱼城之战,值得细看。范家堰衙署遗址:远观地基及房屋格局,感受古代建筑风貌。注意事项 游览时间:建议预留5小时游览时间,充分了解古战场布局和历史故事。交通方式:从小塔村徒步上山,下山后乘坐929路公交车返回城区。
钓鱼城申遗意义
提升国际影响力:中国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努力和成果通过钓鱼城申遗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有助于提升中国在国际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展示中国作为文化遗产大国的责任和担当,推动全球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总之,钓鱼城申遗意义重大,不仅有利于钓鱼城遗址的保护与传承,还能促进文化研究、提升城市形象、推动旅游发展等,是一项兼具历史文化价值与现实意义的举措。
钓鱼城申遗的意义在于其突出的普遍价值,对历史文化的贡献,以及对地区和世界和平的深远影响。钓鱼城作为宋蒙战争时期的重要军事防御体系,见证了那段特殊历史时期的军事智慧和民族抗争。其独特的城防设施和军事策略,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杰出的军事才能,也是全世界军事防御体系中的典范。
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原副主任薛国安少将认为,钓鱼城一直都是古代军事的重点研究案例,“钓鱼城军事防御体系的典范性、独特性和现实性”课题研究对于深度挖掘钓鱼城军事防御体系的历史文化价值与现实价值,推进申遗工作,培塑中华民族人文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
合川钓鱼城古城历史
合川钓鱼城古城历史悠久,是南宋时期的重要军事要塞。建造背景与时间:合川钓鱼城始建于南宋淳二年,由四川安抚制置史兼重庆知府余玠着手建造。著名战役:1258年,蒙哥大汗率领的蒙军在此遭遇了钓鱼城主将王坚与副将张珏的英勇抵抗。
南宋淳二年(1242年),重庆知府余玠始筑钓鱼城。1258年,蒙哥大汗挟西征欧亚非40余国的威势,分兵三路伐宋。蒙哥亲率的一路军马进犯重庆,于次年2月兵临合川钓鱼城。蒙哥铁骑东征西讨,所向披靡,然而在钓鱼城主将王坚与副将张珏的顽强抗击下,却不能越雷池半步。
钓鱼城原为钓鱼山,在重庆市合川区嘉陵江南岸5公里处,占地5平方公里。传说有一巨神在这钓嘉陵江中的鱼,以解一方百姓饥馑,山由此得名。钓鱼城峭壁千寻,古城门、城墙雄伟坚固,嘉陵江、涪江、渠江三面环绕,俨然兵家雄关,是驰名巴蜀的远古遗迹。
重庆合川开申遗研讨会有何寓意?
1、此次学术会议为钓鱼城遗址的历史文化价值研究和申遗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推动了合川与国际国内间的交流,取得的成果将会推动钓鱼城遗址研究的国际化进程,助推钓鱼城遗址申遗,提升钓鱼城遗址的国际影响力。
2、要求口号特色鲜明、简明易记、时代感强,并且能够体现区委对合川钓鱼城申遗的指导精神,呼应文化遗产保护重点工作、发展趋势,符合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心理期望,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吸引力、感召力和宣传效果;作品字数原则上控制在20字以内(应征作品均不加标点)。
钓鱼城的历史沿革
1、在南宋嘉熙四年(1240年),四川制置副使彭大雅命甘闰在钓鱼山上筑城,作为合州军民躲避蒙古兵锋的庇护所。至淳祐三年(1243年),兵部侍郎、四川安抚制置使兼重庆知府兼四川总领兼夔路转运使余玠采纳播州(今遵义)贤士冉琎、冉璞兄弟的建议,重建钓鱼城,并迁合州治及兴元都统司于其上,使“钓鱼城”之名正式流传开来。
2、南宋嘉熙四年(1240年),四川制置副使彭大雅,命甘闰钓鱼山上筑城,作为合州军民避蒙古兵锋之地。淳祐三年(1243年),兵部侍郎、四川安抚制置使兼重庆知府兼四川总领兼夔路转运使余玠采纳播州(今遵义)贤士冉琎、冉璞兄弟建议,遣冉氏兄弟复筑钓鱼城,移合州治及兴元都统司于其上。
3、钓鱼山筑城始于嘉熙四年(1240年),南宋四川安抚制置副使彭大雅修筑重庆城时,派大尉甘国于台州钓鱼山筑寨,作为合州官民临时避蒙古兵锋之所。
钓鱼城遗址历史事件
钓鱼城遗址历史事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构筑城池抵御蒙古:公元1243年,四川制置使余玠采纳冉琎、冉璞兄弟的建议,在重庆府的钓鱼山构筑坚固的城池,屯兵储粮,以抵御蒙古大军的北侵。钓鱼山因此成为了重庆的天然防线,宋军在此耗费多年精心打造,构筑了严密的防御工事。
合川钓鱼城的历史发展如下:起源与得名:钓鱼城原为钓鱼山,因传说有一巨神在此钓嘉陵江中的鱼以解百姓饥馑而得名。它位于重庆市合川区嘉陵江南岸,三面环水,峭壁千寻,自古便是兵家雄关。筑城抗蒙:南宋嘉熙四年,为抗击蒙古军,四川制置副使彭大雅派人在钓鱼山上筑寨。
重庆合川钓鱼城确实是南宋时期抵抗蒙古帝国的重要战场,其历史意义深远,被誉为“以天下为饵,钓蒙哥大汗”的地方。以下是关于钓鱼城的几个关键点:历史转折点:钓鱼城见证了蒙哥大汗的败亡,这一事件标志着蒙古帝国扩张的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