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会给钓友们逐一谈谈钓鱼城之战什么史书上有记载,以及钓鱼城之战伤亡情况对应的相关知识要点,希望对各位钓友有所帮助,参考借鉴,可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重庆《钓鱼城》的历史故事
钓鱼城之战是南宋王朝与蒙古大军之间的一场生死决战,也是改变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一场具有重大意义的战争。从公元1243年到1279年,南宋合州军民在守将王坚、张珏的率领下,凭藉钓鱼城天险,与蒙哥大颂巧禅汗(元宪宗)、总帅汪德臣、东川统军合剌等80多名蒙、元将领进行了长达36年的攻防战争。
从公元1243年到1279年,南宋合州军民在守将王坚、张珏的率领下,凭藉钓鱼城天险,“春则出屯田野,以耕以耘;秋则运粮运薪,以战以守。”而蒙哥大汗(元宪宗)、总帅汪德臣、东川统军合剌等80多名叱咤风云的蒙、元将领,视钓鱼城为“弹丸”之地,长期围城强攻。
钓鱼城之战发生于公元1259年,地点在合州(今重庆合川)钓鱼城,南宋成功守城,蒙古主力撤兵,蒙哥死亡。以下是详细介绍:战前形势:钓鱼城位于嘉陵江、渠江、涪江交汇之处,坐落在钓鱼山上,地势险要。宋蒙战争全面爆发后,南宋四川制置使和地方将帅多次在钓鱼山筑城。
钓鱼城的修筑与蒙哥的进攻 修筑背景:南宋淳二年,四川安抚制置史兼重庆知府余玠为了加强防御,开始修筑钓鱼城。蒙哥进攻:1258年,蒙古大汗蒙哥,在西征欧亚非40余国后,携胜利之威,分兵三路大举侵宋。蒙哥亲率的一路大军进犯四川,并于次年2月兵临钓鱼城下。
钓鱼城之战简介
钓鱼城之战 全面爆发 宋蒙(元)战争从公元1235年全面爆发,到1279年牙山之战灭亡宋朝,历时近半个世纪。这是自蒙古势力崛起以来历时最长、耗费人力最多、难度最大的一场战役。一场战争。 1259年发生在重庆贺州的钓鱼城之战是影响最大的战役之一。 1234年,宋蒙联手灭金后,南宋出兵收复河南失地,遭蒙军伏击失败。
钓鱼城保卫战的长期性和顽强性不仅展示了南宋军民的英勇精神,也在中外战争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年二月初三,蒙哥率军从赵佶滩渡过曲江,在狮子山扎营,亲自督军在钓鱼城门口作战。蒙哥对钓鱼城的作战计划是:李胡兰吉、切力法师率领200艘战船,劫掠粮船,在江山修筑浮桥,方便通行;石的军队封锁了城南的嘉陵江;统帅王德臣,率军负责城西北捕鱼,夺取城外据点;郑文将军率领4000名士兵在钓鱼山周围巡逻。
血战钓鱼城:大汗蒙哥为何在此丧生
1、钓鱼城战役是蒙古侵略者除西夏首都兴庆府的围城战役以外,所遇到的另一次最猛烈的抵抗,和兴庆府战役不同之处在于蒙古方面在战斗中,不仅丧失了统军的大汗,还以失败告终。钓鱼城之战的胜利,创造了十三世纪时期蒙古军事扩张过程里,少有的成功阻止蒙军攻势的例子,并深远地改写了蒙古帝国的扩张史。
2、一说为病死。《史集》(1307年)中说,蒙哥嗜好喝酒,当时天气十分炎热,蒙哥军中痢疾流行,蒙哥染上痢疾后死亡。魏源编的《元史新编》里又说蒙哥是因为“触暴雨,不豫”而死。蒙哥为何死于钓鱼城下,上述几种论点,难辨谁是谁非,蒙哥死因至今未明。
3、病死。明朝宋濂等人编撰的《元史》中,记载蒙哥是6月在钓鱼台患病,7月死去。清朝人编撰的相关书籍中,也记载蒙哥是得病去世。箭伤或炮伤致死。这一说法出自南宋刘克庄的一首诗,其中“挞览果歼强弩下”一句,被认为暗指蒙哥在钓鱼城,身中强弩而亡。
4、二是因进攻连连受挫,最后忧虑而死。南宋人黄震编著的《古今纪要逸编》认为蒙哥因为屡攻合州钓鱼城不克,且多次被合州知州王坚挫败于钓鱼城下,败辱之至,以致愤死军中。三是溺水死亡。口授而成的《海屯纪年》说蒙哥是在进攻宋军时,乘坐的战船被宋军潜水者凿穿船底,落水而死。