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会给钓友们逐一谈谈钓鱼提干技巧,以及钓鱼啥时候提干合适视频对应的相关知识要点,希望对各位钓友有所帮助,参考借鉴,可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 1、钓鱼正确的提竿方法
- 2、钓鱼技巧 新手钓鱼如何提竿
- 3、钓鱼怎么起杆?
- 4、新手钓鱼如何提竿的技巧方法
- 5、钓鱼提竿准确时机技巧
钓鱼正确的提竿方法
提竿,是手竿垂钓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往往决定你的功败垂成。好的提竿,应该是鱼钩刺中鱼嘴的上部正中,于嘴环和头骨之间的薄膜处透出,钩弯正好兜住嘴环为标准(指鲫、鲤、鳊、鲌等口唇可伸缩的鱼种,其它无嘴环鱼种,也要刺中上膛正中),就是所谓的正口,并能顺利擒鱼入护。而实战中,很多钓友常常出现脱钩、钓上个鱼嘴环、拔河、车祸、钩子上天挂树枝或缠竿乱线、切线、断竿等情况,究其根源,有读漂判断不准的因素,更主要的是没有掌握合理的提竿要领,故有必要予以指出、更正。老宋不才,愿与钓友探讨之。
一、提竿前的心理准备:
1.用心观察浮漂信号,根据漂相,正确判断出吃饵鱼的种类和大小,以便采取相应的提竿力度和速度;
2.明确钓竿的长短、调性与提竿的关系,长竿、软竿提竿速度和挥臂动作幅度宜大,短竿、硬竿提竿幅度宜小;
3.熟悉线组的性能,根据线组的实际最大承受拉力,合理掌握提竿的爆发力;
4.明确钓点远近与提竿动作的关系,钓点远,提竿幅度宜大,应有向前上挥的意识。钓点近,应注意加快挥杆的速度;
5.也要考虑到钩子的大小、钩型和钩条粗细,钩子细小,幅度宜小,钩子粗大,力度宜大。
二、提竿动作的分解:
提竿的动作,可分解为挥杆刺鱼、提鱼离窝、控鱼,以及根据鱼的大小,采取直接飞鱼或溜鱼抄鱼几个阶段。这几个阶段是连贯的,但各个阶段的技术把控要点和目的,是有明显区别的。鱼越小,动作连接越紧密连贯;鱼越大,动作分解越明显。钓者可以结合实践,细心体会。
1.挥杆刺鱼:这是整个提竿过程的关键,也是后续几个动作的伏笔。提竿的前提,是正确判断漂相,及时把握提竿时机。提竿的目的,首先是保证将鱼钩刺入鱼嘴的正确位置和足够的深度,既而根据刺中瞬间传到手上的反向拉力,判断鱼的大小,从而采取后续动作,尤其是力度把控。挥杆刺鱼的技术要领,是瞬间大臂上挥,手至头部上方45度以上停止,类似于大臂一振。刺鱼的实质内涵,是利用竿子瞬间的弹性恢复力,将鱼钩刺入鱼嘴。速度、方向为主,力度为辅。有的钓友光有力度,而没有速度,就等于是在拉鱼而非刺鱼,所以往往钩刺入不实导致跑鱼或拔河。也有钓友动作幅度和力度过大,造成将鱼嘴拉豁,或断竿、断线和缠竿。
2.提鱼离窝:为防止被刺中的鱼释放惊扰信号,惊散窝子里的鱼,必须第一时间将其提离窝点。提鱼离窝的要点,是在手臂挥杆刺鱼停顿后,根据判断鱼的大小,再施加适当的力度,将鱼提离窝底。力度要适可连续,幅度要柔顺流畅,避免过大幅度和速度的强拉硬拽,只要保持持续施加的力度不松线,把鱼向上向岸拉起来即可。提鱼离窝的动作要领,是在刺鱼停顿的动作基础上,继续缓慢向上向后抬臂,包括身体的后倾。鱼的痛感神经反应不是很敏感,所以在被刺中和逃窜之间,会有一瞬的反应停顿,这一点,我们可以根据鱼第一次给力要线,充分地感觉得到。这也就给我们适时提鱼离窝,创造了好的时机。对于个体较小的鱼,刺鱼和提鱼离窝可以很连贯。但对于大物,提其离窝是要费一番周折的,尤其是爱打桩的大鱼,在被刺中的近半分钟里,可以居然如同刮底,一动不动。故提醒钓者,要保持姿势不松劲不爆力,持续靠竿子的弹性,“闷”其离底。
