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会给钓友们逐一谈谈钓鱼城的地形图片,以及钓鱼城 地形对应的相关知识要点,希望对各位钓友有所帮助,参考借鉴,可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钓鱼城大战,从地理角度上看小小钓鱼城为什么易守难攻?
1、城内有大片的农田和丰富的水源,周围的山麓也有许多可以耕作的土地。这样完善的防御体系,再加上复杂的地形,使钓鱼城成为一座易守难攻的军事要塞。
2、钓鱼山地形独特,山下是天堑,山上是层峦迭障,鹅卵石成堆。山顶南面有一突兀的大石,相传沧海横流、洪水泛滥时期,有巨人站立石上,持长竿垂钓嘉陵中,得鱼以救民饥。这大石上至今还留有长 1米的巨人足迹和插钓鱼竿的石孔,称这大石为“钓鱼台”。“钓鱼山”、“钓鱼城”均由此而得名。
3、除了地理环境和防御体系,钓鱼城的水源和农田也是其长期坚守的关键因素。钓鱼城周围山麓有许多可耕田地,城内有大片田地和四季不绝的丰富水源,这使得钓鱼城在面对长时间的围困时,能够自给自足,维持军队的粮食供应,从而能够坚持抵抗敌军的进攻。
从地理角度说说合川钓鱼城为什么易守难攻。
钓鱼山地形独特,山下是天堑,山上是层峦迭障,鹅卵石成堆。山顶南面有一突兀的大石,相传沧海横流、洪水泛滥时期,有巨人站立石上,持长竿垂钓嘉陵中,得鱼以救民饥。这大石上至今还留有长 1米的巨人足迹和插钓鱼竿的石孔,称这大石为“钓鱼台”。“钓鱼山”、“钓鱼城”均由此而得名。
这一切使钓鱼城具备了长期坚守的必要地理条件以及依恃天险、易守难攻的特点。1254年,合州守将王坚进一步完善城筑。四川边地之民多避兵乱至此,钓鱼城成为兵精食足的坚固堡垒。
这样完善的防御体系,再加上复杂的地形,使钓鱼城成为一座易守难攻的军事要塞。
钓鱼城筑于四川合川县境内的钓鱼山上。钓鱼山原本就是一座悬崖突兀、山势险峻的高山,是一处易守难攻的天险。到1243年时,南宋为抵御蒙古的进攻,选取了多个地点进行设防,而钓鱼城便是在此时修筑起来的。到1253年时,钓鱼城军民与蒙古军队展开了一场大战。经过殊死抵抗,终于击退了蒙古人的进攻。
宋军为何能坚守钓鱼城二十年之久?为何蒙古军困不死他们呢?
要知道,蒙古大军围城攻城时间长达三十多年,要守住钓鱼城,首先还不在于军队有多能打,而在于粮食、水源能不能支撑的下去。蒙哥的计划是速战速决,快速平定南宋。但是,蒙古军经过一番试探和勘察,已经有人发觉钓鱼城不好攻取,术速忽里就建议蒙哥避开这里,迂回夔州(今重庆奉节)直接东下。
第二,钓鱼城守军齐心协力。除了钓鱼城的地理优势以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钓鱼城的守军们万众一心,正所谓兄弟合心,其利断金,正是因为这些士兵们坚强的斗争信念,还有决心才能让他们与蒙古军队抗争到底,才能坚守了钓鱼城二十年之久。第三,蒙古军队的士气问题。
忽必烈即大汗位后改变先取巴蜀的灭宋战略,重心转向长江中游,到了1268年开启了长达5年的襄阳之战,虽然这一时期钓鱼城也有被攻击,但都是小打小闹,直到1279年所有地区都被蒙古军占领后钓鱼城守将王立才在不可屠城的条件下开城降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