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带你了解掌握关于鱼螈方面知识要点,其中也会对鱼螈值多少钱一只方面内容进行简单梳理介绍,希望能帮你解决现在遇到的困惑。
本文目录一览:
版纳鱼螈的基本信息
蚓螈类体形似蚯蚓,头、颈区分不明显,四肢和带骨均退化消失,体表富有粘液腺,身体有些部位有鳞片的残余。繁殖方式为体内受精,卵生或卵胎生,有些种类的雌性有孵卵行为。版纳鱼螈无四肢。
化骨蛇的别名是版纳鱼螈。中国唯一的蚓螈种类——版纳鱼螈,已知分布于云南、广西和广东,并可能分布于老挝、缅甸和越南。体蠕虫状,缺四肢,背腹略扁平,环褶鳞存在。
结果表明,版纳鱼螈成体具头骨41枚,椎骨108~115枚,肋骨101~108枚,无四肢骨。头骨、椎骨和肋骨均具有适应于穴居、掘穴和夜行性习性的特征。
鱼螈的分析研究
能在地下生活的鱼螈 在两栖动物中有一种能在地下长期生活的“隐士”——鱼螈,其四肢已经完全退化,眼睛也退化得十分厉害。
如题 , 版纳鱼螈形似双带鱼螈,发现之初误认为就是双带鱼螈,经研究发现双带鱼螈体表有黏液覆盖具有毒性,这一点是与版纳鱼螈的最主要区别。
鱼螈科有2属36种,分布于亚洲热带地区。鱼螈与吻蚓非常相似,有人将二者归为同一科,鱼螈也有很多类似吻蚓的原始特征,但是触突已经位于眼的前方,特征比吻蚓略微进步些。鱼螈科为卵生,雌螈用身体盘绕这些卵直到卵孵出。
版纳鱼螈在中国发现较晚,所以没有相应的保护措施。版纳鱼螈已经列入《“三有”保护动物名录》,应进一步采取的保护措施:封山育林,尤其是保护水源林,防止干旱和洪水暴发。鱼螈主要产地建立自然保护区。
现生种类有160余种,我国的代表如西双版纳鱼螈。
鱼螈是什么
1、鱼螈科 Ichthyophiidae 鱼螈属 Ichthyophis 无足目两栖动物 下图为 版纳鱼螈 Ichthyophis bannanicus ,俗称 芋苗蛇、两头蛇 是中国无足目两栖类的惟一代表。
2、鱼螈别名叫“蛇螈”。生活在湿润的河谷盆地的沟塘小溪边,过地下生活。雌性在洞穴中,以湿润的身体盘绕在卵的周围护卵,使卵免得干燥。
3、鱼螈是无足目两栖类动物,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在我国的分布地区是在广东、广西、云南等地方,且鱼螈的身体形状近似蚯蚓,其体表具有粘液腺,多生活在水草丛生的山溪和池塘田边,会以昆虫幼虫为食。
两栖动物有哪些
常见的两栖动物:雨蛙、树蛙、蟾蜍、大鲵、蝾螈、蚓螈、吻蚓、鱼螈、山鳖、石蛙、和鲵鱼等等。
除了青蛙,其他的两栖动物还有:大鲵、蝾螈等。两栖动物包括3个目,4个科,400多属,4300多种。
两栖动物有哪些常见的两栖动物有雨蛙、树蛙、蟾蜍、大鲵、蝾螈、蚓螈、吻蚓、鱼螈等。关于两栖动物我国现有11科40属270余种。两栖动物的定义两栖动物简单来说就是既可以在水里生活,也可以在陆地上生活。
鱼螈的介绍
栖息于海拔200-600m,林木茂密的土山地区,喜居水草丛生的山溪和土地肥沃的田边池畔,营穴居生活。版纳鱼螈的生活习性为昼伏夜出。喜食蚯蚓,也觅食其它昆虫幼虫。体形呈蠕虫状,乍看似蚯蚓,无四肢,尾部很短,幼体有尾鳍。
版纳鱼螈(Ichthyophis bannanicus)是唯一一种产于中国的蚓螈,已知分布于云南、广西和广东,并可能分布于老挝、缅甸和越南。
化骨蛇的别名是版纳鱼螈。中国唯一的蚓螈种类——版纳鱼螈,已知分布于云南、广西和广东,并可能分布于老挝、缅甸和越南。体蠕虫状,缺四肢,背腹略扁平,环褶鳞存在。
常见的两栖动物有雨蛙、树蛙、蟾蜍、大鲵、蝾螈、蚓螈、吻蚓、鱼螈、山鳖、石蛙、和鲵鱼等等。两栖动物拥有四肢的脊椎动物。
常见的两栖动物:雨蛙、树蛙、蟾蜍、大鲵、蝾螈、蚓螈、吻蚓、鱼螈等等。两栖纲一类原始的、初登陆的、具五趾型的变温四足动物,皮肤裸露,分泌腺众多,混合型血液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