3.控鱼:提鱼离窝后,鱼的痛感神经开始发挥作用,拼命向不定方向逃窜,控鱼的目的,就是以适当的力度,克服鱼逃窜的力度,直至其离水就擒。根据鱼的大小,控鱼有三种方式:
①完全可轻易提出水面的小鱼,可以刺、提、飞、抓一气呵成,即提鱼离窝后继续拉鱼出水,使其朝胸前飞,并适时伸出另一只手将其擒获,摘钩入护。动作要点是,鱼出水后,大臂保持,只小臂向后,靠竿子的弹性和鱼的重力,使鱼荡到胸前,不可再使拙力;
②对于个体稍大,无法提离水面的中型鱼,首先要克服其向不同方向逃窜。控制住以后,可使其头部出水尾部在水面上滑行,拖其到眼前,再伸另一手抓线提其离水;
③对于大物,只要提鱼离开窝底,之后就要相当小心,因为此时它已负痛,第一反应大多是向深水逃窜。所以提醒钓者,在刺中大物后,必须尽一切可能,将竿子上扬角度超过60度以上,来避免其第一次向深水冲刺,造成竿子抬不起来而拔河、断线。期间,如一手力乏,可在保持角度的前提下,持竿手略下落,另一只手扶住第一节竿腰,下手向前推,用杠杆原理减轻负担(如鱼很大,也可将竿柄顶在腰间,双手抱杆僵持)。控制住这第一次冲击后,应继续保持竿子角度,大臂上举或站起身,用8字溜鱼法化解左右两侧的冲刺。当然也要注意个别狡猾者,有快速向岸边方向冲的可能,一定要控制好,不能松线。可一边举竿,一边随着其走动,但始终靠竿子弹性将其控制在可控范围。不要轻易让大物露头,尽量在水中消耗它的体力,直至其挣扎力度很小,再尝试露头抄鱼。抄鱼过程中,鱼很可能最后一次爆发,以调头、摆尾、窜蹦等方式,将线抻断。所以抄鱼宁晚不要过早,一定要待其筋疲力尽,最好是大肚翻白只能喘息,见到抄网不知道躲开的程度。(注意,正口鱼在控鱼时,力度拿捏一定要适当,否则易将钩刺的孔扩大,稍松即容易脱钩)
三、辅助练习:
对于提竿动作尚不规范的朋友,可以通过调漂、找底、拉窝等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空竿提竿练习,达到逐步规范的目的。动作标准
有二:
1.漂站稳后,模拟有鱼提竿,快速振臂停顿后,钩子铅坠接近水皮,但不许出水和发出声响,位置不超过窝点中心500mm为佳(以钓点水深超过600为基准,太浅不适合)。此方法,重在训练正确的挥杆刺鱼动作,也可避免动作过大,造成的飞钩缠线(当然,如果你飞钩缠线,说明即使有鱼,也被你拉豁了或者要么断竿、断线)。
2.空钩提竿后,有意识地练习,在钩子离水向回飞时,用持竿手拇指食指去抓线,完全实现单手操作,以此训练对竿子弹性和依靠鱼重(铅坠重)自然荡线收鱼的感觉,以及对挥杆力度、速度、角度的绝对控制(如觉得铅坠过轻,无法模拟鱼重,可临时加一个大铅皮训练,熟练后去掉)。此举,对日后夜钓,于光线不足的情况下,提竿、上饵、捉鱼,都大有裨益。
钓鱼技巧 新手钓鱼如何提竿
鱼咬钩时见漂动立马提竿,还是稍微晚一点让鱼咬牢了再提竿?不少人都有这一困惑,由于不同鱼种的摄食习惯不同、钓友们的垂钓方法及用饵的不同、各地气候水质差异等,提竿早晚问题因此成了新手钓鱼的一大难题。垂钓时如何掌握提竿时机?下面小编就来谈谈在垂钓时提竿的常规判断和操作方法。
用素饵垂钓时,提竿就要及时,见漂动,不论上升或下沉,应立即提竿。因素饵饵料较软,提竿时钩尖易于透过饵团扎到鱼嘴。如果未能及时提竿,经鱼碰吸,就会脱落,无饵之钩,鱼儿不再光顾。
用荤饵垂钓,鱼儿经过第一次吸吐,它还会回头再咬。鲫鲤胆小多疑,见到钓饵,先吸后吐,感觉无问题,再吸入嘴中。往往见到漂子先点动两下,而后再上升或拉黑,钓友需做好提竿准备。
在浅水垂钓时,由于水线短,漂与钩、坠的距离短,漂反应灵活,鱼一吞钩,漂立即上送或下托,漂上升3厘米左右时,钓饵才被吃牢。因此,提竿过早极易跑鱼。在深水垂钓时,如漂上送或下沉就应及时提竿,否则就要贻误时机。
在肥水水域,鲫鱼吃饵时送漂缓且低,提竿宜迟;在瘦水水域,鲫鱼吃饵急,送漂快且高,提竿宜快;静水鲫鱼多送漂,发现送漂应及时提竿;流水多为黑漂,发现黑漂应及时提竿。
如果气压低、水中缺氧,鱼儿摄食不积极,这时就应盯紧漂子,早提竿为宜。钓深水时,水线很长,鱼咬钩后要经过一段较长的时间,其信号才能反应在漂上,所以宜早提竿。另外,钓水深还要配重坠大漂,加快钓饵下沉的速度,既能节省时间,又可避免钓饵在下沉过程中遭小杂鱼半路劫食。
初春鱼儿游动缓慢,摄食时口张得小吃得轻,漂抖动也轻慢,有时不太明显,抖动即可提竿。夏秋季,鱼儿活跃,游动迅速,摄食凶猛,漂抖动速度大,斜移、下沉或上送时,便可提竿。冬季,鱼儿摄食减少,漂抖动即可提竿。
钓鱼怎么起杆?
钓鱼时,要怎么提杆啊?
刺鱼时手臂往前,手腕往上一抖,中鱼后靠手臂屏住,如果没中鱼也不会出现以上问题,基本功还得多学学,楼主起杆的姿势不对,而且力量太大,容易断线跑鱼,杆子别太硬,钓鲫鱼还是软一点好,手感很爽
钓鱼时起杆如何把握
一般是一口一口吃,等他慢慢全部浮上来起杆,有的时候鲫鱼也只下沉,不浮出来,下沉的时候就可以起杆,扁鱼跟鲫鱼差不多,吃的幅度大一点,不是小口,吃的快,草鱼是直接斜斜的往一边下沉,浮子下沉一半就可以起杆了,青鱼类似,鲢鱼要求擡掉,是最难把握的,小鱼会干扰,鲢鱼吃的时候,是咬一口就放了,浮标下沉一点点的那刻就要起杆了,我说也说不清,你还是多钓鱼,会慢慢熟练的,
手杆钓鱼怎样起杆
你的提问有两个回答:1、不同的鱼对于咬钩的方法也不同,所以浮漂的动态也是不一样的,不是浮漂一动就可以拉钩的,毕竟鱼吃钓是有个过程,这个易学,多钓几次,看看钓起来的都是什么鱼,然后总结它吃钓浮漂的动态就可以了!2、拉杆有个技巧,术语叫提杆或擡杆,提杆所依靠的是手腕上的力,提干的力要稳而准,提杆的作用是为了更好的把钩挂在鱼身上,也叫莿钩!若是提干劲大,则易把鱼嘴拉破,反之过小,鱼会跑掉,所以要正好才可以,提杆是最能显示钓鱼的熟练性,和技术的!鱼乐鱼乐鱼乐!哈哈
手杆钓鱼怎样起杆
看看(张雪平钓鱼教学)视频。
钓鱼时如何把握起杆时间
钓鱼起杆时间与钓淡水鱼与海水鱼有关系,一般地说,(淡水钓)看到浮子下沉的第一次是不起杆的(只是做好准备),第二次下沉就可以起杆了,原理是第一次鱼儿还没只是咬到饵,还没吞钩,第二次鱼儿吞钩后起杆,就可以钓到鱼了。
钓鱼时啥起杆能钓到鲫鱼?
本人是野钓和竞技钓爱好者,经常在河流处钓鱼,用蚯蚓或者商品饵料,主攻鲫鱼。
1、河里鱼比较杂,经常会闹小鱼,小麦穗白条、小石猴等等,水中拽著漂就跑,鱼漂上下幅度非常大,当鱼漂突然顶起,或者突然下沉,幅度非常大时候,一般都为小杂鱼,机率90%,偶有大鲫鱼。
2、当水中鱼的活性比较大时候,鱼吃食也比较猛,也会出现鱼漂上下幅度比较大,中鱼后也多是鲫鱼。
3、90%鲫鱼吃食的状态是比较稳的,浮漂会慢慢上下显示,当鲫鱼把饵料吞到嘴里上游时候,鱼漂被慢慢顶起,比较稳,这时候起杆都能够中鱼,而且是死口,鱼不易脱钩。
4、有时候鲫鱼吃食也会是顿口,即鱼漂向水中下顿1厘米左右吧,这时候起杆也会中鱼。
总结一下,鲫鱼吃食比较稳,天冷时候吃食更轻,鱼漂反应幅度更小,多为下顿和上顶浮漂,偶有黑漂现象,记住这个原则,黑漂必起杆、下顿和上顶必起杆。
钓鱼的过程中 如何防止断杆 有没有小窍门啊
很多的钓友在夏、秋两季钓鱼的时候发生过断杆的情况。也不知道是天气比较热,鱼的力气太大了,还是我们的赶上偷工减料的鱼竿了,还是钓友心太急又或者方法不当。
一、钓友应该了解到,就算是再好的杆都经不起横向的拉折以及过度的下压。
现在有很多的钓友爱好者,可能钓鱼的时间不长,在钓到那种接近线组极限的大鱼时,非常的激动,都想着我要赶紧把鱼拉出来,看看到底是什么鱼,再照几张照片,发发微博啥的,所以就会不自觉地将杆尽量的往上擡或者是提,在这个时候只要鱼一发力,再加上杆脆性比较强,那么可能就在这时发生了断竿的情况。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往往在这个时候,断的都是第2、3节杆,为什么不是第一节断呢,鱼竿的第2、3节应该强度更大的?发生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当鱼在越靠岸边,此时主线又比较长的时候,钓友们就会不自觉地尽量擡、举杆过高甚至杆梢后仰,杆几乎都打到垂直的位置了,导致横向拉折力和下压力太大了,而杆子的第一节是非常软的,因为被弹性化解了,所以基本上就没有多大的横向拉折力了,而第2节和第3节杆的弹性比第1节杆要低很多,所以非常容易断。在一般情况下,遇到这种状况发生的时候,二八调性的杆断第二节,而三七调性的杆就是断第三节了。
二、如何避免上述的问题呢?
1、应该调整心态:如果上钩的大鱼已经被控制在自己通常溜鱼的范围之内以后,用不着去着急的看是什么鱼,也不要担心怕鱼跑了,应该冷静的应对。
2、有效的操作方法:鱼上钩之后,假如鱼不想浮上水面,钓友们用不着用力的擡高杆,因为杆擡得越高,在第2和第3节鱼竿上所承受的横向拉折力也就越大。杆子就比较容易折断,注意是折断,不是拉断。钓友们在溜大鱼的时候,最好是选择半水溜,人可以下蹲,最好不要选择在水的表层溜鱼,更不能把杆往后仰。因为鱼一到表层之后,因为鱼的眼镜收到光线或者是人影的 *** ,极易发力挣扎。所以最好能够将鱼保持在水的中层遛。再就是遛鱼要有耐心,因为假如鱼已经没有力气了,就算是你不擡杆,它都会自动翻著肚皮上来,抄起来之后连动都不动。
台钓鱼吃勾浮漂怎样就能起杆
1、抛竿后,浮漂依然躺在水面,没有按时竖起;或者浮漂快速移动,这一般是小鱼在中、上层接钩, 也可能是中上层鱼就饵的信号,须及时扬竿,但不一定有鱼获。
2、浮漂快到底时,没有按正常降落的速度降落。下降慢了半拍、快了半拍、停了半拍、还没有到预定的目数停下来、加速,都有可能是鱼在咬钩。这都有可能是鱼在底层的接口信号,
但也可能是鱼在底层擦线、啄食饵团。熟悉你的浮漂,抓住这个信号,会有相当高的成功率。
3、浮漂到位稳定后,先缓缓上升,而后短促有力的下顿,这是“最标准”的信号,鱼吃钩正常,这时的提竿的命中率相当高。当浮漂上升时,钓手要做好准备,看见下顿的瞬间扬竿,
十拿九稳;而上升后并不下顿,有一个短暂的停留,也须迅速提竿。
4、钩子到底后,浮漂稳定在你所设定的钓目,慢慢上升,但在上升1目左右突然出现短促有力的下顿信号,要及时扬竿。
5、浮漂还未到位就上下跳动,这说明鱼在下层很活跃,也可能是饵料的雾化太快,鱼太“燥”。这种情况,如果信号多,可以考虑钓浮。得竿中鱼率低时,则考虑仍然钓底,以抓底层接口信号为主,
一般是抓以下两种信号中鱼率较高:短促有力的下顿、缓慢上浮不动时。同时采取的措施是拉小饵或搓小饵。
6、浮漂到位后,突然大幅下沉不见,多数是鱼体撞线所致。稍等片刻,若又见浮漂浮起即可扬竿。
7、浮漂在没到位之前出现停顿、上浮,可能是双鱼就饵,扬竿双飞机率很大。
8、停顿后下挫,短促有力的是有效鱼讯,无力大幅度多是鱼体撞线和小鱼捣乱。
9、反复钓放的“回锅鱼”,出现相当正常的信号时,提竿无鱼。应对的办法一般有二:浮漂上捋,钓钝点;放弃大信号,专抓某种特殊的小信号--这需要相当的经验和对浮漂的熟悉程度。
10、浮漂到位后,缓慢上升,这大多是有效鱼讯,不管其上升多高,只要上升过程已停顿,即可扬竿。浮漂在停顿后如果还有迅速改变方向的斜向入水信号,则可能是大鱼就饵,应等漂尾入水后,用力提竿。
11.建议楼主二款窝料{老张鲫鱼窝料,牛奔鲫鱼窝料}台钓前先打窝 保证你鱼获满满 我端午节下午自己飞了3斤多
钓鱼什么时候起竿
鱼漂 被拉下水的时候 就要起竿了
新手钓鱼如何提竿的技巧方法
提竿是钓鱼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然而对钓鱼新手来说提竿是一个十分不容易把握的钓鱼技巧,那么新手应该怎么做呢?跟着我一起来看看吧。
新手钓鱼提竿技巧
一、提竿要找准时机
1、如果鱼饵为素饵,则有鱼咬食时提竿要快,否则鱼很快吃完就会跑掉。如果为荤饵,则等鱼咬食一会儿再提竿。
2、事先掌握好水深,在1.5米以内的浅水垂钓时,漂与钩、坠的距离短,漂反应灵活,鱼一吞钩,漂立即上送或下托,因此浅水域提竿要稍晚,在2米以上深水垂钓时漂上送或下移应立即提竿。
3、掌握对象鱼来提竿。比如个头小的鱼身手敏捷提竿要快。其次也要根据不同鱼的咬钩习性来提竿,鲫鱼摄食时俯头翘尾,吸入口内抬头上游,漂反应是轻微拌动,明显上浮。钓鲫宜在漂缓缓上浮时提竿。草鱼(属中下层鱼)摄食先缓后急,开始慢慢品尝,随后将饵吞入口中拉着走,漂的反应沉多于浮。等漂全部没入水中一两秒提竿为适合。
二、掌握好提竿的力度
很多新手提竿时因为过于心急会用力提竿,不仅会使鱼儿大力挣脱跑掉还可能把竿子弄断。提竿越重鱼越是会用力挣脱,鱼儿跑掉的几率很大,提竿力度太小钓钩并没有刺入鱼儿身体。在提竿时要等待鱼咬食之后顺势慢慢往岸边牵引,鱼感觉不到危险时就已经拉上岸。
三、提竿的方向
很多人认为鱼类逃跑的一定是往深水区,其实不然,鱼会顺着提竿的反方向逃窜。我们可以作一个很简单的试验:你把钓点不要选择在竿身的延长线上,而是前方偏左一点,你今天提竿后鱼的第一反应都是向左前方跑。因为你的钓点偏左,提竿力的方向就偏右,鱼肯定就向偏左的方向跑,左撇子则刚好相反。你往左面提竿,鱼就往右面跑;你往右面提竿,鱼就往左面跑;我们经常是向正后方提竿,鱼也是经常向正前方跑。如果你能垂直的向上挑竿,鱼就原地打转。
提竿不同于钓具、钓点的选择,它更多的偏向实践性,因此每一次的提竿都要学会总结和学习。为何提竿没找准时机,为何鱼就要到了岸边还是挣脱跑了。在提竿的学习和实践中需要不断的向其他钓友进行取经,希望所有钓友都能百发百中。
钓鱼休闲好处
一、提高反应能力
钓鱼的关键就在于观察鱼漂和及时提竿。初学钓鱼的朋友,要经过较长时间的练习才能得心应手,这可以锻炼人的反应能力,同时也提高了脑细胞的灵活性。
钓鱼的关键就在于观察鱼漂和及时提竿
二、保护和恢复视力
眼科医生经常会说:常看远方,常看绿色,视力就不易减退。一般读书看报的时候,多数情况下是在40厘米左右的近距离用眼,再加上看电视对目力的损害,还有人需要经常对着电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视力很容易下降。而钓鱼主要就是看几米或者几十米之处绿水中的浮漂,经常钓鱼,既看远处,又看绿水,能对视力具有保护和恢复作用。
三、整理钓具使人心灵手巧
钓鱼前,买来的鱼竿、鱼线、鱼钩、鱼漂以及手轮等等,必需自己动手组成钓组。由于要钓的鱼类鱼种的不同,天气、场地和季节的差异,这些鱼具组合起来的方式也就有很大的不同,甚至千变万化。组合钓具是很难请别人代劳的,既要开动脑筋,还需要有一双巧手,长一点、短一点、粗一点、细一点、轻一点、重一点,如果调配不当,就必然影响鱼儿的上钩率。
四、使人心态平和
现代都市,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也比较大,身心有时很难放松下来,当进入“你与池水一线牵”的境界时,什么荣辱、悲欢、得失、功过等等挂心的事情,都会被面前这池清水过滤得干干净净。
五、强身健体,远离污染
垂钓地点,一般远离闹市,听不到各种噪音,闻不到汽车废气。特别是在春秋两季这两个垂钓的黄金季节,绿水青山,日光浴、空气浴任君选择,清新空气大量免费供应。
钓鱼于江河湖海,空气清新,阳光充足,噪音小,是养身保健的良好环境。江河湖海边的空气中氧气充足,经常呼吸新鲜空气,可引起人体各种相应的良好的生理反应;日光可使人获得健美的皮肤,红润健康的面容。人体经日光中紫外线照射后,可以增强皮肤和内脏器官的血液循环,促进体内的新陈代谢;城市噪音已构成环境的严重污染,经常到空旷恬静的水域钓鱼,幽静的环境能消除两耳的疲劳,有助于保持良好的听觉功能。
钓鱼活动能控制和消除精神方面的各种不良情绪,参加钓鱼活动有助于提高生活情趣,活跃各种生理功能,是保持心理健康卫生,防止抑郁症、精神沮丧及焦急、暴躁等不良情绪的好方法。钓鱼使人心情舒畅,情绪稳定,精神饱满。
看过新手钓鱼提竿技巧的人还会看:
1. 新手钓鱼应该如何提竿
2. 野钓有哪些提竿技巧
3. 钓鱼如何正确看漂
4. 新手鱼塘钓鱼必须掌握的技巧
5. 新手钓鱼必备知识
钓鱼提竿准确时机技巧
钓鱼何时提竿,是收获鱼多少的重要保证。下面是我整理的钓鱼提竿准确时机技巧,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钓鱼提竿准确时机技巧 1
钓鱼提竿准确时机
1、黑漂后迅速恢复原状,漂相为一粒粒斜向入水,然后恢复原状。多为小杂鱼咬钩捣乱。
2、浮漂在水面微微连续点颤、轻送或轻沉,是鱼咬钩,应及时提竿。
3、浮漂在水下忽闪一下。这鱼儿碰线所致,不用提竿。
4、浮漂偶尔慢慢下沉。不可忽视,动作愈慢,鲫鱼愈大。
5、星漂微微颤动后,略沉半粒至一粒,漂动即停止。这时提竿时机是浮漂刚刚下沉,其过程很短,垂钓者若不是精力高度集中,稍有迟缓,即可痛失良机。
6、浮漂一点一点,连续点动,动作很小。也是鲫鱼已吃稳的迹象,即提竿。
7、浮漂点动后,接着慢慢上送。动作愈慢鲫鱼愈大,动作速度快多半是小鲫鱼。
8、浮漂轻轻斜向移位,或平移,或微沉,都要及时提竿。
9、浮漂有力猛点时。只点一下动作大,不下沉也不上送,鱼饵已吃到嘴里,鱼儿较大应及时提竿。
10、浮漂横向移动,还有点向下的动作,即提竿。
11、浮漂横移。不送漂也不黑漂,只作平行横向移动,此时鱼已咬钩。
12、未见浮漂下沉,但送漂时往往是大鱼。说明鱼已吞饵,提杆必获鱼。
13、浮漂微微颤动时,连续不停,鱼已咬钩。
14、浮漂突然快速下沉,或快速上送,多半是小鲫鱼咬钩。
15、浮漂横卧水面不沉不动。这往往是大鲫鱼半路咬钩,及时提竿起鱼。
16、浮漂微微上升一点,徐徐下沉一目半目。说明鱼已吃稳,起竿。
17、找窝试点时,空钩下送,浮漂不下沉或突然下沉。这往往是鱼咬空钩,不可忽视,及时提竿可得鱼
18、送漂后浮漂迅速恢复原状,漂相为一粒送平后又恢复原状。出现这种现象多为虾蟹脚爪拨动所致,起竿多为空钩。
19、浮漂轻点轻触。多为鲫鱼在试探,连点连触则提竿。
20、尾漂缓缓顶起,只送半粒最多一粒,然后浮漂不动(有时被误认为是小鱼闹或碰线),是提竿时机。
拓展:手竿提竿的要领
从古诗:“独钓寒江雪”及姜子牙的愿者上钩中就能看出,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手杆垂钓的传统,我想即使把钓鱼文化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也不为过。而手杆垂钓也最能体现出钓鱼人的精湛技艺,同时也是最难窥其精髓的钓鱼技术。
目前大多采用台钓方法,但是随着用的多了发觉如果不能根据鱼情水面情况而变化,空提和跑鱼时有发生,而且收获也会大打折扣。根据我自己的经验和北方钓场的情况我总结几点:
第一看水的深度,深水长线钓组反应慢,由于钓组入水线长,而广大钓友用的鱼线大部分是价廉的,吃水性低,浮漂反映必定会有延迟,此时宜钓灵,浮漂有上浮下顿的动作即可扬杆,扬杆手法尽量前倾45度方向,利用手腕的力量一抖加杆子的弹性即可中鱼,不要大幅度把手臂扬起。反之浅水线短,钓组反映灵敏,当鱼对鱼饵稍有动作会立即反映到浮漂,如果马上提杆不但会空提,还会经常出现跑鱼的现象,同时也会容易惊窝。
第二看钓饵,雾化好软饵,由于鱼吸食过程中很容易吸到鱼钩或者挂到,此时就宜钓灵,硬饵宜钓钝。露钩饵宜钓灵,包钩饵宜钓钝。荤饵宜钓钝,素饵宜钓灵。
此外还有很多因素影响,子线的长短,主线的`吃水性,铅坠的重量等等,千变万化。钓友们应因地制宜,灵活应用,才可以提高中鱼的几率。
钓鱼提竿准确时机技巧 2
抖腕提竿的正确动作
首先抖动手腕,再快速而有力地将钓竿抖动一下,这鱼钩就会急速地将鱼嘴钩住,然后向上提竿。说具体一点,就是先是抖腕,利用手腕的力量,抖动一下钓竿,竿尖就会上抬大概20~30厘米,如果这时有鱼,钓线会紧绷;如果这时没有鱼,钓线就会松弛,然后再提一次竿,或换食或遛鱼。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抖腕和再次提竿并非两个动作,而是一次动作的两个不同阶段,抖腕的时候,不能出现脱节现象,抖腕之后,不能放松钓线,尤其是在有鱼的时候,钓钱更不能放松,否则鱼儿便会脱钩。因此要特别注意将抖腕和提竿这两个动作衔接起来。用海竿钓鱼的时候,也可以利用抖腕动作。用海竿钓鱼,当鱼咬住钩后竿尖会点头晃动起来,如果上钩的是条大鱼,竿尖就会随之弯下去,这个时候提竿的动作不要太猛,而应先抖腕再提竿。如果要换饵料,也应该在提竿收线之前抖腕。有时候,可能并没有发现鱼咬钩的任何反应,在收线的时候才发现有鱼,那么,利用这种先抖腕再提竿收线的技巧,可能会有意外的收获。
抖腕提竿具体操作
见漂动后,先将竿向上抖动一下,就是用一个短促动作,抖动钓竿。使钓线突然上提,给鱼钩加一点力量,使钩尖在瞬间扎进鱼嘴。完成这个动作最好的方法就是先抖动一下握竿的手腕,如果是短竿,钓手可单手握在竿柄端,手心向下,抖竿时手背上扬;如果是横向握竿(拇指在上,四指在下),就宜用掌心或小臂向上抖动。用抖动手腕或小臂的动作提竿,最大的好处是因摆动幅度小,可以限制动作过大过猛。如果竿长太重,需双手握竿时,可将后握竿手压住竿柄端,前握竿手向上抖动一下。只是双手握竿时其力量较单手大许多,不可用力过大,以免将钩坠甩飞。由于竿的长短轻重不一,握竿的手势又极不一致,但不论有多少不同,提竿之初这个瞬间短促的抖动是必要的。
向上抖竿的动作,通常做法是将竿尖上提30~40厘米,如果说这个尺度不好掌握,可用一个最明确的方法来判断:就是抖竿时钩坠不出水,就可避免它在空中发生各种问题。
常见提竿技巧
一、小送漂
小送漂在送漂到窝点后,当发现漂在水中缓缓上升一厘米的距离,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这时应想到是比较大的鲫鱼吞钩,这时水下的情况大致是:鱼儿已经将饵吞在口中,已经抬起头来,准备游走,但还没有动作之时。
在这时,应及时抖腕提竿,如果稍有迟疑,便会坐失良机,在鱼儿将饵吞完吐钩后,再提竿就晚了。如果是小送漂,又立刻恢复原貌,这一般是较小的鲫鱼,此时也应提竿观察,不应置之不理。
二、大送漂
大送漂当鱼漂从水中升起,上升到一定高度后,缓缓地躺于水面时,在水下的反应是,鱼已将钩吞下,并且已经挂牢,鱼在感到疼痛时,只好将鱼线送松,不再绷紧,表现在漂上,就是漂横卧水面,这就是钓友们称之为的咬死现象,这时提竿,是十拿九稳,鱼儿是绝跑不了的。
三、抖漂
逗漂如果漂在水中不时地上上下下,不住地跳舞,那是水下的小鱼太多,在争相抢吃鱼饵,那鱼小到只有三四厘米长,吞不下钩,也吃不下饵,只能是在饵料上咬一口又一口,表现在漂上,就是漂不住地在水中上上下下,老钓手这时一般的都是重打鼓,另开张,到别的地方再辟战场。
四、拉黑漂
黑漂,顾名思义,就是将漂一下子拉入水中,水面上再也见不到漂的影子,这种情况,一般都是鲤鱼和草鱼的现象较多,出现黑漂现象后,要稳稳地提竿,如果手感很重,要将鱼拉上水面,进行遛鱼,不可将鱼放在深水中或草丛中周旋,以防不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